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董宏猷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董宏猷编著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真实而宏观地反映了中国孩子的生存状态、生人意识和深层心理;以梦幻为为双翼、更充分更自由地展示中国孩子的心灵空间、心灵生活。这是100个中国孩子,从四岁到十五岁,曾经做过的、正在做着或即将要做的梦。这100个中国孩子的梦,年龄层次不同,民族地域各异,全在宏猷的书里扮演了一个梦游者的角色,用各自风味独具的梦,装扮着当代中国儿童的生活。

内容推荐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是董宏猷的梦幻体儿童小说。

??这里有一百个中国孩子——从四岁到十五岁——曾经做过的、正在做着的以及即将要做的梦。这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年龄层次不同,民族地域各异,小到四岁的“果味奶汁”“彩色的太阳”,大到服用“苗条剂”的少女、探索百慕大“魔鬼三角”秘密的少男,从小足球队员到找野人的初中生,从朝鲜族小姑娘到藏族小男孩、傣族小和尚,全在董宏猷的书里扮演了一个梦游者的角色,用各自风味独具的梦,装扮着当代中国儿童的生活。

??本书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曾作为唯一的一部纯文学作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国际儿童图书评奖。

作者简介
 董宏猷,湖北咸宁人。出生于武汉市汉口古老的深巷中。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文学期刊编辑。现任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著有《董宏猷文集》四卷,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十四岁的森林》 《少男少女进行曲》;幽默小说系列《天上掉下个胖叔叔》《快快乐乐写作文》《老鼠为什么爱大米》;短篇小说集《湖畔静悄悄》《长江的童话》《深巷明朝开杏花》;长篇散文《三峡绝唱》《扛着女儿过大江》以及散文集、诗集、长篇纪实文学等多种。
    曾三次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还获得中国图书奖、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学金奖、冰心优秀图书奖、陈伯吹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湖北省屈原文艺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武汉黄鹤文艺奖等。作品在台湾被评为“十佳图书”,并获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喜爱歌唱、摄影、藏书和自由长旅。
目录

再版说明

总序

四岁的梦

果味奶汁

滑不到头的滑梯

甜甜的岩石甜甜的山

彩色的太阳

长满小鸟的白桦树

梨树结了“油茶壶”

五岁的梦

放星星

种雪花

香港回家

会生盐茶蛋的母鸡

浇“电”

你有多少个手指

明天又是“爸爸日”

“雀雀儿”飞了

六岁的梦

肚子里有些什么

会跑会游会飞的房子

卖彩石的小女孩

我要爷爷的小轿车

没有门窗的房子

请让我来帮助你

魔幻电子琴

抓“死”

奇异的哈哈镜

蚂蚁的战争

夏牧场在缓缓移动

七岁的梦

关不住的“小松鼠”

奇妙的“作业机”

黑牌

长满鹿茸的密林

“电”耳朵

我不愿当扁南瓜

金色的蝌蚪

八岁的梦

眼泪流光了怎么办

宇宙中的萤火虫

希望

克隆娃

倾斜的“大脸盆”

寻找“卖火柴的小女孩”

牛儿赶“歌圩”

九岁的梦

太阳城

救救爸爸

妈妈的眼睛

叮当叮当响的椰子

头顶瓦罐的长白山

士兵与天使

十岁的梦

装有瞄准器的足球鞋

活泼泼的琴声

噢,迪斯尼乐园

井儿

一封刚刚开头的信

丑陋的小矮人

洋蛐蛐

绿影

野鸭的老家在哪里

“神童”的梦

棋魂

十一岁的梦

透明人

神奇的“百宝衣”

放牛的姑娘爱吃“草”

雪夜,列车奔向北方

长满铜鼓的山冈

江湖少年

十二岁的梦

快把阳光存起来

黑虎,我的黑虎

美丽的小耗子

牙比镰刀快

人和树

“钓人”友谊赛

你有几个外婆

会飞的氆氇

十三岁的梦

腿和轮子

墨源奇观

飞碟之谜

手拉手

黑森林

我是谁

我是冠军

明天就要考试

电比马儿跑得快

山乡“女状元”

十四岁的梦

驼峰里的鱼汤

海上神灯

“野人”出没的山谷

山不转水转

割掉了“假话腺”的孩子

怎样才算男子汉

请你服用“苗条剂”

