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代帝王要把封禅泰山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盛典?玉龙雪山上神奇的“一米阳光”真的可以带来永恒的爱情?贡嘎山生活着“黑人”,也生活着“白人”,他们来自哪里?嵩山的背后是深藏密敛的历史,“天下之中”真的只是一个精致的谎言吗?许多年来,普陀成为观音道场的原因始终是一个谜,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是观音菩萨自己选择的吗……那些久远的历史悬案、神奇传说、离奇事件,令人如坠五里雾中,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又深深地诱惑着世人的眼光和脚步。
厚重神秘的山间有着自然深藏的细节、历史深藏的细节。本书要呈现的正是名山间的这些深藏的细节,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世界。我们力图透过时光,追踪历史,在名山间探寻,解剖深藏在其间的难解之谜,探访它们鲜为人知的秘密。
名山收藏了自然景观的神奇、帝王的朝拜、文人雅士的风情,是它们造就了名山的光辉和深度。名山是钟灵毓秀、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绝伦的景观,千百年来就一直矗立在天地之间。
仙山为什么名“峨眉”
峨眉山的仙气也许来自于它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和它的高度。
峨眉山形成自8亿年前的洪荒时代,大约在1.8亿年前的侏罗纪初期,峨眉山破水而出,6000多米厚的沉积岩层记录了近8亿年地球这一地区的发展史。200多万年来的冰川活动使得山问峰岩挺秀、洞壑幽深,成就了峨眉的仙气。多达1600种的药用植物更是令人想到了神话传说中的仙草。
峨眉山不算是极高的山,但峨眉山从温婉的成都平原突兀而起,是成都平原上最接近天的一座山。自古就有“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的话在民间流传。峨眉的仙气还来自于昆仑山,传说峨眉山上的峨眉河是直通昆仑山的。
峨眉山被称为“仙山”是从秦汉时期开始的,秦汉有方士在山上隐居,开坛设炉,终老于此山。到了汉末三国,方士开始在峨眉山传教。而佛教则是在两晋时开始在峨眉山上修建寺庙的。唐宋时期,两教并存。到了明代,道教开始衰落。到了清初,一些道观更改为寺院,从此神仙无踪无影,遍山菩萨金像,峨眉从此被称为“佛国”,有了无数宫殿般的庙宇。
传说远古时期的峨眉山,处处是天人合一的仙苑美景,是高人、隐士倾慕向往的隐修之地。黎山老母、吕洞宾、赵公明、陈抟、白素贞都是在峨眉山修炼成仙的,所以峨眉山也就是一座有名有实的仙山了。
如此的仙山为什么得名峨眉呢?峨眉让人想到女子弯弯的眉毛,“山是眉峰聚”,难道蛾眉山和女子的眉毛有什么关系吗?
传说峨眉有个西坡寺,有一年,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住了一段时间后,画家向和尚告别,并画了四幅画送给他。每一幅画上画的都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第一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绿衣绿裙的姑娘;第二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红衣红裙的姑娘;第三幅画的是一个身穿蓝衣蓝裙的姑娘;第四幅画的是一个身穿黄衣黄裙的姑娘。画家说这是《娥眉四女图》,并对和尚说:“你把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拿出来挂。”画家走后,和尚想,这样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挂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呢?于是就把这四幅画挂在了客堂里。下午和尚从外面回来,看见有四个姑娘正坐在客堂里说说笑笑的。和尚看着这几个姑娘很面熟,又觉得很奇怪,刚才出去时并没有见到这几个姑娘呀。就问:“你们几个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四个姑娘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这时,和尚忽然发现壁上四幅画中的美丽姑娘都不见了。原来跑出去的四个姑娘就是画上的呀!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三个姐姐跑得快点,跑到前面去了,四妹跑得慢,落在后面。姐姐们回头一看,见四妹还在后面,就停下来等她。这时,和尚已经追上四妹,抓住了她的裙角不放,四妹见脱不得身,就变成一座山峰。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和尚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守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仍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座庙,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因为山是由美丽的女子变成的,古代也称女子为蛾眉,美女变成山了还是美女,所以就把这座美丽的山称为峨眉山了。
北魏郦道元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有一句话:峨眉山到秋天的时候,朗澄清丽,两山相对,就像女子弯弯的眉毛,所以叫它峨眉山。任豫的《益州记》中说:“峨眉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如娥眉。”张华的《博物志》说:“观此山如初月……真如螓首娥眉,细而长,美而艳。”在他们看来,峨眉山看起来就像是女子的眉毛。
还有一种说法是以水取名。《水经注》有“峨水之眉,故名峨眉’,之说。峨水即大渡河,绕峨眉山而过,眉指的是支流。大渡河的一条支流从这座山来,因此这座山就得名峨眉山。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得名峨眉的,峨眉山都是名山中的美女。
峨眉的青蛙真的会弹琴
万年寺院内有一个在整块岩石上开凿的水池——明月池,据说当年广浚和尚就是在此为李白抚琴的。
现在的峨眉山,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明月池畔依旧还有清越的琴声,僧人说那是青蛙在弹琴。如果人们来到池边,演奏尚未开始的话,只需击掌三声,轻轻地说:“仙姑,弹个琴吧!”叮咚之声就会悠然而起。
峨眉山的青蛙真的会弹琴吗?
