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财团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这也让摩根财团在西方经济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在美英两国地位互换的过程中,摩根财团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天赐良机,弥补了政府留下的经济权力真空,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金融集团。
孙戈编著的《与美国一起发展:摩根财团》对美国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头摩根以及他所在的商业领域群雄并起的年代,包括他在退休后以一己之力把美国从190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拯救出来,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描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美国一起发展(摩根财团)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孙戈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摩根财团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这也让摩根财团在西方经济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在美英两国地位互换的过程中,摩根财团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天赐良机,弥补了政府留下的经济权力真空,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金融集团。 孙戈编著的《与美国一起发展:摩根财团》对美国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头摩根以及他所在的商业领域群雄并起的年代,包括他在退休后以一己之力把美国从190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拯救出来,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描述。 内容推荐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也是经济的延续。我们对于一部经济史的研究,远比对于一部政治史或战争史的研究更能了解西方社会的财富密码。摩根财团是银行家当中最杰出的代表,是银行家的银行家,同时也是美国崛起最直接的见证者。摩根财团的历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研究美国经济发展史的窗口,让我们有机会一睹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成长和发展的历程。 孙戈编著的《与美国一起发展:摩根财团》带你窥视摩根财团发家的秘密,了解最真实的美国金融发展史! 目录 第一章 传奇的开端 时代之歌 帝国主义的接班人 天纵奇才 上阵父子兵 长江后浪推前浪 魅力无极限 第二章 野蛮的掠夺 神秘俱乐部 摩根文化 真金也怕火炼 唯我独尊 寡头的游戏 恶斗与合作 第三章 沉浮中的惊喜 王者归来 趁火打劫 一个人的舞台 大师的背影 隐忍待发 横财 第四章 柳暗花明 “枪击”事件 巨星陨落 计中计 中国和日本 汹涌的潜流 巨人的脚步 第五章 一鸣惊人 晚景凄凉 新世界 一失足成千古恨 华尔街的绅士 可怜与可恨 罪恶的内幕 第六章 永恒的利益 福祸总相依 可怕的后遗症 经济之火 世纪大调查 罗斯福新政 裂变之痛 第七章 可怜的“变色龙” 听证会上的表演 孤立主义 天使也堕落 损人不利己 英国人的“算盘” 自作孽 第八章 经济与政治 拯救行动 优秀的继承者 远去的时代 小银行的作用 可怜的替罪羊 放荡的球手 第九章 压力下的动力 美丽的火凤凰 一招制敌 小蛇吞大象 报业大亨的绝唱 超一流的表演 风起云涌 第十章 开拓未来之路 沙漠之滨 令人头疼的问题 擦边球的艺术 最后的真情 世纪大丑闻 节节败退 永不磨灭的希望 试读章节 帝国主义的接班人 皮博迪终生未婚,虽然情人们为他产下了几个私生子女,但是皮博迪从未公开承认过他们的身份。可以说,皮博迪完全没有把爱情、婚姻和子女当成一回事,因而在他想要寻找自己的接班人时,毫不犹豫地将目光放到了外人身上。很快,年轻有为的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脱颖而出,他身上所具备的特质,几乎完全符合皮博迪对继承人的要求。朱尼厄斯身形高大,和蔼可亲,总能牢牢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给人的整体感觉更是憨厚诚恳,尽管他实际上是一个谨慎中透着机智的人,这一点从他那双始终半睁半闭充满警惕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应该说,朱尼厄斯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这一点显然让已经年过六十的皮博迪非常看重。 1854年10月,皮博迪正式将朱尼厄斯吸收为合伙人,而当时的皮博迪已经为公司积累了45万英镑的资产,其业务量更是仅次于巴林财团和罗斯柴尔德财团。很快,朱尼厄斯迁居伦敦,并且搬进了位于老宽街22号的公司总部办公。时代很快给了朱尼厄斯一显身手的机会,几乎就是在他接管皮博迪公司的同时,克里米亚战争忽然爆发,粮价开始飞速上涨,同时也让运送粮食的铁路业飞速发展,最终促使了与铁路相关债权的大幅增值。当时,皮博迪是整个美国铁路债权最主要的经销商,这就让他再次赚了个盆满钵满。而朱尼厄斯在整个投资过程中的表现,也让皮博迪非常满意,这就坚定了他让朱尼厄斯做自己接班人的打算。 然而,皮博迪和朱尼厄斯之间并没有建立高度的信任关系,更加谈不上有什么友谊存在。皮博迪一如既往的难以相处,他做事一板一眼,不愿与人做过多交谈,而且动不动就要惩罚自己的下属,包括朱尼厄斯在内。摩根家族至今仍然保存着二人之间的一些往来信笺,朱尼厄斯在信中对皮博迪的谨慎态度,完全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到了1857年,克里米亚的战火逐渐熄灭,粮食价格急速下跌,美国的银行业和铁路业受到极大冲击,最终导致纽约银行拒绝继续支付黄金,皮博迪在美国的投资收益也就无法转移到伦敦了。 