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灵霄殿土地说政 凤鸣岗五圣降生
一仙精灵,随着御使公差,缥缥缈缈来至南天门前,那御使公差趋步上前,和守门神将搭过话语,又领着一仙先生至那灵霄宝殿。御使公差领着一仙叩拜已毕,便在右首书记小案前坐定。这时只见黄门官上前奏道:“启禀我皇万岁!东胜神州黄河之滨有一当方土地求见。”玉帝传旨:“宣他进来!”那黄门官复至黄门外,轻动拂尘宣道:“东胜神州黄河之滨当方土地上殿!”当方土地参拜已毕,玉帝喝道:“汝本地仙之数,不在当方司职,确保风调雨顺、林茂粮丰,为何擅离职守,私闯天宫,此话何说?”土地忙叩首道:“圣皇息怒。只因当方黄土儿生性愚顽,卑职所辖地域,林木砍伐罄尽,草坡毁垦,捕杀无度,河湖难见鱼鳖,獐鹿无栖身之所。臣民贪钱轻德,明抢暗盗时有发生,当方官吏又不懂治理,像此以往,即使风调雨顺,何有林茂粮丰?”玉帝道:“以爱卿之见,当以何为?”这时站班中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黄河之滨土地,司当方土地之职已三万三千九百载。三三得九,九九逢生。又在这三万三干九百载中,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至混沌初分,今到此时此刻,远至天涯海角,近至眉眼之间,诸般知识,都潜心温习,早已胸有大志。但上不能报效圣主,下不能普救众生,若让他转生阳世,治理一方,或许能有成效。”玉帝道:“黄河土地爱卿,你意下如何?”土地道:“若圣主信得过我,小臣愿往。但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臣无左右手,也难成大事。”玉帝环顾左右,言道:“哪位愿往?”黄河土地道:“也不必劳动御前神将,只需请宫廷营造司鬼斧子徐宫,巡天金甲神小刀手刘志同往即可。”玉帝又对欧阳一仙先生言道:“汝本三曹书记之职。现已在尘世供职,你回去可速速安排,一旦黄河土地身临阳间,你即到他身边司职,各种事体,详尽铭记,待汝等升天之日,论功再做升迁,不可懈怠。”欧阳一仙出班跪奏道:“小民谨遵圣命。”玉帝道:“黄门官!”黄门官道:“微臣在。”“宣巡天金甲神小刀手刘志、营造司鬼斧子徐宫上殿。”黄门官诺诺而去。片刻,那黄门官领着金甲神刘志、鬼斧子徐宫上殿。刘志,何许人也?有诗为证:
细皮嫩肉书生貌,莲步纤腰丽人态。
不见黄金锁子甲,谁信此公是将才。
那徐宫也有诗为证:
虎眉凤眼老龙头,爱眨眼睛点子稠。
鬼斧造就天仙阁,神工落成王侯楼。
刘志、徐宫参拜已毕,玉帝道:“现派二位爱卿跟随黄河当方土地黄山到东胜神州成就一番事业,不知二位爱卿意下如何?”刘志道:“请允许微臣带所养金猫前往。”徐宫道:“微臣也请求带所豢养黑熊前往。”玉帝一一准奏。玉帝又唤过黄山道:“爱卿还有何话?”黄山道:“尘世沧桑,沉浮无常,农事有风、雹、旱、涝、虫、病之患;工商有滞销、假冒之忧;仕途有谗贬、攻杀之灾;公案有冤假、错误之失。微臣至那尘世之间,本意是教化众生,拯救愚顽,以期创建一个文明开化之世界,如有这患、忧、灾、失,岂不玷辱了我主圣明?”玉帝沉吟半晌,唤过天庭库廪掌管,取过拇指盖般大小的三个小葫芦,吩咐道:“这第一葫芦,盛天宫御粮三合,第二葫芦装天宫御水三滴,第三葫芦藏九转起死还阳丹三粒,遇有灾厄可逢凶化吉。其他不测可焚香朝天礼拜奏禀,自有神明照应,不必多忧。”黄山接过三个宝葫芦,再拜而退。黄山、刘志、徐宫带着金猫、天熊缥缥缈缈,出了天庭,直向那东胜神州而去。
P2-3
亲爱的读者,感谢你在百忙之中眷顾了这部小说。如果你读后嘴张了张,想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我得深深向你一揖,你不要惊诧,听我给你说个明白:大凡作者、作家写文章、写书都是用我心拨你心,希望我们的心弦共同弹奏出一支生命的歌。一部好的作品,它还需要有好的读者,只要有了好的读者,作品才会产生它本身的应有的效应,这就叫知音,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说这部小说看似完了实际没完,是个半截子。不!严格地讲不到半截子,是个小半截子,这样不少地方才会得到诠释。你说得不错,这部小说实际是长篇小说《阳春梦》的一个开场白,自去年《青春火花》定稿以后,我就着手它的下编《尖角小荷》的编写,如果顺利,明年上半年可望定稿,约计三十万字左右,如果你不嫌我菲薄,二。一五年春节来临之际,我会奉献在你的台前。
诚然,《青春火花》毕竟是个大段子,它自己也完全可以独立成篇。
在《青春火花》付诸出版发行之际,对陕西省作家协会副院长王维亚放下手中活计联系出版社,院长常智奇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作序,太白文艺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编辑闰瑛,第一编辑室编审曹彦、编辑杨佳惠的热情接待,以及诸位文友的鞭策鼓励,书画院院长牧歌的题字,谨此一并表示感谢。
序
第一回 灵霄殿土地说政凤鸣岗五圣降生
