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郭小雨的春天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尚若宇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尚若宇所著的这部小说《郭小雨的春天》是15岁的小作者尚若宇12岁时以自身经历创作的都市流动儿童校园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郭小雨是跟随母亲在都市生活的流动儿童,因为户口问题,上学成了很大的难题,卖菜的母亲为了让郭雨得到很好的教育,只有无奈地让她上了高价私立学校……

小说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塑造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远离家乡,在乌鲁木齐顽强生存打工者的新形象,同时也细腻刻画了作为流动儿童卑微的心理、独特的性格、非凡的童年经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

内容推荐

由尚若宇所著的这部小说《郭小雨的春天》,是14岁的流动儿童尚若宇12岁时创作的以都市里流动儿童小学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从兵团团场连队来乌鲁木齐上学的郭小雨的讲述,向我们展现了乌鲁木齐一群流动儿童独特、感人的校园生活。小说虽然稚嫩,但是第一部反映新疆打工子女的小学生活,真实可信。塑造了一批各地各民族打工者远离家乡,在乌鲁木齐顽强生存的打工者新形象,歌颂了民族团结、友谊和亲情,同时也细腻刻画了流动儿童卑微的心理、独特的性格、非凡的童年经历,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我到乌鲁木齐啦

第二章 快乐的幼儿园

第三章 开斋节

第四章 我要上学

第五章 我不会当班干部

第六章 冬天来了

第七章 寒假回团场打沙枣

第八章 我戴上了红领巾

第九章 跳跳床游戏

第十章 六一儿童节

第十一章 孔雀鱼

第十二章 我和外婆捡破烂

第十三章 流浪狗点点

第十四章 堆雪人

第十五章 生活是多彩的

第十六章 偷钱风波

第十七章 三天寄宿生活

第十八章 来不及长大

第十九章 滑板热潮

第二十章 数学老师好讨厌

第二十一章 图书角与值周生

第二十二章 流浪狗梦梦

第二十三章 打架

第二十四章 搞怪的同学

第二十五章 情窦初开

第二十六章 回家过年

第二十七章 参观博物馆

第二十八章 抢劫事件

第二十九章 正在发育

第三十章 青春期的烦恼

第三十一章 学做饭

第三十二章 暑假生活

第三十三章 金童玉女

第三十四章 学跳舞

第三十五章 男生和女生的斗争

第三十六章 上牙套

第三十七章 和妈妈的较量

第三十八章 寒假补课生涯

第三十九章 补课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第四十章 殊死较量

第四十一章 童年不再来

读者评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我到乌鲁市齐啦

我叫郭小雨,今年7岁了。

6月5日那一天,在乌鲁木齐做卖菜生意的妈妈把外婆和我从奎屯一个团场接到了乌鲁木齐。我们终于在一起了。

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妈妈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特地在她卖菜的小区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想让我在小区附近的学校上小学。

妈妈带着我和外婆从乌鲁木齐汽车站下车,我们三人提着大包小包上了一辆出租车。

哇,乌鲁木齐怎么这么大呀!数不清的高楼大厦。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在出租车上左看右看,怎么看也看不够。不一会儿出租车开进一个叫广晟园的小区,车行驶到小区深处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谷”里停了下来。

妈妈租的房子就在这个“山谷”中,这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那种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安宁的小花园。

我和外婆下车随着妈妈上了二楼。我家租的房子在21号楼一单元202,客厅有简单的旧家具和旧电器。卧室有两间,妈妈住小卧室,我和外婆住大卧室。客厅和厨房的窗户正对着“小山谷”。“山谷”里种满了榆树和白杨树,我推开客厅窗户,树木和花草的芳香徐徐吹进,沁人心脾,仿佛置身在幽幽空谷之中。

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出去玩一会儿。”妈妈犹豫片刻,说:“好吧,不过你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和陌生人说话?”妈妈揉揉我的头,说:“这里可不比团场,大城市人多复杂,你出门应该注意安全。”我不耐烦地说道:“知道啦!妈妈真的很唠叨。”说完我蹦蹦跳跳地出了门。

一下楼,我看到许多海棠树和榆树,树下都是一片片草坪,几条蜿蜒的石子小路通向凉亭。

太阳的余晖落在树木中间的凉亭上,给凉亭镀了层柔和的金边。

凉亭旁边有许多小孩子在运动器材上玩耍。我用兵团人特有的“洋气”河南话向他们打招呼:“你们好!我叫郭小雨,从奎屯来,很高兴认识你们。”

两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向我走来,其中一个维吾尔族小女孩笑着向我打招呼:“你好!我叫美丽娅·马木提,美丽娅是我的名字,马木提是我爸爸的名字,你直接叫我美丽娅就行了。我今年7岁,是阿克苏人。”

美丽娅有一双闪闪发亮棕色的眼睛,眼尾上翘,长长的睫毛蝶翼般微颤,一头蓬松浓密的黑发,一身粉红连衣裙,就像童话里走出来的公主。我连忙回答:“你好!你好!”

