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滦水明珠洒河桥/白山黑水文丛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马振主编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历史渊源与行政沿革

洒河桥镇为迁西管辖,因此要了解洒河桥的历史沿革,就必须首先大略了解一下迁西的历史沿革。

迁西始建于1946年,因析迁安县西部置县而得名。建县虽短,但这片土地历史悠久。从西寨、东寨、沙岭子、长岭峰等古遗址的出土文物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滦河两岸就有人口居住,繁衍生息。

商周时期,这里属孤竹国。都城在今卢龙县城南6公里处。

春秋时,这里属山戎令支国。都城在今迁安县城西。战国时,令支属地归燕国。

秦朝时,属辽西郡令支县。

西汉、东汉时,今境内大部属幽州辽西郡令支县。西北部的汉儿庄一代属幽州右北平郡徐无县(县城在今遵化县城东)

j国时,今迁西属魏国幽州辽西郡令支县。西北部仍属幽州右北平郡徐无县  ‘

西晋初,今境没于鲜卑族。右北平郡改北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县并入阳乐县(县城在今抚宁县),属平洲辽西郡。今境西北部改属幽州渔阳郡徐无县。

北齐时,阳乐县归人北平郡肥如县(县城在今卢龙县)

隋朝开皇六年(568年),肥如县归人新昌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十八年(59g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仍属北平郡。

唐代属河北道平州卢龙县。

五代十国时,为契丹国(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地。后为辽国地。辽国与北宋对峙,经常抢掠北宋的金帛人口。辽天赞二年(923年),辽国把从定州安喜县(今定县)俘获的人口安置在今迁安、迁西一带,建安喜县(县城在今迁安县城东20公里处),属南京道平州。

辽曾在今滦阳置滦河县,属中京道泽州。金初,废滦河县人神山县(今平泉)。

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喜县为迁安县,属中都路平州。金承安二年(1197年),在今汉儿庄置滦阳县,属北平路大定府。泰和四年(1204年)废人神山县。

元世祖二年(1265年),省迁安县人卢龙县。后又复置迁安县,今境南半部属中书省永平路迁安县。元初,在今汉儿庄置惠州,属辽宁行省大宁路。

明洪武初,废惠州入迁安县,属京师永平府。不久长城以北地区被少数民族占领。

清朝,迁安县属直隶省永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二年(1913年),迁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渤海道改为津海道。1928年直隶省改河北省。

1933年日本侵略军进关,迁安县沦为日伪统治区。1935年,汉奸殷汝耕在通县建立了冀东22县“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迁安县属之。

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安县为晋察冀表去根据地一部分。1939年10月,建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辖今迁西县滦河以南地区,1942年5月改为“迁滦丰”联合县。1940年建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辖境东至建昌营、西至遵化城,南至滦河,北至柴白河。1941年从迁遵兴联合县划出滦河以东地区,建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1943年7月至1944年2月,撤销迁遵兴联合县,滦河以西地区至遵化城东地区建承(德)青(龙)遵(化)联合县,1944年2月至10月,迁青平、承青遵两个联合县合并,改建迁(安)卢(龙)青(龙)联合县,滦河以西属遵化县。1945年1月,将滦河以北地区从迁卢青划出,重建迁青平县,属冀热辽区第十五专区。

1946年初,撤销抗日联合县,在今迁西县境内建迁西办事处,辖境与今同。5月至9月,迁西办事处并人迁安县。9月,原迁西办事处7个区从迁安县划出建迁西佐公署,属冀东十二专区。

1947年土地改革时,正式建立迁西县,属唐山专区。全县分为东荒峪、太平寨、上营、洒河桥、三屯营、兴城、新集7个区。

1958年12月,迁西县撤销,将滦河以东地区并入迁安县,将滦河以西地区并人遵化县。

1961年7月,复置迁西县,仍属唐山专区。

1970年,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迁西县仍属之。

1983年5月5日,唐山地区撤销,迁西县改属唐山市。

洒河桥的历史与迁西的古今变迁史吻合之处,大体相同。1947年,设迁西县时,洒河桥划人第4区。1953年建洒河桥乡。1956年撤区并乡保留洒河桥乡,区域扩大。1958年10月为钢铁(洒河桥)公社洒河桥大队,同年12月随公社并人遵化县,改称洒河桥管理区。1961年6月复归迁西县,建洒河桥公社。因修大黑汀水库,1979年原东营公社、南团汀公社撤销,其所属松岭、东营、长河峪、大河山、东峪、北团汀等大队划人。1984年3月公社改乡,所属生产大队改村民委员会。同年建松岭乡,将滦河东松岭、东营、长河峪、大河山、东峪、北团汀等村划归松岭乡。1985年5月改乡为镇。1996年,乡镇改革,松岭乡又并人洒河桥镇。现今,洒河桥镇有2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41个自然村。26个行政村为大沟、冬桃园、西桃园、皇陵、北马蹄峪、大关庄、小韦庄、北赵庄、烈马峪、道马寨、牛店子、大东峪、安家峪、白塔寨、车道峪、大红峪、黄沟峪、洒河桥一村、二村、三村、松岭、东营、长河峪、大河山、东峪、北团汀。

