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江编写的《土地革命战争大参考》收录了土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南昌起义、第三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四渡赤水之战、大渡河战役、嘉陵江战役、乌蒙山回旋战、直罗镇战役等,全景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高超的作战智慧、无畏的革命情怀和必胜的信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土地革命战争大参考/世界百年战争全景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陈伯江编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伯江编写的《土地革命战争大参考》收录了土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南昌起义、第三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四渡赤水之战、大渡河战役、嘉陵江战役、乌蒙山回旋战、直罗镇战役等,全景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高超的作战智慧、无畏的革命情怀和必胜的信心。 内容推荐 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指1927 -1937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与国民党进行的国内战争。陈伯江编写的《土地革命战争大参考》收录了土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南昌起义、第三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四渡赤水之战、大渡河战役、嘉陵江战役、乌蒙山回旋战、直罗镇战役等,全景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高超的作战智慧、无畏的革命情怀和必胜的信心。 目录 第一章 震撼历史的枪声 八一南昌起义 小船会议 向南昌进发 起义进入倒计时 缴了反动派的枪 移师井冈山 第二章 千里回师破重围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反两次“围剿”胜利 毛蒋针锋相对 红军三战三捷 红军主力突围 乘胜追歼再传捷报 第三章 气壮山河的血战 湘江战役 蒋四道封锁线追堵红军 白崇禧只追不堵 血战湘江 光华铺阻击战 浴血奋战抢渡湘江 “要讨论失败的原因” 第四章 战略大师的“杰作” 四渡赤水之战 红军决定向赤水转移 一渡赤水摆脱被动 二渡赤水连克城池 三渡赤水引敌西进 四渡赤水妙计频出 奇袭,威逼贵阳 第五章 天险神勇 大渡河战役 乘虚巧渡金沙江 大渡河外围战役 兵分两路进军大渡河 十七勇士强渡河 向泸定桥急进 飞夺泸定桥 第六章 突破六百里江防 嘉陵江战役 渡过嘉陵江是最佳选择 林中造船,山地“行船” 突破“六百里江防” 攻克剑门关 围城打援补充给养 第七章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乌蒙山回旋战 红二、六军团长征 转战乌蒙山 田心坪大捷 虎穴播火,绿林归心 神兵急进滇西 第八章 陕北根据地的前战 直罗镇战役 胜利大会师 直罗镇再设“口袋” 要的是歼灭战 屠“牛”之役 牛元峰送命老牛湾 试读章节 7月19日,李立三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奉中央命令到达第4军、第1 1军的驻地九江,做部队移师广东的准备工作。此前,中央军委已派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前往九江联络部队。 7月20日,先后到达九江的谭平山、李立三、邓中夏、吴玉章、叶挺、聂荣臻等召开会议,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作了分析。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统一了对张发奎的认识,抛弃了对张发奎的幻想,一致认为张发奎已不可能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党所掌握的部队必须立即脱离张发奎,进行独立的军事行动,联合贺龙第20军在南昌发动起义,组织革命政府,独立号召人民和国民党左派进行革命。九江同志的意见得到了正在庐山休息的瞿秋白等同志的同意,并由瞿秋白带交中央决定。第20军军长贺龙23日到达九江后,对起义也极表赞同。接着,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李立三等又具体研究了起义的计划、政纲、宣言。以及组织与南京和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相对抗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等问题,决定于当月28日举行起义,并急电中央请求批准。 中央常委接到九江同志的报告后,完全同意在南昌发动起义的建议,并将起义的决定迅速报告了共产国际。同时,中央还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四人组成党的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负责领导这次起义。此外,中央还为起义筹措经费,增派干部,并邀请了国民党左派人士赶赴南昌。 就在中国共产党准备于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在汪精卫的亲自督促下,张发奎也定下了在第二方面军开始“清共”的决心。他们密谋在庐山召开一个高级军官会议,以张发奎的名义通知贺龙、叶挺前往开会,乘机解除贺龙、叶挺二人的军权,同时以三个军的兵力围攻二人的部队。 7月25日,时任第4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得知了汪精卫、张发奎的这一阴谋。叶剑英已在7月上句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不过为了保密,当时暂没有让他与其他党员联系。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叶剑英立即找到叶挺,悄悄告诉了汪精卫等人的密谋,并商定立即通知第20军军长贺龙、第4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以及高语罕到九江市区南部的甘棠湖烟水亭附近碰头,商量对策。 夜色中,叶挺、贺龙、叶剑英、高语罕、廖乾吾五人登上一只不大引人注目的小船,装出游湖赏景的样子,慢慢向湖心划去。 叶挺、贺龙都意识到汪精卫真是要下手了。他们不仅都接到了去庐山开会的通知,而且已在这一天收到了张发奎语气严厉的命令,要他们的部队开往德安。 小船上的五位同志一致认为:张发奎的庐山会议对于叶挺、贺龙是一个陷阱;汪精卫已经开始行动,必须赶在他们动手之前把起义搞起来。 经过短时间的磋商,他们决定了三件事情:第~,贺、叶不上庐山;第二,贺、叶部队不按张发奎的命令集中德安,而是立即向南昌开进;第三,叶挺的部队第二天先行,贺龙的部队第三天行动。 最后叶剑英对叶挺、贺龙、高语罕等同志说:“你们如有什么动作要告诉我。山上的事由我来周旋。” 这次小船上的秘密磋商,后来便成了著名的“小船会议”。 “小船会议”过后,叶挺、贺龙的部队立即开始行动。从1927年7月25日开始,叶挺亲率1 1军24师在前,贺龙的20军随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沿南浔铁路线向南昌进发。 叶挺的部队成为南昌起义的重要力量是理所当然的。叶挺所在的第1 1军是在叶挺独立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北伐中赫赫有名的“铁军”中的一支。叶挺独立团的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 2师第34团,该团是在周恩来的亲自筹划下于1925年1 1月组建的,其主要军官都是黄埔军校学生和共产党员。该团当时在编制序列上虽属张发奎的第12师,但实际上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是共产党掌握的第一支正规部队。叶挺担任该团团长后,决心把这个团建设成有崇高革命理想、有统一意志、能统一行动、能文能武、有坚强战斗力的新型革命军队。他亲自制订强化军政训练计划,把部队通常采用的“三操两讲”日程,改为“四操三讲”日程,即分队训练,每天早晨要以连队为单位组织一次长跑;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两节活动,一节军事操练和一节政治课或军事课;晚上做一次集体健身操;熄灯前列队讲评,对一天的训练进行小结。叶挺以身作则,既掌握全团训练进程,又担负部分课程讲授和示范,自己的汗水同官兵们的汗水流在一起,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军队中,开创了一代新风,该团的军政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P8-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