另一个黑瘦黑瘦、模样俊俏的女孩向我介绍自己:“我叫杨小凡,是本地人,今年也7岁了,我和美丽娅都在斜对面21号楼红樱桃幼儿园上学。我家住那里。”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惊讶地说道:“哇,和我家是一栋楼啊!”杨小凡含笑说:“我家是四单元一楼,你家呢?”

我看着她说道:“我家是一单元二楼。我9月份就要上一年级了,不过我还要去幼儿园学习一段时间。”

美丽娅和杨小凡大声说:“去我们的幼儿园!去我们的幼儿园!我俩9月份也上一年级。”

我高兴地蹦了起来,说:“好呀!我回家就给妈妈说。”

第二天,妈妈就带我去了幼儿园报到。

幼儿园占了一个单元的三层楼,我们大班在二楼上课。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是一个温柔好看的女老师给我们教20以内的加减法,我学的可认真了。

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老师把我们带到楼下空地上,他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地背着《三字经》,我们也装模作样地跟着念,有趣极了。

午饭是特别好吃的油塔子和肉汤。饭后,老师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小点心。我在幼儿园度过了愉快的第一天。

下午放学后,美丽娅和杨小凡带我去我家楼后的“小山谷”里玩。

“哇,这里好美啊!”我大声叫了起来。“山谷”里草木旺盛,昆虫飞舞。我陶醉地看着丛林中飞来飞去的蝴蝶,灵机一动,说道:“我们给这个小山谷起个名字吧,叫蝴蝶谷行吗?”美丽娅和杨小凡高兴地说:“‘蝴蝶谷’这个名字亚克西(好)!就叫‘蝴蝶谷’吧!”(P001-004)

序言

引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和别人的不一样。我是一名奎屯团场连队的儿童,一直跟着外婆生活。母亲离开团场连队,到了大城市乌鲁木齐打工卖菜。我很想母亲,母亲也想我。终于有一天,在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把我和外婆接到了乌鲁木齐。来到母亲的身边,我可高兴了,可母亲却发愁了。母亲是打工人员,我们都没有乌鲁木齐户口,母亲带着我去附近第十八小学报名,人太多.没能报上,所以我就不能去公立学校上学。母亲为了让我上学,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不得不出高价让我上私立学校。于是,我这个打工子女在乌鲁木齐开始了小学生活。

我是打工子女,也就是电视上说的流动儿童。在我们学校里都是我这样的流动儿童,和别的公立学校的学生不一样。你想知道我们学校是怎样的吗?让我给你讲一讲我们学校里流动儿童的故事吧,你肯定会喜欢的。

告诉你吧,我们流动儿童,父母在哪里打工,我们就在哪里上学,没有固定的学校。所以呀,我们的故事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是很特别的故事。如果你读了我们的故事,就会知道我们的秘密,你一定会觉得我们流动儿童的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今年15岁了,这是我12岁那年写的第一部小说,然后我在八年级暑假和寒假期间把小说里每个章节反复修改了十多遍,《郭小雨的春天》就这样诞生了。小说内容写的全是我们学校的故事,也是我们几个好朋友的故事。我现在正在写我的第二部小说,内容保密。哈哈……

后记

读者评论

寒假,妈妈让我看了尚若宇姐姐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我看完很是感动,眼前出现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流动儿童在乌鲁木齐120学校上学的情景。喜欢书中的班长吴子恩,她随母亲从四川来到乌鲁木齐,母亲在小区开了个小宾馆,后来生病去世,她在乌鲁木齐社区和李莉老师的照顾下小学毕业,考入重点中学。而我这个在乌鲁木齐长大的孩子,却不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上学和放学都是爸爸开车接送,很是惭愧。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小作者尚若宇姐姐的文笔值得我学习。

