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从神话传说中我们还能找到对于苏美尔文明依稀的记载的话,那么,人们却连印度河文明的神话传说影子都从来没有看到过。因此,南亚传来的消息震动了国际学术界,像这样年代如此之久远、涵盖范围如此之广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在众多的城市遗址中,较大的只有几处,其中以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最为著名。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是城市文明的遗址,两城周长均超过4.8公里,都是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居民数各自可达35,000人。两城相距644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独立国家都城。而保存较好、较为完整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几乎可与古巴比伦城相媲美。
摩亨佐·达罗城占地266公顷,城的西部是建在砖台上的卫城,东部是居民住宅区和商业中心所在地,两部分之间则用一道宽厚砖墙围护相隔。西部的卫城配有高厚的城墙和塔楼,卫城内的中心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浴池,长12米,宽7米,深2.4米,用砖建成,涂以沥青,以防漏水。浴池附近修有供水水井和排水地沟。学者们认为,这个浴池或许不单纯是为了洗澡之用,它可能也是举行某种宗教仪式的场所。浴池的西边是大谷仓,东、南、北三面则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很显然,这里是统治者居住、办公和集会的地方。
东部的下城也是按规划建成的,分为不同的城区。城内大街笔直,东西延伸,南北相交。主要大街宽达10米,为使行走方便,街道交叉处的建筑物墙角均被砌成圆弧形状。街道上还有一些均匀分布的石柱,专家们认为这是供夜间照明用的灯柱。街道下面铺有一整套的下水道网络,下水道用砖砌成,上有石板顶盖。从下城的街、区、建筑物来看,这显然是一个贫富差别较大的阶级社会:有的城区街道整齐,建筑物豪华,并自备水井和浴室;有的城区则是另一番景象,街道狭窄,无下水道,茅屋土舍,无浴室。
那么,这些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古城中的统治者是些什么人?考古学家按照惯例,首先在摩亨佐·达罗寻找王宫和神殿的遗址,结果却一无所获。
于是,考古学家们便将目光聚焦在古城遗址中的出土文物上。
经过考证人们发现,众多的出土文物说明印度河文明早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出土的铜制品中不仅有匕首、矛头、箭镞等武器,还有斧、凿、镰刀、锯子、鱼钩等生产工具,甚至也有极具艺术美感的青铜人像雕塑。除青铜器外,当时的人们也掌握了加工金、银、铅、锡等金属的技术,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工艺的出现,说明了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工艺均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当时的金属手工艺品十分精美,如项链、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首饰。这一地区还有许多手艺精湛的制陶人,他们用陶轮来制作陶器的坯,这在当时是一项崭新的技术。
印度是棉花的故乡,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农民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大麦、小麦、瓜、豆类、芝麻、蔬菜和椰枣等农作物了。与此同时,他们还学会了驯养大象和水牛以便帮忙干田中农活。印度河文明时期的纺织业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在许多遗址中发现了纺锤、纺轮和染缸等物,这说明当时的人们还掌握了纺织品的染色技术。
P2-3
喜马拉雅山的万年冰雪,为印度次大陆富饶的大地滋养了两条母亲河——印度河和恒河,这两条河流也用她甘甜的乳汁孕育了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中的古印度文明。然而,当我们追寻着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的足迹去感知古印度的神奇与辉煌时,触摸到的却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无尽迷惑。
20世纪20年代之前,人们对古印度的认识仅止于雅利安人的历史,认为这个文明从公元前11世纪后期开始。然而90年前的一个傍晚,几位英国考古学家在一个废旧的佛塔中偶然发现了几枚残破的石制印章,这几枚印章成为了打开印度历史的钥匙,考古学家以这些印章为线索追本溯源,终于发现了两座遥远的古城遗址——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并从黄沙下唤醒了沉睡了4000余年的古代文明。然而,直至今天,人们对这一文明的具体情况仍然知之甚少,因为这一文明没有留下任何典籍记载、石碑记录和器皿文字等材料,并且在发展到非常成熟的情况下突然彻底消失了,这一过程迅速而干净,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可以考证的根据,甚至连神话传说都没有留下。雅利安人到来后,开创了全新的、与哈拉巴文明没有丝毫联系的古印度文明,这不能不让人感到诧异。那么,古印度文明究竟起源于哪里?它是外来文明还是自身孕育的文明?是谁毁灭了哈拉巴文明?它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毁灭得如此彻底?征服并定居于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是从哪里迁移过来的?他们与欧洲人有血缘关系吗?……
古代印度与其他古文明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分裂状态的。正因为古印度的发展史是一个短暂统一伴以长期分裂的过程,所以古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存在,更多的是文化上的统一,而非国家体制或是国土疆域上的统一。古印度人对沉思和隐忍保持浓厚的兴趣,对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却没有太大的渴望,因此,古印度历史绝少有伟大的君主,直到孔雀王朝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历史状态。孔雀王朝第三代帝王阿育王自幼推崇佛教,喜欢听佛祖释迦牟尼修炼的故事,并宣称佛教可以使人消除欲望,一心向善。然而长大后,阿育王却表现出了极其残忍的一面,他与诸王子和公主展开了争夺王位的惨烈争斗,在杀害了90余个兄弟姐妹后,最终踏着同胞兄妹的血迹登上了王位。阿育王即位后,统一了印度半岛,除了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都被纳入了他的统治范围。此时,古印度第一次实现大统一,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那么,阿育王是通过何种手段统一南亚次大陆的呢?如此残暴的帝王为何却能受到印度后人的崇敬与爱戴呢?是什么力量使得阿育王最后皈依佛门,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呢?