第二回 凤鸣岗刘志鞭打告状客鹰愁涧徐宫初动改河工
第三回 华专员视察临汜路指挥部公议两首诗
第四回 梧桐村黄山当选凉水沟徐建整地I
第五回 西王母瑶池设宴五花仙含羞受命
第六回 凤鸣岗徐宫绘蓝图青石岗黄山办工厂
第七回 办厂场成立理事会买机械三英闹省城
第八回 老白母小丹婷死得凄惨风鸣岗凉水沟公祭亡魂I
第九回 刘志熔崖造飞桥徐建抱得丽人归
第十回 象鼻山黄山信步梧桐村莲英观灯
第十一回 刘志恭请工程人员欧阳编写农村杂志
第十二回 黄山剑桥书信告急徐宫清塘喜得珍鱼
第十三回 刘志地区买苗种专员做客梧桐村
第十四回 入魔掌少女受蹂躏冒生死店主寄书信
第十五回 华子昭出师不利老专员梧桐借兵
第十六回 自费生学成归来华子昭微服私访
第十七回 办企业初见成效造平原首战告捷
第十八回 慕容芳核实新闻稿钟省长开刀腐败官
第十九回 莲英走马临河镇黄山敬献九章书
第二十回 特警队子昭骂男友裤档沟刘志困二秦
第二十一回 刘志夜梦芙蓉女海岛枪战杀戮狂
第二十二回 百慕大客船遇险纽约城学子拜师
第二十三回 梧桐村开表彰会黄山家宴托红媒
第二十四回 囊羞涩逸远做保姆冒生死南洋找沉船
第二十五回 刘志大洋觅珠宝保姆家里起祸殃
第二十六回 老海员只身风鸣岗少年贼生擒华子昭
第二十七回 流浪儿兵行梅花瓣华子昭山洞收义子
第二十八回 华子昭代儿受过自首区法院别开生面审判
第二十九回 子昭任命查疑犯刘志率师灭毒枭
第三十回 鹰愁涧子昭办私塾公安部设宴庆凯旋
第三十一回 刘志人前夸女友子昭三审未婚夫
第三十二回 双千平原半成品十里长堤说竣工
第三十三回 江霞屈身做家教杜勒解囊办钱庄
第三十四回 凤鸣岗村民建新房村委会讨论办企业
第三十五回 老杜勒梧桐托红媒大姑娘喜做嫁衣裳
第三十六回 警务室申报成功老汉排初见雏形
第三十七回 小刘仁纽约相亲杜勒鹰愁涧完婚
第三十八回 月亮湾有人神秘失踪黑龙河少女命赴黄泉
第三十九回 凤鸣岗二英贤结好凉水沟四衙内落难
第四十回 导师思切招收义女刘志顽劣偷食禁果
第四十一回 月亮湾有人再神秘失踪象鼻山酝酿建拦溪大坝
第四十二回 黑龙潭酝酿修水库凉水沟架设便民桥
第四十三回 冬季村开运动会春季茶宴大学生
第四十四回 老天无隋梧桐村遭遇百年旱后生有意夏威夷万里送水闸
第四十五回 玉兑库落闸蓄水工程队工满归家
第四十六回 临河镇暴雨酿灾祸月亮湾库坝迎洪水
第四十七回 小村长官升七品令大百姓十里送元勋
编后语
《春青火花》序
常智奇
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洛南县的一次文学作品创作研讨会上,经商南县文联主席姚家明介绍,我认识了孙绍佩先生。姚家明主席介绍说,他是一位教师,正在写一部长篇。高挑、清癯的孙绍佩先生在一脸书生气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满面沧桑的神态。他在饭桌上给我敬酒时显得拘谨而又谦卑。我回西安后没过多久,他先给我写信,后又打电话,说他写了部长篇小说,想让我给他这部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写序。又忐忑不安,语言不畅地说:没有能力支付我的稿酬费用,但又非常希望我能为他写序。出于对文学的虔敬和对『司道的认同,对身在山区甚层作者生存艰难的理解,我欣然应诺。没有多久,他风尘仆仆地来到西安,送来了这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青春火花》的书稿。他坐在我的办公室,南窗斜阳照进房间,桌上一片灿烂。我给他沏上茶,静静地听他讲述自己创作的故事。他很穷,生活很拮据,但他酷爱文学,一个山区的退休教师,在文化氛围相对寂寥,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书籍资料并不丰富,生活条件并不优越,教学压力又那么大的情况下,能克服重重困难,潜心创作出这样一部长篇小说,实在不容易。
孙绍佩是一个在“新中国十七年文学”提倡的“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文学观念和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作者。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倩春火彳盼走的是一条“歌颂新时代,歌颂新生活”的中国传统小说、通俗文学的路子。他在传统通俗文学的创作中,强调通俗文学的大众化、民间性。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中传统的章回体,话本式。他在通俗易懂中追求趣味性、娱乐性和可读性,但又不失“寓教于乐”的道德教化,抑或宗教布道之效应。通俗文学重视人物及情节的丰富和复杂,重视世俗的情感和传统的道德规范。《青春火花》的审美判断更多地锁定在道德的判断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情感世界的展示都是在惩恶扬善、因果报应的审美范式中完成的。