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错读儒林聊斋索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四益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送走王冕

吴敬梓真是善弄狡狯。一部《儒林外史》不从正经主角说起,偏拉出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王冕来作“人话”,回目叫“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这“楔子”如何敷陈了大义,又如何隐括了全文?未得要领,只觉得在《儒林外史》的世界里,已然容不得王冕这号人物;或者说,只要王冕一类人物还在领袖儒林或依旧立得住脚,《儒林外史》里的衮衮诸公便很难粉墨登场。

“儒林”,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概就是“文化界”吧。尽管佛家开口就是三千大干世界,但大千世界之下有中千世界,中千世界之下有小千世界,小千世界之下还要分成许许多多的小世界。但凡成了一“界”,就会有这一界里的种种规矩——时髦的话叫“游戏规则”。遵守这个规则,你就在这一界里混得下去,违背这个规则,迟早要被挤兑出局。

王冕只上了三年学,书多半是自己读的,书中的道理也是他自己领会的,据说已是“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了。他的学问没有经过“圣之时者”(摩登圣人)的“现代诠释”,所以也还大体没有变味。但也正因为这样,他所理解的游戏规则就同时代的风尚格格不入了。他“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完全不知道“权力”与“关系”对于当代人的意义——权力是个宝,关系最重要。他不知道穿衣服正经场合要穿西装、系领带;普通场合要宽松装、休闲鞋,只有需要作某种特殊暗示时,才把中山装(外国人叫“毛制服”是没有追根寻源的缘故)从衣橱里倒腾出来。像他那种从《楚辞图》上看来的高帽子,近百年来,除了“农运”、“文革”之时曾大行于世,平时戴上纯是一个怪物。虽然“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是世界名人屈大夫的装束,若系古董,是比金缕玉衣或素纱禅衣更值钱的,但作为时装,时过境迁,早已是落伍的行头。现代的时装,得看T形台上的潮流——王冕不懂。画画,他也赶不上潮流。没骨荷花,老一套。要是画没骨女人、没骨裸女,那才“潮”呢!若用工笔把裸女那搭儿的毛也细细画出,自然就更加潮呆了。

游戏规则是随着时代不断在变化的——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不变的规则。守死善道当然是一种值得尊敬的价值观,但当不得时代潮流浩浩荡荡。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只有一个妈,妈也是守死善道派。有个邻居(也是他的东家)秦老,虽然比较机变,屡屡劝他迁就一些世道,但仍尊重他的选择。所以,王冕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小环境。他没有儿女,若有,只怕就会有代沟。儿女们会说,“都什么时代了,还守着那些老八股!”说不定为了几首流行歌曲或几盘VCD,爷儿俩会争个脸红脖子粗。王冕也幸亏未曾娶妻,如果“遇人不淑”,整天缠着王冕画画挣钱,把他当成个造钞票的机器,他哪能有这份儿自在。

小环境毕竟只是小环境。王冕如果默默无闻一辈子,这小环境倒或许可以由他容身。但是,当他的名声一旦超出了小环境的范围,大环境的介入就逼使你在顺从还是违逆中作出选择。

尽管在王冕的时代,读书人(那时没有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被抬在了四民之首,而且从小儿就受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但是时代的.潮流还是“唯有做官高”。如果不做官,在世人眼里书就白读了。你看那个翟买办,他不过是诸暨县里的一个头役,兼着买办的差事,充其量是个不人流的小吏。知县叫他去请王冕,但他哪里是请,简直像拿着传票去锁人犯。他有他的道理:“难道老爷一县之主,叫不动一个百姓么?”管你什么文人、画家,只要不是官,就是平头百姓。是百姓就得归官儿管。这就是翟头役的逻辑。这逻辑不能说没有道理。就算你王冕是学界泰山画坛北斗,你出门不是还得挤公共汽车?住房也赶不上一个处长,能像时知县那样下乡坐轿子吗?能坐公堂、掷签子、打板子吗?“灭门的知县”,威风比“读书人”(哪怕是大文人、大学者)大着呢!  恍惚间,我好像在湘西遇上了翟头役。那天,他负责接待。说起湘西的人物,他是从作过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凤凰熊秉三讲起,然后依官阶等而下之的。说到沈从文和黄家兄弟,他说,“当然,还有些一般般的……”那神情像是在说:那不过是老爷治下的一介小民,何足挂齿。我又似乎落到了一个小城,为的是去拜访一位文化名流。我向翟头役问路,他咧嘴一笑:传他来不就得了!我这才知道衙吏的威风。在官本位不曾改变的社会里,到处都可以见到时知县和翟头役。他们召传本地的书画名家来给客人献艺,送画;要舞蹈名家来为他的客人伴舞,也如挥使衙役一般。他们都有同样的逻辑:难道老爷一县之主,叫不动一个百姓么?我这才知道汉武帝所谓“俳优蓄之”是什么意思。