P3-5

后记

盛世修文,文化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历史文化不断被人们重视,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明显,一个历史人物,一次历史事件,甚至于一个文学形象都可以演变成为一个地方的精神或灵魂,而由历史文化衍生的情感链条会成为一种凝聚力。

洒河桥是迁西境内的大镇,其历史文化渊源久远,县内最大的河流滦河在此与洒河交汇,洒河桥号称“滦水明珠”。境内的潘家口水库、水下长城、卢龙古塞潘家口、铁桩崖以及皇陵、白塔寨、烈马峪的优美传说故事都成为了洒河桥的名片。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洒河桥人物鼎盛,苍天厚土孕育了众多优秀儿女。这些文化现象和人物风范,对洒河桥民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凝练了洒河桥人热情豪放、勤勉善良的性格特征。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铺垫。建设家乡,就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更应了解家乡。这就是我们编辑这本图书的目的。我们尽可能地全方位展示洒河桥的历史、文化、人物、风物,以其魅力推介我们世代生存的这方水土。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尽了很大努力,付出了艰辛劳动。但由于掌握历史资料不全和我们的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存有许多遗憾,还恳请各位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本书辑成,参考借鉴了县内外许多出版物,选用了一些作家的作品,这些在内文中都一一注明,不再赘述,一并感谢。再次感谢为本书提供资料、图片及修改意见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付出努力的人。

编者

2016年5月

目录

洒河桥赋

一、镇域概况与历史沿革

洒河桥镇概况

历史渊源与行政沿革

二、经济贸易与社会建设

洒河桥商业史

洒河桥烧锅史

解放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成就

三、古迹与风物

卢龙塞道

洒河桥滦河渡口

卢龙古塞潘家口关

滦河古渡口铁桩崖

三义庙

皇陵

三十二壳愣山

烟囱山寻古

大河山古迹

澈河

潘家口大桥

洒河桥花灯

洒河剪纸

四、古今战事

曹操兵出卢龙塞

慕容俊兵进卢龙塞

隋文帝兵出卢龙塞

唐王兵出卢龙塞

薛讷大败卢龙塞

潘家口之战

拔掉潘家口日伪据点

东北大军入关

1926年一1949年洒河桥革命斗争大事记

五、传说传奇

皇陵的来历

李存孝力敌王彦章

铁桩崖

李存孝威震洒河集

法师降牛亡牛

蜘蛛山与吸虎潲

琼崖茶的传说

烈马峪的来历

道马寨的传说

白塔寨的传说

六、碑刻

隆庆三年潘家口敌台鼎建碑

重修潘家口关王庙碑

潘家口标志碑

潘家口水库建设志碑

潘家口水库烈士纪念碑

大河山赵炳墓志

七、旅游景点

潘家口水库景区

潘家口水下长城

塞上海山水风光旅游区

大沟山水人家

勇跃垂钓休闲园

赵炳纪念馆

八、往事回眸

迁西县象棋公司

洒河铜矿

洒河桥中学

全国闻名的背篓精神

北团汀散记

北团汀抗战纪事

湖北医疗队在洒河桥

胡耀邦总书记来迁西

文化生活贫乏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65年大东峪雹灾

70年代的大东峪村小学

滦河纪事

九、英才辈出

赵弘赵炳李安宅吴凯素张凤雏张进张国泽

李满李林山赵瑞征顾树东赵海芹傅艳玲赵占起

孙维佳李宗存勾景秀刘从新白金来韦远东张金彪

刘永宏潘巨春白羽李志平关真全王爱军赵森林

赵振志赵振凯张金林刘继忠李生财王起忠沈献臣

孔小刚赵海淘

其他模范人物

洒河桥镇烈士名录

十、文学艺术

送著作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塞上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塞下曲

边庭怨

过卢龙塞

卢龙古塞

澈河

题洒河桥圣泉寺

赞水库电站

暑汛观澈河入滦河

寻洒河桥铁桩崖旧迹感怀

游潘家口水库吟

潘家口水库

潘家口水库感怀

潘家口水库

浣溪沙参观潘家口水库

潘家口水库杂咏(二首)

沁园春潘家口水库

潘家口水库抒怀(三首)

浣溪沙·忠愍赵炳

浣溪沙·古渡情缘

咏潘家口(二首)

咏桃园秋月夜

漠鼓山

燕山深处的兵妈妈

跑马灯

家乡的澈河

滦河古渡

打船粱

家乡板栗

赞潘家口水库大坝

潘家口水库抒怀

潘家口水库

潘家口水库抒怀

潘家口

请到潘家口水库来

潘家口水库

潘家口水库印象

潘家口水库垂钓

洒河,奔跑在时代的前沿

燕塞三峡潘家口

水下长城

相约洒河

后记

序言

洒河桥镇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城北22公里,处于滦河中段,东临滦阳镇,西临三屯营镇,扼水陆交通要道,向为商贸重镇,素有“拉不败的洒河桥”之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洒河桥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已跻身全国名镇行列,不愧为“滦水明珠”。