与此同时,伦敦的投资者也在纷纷抛售美国债券,皮博迪作为经销商不得不大量接手,从而输出了大量的现金流,其公司资金运转日趋紧张。一时之间,皮博迪公司破产的消息满天飞,他的竞争对手更是趁火打劫,皮博迪一时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了。在此关键时刻,朱尼厄斯又出现了决策性失误,为了尽量获取投资收益,他居然侵占了巴林财团的利益,因而为自己招来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这无疑让皮博迪公司的不利局面雪上加霜。很快,由巴林财团牵头,伦敦的主要商号答应帮助皮博迪渡过难关,条件是皮博迪必须关闭旗下的银行系统,这简直就是公开的敲诈。然而,皮博迪已经别无选择,屈服成了不好的选择中最好的选择。 对于朱尼厄斯来说,此次事件无疑是一次重大锤炼,他开始相信皮博迪的谨慎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作为一名银行家必备的素质。可惜,灾难性的事件没有因此而结束,皮博迪曾经投资铺设连接纽约和伦敦的海底电缆,当维多利亚女王第一次拿起电话,与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詹姆斯·布坎南成功通话后,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一片欢庆的海洋。事与愿违的是,仅仅过去一个月时间,海底电缆突然断裂,皮博迪公司的股票价格应声而跌,而这项损失直到八年之后才逐渐平复,期间无疑给皮博迪公司造成了沉重打击。 时间进入1859年,皮博迪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他只能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修养身心上,公司权力开始逐渐过渡到了朱尼厄斯手上。美国内战爆发后,朱尼厄斯乾纲独断,购买美国联邦政府的大量债券,其子皮尔庞特在美国密切关注战事发展,然后在第一时间用电报通知远在伦敦的朱尼厄斯。通过这项操作,朱尼厄斯创造了巨额财富,成功让处于破产边缘的皮博迪公司起死回生。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违规操作在当时非但不被人们鄙视,而且被金融界传为美谈,朱尼厄斯据此成为金融寡头。 与此同时,已经退居二线的皮博迪忽然性情大变,从一个吝啬死板的怪人变成了一位充满爱心的慈善者。他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和方法反哺社会,包括在巴尔的摩创办了一所大学,将伦敦的贫民窟改造为现代化住宅区,为耶鲁大学捐赠了一所历史博物馆,为哈佛大学捐赠了一所考古学和人类文化学博物馆,为美国南部的黑人设立了一项教育基金等等。1864年,皮博迪正式退出公司,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中,而他的名字也从此在金融领域逐渐消失,转而在慈善领域大为活跃起来。对此,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经做出评论:“这个世界上有充满仇恨的人和充满爱的人,皮博迪显然属于后者,正是在他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笑容。” 1869年,皮博迪因病离世,享年74岁。 P8-11 序言 摩根财团之所以在西方经济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是因为它见证并经历了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成长,或者说摩根财团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美国是继英国之后的超级大国,经济上也同样如此。最初阶段,美国的银行家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像宗教信徒前往朝圣地一样赶往伦敦。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正是在这种潮流下登上英国土地,然后扎扎实实地在那里淘到第一桶金的。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连续两次高强度的战争使得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变成了一片废墟,急于重建家园的欧洲人只能向美国求助。于是,美国人不仅轻松地还清了贷款,还开始反过来借钱给欧洲人,就这样,英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摩根财团的发迹也在于此。在美英两国地位互换的过程中,摩根财团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天赐良机,他们弥补了政府留下的大片经济权力真空,从而帮助美国政府完成了对欧洲的控制。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政府也是深谙“兔死狗烹”斗争哲学的行家里手,他们早就想着从银行家手中夺回经济权力。面对欧洲各国的大量赖账行为,美国政府出尔反尔地拒绝帮助银行家讨债,以摩根为首的各大财团由此深陷债务危机。美国政府趁机发难,银行家们毫无悬念地失去了和政治家平起平坐的资本。 也许是太多的财富让美国政府担忧,也许是太多的傲慢让美国政府颜面扫地,他们并没有打算给银行家留下翻盘的机会。通过《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美国政府强行拆分了银行的储蓄和投资功能。对于摩根这样同时精通储蓄和投资业务的财团来说,等于被拦腰砍成了两段。在此之后,美国银行家进入了各自为战的阶段,摩根财团也因此四分五裂,并且只有其总部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做派。 多年之后,当外部势力侵入美国时,政治家和银行家之间的矛盾便退居次要地位。只可惜,此时的摩根财团已经奄奄一息,只有对那个曾经无比辉煌的时代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一丝美好憧憬。不管怎么说,摩根财团还是挨过了漫长的“冬季”,当新的机遇摆在面前,这个曾经创造了奇迹而充满了传奇色彩财富帝国,还是义无反顾地上路了,他们要用行动再次书写自己的传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