——乌鲁木齐22小 李睿鸣

在我们六年级(2)班QO群里看到我的同桌尚若宇写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小说里的王凯是以我为原型的,我在班里属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小说中有许多我们六年级(2)班的趣事。尚若宇在五年级时有一篇《搞怪的同学》以我为主角,在《乌鲁木齐都市报》发表,她从此开始喜欢写作。我们在学校也常吵吵闹闹,真没有想到尚若宇把我们班的许多事情都写进了小说,把我们班的同学各个描写得活灵活现,生动可爱,同时把班主任李莉老师刻画得很真实。我希望尚若宇以后多写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希望能常常看到她的文章。

——乌鲁木齐71中 王闯

我在邮箱里看到同学尚若宇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小说中的林薇是以我为原型的。我也是打工子女,我的父母是在江河市场卖大米的。吴子恩是以我们120小学的另一名同学为原型,她妈妈得乳腺癌去世,在乌鲁木齐社区和120学校的老师照顾下,她完成小学学业。我们这些打工子女在乌鲁木齐快乐地生活着,我也和尚若宇同学一起考入了乌鲁木齐12中外国语学校,真心希望尚若宇以后能为我们写出更多好的作品来。

——乌鲁木齐12中外国语学校 董晓妍

妈妈给我看了邻居尚若宇姐姐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我没有想到天天和我在一起玩耍的宇宇姐姐,把我们广晟园小区描写得那么像,凉亭、楼后小山谷都是我们小孩子爱去的地方,还有流浪狗点点、梦梦都是我们的玩伴,当看到文中描写流浪狗时,就感觉点点和梦梦在我眼前一样,太不可思议了。

——乌鲁木齐18小 赵阿宝

看完我最好的朋友尚若宇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很感动,因为小说中的王欣欣就是我。我的父母是从河南来到乌鲁木齐的,在江河市场卖调味品。我和尚若宇在学校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起吃饭、上厕所,相约做一辈子的好朋友。遗憾的是我俩最终因为没有考进一个学校而分道扬镳。我和尚若宇的最初梦想是她写小说,我画画。希望老朋友写作越来越好。

——乌鲁木齐4中 王欣欣  寒假,我看了长篇小说《郭小雨的春天》,看到了我们班许多同学的影子。我随父母从甘肃老家来到鸟鲁木齐,在120学校上学,父母在学校附近凌庆菜市场卖菜,现在我户口还在甘肃老家。小说描写了我们在120小的好多趣事,仿佛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我们这些户口不在鸟鲁木齐的孩子,却和本地孩子一样在乌鲁木齐上完小学,现在正在上初中,将来会在乌鲁木齐上高中。我们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生活,希望我们将来能从乌鲁木齐考入大学。

——乌鲁木齐71中 魏玉龙

尚若宇同学的这部小说非常精彩,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小学同学的真挚感情,更有着作者从心灵上的成长,比如作者喜欢用自嘲去表达对一件事物的情感以及自己的一些小抱怨。我们能从中读到作者写作此书时的心情,她对小学同学的怀念以及对今后初中学习的期待。书中将配角的人物性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外婆喜欢捡垃圾;外婆不让小雨和学习不好的小凡玩耍,怕影响小雨学习;杨小凡家长也不喜欢小雨去她家玩耍,因为城里个别人不喜欢自家孩子和外地打工孩子在一起玩耍。尽管两家大人都出来干涉,可小孩子们才不管大人们的想法,该干吗就干吗。作者描写极为生动,极为逼真,我们通过文章也了解到了作者的现实生活。这部小说反映了打工子女在乌鲁木齐的童年生活,值得一读,点赞!

——乌鲁木齐12中外国语学校 周雨彤

我在六年级暑假就看了尚若宇的小说前半部分,我俩住在一个小区,我暑假天天去尚若宇家找她玩耍,她都说要练习打字,写小说。我们l 20小当时没有计算机,新的学校还没有建好,她为了写小说总是不能出来玩。小说里有我们在小区蝴蝶谷追蝴蝶,以及去尚若宇家玩跳跳床的趣事,真实记载了我们这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子女在乌鲁木齐的生活。201 4年寒假,在六年级(2)班群里得知尚若宇的小说要出版,我真的不敢相信,还真是应验了那句话:?时间用在哪里,成就一定在哪里。”尚若宇把时间放在写作上,还真有收获。祝老同学写作路上一帆风顺。

