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录文章共五十三篇,主要是第五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大多数文章皆配合研讨会主题“商周全文”撰写,其中多篇论文所涉内容,更是首次对外公布之新材料。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本书为繁体版。
新出應公鼎釋讀
新見樂從堂留尊銘文試釋
說“貓不廷方”
工尹坡鑒銘文小考
西周“文盈”補釋
釋琉璃河太保二器中的“■”字
柞伯鼎銘“無殳”小考
“成周”與西周銅器斷代
——兼說何尊與康王遷都
禹鼎銘文補釋
秦虎形轄銘文新釋
也說崇源新獲楚青銅器群的時代
長沙銅量銘文尾句釋讀
楚王舍章鑄銘文疏證
金文研究五則
“人鬲”新解
再論“周人不用族徽說”
西周銘文中的一種紀時方式
——兼論《靜簋》的紀時解讀問題
金文語詞考釋二則
金文字詞零釋(四則)
讀新出土銘文札記三則
從新見《呂■》銘文試論“■”、“奠師氏”及“織旃”之釋讀
史牆是秉筆直書的史官嗎?
——關於牆盤銘文記述昭王部分的釋讀
唐叔虞方鼎銘文新解
異甫人匝銘補釋
說■及從■的一組字
春秋金文字形的時代特徵
郝子姜首盤銘“于終有卒”新論
二十世紀青銅器學的奠基之作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重版前言
《燕國銘刻中的“泉”字》補說
三論“初吉”
姬隽母溫鼎初探
讀新見西周伯口父蕴銘“用鄉賓于宗室”雜誌
齊國鳥蟲書考
金文考釋二則
“虎”族器整理與研究
說碉生器兩種“以”字的用法
《慎子旦恭撿》初讀
從西周金文“姚”字的寫法看楚文字“兆”字的來源
上博藏六《用曰》第14號簡試解
上博六《景公瘧》字詞校釋
楚文字考釋獻疑
How Guodian and Received Texts use Humanity and Righteousness Differently
試論郭店楚簡與傳世文本中“仁”、“義”使用的差異性
論包山簡的“會■之觴”
——兼說“爵”的形制
論“■”、“敖”、“微”、“嫩”、“美”字的關係
《周易》鄭氏注平議
——以出士《周易》文獻為準式說起
馬王堆帛書“物則有形”圖圓圈内文字新解
楚地“■易”新考
以古音研釋古文字朔義舉隅
《周易》零釋
讀上博六札記
安徽天長漢墓木牘初探
鎔字古義鈎沉
——兼論帛書辟兵圖的文化記憶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