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富了幸福呢(给焦虑的中国人一个答案)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高强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富了幸福呢(给焦虑的中国人一个答案)》的特点:

1. CCTV《国情备忘录》总撰稿人高强新作,50万册畅销书《国情备忘录》续篇震撼上市!

2.给焦虑的中国人一个答案!辛苦了三十年,也该讲点幸福了!

国家富有,大多数民众也要富有;房价要和收入相匹配;教育不再是对父母的一种“考试”;老有所养,还要养得好;怎样才算幸福?上述民生问题都解决了,就是幸福!

3.白岩松、崔永元、柴静等人高度认同幸福观!

内容推荐

《国富了幸福呢(给焦虑的中国人一个答案)》讲述:三十年前,为了让大家不再受穷,我们“改革”,我们“开放”,我们为理想而奋斗。

三十年后,我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是我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GDP上升,我们的焦虑感却越来越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之后呢?

今天,你还买得起房吗?

为什么大家赚了钱,却看不起病?“神木医疗”难道只是一个神话?

几十年后,我们拿什么养活自己?

CCTV《国情备忘录》总撰稿人高强,亲历改革开放三十年,从民生角度彻底拷问“中国模式”,并给焦虑的中国人一个答案!

《国富了幸福呢(给焦虑的中国人一个答案)》由高强所著。

目录

引言 把中国模式彻底问清楚

第一章 中国奇迹仍在继续

第二章 一部分先富起来,之后呢?

第三章 房价已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

第四章 拼爹,拼教育,哪个更靠谱?

第五章 无处安放的老年

第六章 神木医疗,或许只是个神话

第七章 谁都逃不掉的环境恶化

第八章 草根力量:围观改变一切

试读章节

让西方世界看不透的中国之谜

一直以来,中国这个拥有着广袤土地、博大精深文化的国度,在西方人眼中散发着神秘又迷人的光彩。

1942年,李约瑟这个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当他真正地站在硝烟弥漫,整个民族为主权四处奔命的东方土地上时,发出的疑问却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在欧洲文明史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为什么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求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

尽管这段话有扬有抑,人们自然地把后一段或许也是发自肺腑的赞叹屏蔽,直奔前面单刀直入的质疑,因为现代科学的缺席正导致那个时代的颠沛流离。而在糟糕的时代提及过往的辉煌,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与自不量力。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再次掀起的世纪之问,与李约瑟对中国的好奇前后呼应。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他们的情绪体验辗转于失望与沮丧以及对未来前景的质疑——中国,为何落伍了?中国,还会好起来吗?

今天,距离李约瑟的质疑已过70年,他曾经站立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不过,这里的崛起主要来自经济层面的阐释。的确如此,文化层面的转折与丰富,往往不动声色地在时间与空间维度流转,倘若真有崛起,也难有一眼望到底的清澈与透明。与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济的衡量指标,它们高调而又显而易见。持续的冲刺式GDP增长、遍布世界角落的“中国制造”、财大气粗的世界债主、从“情感热烈、褊狭的氓群”到激情而富有变化的创富者……任何高雅的、庸俗的以及直白的、含蓄的言辞,只要振奋人心、有关奇迹,都可以一拥而上,以尽可能描述这个经历过多年苦难、转型阵痛的国家的蜕变。没有哪个国家再觊觎中国的领土,充其量他们只想瓜分被经济高速增长迅速催化的巨大市场。

当中国的角色发生变化,西方人依然谜团重重。他们已无暇顾及李约瑟当年困惑的悬而未局,他们更想知道,中国竟然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创造了西方200年的经济奇迹?更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是在人均资源不足、技术创新匮乏、产权不清晰、计划经济深入社会肌肤、对外不完全开放的黯淡前奏中,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他们在不以为然、质疑甚至嘲笑中,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来,加速奔跑,甚至一举超过他们的国家。

西方经济学理论浩如烟海,却找不到适合中国经济的理论,任何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套用都显得不伦不类。于是,新的词汇出现了——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之谜。

