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雷曼先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斯文·雷根纳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雷曼先生》出自德国摇滚明星斯文·雷根纳之手,他写作的幽默小说,好比崔健写出了王朔式作品。

北大德语系主任黄燎宇翻译,译文妙趣横生,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奖”。

小说被翻译成16种语言,德文原版销售100万册,还曾经入选“21世纪年度外国小说·2001”。

一个小人物在而立之年不得已自我改变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之后掩卷沉思:“雷曼先生就是我们自己。”

内容推荐

斯文·雷根纳著的《雷曼先生》以弗朗克·雷曼为主线,讲述了两德统一前发生在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的一连串故事。雷曼先生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执着于细枝末节的文字游戏,习惯于解构一切宏大命题。他周围的朋友们或许比他多了一点追求,比如雕塑或音乐,但也并不是循规蹈矩的好青年。雷曼先生到了而立之年,突然发现原本的生活状态无法持续。路遇恶狗仿佛是一个征兆,随之而来的是父母造访带来的麻烦、女友卡特琳劈腿、好友卡尔精神崩溃,随着雷曼先生在絮絮叨叨中不断拆解难关,读者迎来了他的三十岁生日,摇摇欲坠的柏林墙也“波澜不惊”地倒塌了……

目录

《雷曼先生》译序

再版译序《雷曼先生》之后的故事

第一章 狗

第二章 母亲

第三章 早点

第四章 午餐

第五章 咖啡和蛋糕

第六章 晚餐

第七章 夜宵

第八章 星球大战

第九章 香烟

第十章 选帝侯大街

第十一章 酒店大堂

第十二章 晚宴

第十三章 艺术

第十四章 重新搭档

第十五章 首都

第十六章 直言不讳

第十七章 不期而遇

第十八章 代兵役

第十九章 乌尔班医院

第二十章 生日集会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狗

当弗朗克·雷曼——由于盛传他即将三十而立,他们近来只管他叫雷曼先生——斜穿劳西茨广场回家的时候,远处,东柏林无云的夜空已开始泛白。他从位于维也纳大街的蜂拥酒吧下班回来,又累又乏。今天搞得太晚了,这么搞一晚上可不好,雷曼先生一边想,一边从西面走进劳西茨广场,和埃尔温一起干活没意思,他想,埃尔温是白痴,酒吧老板都是白痴,雷曼先生一边想一边走过那雄踞广场的大教堂。我不该喝那烧酒,雷曼先生想,管他埃尔温长埃尔温短,那酒我不应该喝,他边总结边心不在焉地浏览小球场四周那一圈高高的栅栏。他走得慢吞吞的,工作和酒精使他双腿发沉。这烧酒真是瞎扯淡,雷曼先生想,喝了特魁拉又喝费讷特,明天早上我会难受的,他想,哪能又干活又喝烧酒,沾啤酒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对的,他想,埃尔温这种人更不该劝自己的雇员喝白酒,雷曼先生想,劝酒的时候他还显得很大方,他想,其实他是为了给白己找一个开怀痛饮的借口,可话又说回来,他想,把责任推给埃尔温也不对,既然你喝了烧酒,怎么说都是你自己的错。

人是有自由意志的,雷曼先生想,这时他快走到劳西茨广场的另一头了,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埃尔温是个二百五,因为他劝人喝白酒,就说这是他的过错,他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却心满意足地想到那瓶偷偷带出来的、插在他大衣内侧口袋里的威士忌。他的大衣很长,对九月份的天气而言,也嫌太厚了点。这瓶威士忌他本人派不上用场,因为他已很长时间根本不喝白酒了,但时不时地治一治埃尔温也很有必要,况且必要时雷曼先生还可以把这酒送给他最好的朋友卡尔。

这时他和狗遭遇了。雷曼先生——近来他们这么叫他,虽然这些人并不比他小多少,虽然实际上他们中间有好几个比他年长,譬如他最好的朋友卡尔,还有埃尔温——对狗的品种知之甚少,但他绞尽脑汁也想不通怎么有人存心培育出这么一种动物。这条狗头大嘴阔,嘴角还滴答着哈喇子,头上一左一右耷拉着两只大耳朵,活像两片被打蔫的菜叶儿。狗的躯干肥厚,脊背很宽,足以摆放一瓶威士忌,但是那几条狗腿却细得不成比例,看着就像几支折断的铅笔插进了它的身体。雷曼先生——大家近来这么叫他,他听着却没觉得好玩——还从来没见过这么难看的动物。他骇住了,随之停止脚步。对于狗,他总是满腹狐疑。狗对他发出了狺狺的威吓声。

