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彩色读书之旅)/图说经典
分类
作者 鲁迅等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杂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它的形式灵活,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具有应用性强和战斗性强的鲜明特点。本书从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60篇经典之作,它们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阅读效果。为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本书增设了“必读理由”、“作者简介”、“名文赏析”等专栏。“必读理由”对每篇文章入选的原因进行简要的评述,让读者对进一步的阅读有个初步的认识;“作者简介”对作者的人生历程、成就等进行扼要的介绍,使读者对其有个清晰概括的了解;“名文赏析”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尤其是写作方法进行分析介绍,帮助读者完整理解作品,轻松学习写作技巧。同时,为让读者深入、具象地了解作品,我们还为每篇文章选配了与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图文联袂,相得益彰。

内容推荐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杂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触动写作灵感,而且还能激发理性思考、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和领悟人生。鉴此,本书精选60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杂文经典,并配以契合文意的图片和赏析文字,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作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本书力图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组合,以提升读者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准、写作水平、人生品位,为读者迈向光彩亮丽的人生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

目录

中国人的心理

求官六字真言

偶像破坏论

灯下漫笔

纪念刘和珍君

论雷峰塔的倒掉

为了忘却的记念

国粹与欧化

幽默的叫卖声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

中国的人命

差不多先生传

“作揖主义”

“老爷”说的准没错

卧着拿薪水

中国人之聪明

中国人的国民性

X市的狗

迂缓与麻木

说“忍”

狗道主义

考而不死是为神

骂人的艺术

孩子

简论市侩主义

韩康的药店

“文革”博物馆

三八节有感

论麻雀及扑克

这种虫

野百合花

论说谎政治

“上”人回家

一个鸡蛋的家当

人语与鬼话

“相府门前七品官”

新世纪旧希望

论焦大

人才

“帮”式上纲法

换一个灯泡需要几个人

处级和尚

诬告有益论

“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

中国动物各阶级分析

“公偷”

富人区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钱的极点

共和国不能忘记

一只猫的腐败

无根的义勇

关于“指鹿为马”的信

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

撕下脸皮来

假如我是

什么叫“可杀可不杀”

附录一

附录二

试读章节

沈二先生与我们谈天,常说生平服膺红老之学。红,就是《红楼梦》;老,就是《老子》。这红老之学的主旨,简便些说,就是无论什么事,都听其自然。听其自然又是怎么样呢?沈先生说:“譬如有人骂我,我们不必还骂:他一面在那里大声疾呼的骂人,一面就是他打他自己。我们在旁边看看,也很好,何必费着气力去还骂?又如有一只狗,要咬我们,我们不必打它,只是避开了就算;将来有两只狗碰了头,自然会互咬起来。所以我们做事,只须抬起了头,向前直进,不必在这抬头直进四个字以外,再管什么闲事;这就叫作听其自然,也就是红老之学的精神。”我想这一番话,很有些同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相像,不过沈先生换了个红老之学的游戏名词罢了。

不抵抗主义我向来很赞成,不过因为有些偏于消极,不敢实行。现在一想,这个见解实在是大谬。为什么?因为不抵抗主义面子上是消极,骨底里是最经济的积极。我们要办事有成效,假使不实行这主义,就不免消费精神于无用之地。我们要保存精神,在正当的地方用,就不得不在可以不必的地方节省些。这就是以消极为积极:不有消极,就没有积极。既如此,我也要用些游戏笔墨,造出一个“作揖主义”的新名词来。

“作揖主义”是什么呢?请听我说:——

譬如早晨起来,来的第一客,是位前清遗老。他拖了辫子,弯腰曲背走进来,见了我,把眼镜一摘,拱拱手说:“你看!现在是世界不像世界了:乱臣贼子,遍于国中,欲求天下太平,非请宣统爷正位不可。”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二客,是个孔教会会长。他穿了白洋布做的“深衣”,古颜道貌的走进来,向我说:“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现在我们中国,正是四维不张,国将灭亡的时候;倘不提倡孔教,昌明孔道,就不免为印度波兰之续。”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三客,是位京官老爷。他衣裳楚楚,一摆一踱的走进来,向我说:“人的根,就是丹田。要讲卫生,就要讲丹田的卫生。要讲丹田的卫生,就要讲静坐。你要晓得,这种内功,常做了可以成仙的呢!”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四五客,是一位北京的评剧家,和一位上海的评剧家,手携着手同来的。没有见面,便听见一阵“梅郎”“老谭”的声音。见了面,北京的评剧家说:“打把子有古代战术的遗意,脸谱是画在脸孔上的图案;所以旧戏是中国文学美术的结晶体。”上海的评剧家说:“这话说得不错呀!我们中国人。何必要看外国戏;中国戏自有好处,何必去学什么外国戏?你看这篇文章,就是这一位方家所赏识的;外国戏里,也有这样的好处么?”他说到“方家”二字,翘了一个大拇指,指着北京的评剧家,随手拿出一张《公言报》递给我看。我一看那篇文章,题目是《佳哉剧也》四个字,我急忙向两人各各作了一个揖,说:“两位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六客是个玄之又玄的鬼学家。他未进门,便觉阴风惨惨,阴气逼人,见了面,他说:“鬼之存在,至今日已无丝毫疑义。为什么呢?因为人所居者为‘显界’,鬼所居者,尚别有一界,名‘幽界’。我们从理论上去证明他,是鬼之存在,已无疑义。从实质上去证明他,是搜集种种事实,助以精密之器械,继以正确之试验,可知除显界外,尚有一幽界。”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末了一位客,是王敬轩先生。他的说话最多,洋洋洒洒,一连谈了一点多钟。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发挥得详尽无遗,异常透彻。我屏息静气听完了,也是照例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如此东也一个揖,西也一个揖,把这一班老伯,大叔,仁兄大人之类送完了,我仍旧做我的我:要办事,还是办我的事;要有主张,还仍旧是我的主张。这不过忙了两只手,比用尽了心思脑力唇焦舌敝的同他们辩驳,不省事得许多么?