1993年,罗纳德·麦金农提出了“中国之谜”,让他大惑不解的是中国奇特的金融状况:中国财政下降,中国政府打开印钞机,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未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他看来,“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现象”是成了一个很难解开的谜团。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的疑问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根据东欧和前苏联各国的改革经验,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后,经济大萧条将尾随而至。中国却出现了经济改革与高速增长并行的反例。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诺兰同样认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前的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认为“中国奇迹”的瑰丽在于,“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而弗里德曼这位对中国经济“情有独钟”的经济学家甚至把解读中国之谜的重量级抬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高度,“只要能够给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他就有能力获得,或者他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就是中国,短短的时间内以空前的勇气与力量获得繁荣的眷顾,它还有着坚韧的胃口,消化着不少西方国家难以消化的问题,创造了西方世界看不透的崛起之谜。

P2-4

序言

把中国模式彻底问清楚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贫穷。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

这是30多年前我们改革开放的出发点:让大家不再贫穷,让尽可能多的人富有起来。世易时移,当我们为这个目标努力了30年之后,却发现两个困局——第一,很多人感受不到富有;第二,很多人感觉不到幸福。

原来,市场经济慢慢地开始追寻“有钱人的经济学”,到近十年愈演愈烈。这个时代似乎忘了,它的出发点本来是研究“穷人的经济学”。

2012年国庆节期间,记者在街头采访民众,问题只有一个:“你幸福吗?”如果放在以前,这样庄重的问题,可想而知答案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幸福得不得了”。可是,这次采访让人大跌眼镜——最有喜感的是一位进城务工人员的答案:“我姓曾。”

国家领导人早就说过,要让人民活得有尊严。尊严是幸福的一种,甚至比小康更上一层楼。那么,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幸福”究竟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很简单,对当下民众而言,幸福就是民生问题不再那么折磨人——国家富有,大多数民众也要富有;房价要和收入匹配,至少不能像现在这么离谱,穷人也能在自己的国土上安居乐业;小孩上学不再求爷爷告奶奶,教育一视同仁,不再是对父母的一种“考试”;老有所养,还要养得好;住院看病有人管,费用不高,手续还简单;环境污染得到改善,城市与乡下都能窗明几净、绿水青山;互联网上不再充斥一片暴戾之气,让那些理性与民主的呼声从网上走入网下……

尽管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但民生问题,似乎是这个国家和它的民众最无法回避的问题。古语有云“仓廪足而知礼节”,如今看来,“仓廪足”已经不是一个普遍无法满足的问题,吃饱饭是解决了,但大家想过得更好,在这个和平与发展的大时代“不白活一回”,这就涉及到更多因素了。

最核心的因素是“改革”。有人问,我们不是一直在改革吗?都已经改了三十多年了。确实没错,可是我们改掉的是什么?我们改革的目的又是什么?前一个问题好回答,我们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改革前最大的不同是,经济快速增长了,民众普遍比之前富有了;后一个问题则需要深思——如果我们改革的目的只是让吃饱了饭口袋里还有一点零花钱,那我们已经达到了。可事实不是如此,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幸福。

怎么样才算幸福?上述民生问题都解决了,就是幸福。怎么解决?继续改革。

目前的处境是,经济层面的制度设计已经运行不紊,可是背后的权力体制变成了一张大网,死死地拽住了经济,于是,民生问题就越来越凸显了——30年前,体制内人员纷纷下海,向往更自由更富足的生活;30年后,削尖脑袋挤进体制内才是正经事。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表面看来“体制内外”的迁移是一种倒退,实际上还是因为“幸福”二字。

曾经,脱离体制就能富足,那是幸福;现在,进入体制才能富足,也是幸福。区别在于,曾经,幸福对每个人敞开大门;现在,幸福只对一小部分人张开双臂。

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被问到“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时,普通民众的回答是那么的无可奈何。更进一步,你也知道为什么民生问题应该被我们当做头等大事,摆在每个人的议事日程之上了。

如果民众无法感受幸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民众幸福也会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只有幸福,真真实实的幸福,才会让一切都变得简单,变得意义重大,变得光辉宏伟。

我们还有时间,尽管时不我待;我们还有前路,尽管荆棘遍布;我们还有明天,我们还有一个深爱着的祖国,这个国家的一切细节,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相连,无法分离。

书评(媒体评论)

“以前大家都觉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幸福了,可如今物质富足了,却发现幸福并没有到来……并非时代造成人们不幸福,而是现在到了一个人们开始关注幸福的时代。”

—— 白岩松

“幸福主要是心气顺,这么个不安全的环境,谁有幸福感?政协报告谈成绩太多谈问题太少。做得好做得坏,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

——崔永元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柴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