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父母,会把发现孩子的缺点当做帮助孩子进步的开始,而不会让孩子一错再错。做高明的父母,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非常的细心。
成功的家长,会把纠正孩子的缺点转为挖掘孩子潜能的序曲,而善于把缺点变成优点。做成功的家长,要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激励的艺术。
本书为家长提供众多妙招,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做成功的家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 |
分类 | |
作者 | 晨辉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明的父母,会把发现孩子的缺点当做帮助孩子进步的开始,而不会让孩子一错再错。做高明的父母,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非常的细心。 成功的家长,会把纠正孩子的缺点转为挖掘孩子潜能的序曲,而善于把缺点变成优点。做成功的家长,要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激励的艺术。 本书为家长提供众多妙招,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做成功的家长。 内容推荐 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缺陷,不要嘲讽、责怪甚至放弃,而是应该抱着赏识孩子的态度,去宽容他、安慰他、鼓励他、热情地拥抱他,相信孩子一定能还我们一个奇迹。本书为家长提供众多妙招,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做成功的家长。 目录 上篇 做高明的父母:善于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一、因材施教,让孩子在纠正缺点中成长 1.世界上没有身上没有缺点的孩子 2.孩子的缺点往往与父母家教不当有关 3.千万不要指望孩子“树大自然直” 4.纠正孩子缺点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职责 5.父母纠正孩子缺点应采取的基本策略 二、讲究方法,激励孩子纠正身上的缺点 1.用肯定优点的方法纠正孩子的缺点 2.用诱导的方式纠正孩子的缺点 3.家长批评孩子要讲究语言艺术 4.面对孩子的缺点父母不能一味地指责 5.不要因孩子犯了错误而挖苦孩子 6.纠正孩子的缺点切忌实行“棍棒政策” 7.父母需要改正自己几种不当的家教方法 下篇 巧用妙招:让孩子告别各类缺点 一、催发求知欲,为成绩差的孩子加油——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7个妙招 妙招1.家长应当摆正自己的心态 妙招2.抓住“闪光点”:催发孩子的求知热情 妙招3.巧妙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妙招4.为孩子的学习进步而鼓掌喝彩 妙招5.改变不当家教,促使孩子成绩提高 妙招6.良好对策促使孩子成绩不断攀升 妙招7.帮助孩子扫除学习道路中的“绊脚石” 二、寓学干乐,变孩子厌学为乐学——改变孩子厌学心理的10个妙招 妙招1.鼓起理想的风帆,跨越厌学的沼泽 妙招2.用良好的自我意识冲淡厌学情绪 妙招3.联系日常生活,让孩子乐于学习 妙招4.建立自信,为厌学的孩子找准人生坐标 妙招5.转变家教观念,将减负进行到底 妙招6.帮助厌学的孩子突破学习上的瓶颈 妙招7.指导厌学的孩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妙招8.让厌学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妙招9.寓学于乐,掌握生动有趣的学习方法 妙招10.特别重视矫正孩子逃学的恶习 三、软硬兼施,纠正孩子贪玩的顽症——帮助孩子戒除贪玩的7个妙招 妙招1.让贪玩的孩子接受规则的约束 妙招2.用不良后果警示贪玩的孩子 妙招3.巧妙地给贪玩的孩子规定学习时间 妙招4.帮孩子制订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妙招5.给遵守规则的孩子以及时的奖励 妙招6.巧用玩学兼顾的“目标倾斜” 妙招7.积极辅导贪玩的孩子认真做好作业 四、宽严相宜,理性对待孩子不听话——帮助孩子纠正不听话的8个妙招 妙招1.绝不迁就孩子无理取闹的坏毛病 妙招2.改变孩子蛮不讲理的不健康心理 妙招3.矫正孩子做错事不肯承认的缺点 妙招4.坚决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 妙招5.理性地清除孩子思想中的暴力倾向 妙招6.不要强迫,让孩子从对着干到愉快合作 妙招7.解除高压政策,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妙招8.引导孩子,逐步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对症下药,应对孩子逆反有良方——帮助孩子克服逆反的6个妙招 妙招1.标本兼治:化解孩子心中的逆反 妙招2.有效沟通:缓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压力 妙招3.充分信任:让体贴与慈爱消除逆反 妙招4.做知心朋友: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 妙招5.让孩子用求知激情化解学习逆反 妙招6.