你好,佐罗

小河涨水

小小联合国

十五岁的梦

挂在半空中的足球明星

太阳是个大蜘蛛

雪原上的红狐

飞向神女峰

醉谷之谜

百慕大“魔鬼三角”的秘密

黄河恋

“女儿潭”边的呐喊

黑树林·大戈壁·红月亮

寻找支点

附录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试读章节

??甜甜的岩石甜甜的山

??他——四岁。第一次吃到爸爸从县城带回的水果糖,高兴极了,他想不到这“小石块”竞这样甜……

??……开门就见山。连绵起伏的山,云雾迷漫的山。清晨,群山像淡蓝色的轻影,静静地酣睡在棉絮似的白云中;白天,群山像一背篓一背篓绿油油的新茶,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傍晚,群山像一堆堆金色的篝火,和夕阳一起庄严地燃烧;黑夜,群山和整个夜色融化在一起,只有在月明风清之夜,才现出它浓黑的剪影般的轮廓。

??而今天,他一开门,便闻到一股水果糖的甜香。这是一种他从未闻过的甜香,甜蜜蜜的,香喷喷的,闻着使人鼻孔发痒,喉咙发潮,像闻着那陈年的苞谷酒,脑壳微微地有点儿发晕……

??他一眼就看见了杉树下的那一堆小石头。那是他捡在一起逗狗玩的。把小石头一扔,不论扔到哪里,大黑狗都能准确地把小石头叼住送回来。可今天,他听见大黑狗在那儿有滋有味地嚼着小石头。咔吧——咔吧——嚼得嘣嘣响,就像他昨天吃糖一样。

??哎呀,大黑狗莫不是在吃我的糖喽?他急忙跑到树下,大吼一声:“呔!狗子!”

??大黑狗不高兴地摇摇尾巴让开了。

??他蹲下身,捡起一颗石头:咦,果真是糖呢!还有点儿粘手,那是早上的雾气使它发潮了。他捉住一颗小石头,伸出舌头舔了舔,呀,甜!甜!真是糖呢!

??哈哈!我有这么多的糖啦!

??他急忙张开五指,去抓这些甜石头,一大把一大把地往兜里装。

??这时,他又听见咔吧——咔吧——的咀嚼声。他抬头一看,大黑狗正站立起来,前爪扒拉着一块大岩石上的杂草,正在啃那块大岩石呢!

??怪事!这狗子疯了吗?怎么啃起石头来了?

??嗯,莫不是这块大石头也是糖?

??他兴奋起来,急忙跑下坡,赶那黑狗:“呔!呔!呔!”

??大黑狗不高兴了,朝他狠狠地吠了几声:“汪!汪!汪!”

??他可不怕大黑狗。他是和大黑狗一起长大的。婆婆说他也是个狗娃。他睡觉也偎着大黑狗睡呢!

??他瞪起了眼睛。大黑狗狠狠地啃了那石头一口,叼着一大块石头,跳开了。

??这块大岩石,足足有桌面那么大。他第一次发现,这岩石竟是绿色半透明的,就像水果糖—阵。他迟疑了一下,然后趴在岩石上,伸出舌头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嗯,甜!甜的!

??哎呀,这么大的糖糖呀!

??他高兴地舔舔嘴唇,用袖口揩揩嘴,揩揩鼻涕,转身就往回跑。他要告诉爸爸,快点叫人来,把这块大糖糖搬回去。??“汪汪汪——汪汪汪——”一阵兴奋而慌乱的狗吠声。他抬头一看,呀,大黑狗不知什么时候跑到屋后的山上去了。再看那山,呀!满山都是五颜六色、绚丽夺目的糖糖!比蝴蝶还要漂亮的糖纸,闪闪发亮,而大黑狗咬不开那糖纸,急得直叫唤。

??他望着眼前的糖果山,呆住了。是的,他每天都到山上去玩。山匕有苞谷地,有清亮的山泉,有满山的绿树绿草,有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野花。春天,满山翩翩飞舞着鲜艳奇丽的蝴蝶,蝴蝶和野花融为—体,有时竟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野花。但是,山上从来没有糖果呀……

??‘狗子!”他一声呼唤。大黑狗叼着一颗包着彩色糖纸的糖糖跑过来了。他接过这花糖糖,剥开糖纸,舔了一口,呀!又甜又香!