千万别犯错误,雷曼先生——他可不会因为一个傻里傻气的称呼大动肝火——告诫自己,一定要目不斜视,目不斜视具有威慑作用,他心里这么想,眼睛则死死盯着他的对手脑袋上那两个黑幽幽的亮点儿。随着抑扬顿挫的狺狺低吼,狗的下颚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又闭上。两者相距仅三步之遥,狗原地不动,雷曼先生亦然。别往两边看,雷曼先生告诫自己,别露馅儿,大摇大摆地走过去,他一面告诫自己,一面朝旁边挪出一步。狗的狺狺低吼更显威严,这是一种不怀好意、令人丧胆的声响。别露馅儿,这家伙要是觉出你犯怵,它会来劲儿的,雷曼先生告诫自己,再往边上挪一步,他告诫自己,看着它,再挪一步,再挪一步,然后就一路走下去了,雷曼先生告诫自己。但是狗和他的步调一致,结果他们又对上了。

它不让我过去,雷曼先生想。对于即将到来的三十岁生日,他没有热闹一番的打算,因为他深信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日,跟别的生日也没什么两样,何况他从来不给自己做生日。这可真逗,怎么有这么邪行的事儿,他想,我又没惹它。他看见又大又黄的狗牙。一想到狗嘴大开,吧嗒一口咬住他的脚腿、手臂或者脖子的情形,他已经不寒而栗。他甚至担心他的睾丸会遭殃。天晓得这条狗是哪儿来的,他想,没准儿它受过特殊训练,会把人往死里咬,会咬睾丸,会咬断手臂动脉,他想,那样的话我将在这劳西茨广场的中央鲜血长流,这里不见人影儿,这是一个空无一人的广场,既然是星期天,谁会一大早来这儿晃悠呢,酒吧全都打烊了,如果撇开垃圾酒吧不算,向来都是蜂拥酒吧最后打烊,但这并不重要,他想,这个钟点只有疯子、脑子有问题的柏林人才会牵着训练有素的杀人恶犬来转悠,雷曼先生想,这些精神变态的家伙,躲在灌木丛中间,一边手淫,一边观看他们豢养的猛犬如何跟我玩一场要命的游戏。

“这狗是谁的?”他对着空荡荡的广场喊,“这条该死的臭狗是谁的?”无人应答。狗却发出了更为响亮的威吓声,它一边狺狺低吼,一边晃动脑袋,眼睛随之射出了两道红焰。

这是视网膜捣的鬼,雷曼先生安慰自己,是该死的视网膜捣的鬼,它转动了脑袋,所以它的视网膜就把光线朝我这面反射过来,他想,是视网膜捣的鬼,视网膜是红的,因为里面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等玩意儿,谁都知道这对眼睛有好处,他想,他还隐隐约约地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他的生物学得很好,不过这都是好早好早以前的事情了,雷曼先生想,现在这样子生物学也帮不上我什么忙,我得从这儿脱身。想到这里,他变得归心似箭。这是他第一次渴望回家,而他所谓的家,是一套位于铁路大街的一居半,那里面有一堆书,还有一张空床在等待他,而且距离这条素不相识的狗要他命的地方还不到一百米。

