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大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王骧陆//元音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骧陆、元音所著的《开大智慧》中不少内容鲜为人知,却与人人密切相关:人的由来与归宿、因果定律、开大智慧了脱生死……在其他普及型佛学书中较少见。读此书会有许多启迪,学佛的定慧力利于实践智慧人生——健康正直的品德、智慧处事的方法、辨明正路的方向……

本书适于已初步敬信佛法尚未修行者、有志开慧心安者、虚心容纳因果轮回等善知识者阅读,居士可推荐给善根较深的亲朋好友。如有念佛或参禅等不得力、尚未证见本性、有志探求心密的居士,也可阅读并觅师。

内容推荐

王骧陆、元音所著的《开大智慧》中不少内容鲜为人知,却与人人密切相关:人的由来与归宿、因果定律、开大智慧了脱生死……在其他普及型佛学书中较少见。就如心密三祖元音老人曾说:“能有幸听到这个法,是多生历劫所种善根得的福报!要做难遭遇想。”因此希望读者以谦逊崇敬、感恩之心和人性本有之善心来阅读。

当今的社会现象之一:很多人认为“只要做个好人,不学佛没关系”,为了生计或安于逸乐,读此书会有许多启迪,学佛的定慧力利于实践智慧人生——健康正直的品德、智慧处事的方法、辨明正路的方向……

在现实中提升道德修养、心态宽容平和、积极处事做人、了脱生死烦恼——用佛法有不可思议的作用和力量。因洞明因果、转变因果、而改变命运;因慧照转空、化苦为乐、而心安自在。

现象之二:许多人希望幸福、成功。学佛一旦明白因果律、增强定慧力,可惜福、善处富贵,使福慧、事业增益。有人问:佛门即空门,讲“四大皆空”,如何干好事业?当你了解、走进她,则会明白:这个“空”是妙有真空、妙用无尽、非空无所有;觉悟像金钥匙,开启智慧人生的一个个大门。

1.第一章中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佛法博大精深、真心是主人、临终得度、出轮回才究竟”等内容。由于人人要面对生死关,并简介了:临终如何生善道?如“移身体要谨慎”等六个极实用、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在自他兼利和随缘帮助亲朋方面都极重要。人身难得,了解并做到,就增加生善道的力量。

2.因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八苦。故佛菩萨出世度众生,转迷为觉、得定增慧、益于人类。第二至五章介绍了:大家较熟悉的几位佛菩萨、祖师,及释三宝、释苦、如何了生死、释解脱、说因果、大智慧饶益、真实受用、般若灯之传承、开慧得定的几种修行法概要等,及学佛最初之决定和谈世法的“养生之道”等。

3.第一章是元音老人著述,第三章是王骧陆居士著述,第二、四、五章有三位上师著述,分别整理,在章(或节)后注明。为了方便理解,对部分名词做了注释。

4.附录一的“六凡轮转门”有因果、轮回等释疑答问,及转生投生的真实事例说明:人临终不是断灭,是心识相续,系近代佛学大师范古农老居士的著述。

5.附录二“心密祖师传略”,祖师因盛德在中国佛教界受到尊重。早在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二祖归依初祖,虔修心密印心后,讲佛法乃悟后开示,结合实际、精深通达。北京大学张东荪先生讲授哲学,每遇佛学问题必亲自登门请教,对二祖的精辟论解,甚是钦佩。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已故)对两位祖师十分尊重。时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道生法师,对三祖评价很高(其余详见本书“著述者简介”)。

6.对一时不理解的内容请理解主要的义理,勿起疑谤,免受恶果,如法修持可证明因果确有……也可增进理解。

《开大智慧》适于已初步敬信佛法尚未修行者、有志开慧心安者、虚心容纳因果轮回等善知识者阅读,居士可推荐给善根较深的亲朋好友。如有念佛或参禅等不得力、尚未证见本性、有志探求心密的居士,也可阅读并觅师。愿本书成为通向智慧人生彼岸的指路明灯。

