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刚经坛经(最新经典珍藏)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邵士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鸠摩罗什编著的《金刚经坛经(最新经典珍藏)》将《金刚经》《坛经》两部佛教经典合编为一书,对原文进行了白话注释和白话翻译,为了便于读者领悟深奥的佛理,又对原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书注释简洁,译文精当,阐释明白,是一部了解佛教知识的普及读物。

内容推荐

鸠摩罗什编著的《金刚经坛经(最新经典珍藏)》将《金刚经》《坛经》两部佛教经典合编为一书,《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集中讨论了空的智慧。此经是释迦牟尼佛对具有大乘智慧修行者的教导,其中的佛法奥义只有具备最上乘智慧的修行者才能领悟,佛法的终极智慧尽在其中。《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金刚经坛经(最新经典珍藏)》是一部了解佛教知识的普及读物。

目录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第三品 大乘上宗分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第八品 依法出先分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第二十五品 化天所化分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第三十品 一会理相分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坛经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试读章节

“长老”是指德高望重者的尊称,通常都是年高又德望重。道德高者,可能是持戒清净,也可能是有智慧的修证,已在解脱道或佛菩提道有汪果者;也可能既是持戒清净,智慧亦有修证,又为年长者。

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解空第一。“解空”,就是证解空性之法界实相心,有此智慧之修证,也就是说具有般若智慧,善解空法。须菩提就是这样一个有般若智慧之长老,在经典里,须菩提常是代替法会大众向佛请法之重要人物。须菩提,又名善现,因为在他诞生的那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忧心,所以很快请相师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问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空生”,也有人称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解空第一的尊者,初生时的征兆,真是稀奇万分,古今罕见的事。又有译为妙生的,因为生他的时候,不但现有空相,还现有种种妙好吉祥的相,所以又叫妙生。玄奘法师译为善现,因为在他生时,现有种种吉祥善事,所以他的父母就叫他做善现。这位具有高寿的善现,当时也在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中同座。坐定之后,他就从自己的座位立起,露一肩出来——因为印度搭袈裟与中国不同,在平常的时候是将两肩都覆着的,有了特别的事才露一肩出来,如乞食、礼佛等,这是表示恭敬的意思。善现既露出了一肩,并且将右膝跪在地上,又将两手掌合起,以表示极度的恭敬。从座而起,显善现是阿罗汉,从他自所证的阿罗汉法中而起观察佛菩萨法。偏袒一肩,就是偏露右肩,因为右手做事比左手方便,这就是表他起方便智,能由自所证的法进一步来勤求佛菩萨的法。右膝是方便行;右膝着地,是更进一步的由方便行而进取的姿势。合掌,表定慧相应一致。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就是表显依着定慧一致而起问菩萨的大因,成就无上佛果的心。这不过是略举一例,以前的文同以后的文,都可以这样去推寻文中所含的深法义。这些比丘本来都要请法的,但都默然的仰望,乃由善现代表大众而启请如来。

上面都是依事相解释。实则这事相里面都含有法义的:如顶礼世尊双足的双足、是显佛的福德智慧圆满具足,最可恭敬,所以各个都向世尊顶礼。

古时候,佛之弟子要向世尊请示佛法,都要从座位中站起来,不能坐着向佛问法,这是一种对法的恭敬,也是对佛的恭敬;现在的佛弟子请法时,常是在座位上坐着问,并没有像古时候佛世时之规矩。

向佛请示佛法,不但要站起来,而且要偏袒右肩;偏袒右肩,是代表要承担如来家业,以此向佛表明心意。又要右膝着地,亦即只跪右膝,另外还必须合掌。要以这样的身体仪式,然后恭恭敬敬地向佛请示。

P10-11

序言

《金刚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的经典,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最早翻译为汉语,鸠摩罗什的译本是最早也是最为经典、流传最广的汉语译本。《金刚经》是中国禅宗修习佛法时所依据的最重要一部经典,无论出家的比丘还是在家的居士,该经都是佛教徒最常颂持的一部经书。

《金刚经》于公元前494年在古印度写成,内容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最后结集而成。

《金刚经》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梵语中智慧的意思;波罗蜜,是梵语中到彼岸的意思。用金刚来比喻智慧的锐利、顽强和坚固,可以断除一切烦恼,所以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采用对话体形式,阐释了一切世间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一切实相的本质都是非相;主张认识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的境地。

《坛经》,又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唐代高僧、中国大乘佛教禅宗的创始人、禅宗六祖慧能(或作惠能)的传法记录。由于该经是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所以称为《坛经》。《坛经》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创作并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

《坛经》为惠能生平得法、传宗的事迹与启导门徒的言教,全书内容详赡丰富,文字明白通俗,是研究中国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也就是“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的是众生生来就具有成佛的可能性,也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和“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坛经》主张顿悟,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且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同时也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问”。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坛经》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金刚经·坛经》将两部佛教经典合编为一书,对原文进行了白话注释和白话翻译,为了便于读者领悟深奥的佛理,又对原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书注释简洁,译文精当,阐释明白,是一部了解佛教知识的普及读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