广浚和尚为李白抚琴的故事发生在唐朝,万年寺的和尚广浚,不仅懂诗,更善于抚琴。他有一把琴名叫绿绮,是他师傅传下来的罕见良琴。李白能诗、会剑、懂琴,性情豪放,很快与广浚结为挚友。琴对知音弹,所以广浚和尚常为李白抚琴。琴声柔和时,像松涛细语;急促时,像百鸟争鸣;舒缓时,像行云流水;洪亮时,又像寺钟共鸣。
李白的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记述的就是这件事。
后来李白离开了峨眉山,广浚和尚也去世了,琴音也就不再响起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问,黄昏的时候,庙里的和尚又听到毗卢殿后面的听琴台有琴声传来,和尚们都感到很奇怪。有人说是广浚和尚的绿绮在响,李白和广浚仙去了,琴也成仙了,但琴音却留了下来,鸣响在峨眉的青山绿水问。琴同然不可以成仙,但是那是什么声音呢?P41-44
世界原本就是神秘的,山本身更有一种源远流长的神秘气息。人们认为大山是众神的居所,而名山就是那些集中了千万年来最多辉煌和神秘的大山,自然的神秘与历史的悬案融为一体,是人们心目中神圣而神秘的天堂。
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如此深长的时光,如此深长的历史,蕴藏着太多的神秘和奥妙。奇特的自然景观带来的震撼和神秘的历史悬案带来的扑朔迷离在山间深藏不露,并不是所有到过的人都能领略它们,到底有多少秘密沉淀在这些高低错落的山间呢?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尘封在历史的时光中昵?
那是一些失落的神秘记忆和被湮没的精彩传奇。历经了自然的雕琢和世事的变幻沧桑,自然的生机和历史的厚重在此处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飘荡着无数的玄机和秘密。名山收藏了自然景观的神奇、帝王的朝拜、文人雅士的风情,是它们造就了名山的光辉和深度。名山是钟灵毓秀、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绝伦的景观,千万年来就一直矗立在天地之间。名山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地方,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关注最多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君王大臣到民间的凡夫俗子,都留下了或喜或悲的美丽传说,名山也因此而充满了神秘莫测的谜团。历代名人雅士在山问留下的诗词和故事则更增加了它们的文化底蕴,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名山,上演着永无止境的谜局:历史上曾经有72位君王封禅泰山,为什么历代帝王要把封禅泰山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盛典?玉龙雪山上神奇的“一米阳光”真的可以带来永恒的爱情?雪山下的古城,是一个神秘民族的“世外桃源”,可是古城从不筑城墙,它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防御设施?苍山是被鲜花和传说包围着的天堂,600多年前,南诏和大理相继在这里号令周边,不可一世,可是为什么它们消失得那么彻底,连王陵都不见一点蛛丝马迹?贡嘎山生活着“黑人”,也生活着“白人”,他们来自哪里?嵩山的背后是深藏密敛的历史,“天下之中”真的只是一个精致的谎言吗?许多年来,普陀成为观音道场的原因始终是一个谜,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是观音菩萨自己选择的吗……那些久远的历史悬案、神奇传说、离奇事件,令人如坠五里雾中,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又深深地诱惑着世人的眼光和脚步。
厚重神秘的山间有着自然深藏的细节、历史深藏的细节。本书要呈现的正是名山间的这些深藏的细节,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世界。我们力图透过时光,追踪历史,在名山间探寻,解剖深藏在其间的难解之谜,探访它们鲜为人知的秘密。在这样的探寻中,我们会再次感叹自然的神奇,它塑造了如此非同寻常的景观,同时,会更加惊叹,人类在山间留下的遗迹,竟是如此的深邃神秘、悬念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