??‘是糖糖!是花糖糖!”他兴奋地举起了双手,朝山上跑去。

??他看见爸爸、妈妈、爷爷、婆婆、姐姐都在山上忙碌着。大家都不说话,都笑眯眯的,将糖果装在背篓里。一背篓一背篓的花糖糖,闪着奇异的光芒,他也跑上前,张开小手,拼命地抓着花糖糖,往背篓里装。?‘糖糖!花糖糖!”他高兴地笑着,笑得比糖还要甜……

??[他迷迷糊糊地醒了,又翻个身甜甜地睡了。枕头边。放着那块只舔了几口的“甜石头”。春夜。山里很静,很静……]P7-9

序言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回顾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心潮涌动,激情难抑。

??一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茅盾《关于“儿童文学”》)。更具体地说,作为一种新式文学类型的儿童文学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和流传开来的。当时代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具有现代性观念和形式的文类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因而“儿童文学”这名称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儿童本位”、“儿童文学”,一时成了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最时髦、最新鲜、兴高采烈、提倡鼓吹”(魏寿镛等《儿童文学概论》1923年版)的热门话题。

??尽管“儿童文学”这名称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儿童也即我们的祖先对文学的接受是一片空白。正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一样,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儿童接受文学的方式与阅读选择也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有民间讲述、蒙学读本传播和儿童自我选择读物三种途径,尤其是民间讲述。证诸史实,中国古代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民间群体生产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中大量体现为民间童话与童谣。学界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民间童话的遗产相当丰富,例如“灰姑娘型”文本《酉阳杂俎·吴洞》比之欧洲同类型童话还要早出七八百年。因而有论者这样断言:“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周作人《古童话释义》)正因如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那种认为中国儿童文学是从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童话》丛书,或是从1921年叶圣陶创作《小白船》开始的说法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们承认民间文学是文学,民间童话与童谣(已被古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作品)属于儿童文学范畴,那么,很显然,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自然可以提前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我们认为,那种对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需要加以讨论和正视的。对待历史,我们必须采取审慎和“同情的理解”的态度。

??二

??我们一方面需要尊重历史,同时需要用发展的观念考察和疏证历史。尽管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则是全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中最丰富最激动人心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是指起始于20世纪初叶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现现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一种自觉地全方位地服务服从于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至今已有一百年上下的历史。1902年黄遵宪尝试用白话文创作的儿童诗《幼稚园上学歌》,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毓修编译的童话《无猫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发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女儿》,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发兴起的重要文学事件与表征。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周作人于1920年发表提出全新儿童文学观念的论文《儿童的文学》,郑振铎于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种纯儿童文学杂志《儿童世界》,叶圣陶于192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创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冰心于1923年推出原创儿童散文《寄小读者》,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念、新作品、新思维形成与奠基的标志性象征与成果,其中的重中之重当数叶圣陶的《稻草人》。这部辑录了23篇短篇童话,体现出“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郑振铎《(稻草人>序》)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儿童文学思想的童话集,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肯定与赞誉,被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表>译者的话》)。“稻草人”的道路实质上就是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成长、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上个世纪20年代叶圣陶开创、30年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的推进,源远流长地延续至今,形成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规范与审美追求。这主要有:

??第一,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始终紧贴着中国的土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这中间有一个转换。20世纪早中期的儿童文学创作与观念,主要直面的是成年人所关切的中国现代社会问题和历史课题,围绕着成年人的革命、救亡、战争、运动、意识形态等展开艺术实践,从中展现出中国儿童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观念更新所带来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将以前的“成人中心主义”转向以儿童为中心,直面的现实则由成年人的现实转向儿童的现实,努力贴近儿童的现实生存与生活状况,贴近儿童的精神生命“内宇宙”,贴近儿童的审美意识与阅读接受心理,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这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革命性位移”。新时期儿童文学蔚为壮观的原创生产的突破、变革与发展,正是这一“革命性位移”的审美嬗变的结果。

??第二,强调文学的认识、教化功能与作家作品的社会责任意识。从上个世纪20年代郑振铎提出儿童文学要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稻草人>序》),郭沫若提出儿童文学要“导引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儿童文学之管见》),30年代茅盾提出儿童文学“要能给儿童认识人生”、“构成了他将来做一个怎样的人的观念”、“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关于“儿童文学”》、《再谈儿童文学》),张天翼提出儿童文学要告诉儿童“真的人,真的世界,真的道理”(《(奇怪的地方>序》),50年代陈伯吹提出“儿童文学主要是写儿童”、“要以同辈人教育同辈人”(《论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几个问题》),到80年代曹文轩提出“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承担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的天职”(《觉醒、嬗变、困惑:儿童文学》),新世纪初曹文轩又提出“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应该给孩子什么?》),受这些20世纪重要儿童文学观与价值取向的深刻影响,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在与社会与时代无法也无须割舍的联系中,一以贯之地承担起了自己对未来一代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并创造出自己的象征体系与文类秩序。

