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友编著的《胡愈之》以纵向时间为顺序,时代世事变迁为节点,记述了杰出政治活动家、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文字改革专家胡愈之先生奋斗的一生。介绍了胡愈之由一名民主主义者成为坚定地共产党人的思想历程,记录了他与他与一代知识分子如鲁迅、沈钧儒、邹韬奋、茅盾、郑振铎、夏衍、叶圣陶等人的交往故事与深厚友情,详细阐述了他作为“救国会之灵魂”营救“七君子”,创办生活书店,主持出版《鲁迅全集》、《西行漫记》,推行文字改革等事件中少为人知的细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愈之(群言典藏)(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于友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于友编著的《胡愈之》以纵向时间为顺序,时代世事变迁为节点,记述了杰出政治活动家、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文字改革专家胡愈之先生奋斗的一生。介绍了胡愈之由一名民主主义者成为坚定地共产党人的思想历程,记录了他与他与一代知识分子如鲁迅、沈钧儒、邹韬奋、茅盾、郑振铎、夏衍、叶圣陶等人的交往故事与深厚友情,详细阐述了他作为“救国会之灵魂”营救“七君子”,创办生活书店,主持出版《鲁迅全集》、《西行漫记》,推行文字改革等事件中少为人知的细节。 内容推荐 胡愈之(1896~1986)是我国上世纪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也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评论家、出版家、文字改革专家。他毕生致力于启蒙、推动先进文化,推动我国民族民主革命,贡献巨大,被誉为一代巨人。他在1986年初去世以后,备受人们怀念,尊为先驱和楷模,纪念活动不断,纪念出版物无数。可见宣扬这位先驱者,一直具有启迪后人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于友编著的《胡愈之》展现了胡愈之先生的真实全貌。 目录 前言 序 一代师表/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脊梁——胡愈之/夏衍 第一章 家庭与幼年生活 第二章 青年时期 第三章 支援《新女性》和开明书店 第四章 参加五卅运动 第五章 四一二抗议信 第六章 在欧洲三年 第七章 呼吁抗日救亡 第八章 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第九章 人党的历程 第十章 生活书店的扩展 第十一章 “新生事件”前后 第十二章 救国会的兴起 第十三章 营救“七君子” 第十四章 在七七事变后的上海 第十五章 复社的出版物 第十六章 从武汉到长沙 第十七章 桂林二年间 第十八章 初到新加坡 第十九章 流亡在赤道线上 第二十章 重返新加坡 第二十一章 新中国诞生前后 第二十二章 出版工作者大团结 第二十三章 出版业的分工与专业化 第二十四章 出版家亲手办实事 第二十五章 从“反右”到“文革” 第二十六章 在新时期 第二十七章 对文字改革的渴望 第二十八章 毕生倡导世界语 第二十九章 巨人的逝世 第三十章 巨人晚年新思维 附录 胡愈之生平大事记 跋 试读章节 《新性道德专号》风波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杂志之一《妇女杂志》,1921年1月号起正式由章锡琛主编。鲁迅的兄弟周建人也参与工作。他们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在刊物上发表有关妇女解放的新观点,受到读者们的欢迎。这都是“五四”反封建斗争中必然的发展。当年鲁迅就写过《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等文章,提倡妇女解放。鲁迅的另一弟弟周作人也写过《性心理研究》、《爱的成年》和《结婚的爱》一类介绍国外新的性道德观念的文章。 1925年1月,《妇女杂志》出版了一个《新性道德专号》,发表了当时一批有关性道德争论的文章。章锡琛在专号上发表了《新性道德是什么?》一文,主张性生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周建人写了《性道德之科学的标准》一文,提了类似的主张。 《妇女杂志》的这个专号引起了商务印书馆内外一些封建思想“卫道士”的非议,还引起一场公开的辩论。据唐弢回忆,这次辩论主要是在章锡琛、周建人同陈百年(大齐)教授之间展开。鲁迅对争论也很重视。唐弢本人认为“章、周两先生在中国将这些议论发得太早”一些,但又很佩服他们敢于在当时环境下公开这样的议论。唐认为章锡琛可称为旧小说里一名善于冲锋陷阵的骁勇的“白袍小将”。 为章锡琛鸣不平 当时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所长已不是高梦旦,而是由胡适向张元济推荐的王云五。王云五在商务投了一些资,又担任了编译所的头,大权在握,他对《妇女杂志》出《新性道德专号》深为不满,对章锡琛、周建人毫不容情,撤了他们在《妇女杂志》的职务。章被调到国文部当一般编辑。从此《妇女杂志》的内容就发生了突变,它就不再倡导反封建和妇女解放,而提倡“妇容”、“妇德”,怎样喂小孩、做鸡蛋点心之类。章锡琛对此当然非常气愤,胡愈之、郑振铎等作为章的同事和好友,也为此愤愤不平。 胡愈之向章建议,由章另外办一本宣传妇女解放的刊物,同商务的《妇女杂志》唱对台戏,也向商务的保守派反击。办这刊物的钱就是胡愈之和章的几个朋友凑起来的。胡还为刊物做了一些印刷和发行方面的工作。 1926年1月,一本名叫《新女性》的刊物在上海问世了。由于实际负责的主编章锡琛还在商务国文部任职,这本刊物的主编由章的同乡朋友吴觉农具名。吴是个农学家,也是胡愈之的同乡和同学,由于吴留学日本时,不时为章主编的《妇女杂志》投稿,同情刊物的主张,同章成了好朋友。尽管《新女性》由吴觉农具名主编,而且出版者的地址写的是“上海三德里A19号”——吴觉农的住址,仍然瞒不过商务老板的耳目,他们把章锡琛辞退了。 