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介绍了56位学者的生平、著作和学术贡献,精摘了他们的约75本著作。全书就像探寻中国早期社会学在各条路径上的发展轨迹,并在这些轨迹上确立一个个的界碑,每一个界碑都将成为此后轨迹延伸的起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共介绍了56位学者的生平、著作和学术贡献,精摘了他们的约75本著作。全书就像探寻中国早期社会学在各条路径上的发展轨迹,并在这些轨迹上确立一个个的界碑,每一个界碑都将成为此后轨迹延伸的起点。 内容推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历了王朝崩溃、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学潮汹涌、民怨鼎沸,但在文化学术领域,却又是思潮激荡、呐喊起伏、学术大家辈出。中国社会学在此一时期,也呈现了难得的快速发展局面,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那个时期所能达到的巅峰,并且迄今难以超越。这段中国社会学的学术发展史,是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在新的现实基础上发展中国化社会学所不能忽视的学术遗产。 目录 上册 导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 第一部分 唯物史观社会学 一 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形成 二 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 三 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研究 第二部分 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 一 社会调查运动 二 乡村建设运动与“村治派” 三 乡村建设运动与“定县主义派” 四 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评和“都市救济派” 第三部分 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一 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形成 二 文化人类学调查 三 社会人类学的社区研究 第四部分 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 一 社会学的“文化综合学派” 二 社会学的“人口学派” 三 学院派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四 学院派的优生学研究 第五部分 社会史研究 一 社会史论战及古代社会史研究 二 社会学视角的社会史研究 三 经济和政治史研究 简短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编 唯物史观社会学 李大钊与唯物史观社会学 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士的价值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瞿秋白与唯物史观社会学 社会学之对象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李达与《社会学大纲》 关于阶级的错误观点之辩证 王亚南与官僚政治研究 官僚政治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陈翰笙与经济社会调查 中国的农村研究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 薛暮桥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中国农村中的租佃关系 知识分子的乡村改良运动 知识分子的乡村改良运动 冯和法与农村经济社会研究 中国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 马寅初与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 第二编 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 陶孟和与中国社会调查 北平生活费之分析 贫穷的原因 晏阳初与平民教育 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 李景汉和定县调查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序 吴景超与都市救济农村理论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导言 李树青和他的《蜕变中的中国社会》 蜕变中的中国社会 第三编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吴文藻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派克社会学论文集》导言 费孝通的社会学道路 中国的土地问题 从《江村经济》到《禄村农田》 社区分析的方法 差序格局 林耀华和他的《金翼》 把种子埋入土里 杨懋春与乡村研究 村庄的明天 农村中的初级和次级社会关系 杨庆堃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中国社会中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 许娘光与心理人类学研究 《祖荫下》序论 中国的血缘,个性,及社会变迁 张之毅与乡村工业研究 易村手工业调查的经过和方法 土纸作坊的组织 田汝康与边民研究 《芒市边民的摆》导言 宗教和巫术 内地女工 史国衡与中国早期企业调查 《昆厂劳工》导言 昆厂的工人来源 赵承信与社区调查 社会调查与社区研究
下冊 第四编 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 孙本文与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上的基本概念 社会建设与社会指导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目的 吴泽霖和他的《社会约制》 社会约制中的理喻 许仕廉和他的《人口论纲要》 中国人口问题 陈达与中国劳工和人口研究 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 《中国劳工问题》结论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引言 社会变迁的原素 言心哲与乡村人口和社会事业研究 中国乡村人口之分析 柯象峰与贫困研究 贫穷与生活程度 中国贫穷人口之估计 严景耀与犯罪问题研究 《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导论和结论 杨开道与乡村社会研究和实践 中国农村组织概论 潘光旦与优生学 关于祖宗父母者 中国伶人的阶级分布 杨垄与民族学、神话学研究 民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 现代各国社会学之派别与趋势 中国社会学发展史大纲 第五编 社会史研究 郭沫若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和后记 社会发展之一般 吕振羽与史前中国社会研究 《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外一种)》绪论 陶希圣与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 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分解 李玄伯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序 蒙思明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魏晋南北朝的世族 元代的阶级划分 李济及其考古人类学研究 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难题所在 李安宅与礼仪研究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绪论 瞿同祖与中国法律和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 父权 雷海宗与中国文化研究 人口与治乱 林同济的文化形态史观 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 谢国桢与党社运动研究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引论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客家问题的发端 傅振伦与中国方志学研究 方志在学术上之位置:方志之价值 陈东原与中国妇女生活史研究 宋代的妇女生活:宋儒对于妇女的观念 全汉异与中国行会制度研究 中国行会的起源 傅衣凌和他的《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 永安农村赔田约的研究 严中平和他的《中国棉业之发展》 近百年中国经济大势 严耕望与地方行政史研究 郡县制度渊源论略 萧公权与宪政理论 中国政治思想之特点 张友渔与宪政研究 宪政运动的发展阶段 蔡元培与伦理学史研究 中国伦理学史的发轫 编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