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2晦暗不明的战争)(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此时,日本是否是我们的敌对方,或者对我们有所企图的迹象还没有出现。美国是日本最关注的一方。我想,美国即使不被卷入这场战争,也不可能对欧洲国家在远东的利益被日本侵占这件事坐视不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能因为日本成为敌对方而感到非常苦恼,这使我们失去了一部分东西;但美国会被卷入战争,而且可能只会和日本作战,这又让我们得到了一些好处。经过得失的对比,我们觉得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不管怎么样,即使远东地区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我们的主要目标在欧洲,决不能转移。我们不能保证我们在黄海的利益不被日本侵占。假如日本参战,那么新加坡要塞是我们力量所能达到的最远地区。在地中海的安全得到保障之前,在意大利的舰队被驱逐出地中海以前,我们必须要坚守新加坡。

假如在战争初期新加坡要塞的驻军充足,粮食和弹药的储备至少能供应半年,那么我并不害怕日本派遣一支舰队和陆军攻打新加坡。新加坡距离日本遥远,这就像索斯安普敦距离纽约一样。如果日本有围攻新加坡的意向,就要派出他们的主力舰队,这样才能让他们装载六万人的运输舰得到保护。日本攻打新加坡需要走海上交通路线,有三千英里的路程,如果日本的海上交通路线被切断,那么攻打新加坡的计划必然失败。也有可能出现一种例外,那就是印度支那和暹罗被日本占领,而且日本还要将强大的空军和陆军建在越过暹罗湾三百英里的地方。如果这样,上面提到的看法就不适用了。但是直到一年后才发生这件事。

日本想要在英国海军胜利并将新加坡牢牢坚守的情况下,发起对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的进攻,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可以保证澳大利亚免受侵略,不过我们必须按照顺序部署军事力量,要以自己的方针作为指导。因此,假设日本成为敌对的一方,它成功控制黄海后,再派遣军队到澳大利亚拓展殖民地的可能性并不大。日本如果想让澳大利亚对它产生畏惧感,那么长期拥有一支规模较大而精锐的部队是非常必要的。假如日本真的这样做,那么日本舰队就需要重新部署各地区的力量,在对澳大利亚的战争中只能处于长期分散的状态。无论何时,在地中海取得胜利对我们只有好处,这样才有力量抽调军队支援其他地方,让敌军与其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被我们强大的海军切断。我认为美国很可能采用这种做法:如果日本将其舰队和运输舰开向南半球,那么美国就可以告诉日本,美国认为日本的行为已经属于发动战争的范围了。我们现在可以试探他们对这种在遥远的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看法。

本书的附录1列举了在1939年9月3日晚之前,英国、德国舰队的实力,已建和在建舰只都包括在内,也列举了同一基础的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的舰队力量。我坚信(而且事实记录证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本土在世界大战的第一年内不会遇到一丝危险,是绝对安全的。我希望海洋上的敌人可以在开战后的第一年结束时被消灭。事实证日月,这些对于开战第一年的预计是正确的。对于远东地区在1941和1942年发生的变化,我会在此书必要的地方再次论述。

各大报纸(以《泰晤士报》为首),认同五六名人员组成战时内阁,这些人员不受任何部门管辖。而且,为了在对战策略,尤其是重大策略方面,达成最大范围的共识,必须这样做。总之,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这五个人不管战争以外的其他事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同样存在很多问题。一个政治家不管他有多么大的权威,一旦他远离具体事务,在他与同他密切联系的部门的主管大臣交往的过程中,就不能处于有利地位。海陆空三个部门的情况更甚,战时内阁的成员根本不能直接负责每天的各项事务。他们不能与海陆空三个部门的大臣平等地对抗,他们能做的只有做出决断,事先给出泛泛的指导意见或者事后发表看法。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海陆空三部的大臣对各项事务的细节都十分了解,在专业顾问的帮助下,能承担直接而具体的责任;战时内阁的成员能够做出决定的前提是他们能团结,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经常出现意见不一致的局面。战时内阁经常争吵不断,但战争的发展片刻不能等待就会变化出新的形势。战时内阁阁员不能像专部大臣那样掌握大小事实和数字信息,所以他们不敢批评责难。专部大臣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与指挥,也不会为内阁阁员增加工作负担。最后,战时内阁阁员每天的工作只是阅读文件和材料,无法将自身的知识运用在指挥战争中,不能起到减少工作麻烦以让工作更加顺利的作用,只能是在理论上指挥其他部门或者对其他部门作出评价。如果一旦各部门发生争执,只能选择仲裁或者妥协的方式解决争端。正因为如此,战时内阁的成员应该吸收外交和作战部的大臣。一般的“五巨头”都是因为在政治上得势才进入内阁的,而非有作战知识和才能的人员,在内阁中,至少要有一部分人是这样进入的。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战时内阁阁员的人数就不得不激增,原来设置的限度根本不够。想要减少战时内阁人数的一个方法就是让首相兼任国防大臣。从我当政的经验来看,我不喜欢与顾问以及非专部的大臣讨论,不喜欢非专部的官员做我的下属,而是更希望和专部的官员商讨。为了减少祸端,不出现用麻烦博取注意的情况,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工作,忠于职守。

