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红色性格
善变的男人和女人
我可以断定,红色性格换手机的频率必定是4种性格人群中最高的一族。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红色性格经常丢东西,他们一生会遗失平均4部以上的手机。
●红色性格喜欢新鲜,就算他的手机没丢,如果发现有自己喜欢的新款出来,内心立即有种渴望,幻想着说不定哪天自己的手机可以丢掉,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新手机了。
●就算手机实在丢不了,红色也可找个借口让自己去变换一下心情,比如说,她会告诉你,“今天失恋了心情不好,我需要换个心情这样才可以忘记那个臭男人”。在这样顺理成章的逻辑下,手机终于换了,可惜不争气的是,那个男人的肖像仍旧浮现在手机的屏保上!
他们不仅对新款是那样的敏感,更重要的是他们总期待在刚刚出来的第一时间可以立即拥有。看看蓝色吧,对于新产品的面世,总是保持一种等待的心情,除了他们坚信价格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走低以外,他们总觉得新出来的东西性能不一定稳定,他们宁愿相信高品质是建立在时间的考验上的。
变化性与随意性是一对孪生兄弟,善频繁变化者必随性。
如果你是一个按部就班遵守秩序的人,而你在工作中摊上一个超级红色的老板,那你就准备遭受折磨吧。以下“控诉”来自于在一位红色老板手下工作的极其注重计划和流程的蓝色性格的助理。
我们总公司说要在广州举办运动会,我的红色老板当然积极响应,要求我全力负责我们分公司的运动员选拔、操练及相应会务工作。接旨后我丝毫不敢怠慢,从项目确定,人员报名、选拔,服装订做等,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到最后一项集体项目广播体操时,我还是被那红色老板彻底激怒了。
刚开始,老板要求选拔有服役经历的公司保安当教官,我立即从中选出一名体型、动作、年龄等都比较合适的人选,并着手开始训练。可没过两天,老板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昨晚看电视里升国旗了,人家的动作那才叫标准,还是换成职业军人来当教官比较合适。
于是我开始行动……能与升国旗帅哥相媲美的部队现役军人过来后,老板很满意,当天下午还跟在后边练了半天。队列训练结束后,接下来是广播体操动作训练。老板异常兴奋,拉了大家在公司的多功能厅里练了两天,说要自己亲自领操。我想,这下可好,省了很多麻烦,大家的配合也能好点。
没想到,第三天他又改变主意了,说还是由学校的老师来训练比较专业,自此不再出现在排练行列。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等到排练列队入场时,老板又从队形、男女比例、口号等等进行了七十二变。终于等到一切妥当,打点装束到了广州总公司。
晚上吃好饭不久,老板把我叫到房间,下达了一个最新任务:升国旗的几个帅哥之所以帅,是因为他们带了白手套。我当场晕倒,立即安排人员满大街搜寻白手套,要知道,在广州,9月份这样的夏天晚上,要买到白手套,难度好比给加西亚送信。手套终于买到了,我又赶紧通知大家第二天一早6点到体育场进行赛前排练。
第二天一早,排练完毕,老板最后赶来发布了赛前的最后一道指令:所有队员在比赛前一律把白手套放于口袋中,直到列队进场前最后一秒钟才能戴上,这样才有新鲜感,大家不得有误。有个笑话如是说:张某每日上床前总是两只大靴子随脚一踢,“咣当”“咣当”两声把楼下的退休老太从梦中惊醒,时间长了,老太实在无法忍受,上来投诉,张某表示定当痛改陋习。当夜上床前,一脚踢出,突然想起楼下这码事,于是极尽小心之能事,将另一靴轻轻卸下,然后欣喜入睡。次日,老太怒发冲冠上来兴师问罪,原来老太太整个一夜就在苦等另一只靴子掉下才可安心入睡,结果至天明亦无。
制定了计划又变来变去这是典型的红色性格,而他人的心情正似楼下老太太般忐忑不安。因为自己做的活随时有可能成为无用功,这在红上司蓝下属的关系中,对于在乎规则程序的蓝色来讲,不啻于是心灵的蹂躏。为何红色如此善变?善变的首要根源是喜欢变化,这一点使得人们对红色又爱又恨。当你洞察了红色内心喜欢变化的种种心态,你再来看下面这个真实的事情也许会有另外的感受。
