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四十来年珍贵积累,饱蘸父子两代人对长城的深挚情感 作者严欣强、严共明父子二人已考察、拍摄长城达四十年之久,积累之丰富在国内长城爱好者中素有盛名。早在1984年,严欣强就开始带着儿子严共明考察、拍摄并记录长城,迄今已考察华夏大地各处的长城遗迹八百余次。严氏父子探寻长城、寻访“红色经典”长城老照片的经历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中国摄影》等重要媒体报道。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长城的摄影集、研究论集,更是严欣强、严共明父子四十年实地考察研究长城的记录与心得体会,饱蘸两代人对长城的深挚情感。
◎角度既新颖又丰富,系统聚焦万里长城的细节之美 市面上介绍长城的书籍多以历史、旅游或摄影为主题,本书则聚焦长城的细节,讲述长城上丰富多样的墙、台、门、楼、雕刻该如何欣赏。作者归纳整理了过去几十年来观察长城所积累的丰富资料,抽取其中类同的部分,用形态构成的方法比对其异同,清晰有序地介绍了长城的墙、门、墩、台、楼、垛孔、石刻砖雕等各部分形态,系统性地帮助读者领略长城的形态之美。
◎图片丰富文字精细,长城的主要地段及鲜为人知的角落均予收罗 本书近30万文字、1800幅照片,囊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长城,既有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嘉峪关等著名关隘,又有无名口、龙字台、马字台等过往隐匿于世的长城角落,许多甚至是常人所未见甚至未闻的。照片不花哨,平实地描绘长城的本来面目,充满细节,极为珍贵。每幅照片均配以详细的解读,内容丰富,让读者能深入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趣。
◎保护长城任重道远,愿与大家携起手来认识长城、记录长城、保护长城 长城历经千年风雨,遭受了严重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许多段落已经坍塌,甚至消失。本书是长城现状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精装大开本全彩印刷,充分展示了不同地域长城所呈现的多样形态,既能帮助更多人了解长城的营造细节,也为游览长城、发现长城、研究长城提供了基础资料,开辟了新的视角,还为长城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希望本书能激发读者认识长城、记录长城以至保护长城的热情。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各界的鼓励和帮助,是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 内容推荐 《长城形态图志》是一部深度探索长城的摄影集。作者父子二人将过去几十年实地考察研究长城的丰富积累归纳整理,分别介绍了长城的墙、门、墩、台、楼、垛孔、石刻、砖雕等部分,呈现了各种大众较少关注的长城形态与细节之美。 本书角度新颖,内容丰富,近1800幅精心挑选的照片,辅以详尽的专业知识解读,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朝代背景下长城所呈现的多样形态与建筑风格,为游览长城、发现长城、研究长城开辟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书中照片不仅囊括了长城的主要地段,还特别收录了长城鲜为人知的隐秘角落,忠实记录了长城面貌的同时,也直白呈现了它们饱经风霜后的状态,愿有更多心灵被触动,目光聚焦于长城的保护,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序?言 / 李少白 前?言 第一篇? 长城的墙\t1 第一章? 土城墙\t3 第二章? 石城墙\t11 第1节? 石缝成行的平面墙\t12 第2节? 石缝成行的毛面墙\t15 第3节? 石缝不成行的平面墙\t19 第4节? 石缝不成行的毛面墙\t22 第5节? 塌垮成垄埂的石墙\t25 第三章? 砖城墙\t31 第1节? 砖石面墙\t32 第2节? 砖面墙\t36 第四章? 短横障墙\t43 第五章? 山险墙\t51 第六章? 垛墙\t65 第1节? 土垛墙\t66 第2节? 石垛墙\t70 第3节? 砖垛墙\t79 第4节? 宇墙\t101 第二篇? 长城的门\t111 第一章? 完整的大型城门\t113 第二章? 完整的小型城门\t121 第三章? 中型城门\t131 第1节? 有门楼的中型城门\t132 第2节? 无门楼的中型城门\t139 第四章? 过墙门\t153 第五章? 上墙门\t161 第1节? 上墙门的位置\t162 第2节? 上墙门的形态\t175 第六章? 水门\t181 第三篇? 长城的墩、台、楼\t191 第一章? 无门无窗的墩台\t193 第二章? 有门无窗的墩台\t201 第1节? 低开门墩台\t202 第2节? 高开门墩台\t208 第3节? 腰开门墩台\t214 第三章? 有门有窗的敌楼\t217 第1节? 单面一眼敌楼\t218 第2节? 单面二眼敌楼\t229 第3节? 单面三眼敌楼\t241 第4节? 单面四眼敌楼\t273 第5节? 单面五眼敌楼\t285 第6节? 单面六眼敌楼\t289 第四篇? 长城的垛孔\t293 第一章? 垛孔的分布\t295 第1节? 长城敌楼垛墙的垛孔分布\t297 第2节? 长城敌楼楼室的小孔分布\t307 第3节? 长城垛墙的垛孔分布\t319 第二章? 垛孔的形态\t329 第1节? 垛孔口型的形态\t331 第2节? 垛孔洞道的形态\t335 第3节? 垛孔大小的形态\t341 第五篇? 长城的石刻砖雕\t363 第一章? 长城的石刻\t365 第1节? 长城的石匾题字石刻\t367 第2节? 长城的水嘴造型石刻\t393 第3节? 长城敌楼的门框石刻\t413 第二章? 长城的砖雕\t421 第1节? 长城垛孔眉砖的雕刻\t422 第2节? 长城砖的刻字\t433 第3节? 敌楼的仿木垂花门砖雕\t443 第4节? 堡门的仿木垂花门砖雕\t457 第六篇? 忧心回望\t473 第一章? 有哨房或垛墙的敌楼(保存较好的敌楼)\t475 第二章? 楼室完整的敌楼(保存一般的敌楼)\t487 第三章? 楼室损坏的敌楼(保存较差的敌楼)\t497 第1节? 楼体开裂的敌楼\t498 第2节? 楼室顶垮的敌楼\t505 第3节? 楼室芯垮的敌楼\t509 第4节? 楼室侧垮的敌楼\t517 第5节? 楼座侧垮的敌楼\t523 第四章? 即将垮尽的敌楼(保存极差的敌楼)\t529 致?谢\t546 后?记\t551 出版后记\t552 书评(媒体评论) 1984年起,父子二人自费考察、拍摄、记录各地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长城,将长城的形态分门别类,汇编成一本《长城形态图志》,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帮助更多人了解长城的营造细节,也为长城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新华社图片频道
在经年累月的长城考察中,严欣强父子不断思考,分类整理,从墙、台、门、楼、装饰等各种角度,找到一套系统展示长城这种特殊建筑内在美的方法。 ——《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