……

P13-15

目录

致谢

序言

为新版写几句

第一章 战争

第二章 海军部的重大任务

第三章 波兰的覆灭

第四章 战时内阁的问题

第五章 法国前线

第六章 战斗加剧

第七章 磁性水雷

第八章 普拉特河口外的海战

第九章 斯堪的纳维亚 芬兰

第十章 一个黑暗的新年

第十一章 风暴之前

第十二章 海上的交锋

第十三章 纳尔维克

第十四章 特隆赫姆

第十五章 在挪威的挫折

第十六章 挪威:最后的阶段

第十七章 政府倒台

附 录

序言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我曾写了《世界危机》《东线战争》 和《战后》三本书来记录。如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各卷,我认为是在承接前作。本书全部写完之后,与以上几本合起来,即是对这三十年战争的一个总的记述。

我在写作本书时,跟之前几本一样,也是竭力模仿笛福著述《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的方法:在对重大的军事事件和政治事件进行记述和发表意见时,以一个人为核心,围绕他的经历展开。在政府中身居要职,且同时经历了这两次史上最大灾难的人,或许只有我了。不过,一战时,我的职位还不是那么重要。而到了二战,有五年多的时间,我在对德战争中是国王陛下政府的首要决策者。因此,写这本书时我的立场较之之前不同,并且比以前更有权威。

我处理公务时,都是通过口授秘书去执行的。在担任首相一职期间,我发布了将近一百万字的备忘录、训令、私人电报和节略。那个时候,每天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而我处理这些事情时,只能依据那个时候能搜集到的资料,所以,这些逐日写下的文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所难免。但是,这些文件出自战争时期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主要决策者之手,是自己亲眼所见的重大事件的真实记录。记录战争实况和政府工作,这种情况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也不知道过去是否曾有过。但是,我并不认为它能被称为历史。历史应该交给后来的人去编写。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它对后世是有益的,对历史也很有价值,对此我很有信心。

这三十年中,我的作为和观点是我一生所有努力的集中体现。我希望人们对我做出评判时,能以此为依据。在战争中或是在政府决策上的任何举措,如果事先我没有发布过公开的或是正式的意见,或是没有发出过警戒性的预告,事后我绝不会妄加评判。这是我谨守的原则。当时,处于争论之中,很多的言辞是十分激烈的,事实上,作为事后的追忆,我已将它们改成稍缓和一些了。文中我记述了很多人和我的争辩,其中不乏我敬重和拥护的人,为此我也很痛心,可是那些都是过去给我们的教训,如果不说出来作为对未来的借鉴,是不正确的。希望不会有人因为我记录的事情,而看轻那些真诚仁善的人,却忘了去拷问自己,在执行公务时是否有不妥,有什么样的前车之鉴可成为日后作为的参考。

我并不指望我说的所有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同,我也不是世人想看什么才写什么,对此请不要有误解。我的阐述都是根据我所持的观点得出的。对于材料的真实性,我已尽最大努力去查证核实。但是随着敌方文件不断被缴获,不断地有事实浮出水面,或是有新的发现。这些新信息被公开后,人们可能会对我之前下的判断重新评判。所以,我认为在全局没有明朗展现出来的情况下,当时的记录和白纸黑字写下的意见是最真实可靠的,以它们为依据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罗斯福总统曾就这次战争的名称向公众征求意见。有一天,他就这个问题来问我。我马上回答说:“可以不爆发的战争。”历史上,没有哪次战争可以比这次更加容易地预防。上一次大战,世界遭受了严重的毁坏,这一次,又将上一次仅存的东西毁灭了。现在正义的一方取得了胜利,为此亿万人拼尽力气艰苦作战,甚至付出了生命。可是我们还是没有迎来和平或是安全,我们终于消灭了那个危难,然而现在却陷入了比之前更大的危险之中。这简直是人类史上最悲剧的事情了。吃一堑,长一智,人们应该牢记之前的教训。对于新生的一代人,我热切地希望他们能够改正之前的错误,从人类的需求和尊严出发,对于可预见的可怕未来加以掌控。

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于肯特郡,韦斯特汉,

恰特韦尔庄园

1948年5月

内容推荐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2晦暗不明的战争)(精)》记述了1939年9月3曰至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为了遮人耳目,在各个国家斡旋,并在希特勒的策划下发动了吞并中欧和北欧国家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为德国最终展开对法国和英国的入侵做好了铺垫。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详述了波兰的覆灭、法国前线的战况以及北欧国家惨遭蹂躏等事件;此外,作为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海战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对有关的设备、人员都提前做好了精心的准备,还特别提到了磁性水雷在海战中的重要性。作者对战争初期由于纳粹德国的“横行霸道”而弥漫在欧洲上空的阴霾进行了充分的描述,让读者身历其境体会“晦暗不明的战争”实景。

编辑推荐

温斯顿·丘吉尔,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2晦暗不明的战争)(精)》是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也是最权威、最全面的二战历史回顾,同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本卷讲述了德国在入侵法、英两国前各个国家斡旋,并在希特勒的策划下发动了吞并中欧和北欧国家的一系列活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