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新潮、超炫、酷辣的探索书!
一次炫丽夺目、时尚无敌的谜之旅!
一堂奇妙鲜活、充满趣味的科学课!
一份世界优秀科学家给孩子的最新报告!
这里飞翔着让孩子耳目一新的奥秘、知识、惊奇和想象,以超级趣味的形式和无法抵挡的吸引力,瞬间点燃孩子内心好奇心的火山,让求知欲、创新力、探索力、思考力喷薄而出!
龚勋编著的《世界上最酷最炫的十万个神奇科技大探秘(E时代最新版)》是科技卷,介绍了诸多孩子们知之不详却又很感兴趣的科学话题,涵盖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能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帮助他们更系统地了解科学知识。
《世界上最酷最炫的十万个神奇科技大探秘(E时代最新版)》是酷科学探索纪之一,由龚勋编著。
《世界上最酷最炫的十万个神奇科技大探秘(E时代最新版)》简介:
“神九”发射、电脑生病、克隆技术、飞机上天……奥秘神奇的科技创造了多少奇迹!它魔术般的奇妙力量从何而来?这是一堂奇妙鲜活、充满趣味的科学课,孩子关于科技的所有奇妙问题在这里都能一一得到解答。来这里,去发现,在神奇的知识世界体会科学的神奇力量!来这里,去创造,用科技的力量创造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天地!
获得“全球通行证”的阿拉伯数字
你可以不懂阿拉伯语言,却一定知道阿拉伯数字。这些看似简单的O、1、2、3…一可不简单,它可是获得了“全球通行证”,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能畅通无阻。实际上,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在大约1500年前发明的。后来,在亚洲经商的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些数字,并将它们带到了欧洲,欧洲人便称之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书写起来既节省时间,又节省空间,计算起来也非常方便,深受欧洲人欢迎,使用非常广泛。此外,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人便向外扩张势力,阿拉伯数字也随之传播开来,最后成为世界上通用的数字写法。谁能比计算器还算得快?有谁敢跟计算器比赛算术?数学家高斯就有信心!在高斯10岁那年,一次算术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1+2+3+…一+100=?”高斯很快便举手发言,说这100个数的和是5050。老师感到很好奇,问高斯是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算出这个结果的。原来,高斯发现从1到100这100个数中,有一个规律,即按次序把头尾两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01,如1+1OO、2+99…-这100个数共凑成50对101,这样便很快得出和为5050。高斯的这种算法是一种简便运算。
我是你的百分之几?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专有的百分比符号“%”来表示,如1%、55%等。由于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也就是都以1%为单位,看起来简单明了,非常便于比较,因此,百分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各种实验中。特别是人们在进行各种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如:每天的天气预报都会报出当天晚上和第二天白天的天气状况、降水概率等,降水概率就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
快点告诉我,这可能会发生吗?
当你在想“这件事可能会发生吗?”时,这是你在关注这个事件发生的机会。在数学上,事件发生的机会可用一个数来表示,即概率。概率用以表示某种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人们常说某人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能赢得比赛,某人有多少机会中奖,这都是概率应用的实例。还有许多游戏也涉及概率。比如,掷硬币猜正面还是反面,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各占一半,都是1/2。在掷骰子游戏中,骰子有6个面,每个面各不相同,而每个面出现在眼前的概率都是1/6。
谁规定了尺子刻度?
尺子上的一道道刻度,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长度,有毫米、厘米、分米、米等,这些长度单位是谁规定的呢?在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次年这一提议获得法国国会的批准。后来,各国纷纷采用“米”作为长度计量单位。不久,“米”就成为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公制单位。为了使这一公制单位更加精确,人们又在“米”的基础上细分了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这些长度单位被刻在尺子上,用以计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比如人的身高、腰围等都是通过尺子量出来的。影子也能帮大忙!
别看小小的影子不起眼,可是它在测量埃及金字塔高度时帮上了大忙呢!埃及的金字塔宏伟壮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有的高达140多米。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人们还无法准确测量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后来,这个难题被古希腊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泰勒斯所解决。泰勒斯知道,物体都会产生影子,如果在自己影子的长度等于身高时去测量金字塔的影子,那么按比例就可算出金字塔的高度。他就是用这个办法测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美丽也有规律可循?
在这世界上,美丽的事物很多,可是你知道吗?美丽也有规律可循,那就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发现的一个规律。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发现,将一条线段分割成大小两段,如果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恰好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那么这一比值约为0.618。人们发现,大自然中所有美丽的动植物,在形体构造上都接近这一比值。比如,树叶的叶柄与叶片的长度之比,人体的上半身与下半身的长度之比,都因符合这个比值而看起来协调而优美。
“马拉松计算”何时了?
在科学史上,有个很著名的“马拉松计算”,它就是圆周率π的计算。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人类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就计算它的值。公元460年,我国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π值介于3.1415926#Q3.1415927之间。1596年,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把丌值推算到小数点后15位,后来,他又将这一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35位。卢道夫逝世后,人们将他计算的丌值(即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刻到他的墓碑上以示纪念。到了今天,虽然人们已将π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数亿位,可以将它印成厚达百万页的书,但它仍然只是一个近似值。所以,“马拉松计算”永远都不会画上句号。P1-4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创造奇迹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21世纪的孩子们必须学习科学知识,懂得科学原理与科学技术。
那么,如何最快捷地学习科学知识呢?我们针对9~12岁孩子们的知识范畴和理解能力,特意编写了这本《世界上最酷最炫的十万个神奇科技大探秘》。本书根据孩子们诸多知之不详或不知道,却又很感兴趣的科学话题设置内容,并进行详细的介绍。书中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能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共有200多个知识点。例如,谁规定了尺子刻度?水能把杯子挤破?金属也能治病?玻璃上的花纹是“啃”出来的……我们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科学而详细的解释,并配以图片加以说明,既解答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又让他们学到不少科学知识。所介绍的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孩子们更系统地了解科学。
希望这本《世界上最酷最炫的十万个神奇科技大探秘》能成为孩子们人生中的一块基石,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