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民间故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内涵,我们编辑整理了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的经典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内容注重德与文的巧妙渗透,具有较高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我们将其整理分主题编为八类,即乐学求知类民间故事、聪颖智慧类民间故事、幽默讽刺类民间故事、爱情亲情类民间故事、风物名胜类民间故事、风俗节庆类民间故事、动物植物类民间故事和奇闻趣事类民间故事。我们的本意是想为少年朋友编辑一本读得懂、用得上、有价值的课外读物。钱述杰、马建国主编的《青少年经典故事阅读(民间故事卷典藏版修订版)》就是其中一本。
为了让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民间故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内涵,我们编辑整理了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的经典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内容注重德与文的巧妙渗透,具有较高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我们将其整理分主题编为八类,即乐学求知类民间故事、聪颖智慧类民间故事、幽默讽刺类民间故事、爱情亲情类民间故事、风物名胜类民间故事、风俗节庆类民间故事、动物植物类民间故事和奇闻趣事类民间故事。我们的本意是想为少年朋友编辑一本读得懂、用得上、有价值的课外读物。钱述杰、马建国主编的《青少年经典故事阅读(民间故事卷典藏版修订版)》就是其中一本。
经典的民间故事既优美动听,又蕴涵了古老的智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希望青少年朋友能从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中,领略故事丰富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阅读鲜活有趣、精彩绝伦的故事的同时,感悟一个道理,懂得一种品质,发现一种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获得知识。
《青少年经典故事阅读(民间故事卷典藏版修订版)》2012年9月出版发行后,受到了青少年朋友的普遍欢迎,短短三个月,初版售罄。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修正了初版错漏,并增补了大量内容,使本书臻于完善。
华佗学医
华佗(tu6)是东汉末期著名的医学家。
从华佗能记事的时候起,家乡的水、旱、虫、疫等灾害连年不断,乡民死亡无数。华佗十分伤心,立志学医以济世救人。
华佗打听到有一位治化道人医术高明,就不远千里去拜师学艺。治化道人答应暂时把他收下,先做几年杂活再说。于是,华佗被派去护理病人,每天烧水、洗尿盆、扫地。其他师兄弟喜欢偷懒,常常抱怨工作辛苦,可华佗总是一声不吭。他耐心地侍候病人,并且对病人的病情变化仔细地观察研究,日子一久.他也明白了好些病的起因以及治疗方法。
三年后,治化道人见华佗如此勤奋好学,认为是一个可造之材,就正式收他为徒。华佗遵从师父的教诲,白天同师父一道出诊,夜里读药书常常读到天亮,毫不懈怠(xiedai)。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又是三年。一天深夜,华佗正准备休息时,一个道童慌慌张张跑来叫他,说:“不好了,师父得了重病!”
华佗赶忙跑进师父卧室,只见师父脸色蜡黄,口吐白沫,师兄弟们全都手足无措。华佗上前摸摸师父额头,又把把脉,舒了一口气说:“没事,师父过一会儿就好了!”
大家听了十分生气地说:“师父病得这么厉害,怎么说没病?”华佗不慌不忙地告诉大家说:“我是依照望、闻、切来推断的,不会错的!”
这时,治化道人一下子坐了起来,笑哈哈地说:“徒儿们,我是在装病试探大家的本钡呢!看来华佗司以出师了!”
张衡勤奋好学
张衡,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
据史书记载,张衡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
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简直太美妙了。
天上繁星闪烁,有的像箕(ji),有的像斗,有的像狗,有的又像熊。它们的运行又有怎样的规律呢?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其他书籍画成了天象图。夜晚只要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海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渴求知识的张衡总是感到知识的不足,刚满17岁时,他就辞别父母,独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的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学问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yuOn),他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有名的书法家。张衡常登门向他求教。
后来,张衡两度出任中央政府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人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约二千五百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指南车和能飞行数里的木鸟。
正是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使他在各方面都获益匪浅。除了在天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外,在地震学方面的研究也是举世瞩目的。他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比……
p5-6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少年教育,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作为家长、学校、社会。不能单纯地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健康心态和良好素质的培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会青少年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人的基础工作。事实证明,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其美德、智慧、意志和毅力都是从小养成的。
一个人,一生中要完成三种教育,一是生活教育,通过家庭与社会来完成;二是知识教育,一般由学校来完成;三是心灵教育,主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往往需要一生的时间,算是终身教育。如果青少年的问题更多地发生在心灵方面,说明我们的人文教育是不完善的。或者说是有缺陷的。怎样才能使得青少年人格更加健全,心灵更加广阔,人性更加美好,精神更加独立和自由呢?阅读至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寓教育于阅读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过程,是“润物细无声”。
与大多数人一样。自儿时起,我就沉醉于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战争故事等各种故事的百花园中。浩瀚如云、耐人寻味的古今中外故事,无一不对我的成长和人生产生过影响。如今,不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闲暇消遣,我总是关注这方面的书籍。或许是缘分使然,前一个月,我的案头摆放了这部即将出版的“青少年经典故事阅读”系列丛书.作者让我提提意见.修改修改.写篇序.我在翻阅了《神话传说卷》、《成语典故卷》、《民间故事卷》、《战争战役卷》、《童话寓言卷》、《侠客义士卷》、《亲情感恩卷》和《幽默笑话卷》八卷书稿后,不由得为作者们对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国外故事的理解和热爱以及为青少年朋友整理改编经典故事的爱心所折服。我认为,这套系列丛书,有着如下特质:
首先,作者的人文理念值得赞赏。丛书以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青少年朋友为读者群,精选了中国文化的经典篇目,这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体现了“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从教育做起”的理念和作者“安德立言”的责任心。
其次,丛书的出版是对中外文化的大力传承。丛书结集八册,统一在分册中对各个故事分类分主题编辑,并以时间或音序先后为序排列,对文中的冷僻字、多音字作了注音和注释,既方便阅读、消化和吸收,又实现了古今故事的大集结,有利于中外文化传承与传播。
第三,原创性插图使丛书图文并茂。丛书为近三分之一的故事配图,使内容与插图完美统一.从而激发青少年朋友的阅读爱好和求知兴趣。
第四,所选故事经典精粹,适合青少年阅读。丛书编写团队由熟悉青少年教育工作或富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他们精心选编的故事符合青少年朋友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避免了青少年朋友在阅读故事、启发智慧、积累知识过程中可能要走的弯路。
我知道,作者们为写作是尽了心力的,但限于主客观种种因素,本套丛书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期待读者加以纠正。
彭岚嘉
2013年5月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