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只此一次
他从国外回来,想投资一个日式料理店,朋友帮他选择了无数的铺面,最后他从中挑选出10个,把它们在位置、环境、布局等方面的优劣一一列成清单,反复比较,从中优选出三个,然后委托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最后确定下其中的一个。他又请来装修公司,详细地讲解他的意图。店装修好了,可他还不放心,让朋友帮他挑毛病。
朋友说:“挺好的,快开业吧,早开一天早进钱。”他说:“正式开业还要一个星期。在国外,不能让客人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我要找最挑剔的顾客来免费试吃。”
“你也太认真了,先开业,发现问题再改嘛。”“不,我不能拿顾客做实验。开业最初10天进店的顾客,基本上就是店里长期的顾客。如果在这10天留不住顾客,你就得关门。”
“为什么?”朋友有些不解,“一个新开的店,有点不足是难免的,客人也会谅解,下次改正就行了。”“不,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我刚到国外和当地人交往时,觉得他们很傻,你说什么他都信,你如果想骗他其实很容易,但是他只给你骗一次,以后永远不会再和你来往。”
朋友明白了为什么他如此认真。因为他深知,这既是他的第一个店,也可能是他最后一个店,成败只此一次。
主妇和马铃薯
一天,一位家庭主妇去市场上买菜,见到了一个摊贩卖的马铃薯比其他人的便宜,就一下子称了三十斤。回到家后,丈夫觉得奇怪,问她:“你买这么多马铃薯做什么?”主妇回答说:“这个马铃薯便宜呀,才五毛钱一斤。”
丈夫对主妇说:“如果你认为便宜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你买的马铃薯很贵。”
主妇不服地说:“怎么会贵呢?其他摊贩的马铃薯要卖到九毛钱一斤呢!”
“几天后你自然会知道的。”丈夫回答说。
就这样,主妇每天都做马铃薯吃,两天以后,丈夫和儿子吃腻了马铃薯,三天以后连主妇自己也不愿再吃了。剩下的马铃薯慢慢地开始发芽了’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吃,主妇不得不把它们都倒进垃圾桶,结果,三十斤的马铃薯只吃了十斤左右。
这时候丈夫就对妻子说:“你花了十五元钱,买了三十斤的马铃薯,而实际上我们才吃了十斤,这样折算下来,不就合到一元五角—斤了吗?难道不比市场上九毛钱—斤的还贵吗?”
主妇这才恍然大悟:再便宜的东西,不切实际地买得太多,结果一样是贵的。
福特计较五十美分
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普通记者。一个周末,他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看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从一个房间里走出,其中一位是福特,福特手里拿着一张菜单走向服务生,微笑道:“小伙子,你看看是不是有一点儿误差?”
看着福特认真的样子,服务生不以为然道:“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少,我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认为像您这样富有的人是不会在意的。”“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纠正道。服务生只得低头凑够了50美分,递到一脸坦然的福特手中。看着福特快步离去的背影,年轻的服务生低声嘀咕道:“真是小气,连50美分也这么看重。”
“不,你说错了。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目睹了刚才那幕情景的迈克,抑制不住地说,“他刚刚向慈善机构一次捐出5000万美元。”迈克拿出一份两周前的报纸,给服务生看一则报道。服务生不明白如此大方的福特,为何还要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去计较那区区50美分。
“他懂得取回属于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捅出5000万美元,是同样值得重视的。”认真地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无论它多么重大还是多么微小,这是一个人成功的经验。
后来,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迈克成为美国报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务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老板。P1-3
价值的探询一个人比另一个人高贵之处就在于他能承认对方的价
值。
成败只此一次 主妇和马铃薯 福特计较五十美分 有
一些东西是无价的 苦难真的是财富? 认准了就牢牢抓