P1-4

序言

2001年,身兼摇滚歌手、乐手及歌词作者的斯文·雷根纳再度走红德国。不过,这位通俗歌坛明星之所以再度风光,并非因为他所创建和领导的“害群之马”乐队。让德国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一向抱着吉他或是捏着小号抛头露面的“斯文”(出生在不来梅的雷根纳,和许多德国北方人一样,取了个斯堪的纳维亚名字:Sven),竟然斯斯文文地捧着一本三百页的小说走上了讲坛。此番他是向公众朗读他的长篇“处女作”《雷曼先生》(我们在此给“处女作”打上引号,与其说是制造“陌生化”效果,不如说在展示读书收获,因为从不放过字面意思的雷曼先生决不会把一个大男人的第一部小说叫做“Jungfernroman”——中文“处女作”的德文硬译)。面对初登文坛的雷根纳,人们不免心存疑虑:他行吗?谁见过通俗歌星写小说的?比他年长二十岁、胸怀文学抱负的美国大牌歌星鲍勃·迪伦不也是壮志未酬吗?事实上,人们用不着等雷根纳念完《雷曼先生》的第一章,就会自动打消疑虑。因为光凭雷曼先生与拦路狗进行周旋的那段描写,雷根纳就足以证明自己的文学天赋,就足以赢得公众的喝彩。业已四十不惑的雷根纳也的确创造了奇迹。他的《雷曼先生》读得德国人心花怒放,喜出望外(也许只有等崔健写出了王朔式小说的那一天,我们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德国人今朝的喜悦之情)。小说的主人公雷曼先生很快就成为一个雅俗共赏的艺术形象。

既然如此,雷曼先生魅力何在?

首先,雷曼先生具有反叛精神。他是以胸无大志、以平民心态来反抗社会的。雷曼先生所在的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高度竞争社会。这里人人梦想出人头地、出类拔萃,都想求个什么“名”,当个什么“家”,社会的阶梯上挤满了雄心勃勃、奋力攀缘的人们。至于年轻人,那就更得作冲刺状、拼搏状。反观雷曼先生,这当然是一个“很不典型”、“很不标准”的联邦德国青年。雷曼先生十年如一日地在一家小酒吧打工挣钱。虽挣钱不多,但他对生活要求也不高,自给自足不成问题。他甘居下游,甘当小人物,既不想当什么领班、经理,也不跟周遭那些吧台青年似的,向人表白自己其实在搞美术其实在搞音乐其实在上大学。雷曼先生的吧台站得很踏实很快乐,甚至带点自豪。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他有斯多葛式的人生哲学,把适性生存、悠闲自在当成最大的幸福,对俗世所定义的“生活内容”则是嗤之以鼻;他还为自己献身吧台生涯找出了非常简单、也非常高尚的理由:既然世上的“酒吧比教堂比美术馆比音乐厅比俱乐部比迪斯科舞厅比天晓得还有什么都多”,既然人们下酒吧跟上博物馆或者听音乐会“一样快乐”,那么一个全心全意站吧台的人就是社会最需要的人。

雷曼先生不仅在内心深处与主流社会、主流思潮保持距离,他的外在生活和外在形象也充分显示出他是如何地不入流。众所周知,德国也是体育大国和旅游大国。这个幅员不辽阔人口不众多的国家在奥运会和足球场上一直保持着骄人的成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德国人普遍具有健身意识和健身嗜好,从莱茵河到奥得河,从北海、波罗的海再到阿尔卑斯山,体育锻炼蔚然成风。说到旅游,人们更要对德国刮目相看。由于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的熏陶,也由于长期生活在“冬天的童话”(海涅创造的政治隐喻包含着永恒的地理学真理)里面,德国人普遍渴望远游、渴望阳光,于是他们纷纷走出国门、走向远方。有钱人享受洲际旅行,钱少一点的去周边国家(位于地中海的西班牙马略卡岛不折不扣地成了德国“殖民地”)。八千万德国人,每年出国旅游竟达四千万人次,国外旅游消费约四百亿欧元。蔚为大观的旅游业,在为德国人赢来“旅游世界冠军”称号的同时,给当代德国的文化与时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旅游带来知识与健康,不旅游,就无法开阔眼界,就无法沐浴阳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向为其白色皮肤感到自豪的白种人,到了二十世纪末竟崇拜起古铜色皮肤来,趋之若鹜地把自己晒黄晒黑。惨白的皮肤已是出门少见识少挣钱少的标志。在两德统一后的柏林,白皙的皮肤甚至成为傲慢的西德人在大街上指认“东德老土”的依据。生活在这个体育和旅游大国的雷曼先生,是一个十分扎眼的异类。雷曼先生活动少而且活动范围小。从家乡不来梅来到西柏林的近十年里,他很少离开西柏林,离开克罗伊茨贝格区。