晓云,蓝色性格的软件公司市场经理,在研讨会上描述了她自己和一个超级红色设计师痛苦的互动。而这位天才的设计师,融合了变化无常、没有计划、随意性强于一身,情感上也极度波动和情绪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个天才。如果你只让我推荐给你看一个故事,就想领略典型的集红色毛病之大成者,以下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概设计师包包的脑袋里装的东西与常人不太一样,听了我下面的亲身经历,你一定会觉得“包包”这名字太适合他了,因为他对自己给出的时间上的承诺(几点一定交出设计方案)从未兑现过,如同这名字的谐音“泡泡”,个个是空心汤团。
认识包包是因为我们的软件产品需要做动画演示。当时找到他如获至宝。因为由于我们软件产品的特殊性,能用最贴切的方法表现的人,除了他至今我们还没找到第二个。而他也表现得极度热情,尽管这项目非常紧急,时间上挑战性很高,他却欣然接受。因为第二天清晨他在MSN主动表白说他前生一定认识我,看到我的第一眼就异常有亲切感,觉得好眼熟。(真是红色交际的高手啊!)
在项目开始的前两天,他表现出绝对的主动,当然一上午除了问我要资料(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外,坚决不放弃直奔他认为必须讨论的主题,例如:探问我一定有很多男人追了?男朋友是干什么的啦?年龄多少?能否发张照片给他等等。在得知我至少可以做他大姐了的事实后,他认真地表白说他喜欢少妇,喜欢成熟女人的韵味,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每次和我说话,都发嗲地称我为“姐”。这对于我这样的蓝色来说,实在有说不出来的难受。
P2-4
读乐嘉的书和听他说话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他说话极具感染力,否则他成不了著名的演说者和受人尊重的“传道士”,这一点看过《非诚勿扰》的都领教过。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 孟非
乐嘉有惊人洞察力,交谈寥寥数语,便能判断出对方的性格,八九不离十。他有着演说家激情四溢的能量和俘获人心的洞察力。他是性格研究者中的异类。
——《心理月刊》
《非诚勿扰》中乐嘉展现出来的,仅仅是他功力的九牛一毛。事实上他的体系正试图用最通俗的红、蓝、黄、绿来解答人生中最大的问题。
——《理财周报》
我读的第二本心理学书籍
《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 孟非/文
看人要看本质,看现象要看本质,本质需要思考,而非人云亦云或盲目结论。邀孟非兄为新书作序,同时此文中对于节目的观点也是我俩的观察和态度。我坚信,我们可以传达和赋予这个节目背后以更崇高的文化使命。从第一天起,我便忠实地记录了节目发展的变迁,我知道,所有我今日付出的这些努力,其真正的价值终将被人们理解和明白。
——乐嘉
认识乐嘉是因为《非诚勿扰》。当时制片人跟我商量这个新节目时说,要请一个心理分析专家,是个上海男人,光头。“专家”、“上海人”、“光头”这三个关键词在我脑子的第一印象就很难有好感——现如今的“专家”在民间以近乎贬义,“上海男人”更在国人心中有着强烈的刻板印象,“光头”和我相映成趣多少会有些滑稽。事实证明,经验主义和刻板印象是靠不住的。现在乐嘉是《非诚勿扰》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也和我成了非常投缘的朋友。
除了在学生时代读过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之外,我几乎没有读过其他心理学专著,乐嘉的《色眼再识人》是我20多年来看过的第二本心理学书籍。我相信,我把他排在阿德勒后面这厮(他先这样称呼我的)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毕竟人家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比起那些从概念到概念的专著来,乐嘉的书是那么有趣,能把心理学这种枯燥的东西说得那么生动有趣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他总有那么多身边信手拈来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从我们身边熟悉的小女人的撒娇、男人的愤懑到当今政坛希拉里之类的人物的手段再到《射雕英雄传》《廊桥遗梦》之类的影视作品的情节再到《君主论》之类的名著。