住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生命有多轻 一颗珍珠 为
自己的“选择”负责 十一枚炮弹 名誉无价 考验
天价微笑 选择对手 真爱 错过 终生
受益的经历 生命的账单 战马与狗 大玻璃与大塌
方
教育的思辨教育的思辨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
完美。
奖你四块糖 把爱藏起一半 倾听 大师和学生
老爸的感谢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小可学玉 白衬衫
和黑木炭 老师的忏悔 大卫,别这样 即兴演奏
成本 心里有眼 鱼饵 只需一分钟 小
帮手 别人不是你的镜子 少走弯路 一条腿的鹅
水 椅子 记得别人的感受 吃亏 小心
你自己 寻找黄金 童心
灵感的进发那瞬间的灵感进发背后,是时时刻刻的观察和思考的沉淀。
工程师留后路 人生的珍珑棋局 监狱不够用 看能
力 偶然的成功 用“错误”纠正错误 在失误中展
现智慧 最好的办法 邮票挽救奥运会 钱币上的
苍蝇 让“8”大于“8” 囚徒的困境 轻声提醒器
顾客自主管理超市 废纸条里藏商机 灵感总是为
有心人准备的 藏谜语的罐头 两份菜单 罗马澡堂
红杯子效应 把冰箱卖到北极 鸡蛋握在女人的手
里 都市里的悬崖
亲情的承载亲情是一枝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道劲的
枝蔓里,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
鳝鱼的爱 电话号码 一朵玫瑰花 父亲 半瓶
香油 平等的灵魂 拐弯处的回头 不是你们的孩
子 博爱 时间的真谛 选择 儿子与劫贼 s
真爱 一碗馄饨 母爱的雕像 赤脚的人 忍
无须择日的良辰 母与子 弱者与强者 来看
老鼠 扫去身上的雪花 同一时刻 渗进灵魂的影响
生与死 提前回来 夫妻如“剪” 饭盒里
的头发
睿智的光芒智慧的光芒,足以照亮通向成功的路。
土著的本能 陈阿土的影响力 一粒糖果的诱惑
致命的油漆 带刺丝网 黑手与白手 “三七”药
名由来 “坏掉的”监视器 渔夫的经验真正的
差距 灵感就在身边 无意中的“剪彩” 侯宝
林难倒华罗庚 银和锡 菜摊上的有奖销售 空
心香皂 陈平过河 垃圾桶上的人性 把总统像
印在硬币上 独木桥的走法 太阳的颜色 因为
残缺,才属于你 背后的道理 孔雀的悲哀
生活的交响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其中蕴含着各种智慧的音符,
奏出一曲和谐的交响……
生存之道 活下来的是傻子 蚊子叮了一口之后
失去四肢的泳者 以舍求得 富乌鸦 老鼠杀人
多等一等 征服 了解越多越觉肤浅 难
回平常 丑陋的鸡 一个穷画家 生命的敌人
人与入 老禅师的忠告 踩了别人一脚
感谢责难 正义的血 只要心中有爱 维持原貌
龙井问茶 羡慕 幸运者 被人相信是一
种幸福
思维的妙趣智慧是一把刀子,它看准了,就一路切开事物的秘密。
问题所在 恐惧的经验 生气的骆驼 狼和草
帽 死在兔岛上的狼 去头去尾的鱼 一念之间
梦断剑桥 多种思维 改变你的思路 愿
意照顾她吗? 无处不是宁静 割断救命的绳子
识人 可爱的皱纹 守财奴的故事 苦瓜变甜
好好活着 猫捉老鼠 马的礼物 浅显的
道理 完美的盔甲 柳秕的回答 得而复失也快
乐
细节的品味就像从很小的孔穴能窥见阳光一样,事物的真正意义
就包含在那些细节里。
聆听 温暖 命运的门铃 一次开车违规
完美的女神像 细节构成完美 历史中的两个细节
镜子 规则导致的失败 轮流排排坐 别
指望只问一次路 被赏识的小偷 该给他什么
抬起两只脚的后果 考验 紧要关头 记住名
字 奇妙的致歉信 设计大师的败笔 当机立
断 传统的力量 好东西大多是不变的 真差
二十五倍吗? 精致瞬间
信念的航道哥伦布不是靠航海图发现新大陆的,信念是他远行的
航道……
等待三天 像鹰一样再生 两个指头的声音 心
中有面镜子 教堂与坟墓 地下八日 太阳的背
后不是光 不要小看自己 用诚意赢得机会 期
待 为了明天的成功 生命的支撑 大海里的
船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我要跑向终点 冬天
的种子 坚守梦想 音乐家的忠告 成功的奥
秘 上帝的败笔 “蠢人”克莱斯勒 飞翔的信
念 永不嫌多的员工 成功在于坚守 寻找神奇
拍卖场上 让生命化蛹成蝶 驾驭失败
抓住人生的篮板球 成功之路 穷人最缺的是野心
永不言败
从两本书到两套书
《青春读本》与《滴水藏海》,是我们十多年前编选出版的两本书。那时候,这类书在市场上还不多见。编书的人也不浮躁,对入选的每则作品,精心打磨,追求极致和完美。也算是天道酬勤吧,这两本书后来多次重印。有的学校居然把它们与16开本的《读者》放在一起,称之为课堂内外的“心灵读本”。在此鼓舞下,我们便以两本书为基础,一本本逐年推出,形成了“青春读本系列”和“滴水藏海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编选这两套书,有三个“问题导向”始终贯穿其中,并被我们坚持了下来:
第一,作品有趣吗?是部分人感兴趣,还是多数人感兴趣?是作者写得有趣,还是作品本身就有趣?