作者努力在神话和现实的融合处寻找当代小说表达的自我途径;在人性与神性的统一中寻觅前世今生的情感机缘,友谊珍贵;在天人感应的宗教形式中寻觅人创造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宏阔志向和远大理想;在天上地下,山水河流的重新安排和改造中寻觅青春、爱情、生命在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中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在修辞和叙述方式,以及人物关系的安排、故事情节的设置等方面,都受到《搜神记》《世说新语》《李娃传》《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一些影响。在这里,神话、传奇色彩是通向理想主义的浪漫坦途,这里的现实生活中矛盾的揭示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表现普通劳动者生存境遇和生活状况的基础。
作者以主观抒情的笔调写清潼公路拓宽改线工程建设中一群年轻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团结向上的斗志;写徐宫、徐建、刘志、刘仁等人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邪恶势力敢碰硬,勇敢斗争的精神;写他们在为民立命,为民造福工作中的勤劳务实、一丝不苟和公平正义的高尚品德;写他们在重整梧桐村凉水沟河山,把山、水、田、地、池、路、房统一规划的新农村建设中的酸甜苦辣;写他们在建厂、建窑、建鱼塘、建养殖场、建电站、修水渠中的喜怒哀乐;写华再兴专员、柳河清市长等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与民同乐的作风;写柳莲英、董自珍、黄山、华子昭、逸远、慕容芳等一群年轻人,在人生路上的谋职、求学、上进、拼搏、友谊、爱情……这些人物命运的设置和精神情感的揭示都是在作者主观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有时候,有些地方不符合生活的逻辑,他就借助于“神力”,“神力”是作者主观抒情的“诺亚方舟”。
作者在严肃文学创作观念的指导下,很注意向通俗文学审美范式方面倾斜,强调大众审美情趣的阅读性、传奇性、民间故事性。例如:主要人物身份的神话色彩的涂抹;刘志为陈家烧锅陈国政被害一案的申冤;徐建、黄山、李正茂他们进山打猎情景的描写;市长的女儿柳莲英死而复生;刘志等人神合一,夜间飞行,前往送礼;他在第十五回与梁上君子王老三见面的情节设置等等,都具有鲜明的通俗文学的色彩。
文学的判断和区分标准总是随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然规约着时代的经典化的操作机制,同样也影响着文学的“雅”与“俗”的判断标准。因此,“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也总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游走和转化的。例如,《诗经》中的《关睢》是民间歌谣“风”的俗篇,到了汉代董仲舒时代,却把它当成“后妃之德”的经典“雅”作来注解。《青春火花》是在“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之间游走的作品。作者用新思想、新观念对神话故事中的大仙形象进行改造,赋予其时代的、美好的、新的感情。例如:王母娘娘在“牛郎织女故事”中是一个要神性而不要人性的、冷酷无情的、“护法神”的形象。而在这部作品的第五回作者却把她变成了和蔼可亲、慈祥善良、富有仁爱之心的“月下老人”的慈母形象。
作者成功地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些写作技巧和表现方法。《青春火花》是在“才子配佳人”“英雄救美女”“仙女配牛郎”的传统模式中装进现代人新生活的新内容。作品在情节的设置和结构上更多的趋向于“言情”与“武侠”的融合。例如,刘志、刘仁孪生兄弟的情节设置,杜勒谎言逸远也有一般无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妹妹的尴尬;《刘志夜梦芙蓉女海岛枪战杀戮狂》《特警队子昭骂男友裤裆沟刘志困二秦》《子昭任命查疑犯刘志率师灭毒枭》等章节,都是典型的例证。这里的武侠已演变成“枪战”。你读第三十一回《刘志人前夸女友子昭三审未婚夫》与唐宋传奇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相比,不难发现在隋节的设置与人物关系上有着借鉴、模拟、对位、相似、相通、相叠加的关系。
