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急救是一项基本生活技能。日常生活中,小至刮伤、扭伤等意外,大至爆炸、踩踏等灾难,都需要它来为健康护航。《王立祥化万一》由著名急救专家王立祥教授主编,聚焦日常急救话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基本的急救方法、家庭急救、出行急救的有效方法。“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就可化解“万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立祥化万一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王立祥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自助急救是一项基本生活技能。日常生活中,小至刮伤、扭伤等意外,大至爆炸、踩踏等灾难,都需要它来为健康护航。《王立祥化万一》由著名急救专家王立祥教授主编,聚焦日常急救话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基本的急救方法、家庭急救、出行急救的有效方法。“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就可化解“万一”。 内容推荐 俗话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是小概率事件,仿佛命定,防不胜防。 有30多年急救医学经验的王立祥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吃、喝、拉、撒、睡、行、扶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万一”。这些“万一”都有迹可循,掌握其规律,就可预防,掌握急救常识,就可化解。 《王立祥化万一》能帮助大家掌握这样的急救常识。它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急救故事,揭示出生活中易被忽视的意外,并告诉你自救、他救、互救的方法。无论孕妇、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人,都能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关键时刻,化解危险。 目录 自测题 第一章 吃出来的“万一” 为孩子,藏好药 一粒花生米,就是一颗子弹 饭后拍肚子,拍出肠梗阻 日啖荔枝,莫过六两 心急不吃四季豆 打赌吃喝有风险 贸然停药,暗藏杀机 老人噎食速抢救 烟,毒害下一代 海吃海喝,生出巨大儿 灾难应急指南① PART1 你头脑中应有什么样的急救方案 PART2 你应有一个什么样的随身急救包 PART3 家中应备有哪些应急物品 PART4 你会打“120”急救电话吗 第二章 喝出来的“万一” 酒里泡出畸形儿 豪享冷饮伤心肠 冬夜醉酒不独行 可乐喝出低血钾 久服汤药诱心衰 孩子不发育,竟因烫伤 呛奶,惊险 灾难应急指南② PART1 怎样撤离 PART2 怎样躲避 PART3 公共设施运行中断怎么办 第三章 排出来的“万一” 晨起,远离“马桶悲剧” 憋尿,小心猝死 泻出胡言乱语 小便,竟能尿晕了 拉肚子,拉成宫外孕 孕妇便秘,惹不起 小儿便便,咋堵了 小便疼哭是何因 灾难应急指南③ PART1 被困电梯怎么办 PART2 谨防手扶电梯“吃人” PART3 火车、地铁遇险怎样自救 第四章 睡出来的“万一” 任性睡姿丢胎儿 婴儿俯睡,止了气 酒醉,不能这么睡 半夜大火,如何逃 手置胸前惹梦魇 打鼾不是睡得香 过度镇静抑呼吸 垫高双脚引伤心 灾难应急指南④ PART1 突遇雷暴雨怎样逃生 PART2 风暴来袭怎么办 PART3 地震来了躲哪儿 第五章 行出来的“万一” 警惕围巾“夺命” 蒙眼游戏,小心要命 儿童乘车,这些意外要防 孩子哭晕勿惊慌 小孩学舞,竟致截瘫 一个拳头碎了心 终点驻足可夺命 猝死急救要懂得 亲吻避开“死亡开关” 赵本山,俯卧撑做不得! 冬日可别“闻鸡起舞” 十秒识别中风 有种药,不能站着吃 坐飞机,多伸腿 防踩踏,记住“一米”安全距离 万一爆炸,这样做能保命 三步拍手操,练起来 灾难应急指南⑤ PART1 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PART2 核泄露怎么办 PART3 房屋倒塌或爆炸怎么办 PART4 收到疑似恐怖袭击包裹或信件怎么办 第六章 扶出来的“万一” 老人跌倒扶不扶 “公主抱”,致骨折 溺水,如何智救 扶墙谨防“电老虎” 止鼻血,别仰头 错误止血帮倒忙 氢气球随时变炸弹 别压宝宝的“天顶盖” 兔子急了也咬人 灾难应急指南⑥ PART1 老人或残障人士,应准备好这些 PART2 老人出门,携带急救卡 PART3 家有小孩,应准备好这些 PART4 儿童受伤急救顺口溜 试读章节 日啖荔枝,莫过六两 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若真按照这种吃法,可能会吃出“荔枝病”。 自从老婆怀孕后,林先生每天都要买一大袋水果给老婆吃。这一天他买的是荔枝,老婆喜欢,一口气便吃下一斤,不料随后突然晕倒。忙送急诊,医生诊断为低血糖,原因居然是荔枝吃多了。 林先生不解:荔枝明明是甜的,怎么会吃出低血糖呢? 原来,荔枝所含的糖分主要是果糖,果糖进入体内后,需要动用酶,才能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当人大量摄入荔枝后,体内的胰岛素会大量分泌,使血糖水平急剧下降。而荔枝所含的果糖分解起来却是慢悠悠的,无法及时为血液补充足够的葡萄糖,低血糖症状便出现了。 吃太多荔枝的人,往往食欲不佳,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机体贮糖减少,就更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此外,荔枝中的仅一次甲基丙基甘氨酸,本身也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极少数人体内缺乏果糖-1,6-二磷酸酯酶等,使得果糖在其肝、肾、肠中堆积,不能分解代谢,也会导致低血糖反应。 所以,荔枝虽甜美,却万万不可贪嘴! 