章锡琛在商务工作了14年,领了一笔退职金,就用了来支持《新女性》的出版。他的全部精力用来为刊物的组稿、编辑、校对和发行而工作。胡愈之、吴觉农等朋友继续给予支持。这期间,章锡琛还陆续出版了《妇女问题十讲》、《新性道德讨论集》一类图书,为妇女运动出力。由于章的精心经营,他负责编印的书质量精美,受到读者欢迎,销路不错。 1926年7月,在胡愈之的鼓励之下,章锡琛决心自办一家书店,胡还为书店规划了经营方针和出版计划。因此章就戏称胡为“参谋长”。办书店这个主意也得到郑振铎、钱经宇、孙伏园、吴觉农等的赞同,并帮助他广泛联系。筹备工作进行得很顺利,8月问就在章锡琛家里挂出招牌,“开明书店”正式诞生了。用“开明”二字作为书店的名称,一说是诗人孙伏园起的,一说是鲁迅向章锡琛建议的。 P40-42 序言 胡愈之(1896~1986)是我国上世纪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也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评论家、出版家、文字改革专家。他毕生致力于启蒙、推动先进文化,推动我国民族民主革命,贡献巨大,被誉为一代巨人。他在1986年初去世以后,备受人们怀念,尊为先驱和楷模,纪念活动不断,纪念出版物无数。可见宣扬这位先驱者,一直具有启迪后人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为展现胡愈之先生的真实全貌,群言出版社计划出版一本全新的胡愈之传记,本书作者应约补充和修改1991年出版的《胡愈之传》旧稿。我在出版社的协助下,勉力改写,去芜存菁,并增加一些新的资料和感悟。我在原稿最后还新写了一章——第30章“巨人晚年新思维”,以显示胡愈之作为一代巨人,一生思想上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他晚年经过反思取得的这些新思维,在我们当今坚持解放思想和需要理论创新的年代,是特别值得宣扬的。考虑到书稿的内容已有不少变动,这本新书经我和群言出版社商定取名为《胡愈之》。 和胡愈之同时代的文化界前辈夏衍同志,非常了解胡愈老。我把他所写纪念文章列在新书《胡愈之》目次的前面,作为“导读一”;费孝通同志所写的纪念文章《一代师表》作为“导读二”,以便帮助作者评价胡愈老,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本书的主人公。 《胡愈之》一书的写作,实际上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写作的材料大多是胡愈老本人晚年所写《我的回忆》和他的亲友们所提供。往年,胡愈老夫人沈兹九和其他热心的同志,如郑森禹、张楚琨、王仿子、陈原、王健、高天、谷斯范、胡序威和胡国枢等,都曾给过我许多帮助。能完成书稿《胡愈之》,还缘于群言出版社的推动。出版社编辑在接到书稿之后,结合书稿内容配上了许多有关的图片,增加了形象的记录,这就使书的文字记录丰富多了,并使胡老的光辉事迹和形象更加鲜明了。我衷心感谢所有这些多年来和我合作的同志。 胡愈之毕生奋斗的事迹非常丰富,他一生事迹中发扬的创新精神尤其感人,需要我们后人不断调查和研究,继续传布和宣扬,以便更加有利于当今的启蒙和思想解放,有利于我国的人民民主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进展。我在完成编写《胡愈之》之后,深感自己由于年迈,书的缺点难免,还请各界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于友 后记 在《民盟历史文献》丛书付梓之际,掩卷回首,民盟先贤们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不绝如缕,久久难忘。在编辑此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每每被他们为信仰、为理想奋斗的坚定精神所感召和感动。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先辈们,正是怀揣民族富强、人民福祉的赤诚之心,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凭借自身高尚的人文品格和社会良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探索了一条新的宪政之路;和平、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所共同追求的理想。 如今,面对着他们的拳拳之心和丰功伟绩,我们感叹!赞叹!怀念!更要继承! 《民盟历史文献》在整个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厚爱。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此丛书孜孜不倦地考证、核实、梳理、完善的各位专家、学者,是他们的认真严谨,才使此丛书能够客观地展现历史的真貌;更要特别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与民盟中央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和重视,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厚重的出版工作任务;还要感谢各省、市、地区的民盟组织,为搜集、挖掘、抢救民盟的历史文献资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感谢每一本书的作者,是他们的辛勤笔耕和一点一滴的忠实记录,才集成了民盟历史的全貌;感谢为此丛书付出辛劳的编辑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谨以此丛书献给所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献给为共和国诞生抛洒了智慧和热血的先贤们;献给那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峥嵘岁月。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