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成为优秀男孩的10个习惯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的播种季节: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助你更快地成为优秀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不能做一艘没有方向的船
——养成制订目标的习惯
养成制订目标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1。经营自己的长处
人生成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当作“武器”的话,那他就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2发现自己的兴趣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提不起劲儿的人,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想追究的;另一种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只有后者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前者始终在混日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哪里?有没有为了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并保持努力奋斗的持久热情是关键。
3。找到自己的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你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点、制订目标之后,就要找寻自己的榜样。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榜样后,就应该平静下来,仔细研究他的成功之路,看他究竟是如何走向成功的。然后,我们就可以确定自己跟他之间的差距,看看自己要走到那个位置需要几个步骤,最后制订明确的、具体可行的计划。
4。切忌眼高手低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接受现实,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规划图——眼高手低,是制订人生规划的大忌。
目标是奋斗的动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生长于旧金山贫民区的小男孩,从小因为营养不良而患有软骨症。在他六岁时,他的双腿变成了“O”字形,小腿更是严重地萎缩。然而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竟然一直藏着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会实现的梦——那就是有一天他要成为美式橄榄球的全能球员。
他是传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当吉姆所在的克坦克夫兰布朗斯队和旧金山四九人队在旧金山比赛时,这个男孩便不顾双腿的不便,一跛一跛地走到球场去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于他穷得买不起票,所以只有等到全场比赛快结束时,从工作人员打开的大门溜进去,欣赏最后剩下的几分钟。
他13岁的时候,终于在一家冰激凌店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大大方方地走到这位大明星的跟前,朗声说道:“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实的球迷!”
吉姆?布朗和气地向他说了声谢谢。这个小男孩接着又说道:“布朗先生,你知道一件事吗?”
吉姆转过头来问道:“小朋友,请问是什么事呢?”
男孩带着一副自若的神态说道:“我记得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每一次的布阵。”
吉姆?布朗十分开心地笑了,然后说道:“真不简单。”
这时小男孩挺了挺胸膛,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自信地说道:“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
听完小男孩的话,这位美式橄榄球明星微笑着对他说道:“好大的口气。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说:“我的名字叫奥伦索?辛浦森。”
奥伦索?辛浦森日后的确实现了他少年时所说的话,在美式橄榄球场上打破了吉姆?布朗所创下的所有纪录,同时更创下一些新的纪录。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在于先做什么样的梦。这个梦便是我们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对于男孩来说,养成做事之前提前制订目标的习惯,可以帮我们将事情做得更加有计划、有条理,同时目标还可以给我们动力,让我们做起事情来更加有信心、有劲头。
确定目标,努力才有方向
有个男孩名字叫李佳,他在14岁那年便考进了某科技大学的少年班,这看似是命运的安排,其实是他从小养成的制订目标的习惯,促使自己获得成功。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又顺利通过了托福和GRE考试,获得了赴美国读研的深造机会,这也是因为他懂得制订目标的必然结果。
李佳很小的时候,便在父母的鼓励下,开始为自己制订目标了。在他报考中学少儿实验班的时候,他的父母没有给他提什么要求,也没有说高考实验班竞争激烈的困难,而是问李佳:“考不考?”李佳说:“一定考!”于是他的父母就填写了推荐理由。
进入中学少儿实验班后,李佳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点不值一提了。当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下来后,他不敢相信自己能够答出那样差的试卷。但是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努力,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凭着自己的努力,他的成绩稳步提升。转眼,四年的中学少儿实验班生活结束了。在这四年里,他学到了同龄人要用七年才能学完的知识。也就在毕业的那一刻,他把人生的目光瞄向了某科技大学少年班,结果他如愿地考上了这所学校。
由李佳的故事可以看出,确定目标在成长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任何一个成才的人,都必然是有目标的人。确定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就是为了能使自己集中意志和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因为目标是人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男孩,那么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制订目标吧,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以实际行动逐渐令自己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了目标,还要行动起来
现任“新东方”学校校长,在英语培训、留学教育领域声名赫赫的俞敏洪之所以能取得今日之成就,可以说,都是被昔日苦难、失败锻炼出来、逼出来的。一路走来,谈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生性豪爽的俞敏洪也深情了起来: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我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盖房子,每次盖完房子,他都会把废弃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有时候是一块两块、有时候是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石块什么的,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那时候,我一直搞不清这一堆破破烂烂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更拥挤了。
“直到有一天,我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时间,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父亲把本来露天放养、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这所小房子里,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
“等到长大以后,我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任何一件事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钱去买砖,但父亲没有放弃,他日复一日地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凝聚成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怎样的行动,才能够把这件事做成。也就是需要怎样去捡砖头,积累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正是以这两个问题为准则,俞敏洪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目标就像灯塔,给了他前进的方向,与此同时,他还随时提醒自己要行动起来,将目标落到实处,将自己的努力凝聚到每一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提高执行力。在他一步步的行动之下,“新东方”成为全球领先的教育培训机构。
没有目标,人生就没有希望;没有行动,目标就无法实现。男孩在确定目标之后,还要行动起来,并且坚持下去,最终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具有执行力的男孩,才不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
P1-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