读书本是件快乐的事,然而,现在的青少年读者,却视读书为畏途。这里既有社会的“无形”的手,同时也有出版社“有形”的手,他们把图书做成“天书”,让读者不忍卒读。正是出于此种原因,我们编选的这两套书基本上不作概念游戏,而只讲些浅显易懂的故事。由于这些故事,基本上出自大多数人的“公约数”,故从量上来说,它们都有广泛的阅读基础。
第二,作品有用吗?它们所提供的智慧和经验是不是稀缺的?传达的价值观能不能为我们所接受?
文学是一种无用之用。作为文学类型之一的故事,自然也不例外。在传统故事里,我们常会感到故事是“劝人方”,似乎永远都是在讲“为人”与“处世”的道理。为人是知,处世是行。故事的价值观表现得外露和直接,比如,《狼来了》,是警告人们不要老是撒谎;又如《龟免赛跑》,是提醒人们不要骄傲。而在现代社会里,故事的价值观却含蓄、曲折、内在,需要读者用心体会,方能感觉得出。大凡一个故事,都有“同”和“异”两面。同者,就是模式都可归结为危机和转机;而异者,就是解决危机的方式、方法不同。故事的智慧和经验,往往就表现在“异”这一面。此外,又与戏剧有相近之处,戏剧在演,故事在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每个时代、每个读者都会在上面打下自己的烙印。
第三,作品能传吗?是传之一时,还是传之一世?或者简言之,一两年之后,还有人愿意读它们吗?
故事的可读性、易读性,奠定了故事的可传性基础。但这只是起点。而一则故事能不能传,传播的圈子到底有多大,能传得多远,则是对鉴赏者判断力的考验。具体来讲,也是对编选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衡量的。以唐诗为例。唐诗留存于世的总数可能超过四万,但流传于世的,则可能只有区区三百首。我们编选的这两套图书,出发点即基于“可传”和“读者愿意去传”两方面。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传性比可读性的要求又高了一层。
据说,合肥的一所中学,有个高中生不知从哪里买了本《青春读本》,后来又不知怎的让语文老师知道了。老师浏览之后,大为激赏,便主动与出版社联系,一下子购置了二十多册作为礼物,一一送给同学。这件事着实让我们感动。没想到手机时代,竟然还有那么多的“90后”“00后”对多年前的图书产生了共鸣!坦白地说,这也是我们继续编选这套书的动力之源。
应该说,有趣、有用、能传,对于我们是个规范,要求我们“守规矩”,同时也是个创意的过程,要求我们通过想象自由打破既定之规,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一个开放的系列,祈盼更多的读者能加入我们的队伍,也愿更多的人能分享读书的乐趣。
《故事会》编辑部
故事会编辑部编的《滴水藏海(3分钟典藏故事10)/故事会滴水藏海系列》共分为“价值的探询”“教育的思辨”“灵感的迸发”“亲情的承载”“睿智的光芒”“生活的交响”“思维的妙趣”“细节的品味”“信念的航道”九辑,短小精练,深邃隽永,回味悠长,故事性强,是青年学生写作参考、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课外阅读的最佳读本。
故事会编辑部编的《滴水藏海(3分钟典藏故事10)/故事会滴水藏海系列》介绍:好故事如同一颗美丽的珍珠,能让你的讲演充满魅力,
能让你的作文闪烁光芒,一滴水,折射着生命的真谛,短短百言,揭示出人世中最使人心动的感触,小小一册,蕴藏着天地间最令人回味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