心急不吃四季豆 2015年6月11日15时许,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黄沙学校初一(1)班正在上数学课。一名同学突然呕吐,自称头晕、腹痛,以为是喝凉水或开空调受了凉。 可是,约1个小时后,同校却有多达52名同学出现类似不良反应。 医务人员经检查、化验诊断,学生们是因为食用了食堂未炒熟的四季豆而出现食物中毒。 这类新闻每年都有,为此,越来越多学校食堂将四季豆拉入了“黑名单”。 你可能会问,为何四季豆中毒事件常发生在集体食堂呢?答案在于烹饪火候上。 四季豆,又称扁豆、芸豆、刀豆、豆角。它含有皂苷和植物血凝素(IPHA)两种毒素。 皂素存在于豆荚外皮中,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植物血凝素存在于豆粒中,可以破坏红细胞的携氧功能,使红细胞凝集引起中毒。 只有在100℃以上加热,才能使这两种毒素破坏分解。 但如果“偷懒”,煮四季豆时,只用沸水过一下,或是急火猛炒马上起锅,就不能完全破坏天然毒素,食用它就可引起中毒。 家庭或餐馆里,使用的锅小、炒菜量也少,容易把四季豆烧熟煮透。但集体食堂就不一样了,炒制时,因锅大、量多,豆受热不均匀,不易烧熟煮透。因此,四季豆中毒事件常发生于食堂。 烹饪时,当四季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昧,就说明已去掉毒素。四季豆越成熟或存放时间越久,毒素就越多。 加工前,最好把豆两头的尖及荚丝去掉,在水中浸泡15分钟。对东北油豆则更需小心,因为这种“大粒扁豆”煮透去毒很不易。 打赌吃喝有风险 两个年轻人到餐厅吃饭,点了一碗红烧肉。 甲自夸道:“这样的红烧肉,我一顿能吃它四五碗。” 乙不信:“你吹牛吧,你若能一次吃下五碗,这顿饭的钱,我给了!” “此话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就这样,甲一连吃下五碗红烧肉,赢了朋友,心满意足。不料,就在回家路上,他突然上腹作痛,倒地不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他是怎么死的?一次性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导致胰脏损伤而死! 打赌吃喝,在年轻人的饭桌上很常见。赌喝啤酒、赌吃西瓜、赌吃包子、赌喝醋……被视为餐桌娱乐。然而,年轻人争强好胜,又不知深浅,一旦逞能就容易赌出生命危险。 曾经,还有人因打赌吃馒头喝水,造成胃破裂。 成年人的胃有多大?大概有1000~1500毫升的容积。大概喝3瓶500毫升装的矿泉水,就会饱了。大概喝第5瓶矿泉水时,人的胃就会扩张到极限。 在这个过程中,胃壁会过度牵拉变薄,达到极限时,胃失去动力无法收缩,就会出现“瘫痪”或“罢工”。这种表现,临床上叫急性胃扩张。 如果胃黏膜受损,胃壁就可能溃疡,严重时可致胃壁坏死和穿孔。 2011年,浙江台州一名女子就是被“撑死”的。她被送往医院急救时,胃已足足被撑大20倍。由于胃壁破裂,胃液流入腹腔,腐蚀内脏,患者最终不治身亡。 临床上,因打赌吃喝出现酒精中毒的、胃出血的,比比皆是。此类案例,年轻人当引以为戒。 P10-15 序言 不怕“万一” 一 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从不缺乏方向,可很多事儿,要做的时候才发现缺方法。 很多大道理,都掷地有声,怎么看都觉得对。可生命中,却常常“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一代又一代人,在生命的路上撞到“南墙”,让头破血流的人们总是疑惑:为何不为那些大道理多配一些“说明书”呢?这“说明书”就是方法。方向不会自动诞生方法,可好的方法却会确定正确的方向。有方向有方法,才是生命旅程中的好“地图”。 二 中国人口近十四亿。在巨大医疗需求与供给不足的冲突中,医患关系日益尖锐。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有什么做错了吗? 当然,错的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忘了老祖宗的古训:大医治未病。真正的大医,是在你还没得病时,就有方法帮你防了。这其中自然包括: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看重健康常识的宣传与普及。 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做自己的“大医”,医疗矛盾才有可能有所化解,储蓄健康比储蓄金钱更大的价值才可能显现。 这就需要一大批像王立祥这样的医生挺身而出,用文字、语言在医院外“开诊”。《王立祥化“万一”》就是这样一个健康常识的无形门诊。 三 王立祥这样做,已非一天两天。前几年,他就出了一本“话万一”,而一转眼,又一个新的书稿摆放在我的案头。由于上一本书,我曾为他写序,这一次职责难逃。不过,我倒是乐于为他的“升级”助力。 这一本书,他把“方法”摆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更实用,更细致,更方便阅读及使用。对,是“使用”。好的健康常识,如果只是让你“看一看”,功效还小,只有具有充分的使用价值,它才救急救命。 当然,升级的还有与时代的贴近性。我发现,这本书的文字及编排,非常互联网化,集合在一起是本书,分拆后,完全能通过微信、微博序等社交媒体传播,这更可方便地造福于人。 四 不过,不管以上升级如何值得点赞,书中透露出的真正升级,却是王立祥作为一个好医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作为一个有三十年临床经验的急诊室负责人,他见过太多世事无常,也总会有很多惋惜。更何况,出了“万一”,没能走进急诊室的人更多。如果常识普及到位,让一本又一本化“万一”的好书在众生身边,也许,“万一”就会少一些,也就不那么可怕吧?这该是王立祥升级了的“梦想”。 五 关键还在自己。早年的协和医学院流行一句话:预防比治疗好一百倍。我们也该拿出一些时间,去了解更多化解“万一”的医学常识,并身体力行,为自己的生命上一个不怎么花钱的“保险”。 这样,便对得起王立祥们的工作与期待。其实,也更对得起自己。因为生命,就这一次! 白岩松 2016年5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