目录

内容提要

序一

序二

著述者简介

第一章 了脱生死门

 1.1 生死事大

1.1.1 佛性是什么

1.1.2 因果轮回

1.1.3 无常迅速

1.1.4 佛法博大精深

1.1.5 真心是主人

 1.2 中有解脱

1.2.1 大悲心愿

1.2.2 中有的种类

1.2.3 临终得度

 1.3 要好好用功

 1.4 出轮回才究竟

第二章 四圣慈悲门

 2.1 释迦牟尼佛

 2.2 阿弥陀佛

 2.3 观世音菩萨

 2.4 地藏菩萨

 2.5 达摩祖师

 2.6 玄奘法师

第三章 正法启机门

 3.1 释佛

 3.2 释法

 3.3 释僧

 3.4 释我

 3.5 释苦

 3.6 如何了生死

 3.7 无明

 3.8 释业障

 3.9 除业障之法

 3.10 释解脱

 3.11 说因果

 3.12 辨心性

 3.13 性心不二

 3.14 根尘相对

 3.15 心谓宝藏

第四章 般若饶益门

 4.1 佛学常识

 4.2 真实受用

 4.3 般若灯之传承

 4.4 佛教三宗简述

4.4.1 禅宗

4.4.2 净土宗

4.4.3 密宗

 4.5 修行方法概要

4.5.1 六字大明咒修法

4.5.2 心中心法修持法要

4.5.3 大弥陀法

4.5.4 密宗念佛法

第五章 普度福佑门

 5.1 学佛最初之决定

 5.2 谈养生之道

 5.3 《解脱歌》浅释

附录一 六凡轮转门

附录二 心密祖师传略

 1.大愚阿闭黎传略

 2.王骧陆居士传略

 3.元音老人传略

 4.大德元音老人安详舍报

附录三 主要摘录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了脱生死门

今天,有无上胜缘,和诸上善人共同研究佛法。诸位切莫看轻自己,因为一切众生均具如来智慧德相。

我们平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呀,试看六合之内、宇宙之中的芸芸众生,得人身者能有多少啊?胎、卵、湿、化四生不知道有多少,就像大地的土那么多,得人身者只如一指甲里的土,真是少得可怜;可那些昆虫、蚂蚁遍地都是,还有我们平常喂鱼的鱼虫,用网一兜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说“人身难得”真是不错!而既得人身又能听到佛法的人有多少呢?那就更少了。整个世界这么多人,没有多少人能听到佛法,即或能听到佛法,而能听到大乘了义的经文就更少了;有些人,对佛法的真谛不了解,只是烧香拜佛,求人天福报。求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健康长寿,为他消灾免难、子孙平安等。甚至还有把民间的求神占卜,玩弄法术、巫术等封建迷信、乌七八糟的东西都涂到佛法上去,玷污了佛法。这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是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去除迷情,认识人身、宇宙之由来,怎样了脱生死,怎样教化众生共同超脱六道轮回之苦,共享本性天真之乐的。

今天我们讲的这部《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①,是不轻传的秘密法宝。我们今天能有幸听到这个法,真是多生历劫所种善根得的福报!要做难遭遇想。

一、生死事大

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长寿者一百多岁,短寿者十几年,还有的生下来就死了。人的一生一世,虽有些长短不同,但都是一转眼就过去了。那么,人生从什么地方来?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知道。所以生死是个大事!佛就为这个大事因缘出生于世,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打破这个迷闷的疑团,打破这个哑谜。

肉身终究是要败坏的,因为有成必有坏,有生必有死。这就是辩证法。《金刚经》中所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是世法。

没有智慧的人,他也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到何处去。他既不管,也不会去研究这个问题。他以为生到这个世上来,就是穿衣吃饭、娶妻生子的,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混过了一生。从前梁启超曾就这个问题问大家:“人生到这个世上来究竟是为什么?’’是叫你来穿衣吃饭的吗?难道这个世上的饭太多衣太多,没人吃无人穿,叫你来吃来穿的吗?可见不是!是要你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吗?要是只为娶妻生子的话,又有什么特殊意义!显然不是那么一回事。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但迷者无知,也不知研究。就这么从梦中来,到梦中去。糊里糊涂转眼几十岁、乃至一百岁,人生一世就这样昏昏沉沉地混过去了。