这很符合电视谈话节目的要素需要:故事、细节加思想。没有故事,思想显得枯燥;没有思想,故事则显得浅薄。乐嘉的书兼而有之了。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我读乐嘉的书和听他说话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他说话极具感染力,否则他成不了著名的演说者和受人尊重的传道士,这一点看过《非诚勿扰》的都领教过。卡耐基说过:最好的谈话者是善于倾听的人。乐嘉很符合这一点,在我看来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做到或者说做得很好。我们经常遇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但是这种人多半不善于倾听而使人厌烦,乐嘉总是在静静的倾听和观察之后迅速发现和总结,然后一语中的。我经常被迫给年轻的或是未来的主持人提一些建议,其中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想要说得好,首先要学会听。干主持人近十年来,我主持的所有节目都是一个人,因为我很难在语言上找到合适的搭档。当然,这不是别人的问题,是我的问题,而乐嘉是迄今为止和我在电视上唯一配合愉快的男人。
因为《非诚勿扰》的缘故,我最近频频被问及“从新闻节目转型到娱乐节目的感受”。从性格上看,乐嘉和我都不适合娱乐类型的节目,但在一群人中迅速洞察人性恐怕是最适合乐嘉的事情。这个节目里所传递出的很多东西正是这个时代价值观在年轻人心灵中的投射,每一个人在这个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既有个人的,也有家庭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有一件事情我和他都记忆深刻。节目开播不久,栏目第一次聚餐,大家都喝高了。乐嘉拉着我耳语,我不记得我们中的谁说了一句“这个节目是可以传达很多娱乐之外的精神”,但可以肯定的是,说罢二人皆感“于我心有戚戚焉”。酒精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若非酒精驱使,这句话我想断难出口。乐于消解崇高的人往往心底是崇高的。《非诚勿扰》在意义层面的东西不易被人察觉,但它确实的存在,它呈现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年轻人婚恋交友的选择,乐嘉的存在使得真实的人在特定情境中的真实人性得以呈现,不管对方愿意或是不愿意。 最后必须说的话是,一般而言,给别人的书作序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混得比书的作者好一些,这也是很多文化不高但级别很高的领导经常给人作序的原因。乐嘉嘱我作序是一个例外,因为这厮混得显然比我好,连博客的浏览量都十倍于我,实属友情使然。希望这篇文字不至于成为本书唯一的缺憾。
王映霞为何没有选择郁达夫?翁美玲缘何会因汤镇业另觅新欢而自杀?希拉里性格中的什么成分促使他能和自己的政敌交朋友……乐嘉将在新书《色眼再识人》中为你给出答案。
作者一改《色眼识人》中一半优点和一半缺点的风格,集中火力对不同性格的缺点进行深度的剖析和猛烈的批判,借助了近200个生活中真实案例和50个古今中外的名人案例将读者置身于性格的黑暗面。读完本书中你能理解其他性格是如何伤害自己的,也能了解自己是如何在无意中伤害他人的。
这是一本专门为那些希望洞悉性格来寻找真实生命最高境界的人而写的书,只有了解了人性内心的真相,才有可能追求内在的和谐宁静与自由自在的喜悦生活。
老板、客户、竞争对手、恋人、家人、意中情人,深刻洞察身边人的最真实的想法,全国收视率第一的综艺节目——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心理学专家乐嘉亲笔著作!对影响百万人的“FPA性格色彩学”的深度挖掘,助你快速进入自我及他人的内心世界!
《色眼识人》是阐释如何将不同的性格分类,《色眼再识人》则是告诉读者如何在分类的基础上给予主动而有效的沟通,它假设性的将读者置身于性格黑暗面,来体验各种不同色彩的性格会对自身产生的帮助与伤害,分析自己的性格色彩又是如何的帮助和伤害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