——乌鲁木齐13中陈丹琪

寒假,舅母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给我们1 2中外国语学校八年级(1)班尚若宇同学的小说画插图,我在邮箱里下载了尚若宇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按照小说里每章节的故事内容配插图。我看完小说后,才知道小说中的这些流动儿童在乌鲁木齐生活是多么不容易,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幸和磨难。暑假他们捡破烂、发传单、帮助妈妈卖西瓜,而我们这些城市孩子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对他们乱发脾气,从不体谅父母辛苦了一天回家还要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就觉得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看看小说里的孩子,想想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就心存愧疚。我希望更多人喜欢这部小说,也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小说插图。  ——乌鲁木齐12中外国语学校九年级(4)班周海馨

我是《郭小雨的春天》里的杨小凡,和尚若宇是邻居。尚若宇的文笔实在是让我折服,如果跟她不是闺蜜的话,会以为小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姐姐写的。小升初后的那个暑假,假期有三个月长,我和尚若宇有两个多月没有见过面。一次在楼下偶然看见她,我兴冲冲地跑过去向她炫耀我的长篇小说发表在网上了,她对我说:“我的长篇小说也写了4万多字了。”我惊奇万分地说:“你什么时间写的?也不告诉我一声,你发表在哪个网上了?”她说:“我都好长时间没有出来玩了,又没有见到你怎么给你说啊。我在00邮箱里写的,还没有发表呢。”我一脸兴奋想让她和我在一个网站写作,我说:“我现在就去你家帮你把小说发表到小说阅读网,我们一起在网上写作好吗?”于是尚若宇的长篇小说我帮她发表到了网上,我们俩在网上开始了写作生涯。我在这里给尚若宇挺一个:咳咳,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新生代中学生作家首次回忆小学生活的小说,里面有欢笑有悲伤有难过,保证让你意犹未尽!哈哈!【捂脸】

——乌鲁木齐71中 未出道小作家荏苒(本名杨书凡)

去年10月,有位文友特别向我推荐了一位乌鲁木齐的OO后小作者尚若宇。从10岁起先后在《新疆都市报》上发表《搞怪的同学》《外婆》《滑板热潮》《滑雪》等作文。

出于爱才之心,我便在梧桐文苑特别开辟一个专栏,命名为“梧桐春蕾”。于此,尚若宇2014年11月19日注册江山,随之开始用笔名尚诗云在江山文学网“梧桐春蕾”园地发表24篇文章。其中社团推荐12篇,精品推荐3篇。

我不得不肯定这个孩子的难能可贵之处:一是她的时间观念。时间老人对她和别的孩子都是一视同仁,别人一天24小时,她也只有24小时。二是她的自制力。她是一个在校就读生,每天有做不完的各门功课,有各种形式的考试,参加各种辅导,再加上还要参加择校角逐等社会活动,有应接不暇的杂乱琐事,还有来自各种诱惑的干扰等。三是她的毅力。寻求无拘束、无羁绊,轻松、散漫、快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她毕竟只有12岁呀!四是她的才气。一个年仅12岁的儿童,很多同龄孩子在她这个年龄,连写一篇500字的作文都谈文色变,笔下生刺,很多人还请老师多年辅导都不能开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她超越了同龄人,化别人不可能为可能,创造了别人不可思议的传奇。这就是传奇,这就是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动力。

“受女儿的影响,我对文学也有了兴趣。”这是尚若宇妈妈自序中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我的感受颇多。这是江山网站唯一一对“雏凤”促“老凤”,“老凤”后“成凤”,比翼在江山,两代同翱翔的典型母女。因此,孩子的这部长篇,既是一本有生活、有情趣、有思想、有意义的书,同时也是难得的家教读本。

读尚若宇的作品,如同步入天山脚下一个欢乐的童话世界,置身新世纪的小学课堂。在小作者笔下,在这个西北边陲的童真世界里,童真与童趣相映,纯真与欢乐同行,天真与烂漫相伴,纯洁与无邪共生,手足和亲情相随,当然还有沉重与忧郁同在。

作品通过一群流动儿童在乌鲁木齐的一幅幅鲜活灵动的画面,一帧帧天真活泼的剪影,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带着读者徜徉于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领略天山雪后粉妆玉砌的洁白,感受维吾尔族淳朴友好的世风,分享欢歌笑语,承载酸甜苦辣,体验人情冷暖,使人在轻松愉快、趣味惬意的轻快中使内心的情感获得释放。