帮助孩子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六、正面引导,改掉孩子爱撒谎的坏毛病——帮助孩子纠正撒谎的8个妙招 妙招1.纠正孩子撒谎,需要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 妙招2.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避免孩子撒谎 妙招3.信任孩子,不要随意无根据地怀疑孩子 妙招4.家长如果有了错误,也要敢于承认 妙招5.让孩子知道:做错了,就要负责任 妙招6.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的清白记录 妙招7.正面引导,不给孩子做负面标定 妙招8.用有效策略改掉孩子装病的毛病 七、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节俭美德——帮助孩子纠正不合理消费行为的8个妙招 妙招1.告诫孩子勤俭戒奢,避免误人歧途 妙招2.杜绝浪费,培养孩子的简朴习惯 妙招3.向孩子进行节俭美德的教育 妙招4.控制乱花钱的冲动,教会孩子正确花钱 妙招5.适当地拒绝孩子的物质欲求 妙招6.鼓励储蓄,让孩子把钱存到银行里去 妙招7.帮助孩子管理好压岁钱和零花钱 妙招8.激发爱心,引导孩子把钱献给社会 八、点亮心灯,帮孩子克服不良心理——帮助孩子纠正不良心理的9个妙招 妙招1.克服怯懦心理,用自信鼓起孩子的风帆 妙招2.以爱心换真心,克服孩子自卑的心理 妙招3.驱除伤感情绪,让孩子开朗起来 妙招4.消除恐惧,培养孩子坦荡的心理 妙招5.改变“自闭”心理,打开孩子的心胸 妙招6.纠正虚荣心理,教孩子朴实地做人 妙招7.克服猜疑心理,引导孩子信任他人 妙招8.改掉自负心理,让孩子学会谦逊 妙招9.纠正嫉妒心理,生气不如自己争气 九、因人而异,塑造孩子的完美性格——帮助孩子改变不良性格的5个妙招 妙招1.改变内向性格,让孩子变得主动热情 妙招2.改变羞怯畏缩的性格,使孩子大方活泼 妙招3.克服不合群性格,让孩子不做单飞燕 妙招4.改掉爱哭的性格,让孩子坚强起来 妙招5.有话好好说,莫让孩子乱发脾气 十、以疏代堵,正视孩子的早恋心理和行为——帮助孩子走出早恋情结的10个妙招 妙招1.让孩子正确面对性发育的困惑 妙招2.巧妙化解孩子青春期的异性萌动之情 妙招3.教孩子学会珍藏心中朦胧的感情 妙招4.不要干涉孩子之间正常的异性交往 妙招5.尊重孩子的隐私,防止孩子的对立情绪 妙招6.教孩子保持与异性同学“亲密”的距离 妙招7.帮助孩子突破“异性交往障碍” 妙招8.让孩子自我调节青春期的性冲动 妙招9.告诫孩子:早恋是一枚包着糖衣的苦果 妙招10.帮助孩子巧妙地摆脱早恋的困扰 十一、标本兼治,戒除孩子的网瘾——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7个妙招 妙招1.积级准备,理智地对待网络 妙招2.指导孩子正确利用互联网 妙招3.有效防范,预防孩子染上网瘾 妙招4.用沟通化解孩子的“网络情结” 妙招5.耐心交流是化解网瘾的秘方 妙招6.家长要掌握治疗网瘾的四个步骤 妙招7.提醒孩子别误人“网恋陷阱” 十二、以身示范,帮孩子改正生活中的缺点——纠正孩子生活中缺点的8个妙招 妙招1.帮助孩子纠正不良形体姿势 妙招2.督促孩子改变用眼不卫生的习惯 妙招3.保证营养,改变孩子不吃早餐的习惯 妙招4.讲究卫生,去掉孩子不爱清洁的毛病 妙招5.早睡早起,督促孩子不再睡懒觉 妙招6.让孩子动手,改掉不爱做家务的习惯 妙招7.明确时间观念,让孩子不再磨磨蹭蹭 妙招8.丰富假期生活,不让孩子生活无约束 试读章节 父母打孩子,简直就成了当代中国家教中的普遍现象:孩子学习不好,打;孩子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打;孩子犯了错误,打;孩子行为有些偏差,打;孩子行为有些不良,打;孩子不听话、顶嘴,打;孩子调皮淘气,打……总之,打,中国父母经常使用,自认为效果显著,简单易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至极的教育方法,打孩子的害处其实大得很,稍加分析就会明白。 一位16岁的少年盗窃犯,在回答他如何走上犯罪道路时曾说:“父母动不动就打我,成绩差了挨打、老师告状挨打、与别人吵架挨打……我挨过家里的皮带、绳子、板子、凳子……他们什么顺手就用什么打。有一次他们用皮带抽打了我一百多下,我遍体鳞伤。有时打完了还要跪搓衣板,不准睡觉。后来我经常外逃,想到外面寻找温暖,没有钱花,又不会挣,只好偷,又结交了一些坏朋友,最后落到犯罪劳教的地步。” 某媒体在针对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69%的学生在家里经常受父母的打骂。专家统计:对孩子进行或轻或重的体罚现象,在我国相当普遍,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受体罚的占49%,挨过父母打的竟然占80%。这些调查说明绝大部分父母都打孩子,不打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 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他那阴沉的脸和不堪入耳的辱骂,使我几次产生死的念头。我恨命运之神,为什么让他是我的父亲而我是他的儿子,我早就想离开这个家了。学年末考试成绩单拿回家,知道我考了第九名,他的脸立即布满阴云,骂道:‘你还有脸活着?第六名变成了第九名,你在学校都干了些什么?还想考大学?做梦去吧,你!我每天辛辛苦苦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倒好,学习不说进步了,反而退步。你对得起谁呀!真是没脸没皮没志气。’他越骂越难听,我只能强忍泪水,使劲不让它流下来,免得又要挨打。但我的心在哭泣,在诅咒,我承认我没有考好,但我尽了力。我需要安慰和鼓励的时候,他给我的却是无情的辱骂和刻薄的挖苦。