……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雷曼先生》是一部讲述三十而立的小说,小说的作者却已四十不惑。如果四十岁的雷根纳让三十岁的主人公跟自己一样地不惑,《雷曼先生》恐怕就不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而立小说。值得庆幸的是,写作新手雷根纳没有犯下这个一不留神就会出现的错误。他非常聪明、非常高明地放弃了传统的全知叙述,代之以现代小说中常见的人物视角或者叫内视角,对于雷曼先生(叙述学家将称之为“聚焦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叙而不议、观而不语——哪怕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读者自己去观察和分析雷曼先生的“而立困惑”及其艰难的“去惑”过程。不过对读者来说,这一任务也并非易如反掌。因为当人们阅读一本用主人公的眼光来叙事的小说的时候,小说主人公的思维局限和感知局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读者的思维和感知,使之难以做到旁观者清。具体就《雷曼先生》而言,若不读到小说的最后几章,一般人恐怕很难超越主人公的认识水平。主人公弗朗克-雷曼一出场就是满脸的困惑,因为他的狐朋狗友们得知他即将三十而立之后,便置德语语法和社交规则于不顾,改口叫他雷曼先生。自从被冠名为听着别扭的“雷曼先生”后,弗朗克·雷曼就麻烦不断(麻烦的名字可以是劳西茨广场、选帝侯大街或者民主德国首都,但也可以是卡尔、卡特琳以及抢走卡特琳的水晶赖纳),潇洒无忧的日子一去不返。“雷曼先生”由此成为他生活中的主导动机和烦恼的同义词。雷曼先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把三十而立视为万恶之源。直到卡尔和柏林墙都倒下后,雷曼先生才意识到那接二连三的麻烦背后分明潜伏着某种必然的东西。他得出的结论是:生活中“有什么东西行不通了”。可究竟是什么东西行不通了呢?在如此关键的问题上,雷曼先生却是语焉不详,但这不足为奇(出于叙事策略的考虑,雷根纳不会为雷曼先生,也不会为读者捅破遮蔽真理那层薄纸),也不足为憾。如果我们听听乌尔班医院的精神病医生给卡尔,其实是给克罗伊茨贝格青年所下的集体诊断(克罗伊茨贝格的生活很轻松,久而久之多数人还是需要为这种生活找一个合理的根基),如果我们再看看雷曼先生脑袋里冒出那些很不雷曼式的想法(他不仅大谈“脱胎换骨”,他还考虑是否需要买电视,是否需要去度假或者改换职业),我们就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是克罗伊茨贝格行不通了。克罗伊茨贝格好虽好,但谁也没有永远的克罗伊茨贝格。而立之人必须告别克罗伊茨贝格!

和所有成功的文学艺术形象一样,雷曼先生诞生伊始便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先是昔日的克罗伊茨贝格“波希米亚族”发出“雷曼先生就是我们”的惊呼,继而是普通的德国人在阅读的时候蓦然回首:雷曼先生不代表我们代表谁?与此同时,学识渊博而又联想丰富的评论家们纷纷给雷曼先生攀亲戚、订家谱,有说他像痴儿西木的,有说他像奥勃洛莫夫的,也有人说他像匹克威克,像格里高尔·萨姆沙,还有——真是匪夷所思——唐老鸭的幸运表弟。我们相信,随着《雷曼先生》被移译为各国文字,雷曼先生还会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同,激发更为丰富的联想。但愿《雷曼先生》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让未来的读者高喊“雷曼先生属于全世界”。

2002年11月25日

书评(媒体评论)

“《雷曼先生》看得我哈哈大笑。我很少降低水准发出笑声。”

——“文学教皇”马塞尔·赖希一拉尼茨基

“我的天,这是一次玩笑,一场噩梦,一出荒诞剧。就像是匹克威克和格里高尔·萨姆沙手拉着手,去找唐老鸭的堂兄欢聚。”

——导演林德·豪尔曼

“人物对话令人捧腹,醉醺醺的日常生活令人心酸……通俗歌星雷根纳的第一部小说就出手不凡,勾勒出一个克罗伊茨贝格的奥勃洛莫夫,还有独一无二的社会氛围。”

——文学评论家赫尔穆特·卡拉赛克

波希米亚是人类的理想之花,与布尔乔亚水火不容。但是,布尔乔亚永远在诱惑波希米亚,使波希米亚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向布尔乔亚转变。

——黄燎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