洒河桥镇历史久远,考古资料显示,7000多年前,滦河流域迁西段便有人类居住,至汉唐时,大量先民定居于洒河桥一带渔猎稼穑,繁衍生息至今。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经济文化繁昌。作为北方重镇,关里关外贸易集散地,明清时这里便商贸货殖繁兴,烧锅店铺林立,名声远播:洒河桥人文翰华齐昌,有卢龙古塞、嘉庆滩、皇陵、铁桩崖、三义庙、白塔等古迹及其传说,亦有塞上海、大沟山水人家、勇跃垂钓园等新景图画;更有赵弘赵炳父子忠烈、大学者李安宅、抗日兵妈妈吴凯素、军旅作家张凤雏、洒河桥供销社背篓精神团队等人物和事迹。作为洒河桥人,我们为家乡感到骄傲自豪。

洒河桥镇资源丰富,产业齐全。全镇板栗种植面积达9万亩,有板栗树8000多万株,是“京东板栗”主产区之一,年产优质板栗166万吨,畅销国内外市场。镇域内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多家规模化采掘企业、选矿企业走上标;隹化生产。全镇已形成;台金矿山、机械制造、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商贸流通、中药材种植加工、剪纸文化、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全面实现滦河时代总战略目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4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38.81亿元,人均生活水平12539元。2015年以来,全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满兆矿业40万吨铁选厂项目稳步推进,中草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筹建了栗乡饮片厂;促成了栗神生物和天津天±力集团的对接,栗花提取物新产品的研发迈出了新的一步:引进了山西岭翔牧业,潘大饲料畜禽饲料生产线投入生产:大东峪“山里老家”农事体验游项目,已与天津房车俱乐部、唐山硕东集团、中国社科院老干部局达成合作意向;与张家口宏宇剪纸公司合作,初步开发画境栗乡、栗乡风情、长城抗战、剪纸发展史四大系列产品,欲将小窗花做成大产业。

如今,洒河桥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商贸服务辐射周边乡镇乃至兴隆、宽诚等地。镇内有宾馆多家,其中准四星级一家,特色餐饮几十家。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完善,先后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新洒河中学建设,东环路建设,烈马峪、赵庄子、道马寨等新农村改造建设,在乡镇率先实现集中供暖、供水,规范街道门店设计,洒河桥镇已成为迁西的一道亮丽风景。

盛世修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处在新世纪新发展阶段的我们有责任为后人留下一部系统的、翔实的地方史料,从而为现在和将来的各项事业提供借鉴,为爱国爱乡教育提供乡土教材,为外地乡亲了解故里、为各界朋友了解洒河桥提供信息。为此洒河桥镇党委政府聘请文化学者编辑史料,联络县内外专家学者历经三年修志,今天终于得以成书。作为洒河桥镇的一位成员,通过此书全面了解自己深爱的家乡沧桑而光荣的历史,我们甚感欣慰。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和我们一样,将从此书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甚至是教益。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了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也为洒河桥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前进方向,洒河桥镇党委、政府更加信心百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洒河桥的区位优势,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把洒河桥镇建成“镇强、城美、宜居、民富”的美丽乡村。

借此机会,谨向付出艰辛劳动的全体编写人员致以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洒河桥镇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是为序。

洒河桥镇党委书记:王立新

洒河桥镇人民政府镇长:王立军

2016年5月

内容推荐

马振主编的《滦水明珠洒河桥》是一部地方史志,洒河桥镇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城北22公里,处于滦河中段潘家口水库下游,东临滦阳镇,西临三屯营镇,扼水陆交通要道,向为商贸重镇,素有”拉不败的洒河桥”之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洒河桥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已跻身全国名镇行列,不愧为”滦水明珠”。洒河桥镇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7000多年前,滦河流域迁西段便有人类居住,汉唐时,即有大量先民定居于洒河桥一带渔猎稼穑,繁衍生息至今。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经济文化繁昌。作为北方重镇,关里关外贸易集散地,明清时这里便商贸货殖繁兴,烧锅店铺林立,名声远播;洒河桥人文翰华齐昌,有卢龙古塞、嘉庆滩、皇陵、铁桩崖、三义庙、白塔等古迹及其传说,亦有塞上海、大沟山水人家、勇跃垂钓园等新景图画;更有赵弘赵炳父子忠烈、大学者李安宅、抗日兵妈妈吴凯素、军旅作家张凤雏、洒河桥供销社背篓精神团队等人物和事迹。

编辑推荐

由马振主编的《滦水明珠洒河桥》分镇域概况和历史沿革、经济贸易与社会历史、古迹与风物、古今战事、碑刻、英才辈出、旅游景点、传说传奇、往事回眸、文学艺术等10个篇章。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洒河历史、人文、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