佛教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已经影响了并正在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皈依佛门,成为忠实的佛教信徒。佛教最早是从印度兴起的,它的创始人被尊为释迦牟尼,那么佛教的缘起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明明是佛教发源地的印度,为什么却在此后成为印度教的圣地呢?印度教又是怎样起源的呢?印度教和佛教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泰姬陵是古印度的标志,现位于距新德里200多千米外的北方邦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的右侧。它那洁白、庄重、典雅的形象以各种方式传播向世界各地,当人们在摄影、绘画中看到泰姬陵时,就会立马联想到印度。正如人们认为没有爬过长城就不算到过中国一样,泰姬陵也成为了印度的标志。诗人泰戈尔曾为泰姬陵写下一首赞诗,称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这是什么寓意呢?泰姬陵到底是由谁修建的呢?泰姬陵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泰姬陵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爱情的象征吗?……
现在,瑜伽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世界的健身方式。瑜伽修炼者通过控制呼吸、意识、肢体姿势等方式,将自身的肌肉、骨骼及内分泌系统调整到最健康的状态,并达到身心愉快、青春不老的效果。正因为此,瑜伽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学习修炼瑜伽者以每年数以万计的数目增加。事实上,源自遥远古印度的瑜伽术,有着非常深刻的宗教和哲学内涵,它绝不只是一项健身运动那么简单。那么,健身运动瑜伽是怎么和宗教、哲学产生关系的呢?瑜伽修行者为什么可以使心脏停跳、身体各项指标消失呢?修炼瑜伽真的可以强身健体吗?……
以佛教起源而闻名的古印度,很自然地给人以禁欲主义的印象。佛教讲求苦行,本义在于压制人的原始欲望,达到无欲则刚的修为之道,出家之人都要竭力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不为世俗的诱惑所动摇,这其中当然就包括性欲的诱惑,因此古印度文化中禁欲的因素是非常重的。然而奇怪的是,就是在这种禁欲主义盛行的文化中,同时存在着强大的艳欲主义传统,而且这种艳欲主义的传统也同样源远流长,一直贯穿在古印度的文化发展中。卡杰拉霍神庙群和《欲经》就是这种艳欲主义的代表作品。为什么各种性爱雕塑和文学作品可以如此大胆赤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呢?古印度人拥有怎样的性爱观念呢?在古代印度,人们到底是怎样看待禁欲和纵欲之间的关系的呢?……
等等,等等,当你慢慢走近古印度神秘国度之时,这些疑问、猜测都会向你扑面而来。当然,古老印度的传奇和魅力绝不仅仅止于此,让我们乘上想象的翅膀,开始这神奇的古印度探秘之旅吧!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古印度文明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古印度都有哪些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呢?我们不妨走近翻阅牛建军、吴冰洁编著的《古印度的秘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宗教复杂而具有多姿多彩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奇异和神秘的大陆。它经历了怎样的繁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衰落。牛建军、吴冰洁编著的《古印度的秘密》将带你一起开启这次神奇之旅,去书中找寻答案,对青少年的教育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