大大小小的官吏,上起皇帝,下到知县,几千年来一直屡演不衰的一出戏-文叫“礼贤下士”。王冕的时代,虽说是蒙古人统治的元代,这戏文也仍在演着。那位“要算一个学者”的危素危老先生,不是离京时皇上亲自送出城外,还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吗?而且很快就又应诏入京继续当大官去了。

那位危老先生,不是也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吗?他一看见王冕的诗画,便知道“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因而很感叹“故乡有如此贤士,竞坐不知”。

那位在危素面前唯唯诺诺的知县时仁,看来也是看重人才的,他不但知道王冕会画画,而且把他的画推荐给他的老师危素,使他受到了高层官员的赏识。在翟头役如狼似虎地吓走了王冕之后,他还屈尊俯就,亲自下乡去敦请王冕。P3-5

目录

错读儒林

小引

送走王冕

读书·仕途·经济

关系的重要和重要的关系

您高寿,梅玖相公

借名的花样

名人不足信

名人之旅

署名的喜剧

“人头会”传奇

吃了原告吃被告

马二先生看女人

欲望陷阱

神仙局

匡迥学“儒”

衙门这碗饭

牛浦偷名

糊涂官司懵懂官(上)

糊涂官司懵懂官(下)

人情啊,人情

编书的闹剧

旦角大奖赛

主子信得过的人

聊斋索图

小引

师傅的杀手锏

有心无心凭谁断

见死不救的道人

惩罚过当

别拿鬼脸唬人

好汉最长窝里斗

大人物的“耳中人”

挨揍的奇效

盗亦有“道”

何来“莜中怪”

赞美挨砍的人

笼中鸟传奇

换心术的奥秘

焦螟

老子、儿子及其他

联宗的悲喜剧

都说为了儿子

画是真的话是假的

法不够,神来凑

生死的抉择

人鬼情相同

神道设教

软的好欺负

狼在何处

是谁酿成的悲剧

金钱与人性

纸人土偶,唯人所召

男人、女人及其他

君子动口

忠言的报应

孩子的神通

吃品

不知刀之所在

未能免俗

内容推荐

《错读儒林聊斋索图》中陈四益先生的妙文不仅给读者代来阅读上的愉悦,更是令读者有无尽的回味,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黄永厚先生的画可以说是当代文人画的典范,是可以品读的,是可以独立于文之外而品读,能读出深刻的内涵的。高超的笔墨技巧和奇特的构成使其成为画中逸品,卓尔不群。《错读儒林聊斋索图》能让你感受到阅读上的轻松和愉悦。

湘西黄永厚先生读《聊斋》,有所得,则作一图,名之曰《聊斋索图》。他说:“索图索图,无非是从《聊斋》里头找画题。借题发挥,同《聊斋》未必相干。”读图,大乐,迁想妙得令人喷饭,但跋语筒略,索解不易。于是、自告奋勇为《索图》作解,并声明在先:“不解是解,解是不解。图既不必与文相千,文亦不必同图相干。”先生说:“大好。你写你的,我画我的,所见可以同,可以异,也可以唱唱对台戏,合则或可两利,离则亦不两伤。是一是二,可一可二,了无羁绊、岂不妙哉!”于是,作《聊斋索图》解。

编辑推荐

《错读儒林聊斋索图》是我国著名杂文家陈四益先生和大画家黄永厚先生多年合作的成果,亦是为名报刊特约的专栏。一文一图,妙趣味浓,受到读者的热捧。陈四益先生的妙文不仅给读者代来阅读上的愉悦,更是令读者有无尽的回味,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黄永厚先生的画可以说是当代文人画的典范,是可以品读的,是可以独立于文之外而品读,能读出深刻的内涵的。高超的笔墨技巧和奇特的构成使其成为画中逸品,卓尔不群。陈四益文、黄永厚画的《错读儒林》三十篇文画和《聊斋索图》三十篇文画结集出版,将给读者带来别样的惊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