何以我要如此呢?

因为我想到前清末年的官与革命党两方面,官要尊王,革命党要排满;官说革命党是“匪”,革命党说官是“奴”。这样牛头不对马嘴,若是双方辩论起来,便到地老天荒;恐怕大家还都是个“缠夹二先生”,断断不能有什么谁是谁非的分晓。所以为官计,不如少说闲话,切切实实想些方法去捉革命党。为革命党计,也不如少说闲话;切切实实想些方法去革命。这不是一刀两断,最经济最爽快的办法么?

我们对于我们的主张,在实行一方面,尚未能有相当的成效,自己想想,颇觉惭愧。不料一般社会的神经过敏,竞把我们看得像洪水猛兽一般。既是如此,我们感激之余,何妨自贬声价,处于“匪”的地位:却把一般社会的声价抬高——这是一般社会心目中之所谓高——请他处于“官”的地位?自此以后,你做你的官,我做我的匪。要是做官的做了文章,说什么“有一班乱骂派读书人,其狂妄乃出人意表。所垂训于后学者,日不虚心,日乱说,日轻薄,日破坏。凡此恶德,有一于此,即足为研究学问之障,而况兼备之耶?”我们看了,非但不还骂,不与他辩,而且还要像我们江阴人所说的“乡下人看告示”,奉送他“一篇大道理”五个字。为什么?因为他们本来是官,这些话说,本来是“出示晓谕”以下,“右仰通知”以上应有的文章。

到将来,不幸而竞有一天,做官的诸位老爷们额手相庆日:“谢天谢地,现在是好了,洪水猛兽,已一律肃清,再没有什么后生小子,要用夷变夏,蔑污我神州四千年古国的文明了。”那时候,我们自然无话可说,只得像北京刮大风时坐在胶皮车上一样,一壁叹气,一壁把无限的痛苦尽量咽到肚子里去;或者竞带这种痛苦,埋入黄土,做蝼蚁们的食料。

万一的万一竟有一天变作了我们的“一千九百十一年十月十日”了,那么,我一定是个最灵验的预言家。我说:那时的官老爷,断断不再说今天的官话,却要说:“我是几十年前就提倡新文明的,从前陈独秀胡适之陶孟和周启明唐元期钱玄同刘半农诸先生办《新青年》时,自以为得风气之先,其时我的新思想,还远比他们发生得早咧。”到了那个时候,我又怎么样呢?我想,一千九百十一年以后,自称老同盟的很多,真正的老同盟也没有方法拒绝这班新牌老同盟。所以我到那时,还是实行“作揖主义”,他们来一个,我就作一个揖,说:“欢迎!欢迎!欢迎新文明的先知先觉!”

P46-49

序言

杂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它的形式灵活,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具有应用性强和战斗性强的鲜明特点。鲁迅曾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是匕首和投枪。”丁玲则在《我们需要杂文》一文中呼吁:“我们的这个时代还需要杂文,我们不要放弃这一武器。”这些都指出了杂文的特色和重要性。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杂文,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而且可以获得艺术的熏陶,体味杂文的魅力,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完美,不留下错过美好事物的遗憾。此外,通过阅读,读者还可以学会使用杂文这一文体,使之成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好助手。

鉴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本书从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60篇经典之作,它们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阅读效果。为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本书增设了“必读理由”、“作者简介”、“名文赏析”等专栏。“必读理由”对每篇文章入选的原因进行简要的评述,让读者对进一步的阅读有个初步的认识;“作者简介”对作者的人生历程、成就等进行扼要的介绍,使读者对其有个清晰概括的了解;“名文赏析”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尤其是写作方法进行分析介绍,帮助读者完整理解作品,轻松学习写作技巧。同时,为让读者深入、具象地了解作品,我们还为每篇文章选配了与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图文联袂,相得益彰。

编者有机结合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为读者打造出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学习知识、提高阅读效果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