小作者尚若宇的作品还以一颗本真、自然的“童心”,一支丹青、质朴的文笔,一张素颜、不施粉黛的童子面,让欢乐、忧伤、感动与感悟在真情中流露。

这种特有的儿童情趣和品格,使其在生活与文学,阶层与门第,校园与家庭,少男与少女,学生与老师,邻里与街坊,儿童乃至成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多彩的桥梁,以强大的吸附力牵引着小读者们趋步其中,一道徜徉花季,分享芬芳,并乐而忘返。

——江山文学网晚霞晓文

一年前,第一次读完尚若宇同学的《郭小雨的春天》后,让我为之震惊。一个12岁的孩子,一个小学毕业生,竟然有那么好的文字功底。让人惊叹的是,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刻画逼真,心理描写细腻,环境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应用恰到好处。更可喜的是小作者塑造人物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与同学相处的细节、流动儿童的生活经历,更是体现了作者观察生活的能力。这些功底让许多大学生也望尘莫及。小作者从习作起步到如今取得的成绩,也就用了短短的两年,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勤奋和上进。这样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想小作者一定会像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在文坛上。

《郭小雨的春天》中,不管是活泼、善良的主人公郭小雨,还是可爱的少数民族女孩美丽娅、顽皮淘气的王凯,作者把一群流动儿童的生活跃然于纸上,把同学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经历描写得栩栩如生。当她写到了与美丽娅在小区楼前的初识,到几个小朋友在美丽娅家做客过“六一”,还有寄宿在美丽娅家,把流动儿童和当地少数民族儿童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学习的情景表现了出来。这些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不管是汉族、哈萨克族还是维吾尔族,孩子在一起,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文章再现了乌鲁木齐这座边城各民族之间互相融合的情景。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参观博物馆这一章节,作者不仅把新疆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写进文章,还让读者感受到新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征文经我修改投稿后,得到了奖项,受到了表扬和奖励。这次获奖经历让小作者在同学们面前终于扬眉吐气了。从这以后,她又以班里的王闯同学为原型,写了《搞怪同学》在《新疆都市报》上发表。无心插柳柳成荫,小作者有了成功的喜悦之后,开始走向了写作之路。是呀,也许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却是那么大。鼓励、表扬、成功的体验都能使一个孩子从自卑变得自信。

小作者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她那两年的亲身经历,她把他们转化成日记和作文,日积月累地保留下来,被有心的妈妈存入了电脑。初一暑假,作者开始整理日记和作文,经过修改整理,长篇小说《郭小雨的春天》诞生了。又经过初二暑假的精心修改使小说更加完美。

我希望小作者尚若宇同学继续努力,有了第一部处女作之后,再创佳绩,写出更多的好作品,也许若干年后,你也会像莫言老师一样,站在领奖台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努力吧!

——乌鲁木齐120小学校 李莉老师

书评(媒体评论)

寒假,妈妈让我看了尚若宇姐姐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我看完很是感动,眼前出现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流动儿童在乌鲁木齐120学校上学的情景。喜欢书中的班长吴子恩,她随母亲从四川来到乌鲁木齐,母亲在小区开了个小宾馆,后来生病去世,她在乌鲁木齐社区和李莉老师的照顾下小学毕业,考入重点中学。而我这个在乌鲁木齐长大的孩子,却不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上学和放学都是爸爸开车接送,很是惭愧。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小作者尚若宇姐姐的文笔值得我学习。——乌鲁木齐22小 李睿鸣

在我们六年级(2)班QO群里看到我的同桌尚若宇写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小说里的王凯是以我为原型的,我在班里属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小说中有许多我们六年级(2)班的趣事。尚若宇在五年级时有一篇《搞怪的同学》以我为主角,在《乌鲁木齐都市报》发表,她从此开始喜欢写作。我们在学校也常吵吵闹闹,真没有想到尚若宇把我们班的许多事情都写进了小说,把我们班的同学各个描写得活灵活现,生动可爱,同时把班主任李莉老师刻画得很真实。我希望尚若宇以后多写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希望能常常看到她的文章。——乌鲁木齐71中 王闯

我在邮箱里看到同学尚若宇的小说《郭小雨的春天》,小说中的林薇是以我为原型的。我也是打工子女,我的父母是在江河市场卖大米的。吴子恩是以我们120小学的另一名同学为原型,她妈妈得乳腺癌去世,在乌鲁木齐社区和120学校的老师照顾下,她完成小学学业。我们这些打工子女在乌鲁木齐快乐地生活着,我也和尚若宇同学一起考入了乌鲁木齐12中外国语学校,真心希望尚若宇以后能为我们写出更多好的作品来。——乌鲁木齐12中外国语学校 董晓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