他那侮辱人格的言语和毒打深深地伤害了我,我真希望没有这样的父亲。” 一位中学生回忆说: “我小时候常遭母亲毒打。一次在学校值日,打扫卫生,天黑才回家。进门一看母亲阴沉的脸,就知道大事不妙,没等我说话,母亲一把拦住我,按在凳子上抡起棍子就打,不分青红皂白,不让我辩解,不准我哭泣。打完了,我就钻进被窝睡觉。摸着火辣辣疼痛的屁股,心里恨恨地想:我晚了点回来,就这样打我。我要是死了,看你以后打谁去。我想到了用自杀来报复母亲,我想象着我自杀后母亲惨叫着来抱我,她遭到邻居们的谴责,都说是她的毒打逼死儿子的;我还想象着母亲年纪老迈的时候孤苦伶仃,无人侍奉,悔恨一生。这都是她应得的。” 从家庭教育家的角度分析,打骂孩子违反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是最不科学也是最没有效果甚至起相反作用的教育方法。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7岁的学前期,这是孩子学规矩、懂道理、长知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必须知道父母期望他能做些什么事。学前期是孩子道德发展的主要时期。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要教会他顺从,这是发展良心与道德的首要因素。孩子的学前期是活在感知的世界,而不是理性的世界,对他讲理没有用,他需要父母的指示,需要模范遵守。如果要他去思考,决定自己的行为,会让他困惑,无所适从。孩子若没有明确的规矩,就会变得蛮横难管,他会感到不快乐,没有安全感和不被爱,甚至他会胡作非为,有时候用最吵闹的方式,来了解一下他的自由和被管束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因此,很多父母对孩子学前期或是严加责罚,或是一味纵容,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应该有适当的控制,否则孩子不但往后容易迷失,而且很容易对任何形式的控制,都会产生逆反予以抗拒。 第二阶段是8~12岁的少年期,这是孩子的模仿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家长的模范角色是最重要的。孩子要借助于实际范例来学习,因为他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出来。在这个阶段,父母的身教尤为重要。 有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少年时期,父母自己个性的强弱点,都会反映在孩子的生命里。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正是父母自己最大的错误。因此非常重要的是,父母不可做自己不愿孩子做的事。” 第三阶段是13岁以上的青春期,这是孩子成长的启发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完全知道父母的想法,但并不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父母应花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通过交谈,告诉他们你为什么有那样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纠正孩子的缺点,尤其重要的是父母的爱、信心与支持。当孩子有被爱的感觉后,就能对所有正面的影响都采取开放的态度。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必须从威信式逐渐过渡到民主式。孩子在学前期,父母应该运用威信的教育方式,不仅比较有效,而且也符合孩子本身发展规律和需要,适当的惩罚奖励也是有一定正面效果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惩罚不是有损孩子身心健康,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打骂”,而仅仅是对孩子某种权利的剥夺。这种剥夺必须适当,即便如此,效果也是有限的,所以说惩罚必须慎用、少用。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惩罚更应该少用。 父母应该记住:家长是孩子得到爱的施与者,而打骂绝对不会使孩子得到爱。无论孩子犯了怎样的过失,打骂孩子都是不可取的,实践证明也是极其有害的。 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情感,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仇恨,使孩子对父母疏远、冷漠,使孩子不会相信人间有真情。 打孩子会践踏孩子的人格尊严、扭曲孩子的性格。体罚孩子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对抗、自卫和消极抵御,而且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厌倦学习、灰心丧气,轻者自暴自弃,重者悲观厌世。 曾有一名13岁的男孩因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于是他悲观厌世,一天上午竟偷偷喝下农药,他姐姐发现后告诉父母。并立即送他到了医院,可为时已晚,他死时才13岁。 事实证明,纠正孩子的缺点,实施棍棒教育的家长是愚昧无知的,也是现代科学家教坚决反对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不要再对孩子使用暴力。P25-2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