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通(互通互利)/巅峰阅读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于永玉//高辉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丛书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丛书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通·互通互利》为该系列丛书之一,由于永玉、高辉编写,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关于互通互利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阅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通·互通互利》这本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分运河便利了交通,外交沟通了世界,互通互利的经济与文化,政通人和现盛世四篇。

《通·互通互利》由于永玉、高辉编写。

目录

第一篇 运河便利了交通

殷商时代开凿的太伯渎

春秋时代吴国的邗沟

战国时代魏国的鸿沟

秦朝的灵渠

汉武帝与关中漕渠

三国曹操与白沟

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

宋朝的汴河

元朝济州河与会通河

靳辅开中运河

第二篇 外交沟通了世界

首倡和亲

巾帼使节

延伸丝绸之路

出使南海的使者

王玄策三出天竺

天朝使者

奠定中国近代外交基础的大臣

首任清政府驻外使节

文化交流的推动者

首任驻联合国代表

第三篇 互通互利的经济与文化

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宋代榷场的出现

沿水路交通兴起的城市

郑和下西洋

中俄之间的恰克图贸易

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

穿越秦岭的三条谷道

抗战中的唯一通道

第四篇 政通人和现盛世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文景之治

以柔治国的刘秀

成武帝李雄

北魏道武帝拓跋琏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

统一后的隋朝

唐王朝的“贞观之治”

唐王朝的开元盛世

奠定“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

雍正与“朱批”

乾隆帝励精图治

试读章节

秦朝的灵渠

灵渠是我国古代运河工程的伟大创举,它使湘江和漓江相连接,从而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从此,中原与岭南之间可以从水路直接相通。

当时,秦始皇在巡游途中,临时决定要去湘江上游一带视察,虽然因大风受阻没有去成,但他惦记着岭南前线的战况和缺乏粮食的窘况。而山路崎岖,要将粮食从岭北运往岭南十分艰难,战争又不知要拖到哪年哪月才能结束。该怎么办呢?于是秦始皇作出了“使监禄凿渠运粮”的决策。

监禄(监是官名,秦朝设有监御史的官职,主监察事宜,监即监御史的简称。禄是人名,因其生平已失传,故后世称其人为监禄,也有称其人为史禄的,实为同一人)受命开凿运粮渠道后,当即组织人力进行这项工程建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灵渠。

可以说,秦始皇的这一决策既及时又正确。说他及时,是在预见到这场战争不可能速战速决时,就能当机立断及时下令开凿灵渠,解决军队和粮饷的运输问题;说他正确,是任命监禄担任开凿灵渠的主持,而不是任命别人。当时秦始皇任命监禄开凿灵渠的决策依据是什么,史书没有记载,但有理由可作如下推测,即当时秦始皇巡游至洞庭湘山时,很可能就是根据监禄的建议而作出开凿灵渠这一决策的,因为监禄一开始就负责这次进军岭南的粮饷运输工作。据明代欧大任《百越先贤志》卷一记载:“史禄(即监禄),其先越人,禄仕秦,以史监郡。时始皇帝伐百越,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遣禄转饷。”在灵渠开通前,粮饷运输是采取水陆联运的方式,即从水路溯湘江而至上游,改从陆路越过分水岭,再改从水路自漓江上游而下,运至岭南秦军作战前线。因此,监禄对于湘江和漓江的水道通航状况,以及两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的地形情况十分熟悉,据此奏请秦始皇在湘、漓两江的分水岭开凿运河,获得批准而受命凿渠。 灵渠工程艰巨,因此修建了好几年才完成。完成年代史无记载,但大致可确定是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以前,有了这条从中原直通岭南的水道,大批援军和粮饷得以源源不断地运达秦军前线,最后终于攻杀了西瓯越人的首领译吁宋,扭转了战局。就在此关键时刻,秦始皇下令:“发诸尝逋亡人(即曾经逃亡过的犯人)、赘婿(即那些从小就典押给富户当奴隶,过期不赎,主人给他娶妻后用当奴隶者)、贾人(即商贩)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就是说,征发五十万中原地区的下层民众,将他们迁移到岭南前线当兵,以夺取最后胜利;并安排他们在新设的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内与越人共处杂居,用以全面控制岭南地区。从此,岭南地区纳入中国疆土的版图。翌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始皇又将那些“治狱吏不直者”谪徙到“南越地”,与越人共处杂居,从事农垦生产,开发岭南地区。此外,还应南越王赵佗的请求,征派了1.5万名“无夫家者”女子到岭南地区“为士卒衣补”。这样大规模而又一批接一批地向岭南地区移民,都是在灵渠开通后才能实施的。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城附近,这里层峦叠嶂,正是湘江上游和漓江上游分水岭的所在地。分水岭以东,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逐渐倾斜,发源于广西灵川县境海洋坪的海洋河,自南向北流到这里称为湘江,并继续向北流经湖南省注入长江。分水岭以西,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发源于兴安县附近的漓江上游支流灵河,自东北向西南流,与大溶江汇合后称为漓江,再向南流而流人西江。两条江背向而流,但在上游分水岭处却相距不远,因此如在分水岭处开凿一条越岭运河,使海洋河的部分水量流人灵河,就可以沟通湘、漓两江。这就是灵渠的设计思路所在。海洋河有一小支流(双女井渠)与灵河的一个水源(始安水)相距仅1.5公里,中间所隔的分水岭为一小土岭,当地人叫它为太史庙山。山的相对高度仅20-30米,两侧的山势也较平缓,特别是双女井渠与始安水之间的水位差仅6米,这就构成了在这里开凿越岭运河、引湘入漓极为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这里也是自古以来往来于湖南、广西间的交通孔道,被称为湘桂走廊。2200多年前开凿的灵渠运河,就是坐落在这个最佳的地理位置上,充分反映了灵渠的规划设计者在当时的选址是非常科学的。

灵渠的工程设施包括南渠和北渠、大小天平、铧嘴、陡门、大小泄水天平、秦堤等。

建成于2200多年前的灵渠,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不朽奇迹,它具有多项当时世界一流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足以使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P10-12

序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美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美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