??第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追求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统一,思想性、艺术性与儿童性的统一,追求儿童文学至善至美至爱的文学品质。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是一种具有“文学的现代化”特质的全新文学。儿童文学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儿童观”的转变上。从视儿童为“缩小的成人”的传统观念,到五四时期的“救救孩子”、“儿童本位”,到共和国成立后的“红色儿童”、“革命接班人”,到新世纪的“儿童权利”、“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的各个历史时期无不与中国人儿童观的更新与转型紧密相联。儿童观导致建构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观影响制约儿童文学的创作、批评与传播。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与理论交锋,例如20年代的“神话、童话是否对儿童有害”的辩论,30年代的“乌言兽语之争”,40年代的“儿童文学应否描写阴暗面”的讨论,50年代有关童话体裁中幻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讨论,60年代的对“童心论”、“古人动物满天飞”的无端批判,80年代以后关于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儿童化与成人化、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探讨,无一不与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相关。特别是新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儿童文学理论观念,如“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反儿童化”、“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的双逻辑支点”、“儿童文学的成长主题”,以及“儿童文学的文化批评”、“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儿童文学的童年记忆”等,同样无一不是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的更新的表征与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儿童文学的学术品质,促进了儿童文学创作生产力的解放。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正是在螺旋式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批评家为此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思想交锋与艺术探索和实践,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现代化”更深刻地体现在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儿童文学文体建设与审美创造方面,这是一个关系到儿童文学之所以为儿童文学的复杂的艺术课题。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探索与创造,中国儿童文学不仅在如何处理诸如“儿童文学与政治”、“儿童文学与教育”、“儿童文学与童心”、“儿童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儿童文学与外来影响”、“儿童文学与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与市场”、“儿童文学与影视网络”等这类艺术难题方面蹬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不断作出自己的思考与选项,而且在创作方法的选择,文学语言的规范,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儿童戏剧各类文体的内部艺术规律的建构:如小说中的成长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童话方面的幻想性、逻辑性、夸张性、象征性问题,诗歌中的幼儿诗、儿童诗、少年诗,幼儿文学中的图画书、低幼故事、儿歌,以及文学名著“少儿版”的改写等等,经由几代作家以极大的艺术匠心前仆后继的创造性劳动,终于在世界儿童文学艺术之林中树立起了充满鲜活的中国特色与审美趣味的艺术华章。也正是在这样的艺术探索和审美追求过程中,终于产生了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曹文轩、秦文君这样的足以显示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达到的水平的标志性作家,以及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著名儿童文学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戏剧家、儿童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他们艰苦卓绝的艺术创造所获得的百年儿童文学经典,已经成为滋养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文学养料,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并且创造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新的人物谱系(20世纪中国文学创造的人物谱系除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外,还有儿童形象的谱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与世界儿童文学的艺术宝库。

??三

??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那些曾经深深感动过少年儿童的作品,将使人终身难忘,终生受惠。在今天这个传媒多元的时代,我们特别需要向广大少年儿童提倡文学阅读。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动人心弦的艺术意境,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我们认为,用优秀文学作品滋养少年儿童的心田,培育未成年人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来一个我们民族自己的原创经典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与应用,是一件意义重大、十分适时的新世纪文化建设工程。为此,我们特选编《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以下简称《百年经典》),并由一贯重视打造高品质、精制作图书品牌的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精编精印出版;同时,《百年经典》的选编出版,也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后,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

??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经典》锁定的主要目标。

??第一,《百年经典》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我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经典》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经典》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到现代性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我们认为,只有进入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视野并为他们喜爱、接受的作品,才具有经典的资质与意义。我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验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同时,我们也把《百年经典》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儿童文学品牌工程,计划在今后收入更多新人的优秀之作,努力将本书系打造成新世纪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建设、推广基地。

??《百年经典》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我们坚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在不断实现艺术创新与高贵品质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精神性格、文化心理、国民素质产生更加积极、深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高端选编委员会

??2005年12月16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宏猷是真切、热诚的,他这一百个梦,可不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相反,充满着明快艳丽的色调,不乏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慰藉的同时,又给他们以力量和勇气。——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实际上就是当今中国孩子的幻想之梦、人生之梦,是他们真实的精神现实和自下而上状态的特殊方式的展示。——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