在我们人类,想研究人生宇宙真理,打破这生死谜团的人,确实是少数。大部分人只知道升官发财、赚钞票、娶老婆,生活过得舒服一点,能享受,就满足了,从不知研究人生宇宙的真理和人生于世的价值所在!有智慧的人就不甘迷闷,要研究研究我们人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这个宇宙又是怎样形成的?他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所以就产生了哲学。古今中外很多杰出之士纷纷研究这个世界、人生的由来,但是他们费尽心机、竭尽脑力,得不到一个真实正确的答案。有的说唯心,有的说唯物;有的说一元,有的说二元。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得不到真实的结论。只有佛陀能指点迷津,能打破这个哑谜,能正确地告诉我们人生宇宙之由来。

今天我们能听到这大乘了义的佛教秘密经典,真是无上的福报。这个福报不是世间的洪福可比的,所谓洪福,就是地位高一些,收入多一些,生活得舒服一些。但是你生活得再好,也离不了生、老、病、死。到时还是赤裸裸地去了。钞票再多,一分钱也带不走。只有研究佛法之后,明白了这个真理,明白了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而脱出这生死的圈套,这才是了义的大福报。

很多聪明人在做学问上走不通,得不到答案时,就在宗教上来研究,看看是不是能得到一个真实的答案。“人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不同的宗教说法各别。只有佛法说得透彻,不是谁创造谁。P1-4

序言

什么是学佛的智慧人生——

靠定力慧力和明白因果,透过生老病死、觉而不迷转苦为乐。将智慧融入学习工作、处事做人之中,消除困惑潇洒心安,显现智慧的力量和人生。

人类善恶混杂,心灵如何增长光明?!

明心开慧是光明心,直接化除无明烦恼、心安心定、豁达自在,就像日出破除黑暗。

向往不虚度人生者,如何实现智慧人生?

随定慧力增长、心安自在增长、不为烦恼所缚,大福不骄、遇苦不悲,努力学佛的人多一个,烦恼困惑的人就少一个。

对于佛教说的“心”其实和世间常说的“心灵、心心相印”相同,心密祖师王骧陆居士说:“古往今来,无量众生,不知一颗明珠,光照一切,只见青黄赤白,自以为心,忘了珠子……非无珠也。”

相对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99

佛教的一代宗师太虚大师通过修行证道谈及佛教是科学不是迷信时说:“旷观于古今一切的哲学宗教,唯佛学不但不因科学而有所摧且得科学以为之证据及诠释,益见真确精密。其由无上正觉所完全洞明的宇宙人生真相,又立足于科学的发明上,树立合理的正解真信,以补科学之缺陷而促其进步。”

佛教是博大的宗教、智慧学;佛法是浩瀚的哲学、社会学。是通过了脱生死烦恼,开慧离苦得乐等方面的实践体现和证明的。从明心到不惑、远大;从明因果到向善、心安;从了脱生死到净化人心人类、幸福长久。我国有儒道先进思想的广博基础,佛教的阐扬,对人生和事业把握好大方向具有超越世间法的作用;对社会和国家具有莫大的现实积极意义——因为事物、人心、生死、因果律是不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本质的改变;因为佛法是救心的、救世的,有定慧力的力量,大于人间的许多力量,使之自律、自觉、健康发展;因为少误入或不误入歧途,是最简捷、最直接的平安、造福人类。

本书遵二祖之教诲:“宜多编佛学教科书……于因果之理,宜多所阐扬。“又书切不可太厚,使人先见而生畏,故度化法门,亦当随时代而变通。”“学佛之大机大用在定慧体三力。定力强,心自不能惑,不淫不屈不移是也;慧力足,则识母耄耍,因果明了,自然不入恶也。由此二者,自然身体力强,方足以任大事。凡一国家之兴替,赖乎民族精神,此真正民力,用之于世,方为国利民福,得佛法之大机大用矣。故佛法非消极自了,正是积极用世。”将二位祖师数本著作中的佛学基本知识做了整理。

希望读者从中受大益、立大志,在茫茫的生死大海中,归依三宝、般若智慧、心灵净土是众生最幸福平安的港湾。

吕彦琳于杭州

2001.8.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