作者很会编故事,作品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跌宕起伏;悬念伏笔,明暗照应中步步推进,不温不火,徐徐道来。人物形象、性格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展开。作品是以人说事,以事写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式的粗犷和放达。例如,作品在第二十五回《刘志大洋觅珠宝,保姆家里起祸殃》一章,表现内维尔和逸远喝酒时的场景和言行时,用的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方式和语言情调,寥寥几笔,把内维尔的丑陋嘴脸描写得人木三分,淋漓尽致。
作品形象地描写了刘志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遇事冷静;华子昭巾帼不让须眉,剑胆琴心,柔肠侠骨;黄山的统揽全局,睿智多才,慎密干练;慕容芳的才貌双全,正义善良,敏慧机智;钟自祥、柳河清的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为民排忧解难……
这是一部描写人在改变自然的生存环境中,审视人陛,塑造美好精神形象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的文学观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审美观。他在坚持真、善、美的前提下,突出小说“流浪者的感情”“游戏中的消遣”的审美特征。像求学路上风波起;华子昭收义子;刘志、逸远、徐宫、安斯、吉亚他们去游双瀑布旅游景点,安斯因嫉妒,上树捉太阳鸟而跌落惊昏;深山狩猎;梦中情人现实女等等,都是怡悦性情,美化心灵的生动描写。正是由于作者在这种小说创作思想支配下,整个作品写得从容、朴素、自然、流畅,率性。时空跨度大,乡土风情、异国情调、人性写真、神界幻想;生活面宽,白领阶层、贫民穷巷、山林狩猎、别墅品茶等,无不表现出作者在写作时的一种想象、幻化、自由、舒展、通脱的自由心态。
作者对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民的生存境遇、思想情感,以及风俗习惯是非常熟悉且有自己的思考的。例如:欧阳一仙先生编写的《农村杂字》总则部分和八章中各章的统领文字;章守财家的《梧桐村规章制度》;黄山的《布政九章》;作品中开路造田的工程操作,养殖、栽树过程中的秘籍要方及婚丧嫁娶中的礼仪风俗等内容,都是很熟悉也很有见地。
孙绍佩的语言文字受中国古典小说影响比较大,他是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和生活中民间俗语的结合中寻找自己的语境、语序、语式、语调。他喜欢写古体诗,他的古体诗写得很通达、平顺、流畅、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插入一些古体诗词,给作品也增添了些许文言气。
《青春火花》是一部把通俗性、言情性、励志性、可读性融为一体的小说。我希望作者能在今后的创作中,紧紧围绕塑造人物性格来塑造结构故事情节,“立主脑,减头绪”,在凝神聚意、“形散神不散”方面再下功夫,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创作出更新更美的好作品。
2014年冬于古城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
孙绍佩著的《青春火花》重点以“有点凉水喝”的穷山沟凉水沟和“十年没得两年收”的黄泥地凤鸣岗为载体,重点陈述了以大学生黄山为首的五兄弟以及他们的恋人一起艰苦创业的历程。他们通过将近三年的努力,把梧桐村变成了初具机械化农业规模,基本旱涝保丰收的现代新农村。作者想象力丰富,用五个人不同的特殊经历和成长过程来表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文章用语颇具古代白话风格,风趣幽默,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意味深长。
孙绍佩的语言文字受中国古典小说影响比较大,他是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和生活中民间俗语的结合中寻找自己的语境、语序、语式、语调。他喜欢写古体诗,他的古体诗写得很通达、平顺、流畅、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插入一些古体诗词,给作品也增添了些许文言气。
《青春火花》是一部把通俗性、言情性、励志性、可读性融为一体的小说。希望作者能在今后的创作中,紧紧围绕塑造人物性格来塑造结构故事情节,“立主脑,减头绪”,在凝神聚意、“形散神不散”方面再下功夫,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创作出更新更美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