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恕我永久缺席(影响人类历史的60位名人墓志铭)》由祈莫昕所著,虽然这些名人早已化作尘土,但是他们高尚的品格、坎坷的人生和突出的成就,将会永远被后人铭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们的故事耐人寻味,他们的墓志铭或幽默诙谐,或简练深沉,或充满哲理,或仅仅是一个符号、图形,但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本书辑录60位外国名人的墓志铭,通过这些沉睡的文字,追忆他们不同凡响的生命历程,引领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请恕我永久缺席(影响人类历史的60位名人墓志铭)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祈莫昕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请恕我永久缺席(影响人类历史的60位名人墓志铭)》由祈莫昕所著,虽然这些名人早已化作尘土,但是他们高尚的品格、坎坷的人生和突出的成就,将会永远被后人铭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们的故事耐人寻味,他们的墓志铭或幽默诙谐,或简练深沉,或充满哲理,或仅仅是一个符号、图形,但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本书辑录60位外国名人的墓志铭,通过这些沉睡的文字,追忆他们不同凡响的生命历程,引领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 内容推荐 《请恕我永久缺席(影响人类历史的60位名人墓志铭)》由祈莫昕所著,《请恕我永久缺席(影响人类历史的60位名人墓志铭)》主要辑录了60位世界名人的墓志铭,通过这些个性非常的文字,彰显他们曾影响世界重要进程的不凡生命意义。其中,不仅涵盖了马克思、卢梭、富兰克林、杰弗逊等著名政治家,还有伏尔泰、司汤达、雨果等文学巨擘,更有肖邦、贝多芬等艺术大师。 我们每个人都是珍贵的,但是,大多数时间我们处于烦躁、忙碌的生活,忽略了人生的意义而意识不到这一点,直到我们开始认真思考、面对死亡……在这些名人的故事中,读者不仅可以感受逝去名人波澜壮阔的人生、找寻他们成就自己的原因和动力、体会那一串串墓志铭背后别样的人生。 还可以通过古往今来的品评,探寻自我好好地活着的意义,学会更加珍惜善良的自己,珍惜温暖的朋友,珍惜这个时常善意的世界,给我们迷茫的人生找到指引的方向,这也是本书所要表达的主旨。 目录 前言 挥斥方遒的身影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拉美西斯二世 亚伯拉罕·林肯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马丁·路德·金 乔治·华盛顿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夏尔·戴高乐 托马斯·杰弗逊 一支笔一个世界 萧伯纳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司汤达 马克·吐温 列夫·托尔斯泰 维克多·雨果 查尔斯·狄更斯 小仲马 埃德加·爱伦·坡 乔纳森·斯威夫特 弗吉尼亚·伍尔夫 威廉·莎士比亚 人生如梦如幻 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 约翰·济慈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 西尔维娅·普拉斯 伏尔泰 钱拉·德·奈瓦尔 沃尔特·惠特曼 苏利·普吕多姆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欧里庇得斯 珀西·比希·雪莱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传递光的使者 拉斐尔·圣齐奥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玛丽莲·梦露 保罗·纽曼 弗朗茨·舒伯特 阿里斯托芬 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 他们推动世界 雅各布·伯努利 阿基米德 艾萨克·牛顿 本杰明·富兰克林 路易·巴斯德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科林·麦克劳林 野口英世 帕拉塞尔苏斯 第谷·布拉赫 约翰尼斯·开普勒 列文虎克 没人该被遗忘 让·雅克·卢梭 伊曼努尔·康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阿尔·卡彭 阿凡提 大卫·奥格威 让·亨利·迪南 伯特兰·罗素 试读章节 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发抖 时间就是能力等待发展的地盘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摩塞尔河畔的城市特里尔,也许当时人们想不到这位名叫卡尔·马克思的孩子,会在日后成为闻名于世的人物,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当地很有声望的律师,供职于地区高等法院,他的母亲罕丽达·普列斯堡和其他家庭妇女一样操持着家务。 马克思的童年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作为家里的长子,活泼可爱的马克思非常擅长讲故事,也喜欢组织各种游戏,更是备受父母的疼爱。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学习。中学毕业之后,他又进入了波恩大学。18岁后,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专业是法律。但是,他却把更多的兴趣放在了哲学和历史上。在这段校园生活里,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从政治方面来说,马克思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难以认同,他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 在念完大学后,马克思进入《莱茵报》报社工作,并在1842年10月成为该报的主编。同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会面。马克思在为《莱茵报》撰稿期间,发表了一系列披露指责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压迫的文稿。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股东们要求马克思不要再发布这些措辞激烈的言论,但是马克思拒绝了,甚至为此退出了编辑部。 为了聚集革命力量和宣传革命理论,马克思在1843年深秋离开普鲁士来到法国巴黎。为了了解工人的生活,他住在工人区开始广泛接触这些基层人民的生活。在这里,马克思开始接触了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并且还经常在各种集会发表演说。在有限的时间里,马克思开始学习和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且参加了《德法年鉴》杂志的开办。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的创刊号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次发现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必须以无产阶级为基础,并且讲解叙述了共产主义方面的不少深刻思想。这篇导言的发表,说明了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在这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合作完成《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本书详细讲解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 1846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下,在布鲁塞尔成立,与此同时,“正义者同盟”领导人也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并开始将组织名称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人们可以通过《共产党宣言》吸取以往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是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极其重要的文献。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848年的欧洲,各国先后爆发了许多革命,参与其中的马克思,在革命被镇压后被迫和家人逃亡伦敦。大规模的镇压,使得之前兴起的工人运动萎靡不振。马克思开始寻找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总结。这段时间里他留在伦敦博物馆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久。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完成了流传至今的巨著《资本论》。这部巨著在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也提出了著名的“剩余价值理论”。为了完成这一巨著,马克思广泛收集各种资料,阅读过的书超过了1500本,整理出来的笔记更是有100多本。 困顿中的坚持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引起了反动势力的不满,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驱逐他。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一家人四处逃离,生活十分困难。1850年3月,一直对马克思不离不弃的燕妮在给自己的好朋友约瑟夫·魏德迈的信中写道:“因为这里奶妈工钱太高,我尽管前胸后背都经常疼得厉害,但还是自己给孩子喂奶。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去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日夜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他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着两三个小时以上的。最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所以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由于这些病痛,他拼命地吸奶,以致我出现了裂口;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有一天,我正抱着他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们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由此可见,马克思当时的生活有多么困难。但是,这位伟人并没有向现实低头,他还是坚定不移地为了全世界人民而努力。 19世纪60年代,工人运动再次兴起。英、法、德、意、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于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举行集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并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在其中担任了德国通讯书记的职位。同年10月,国际工人组织改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又称“第一国际”。可惜第一国际里思想流派混杂,有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等,在这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原则上毫不让步,更是坚决反对他们破坏第一国际的阴谋活动。 马克思在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退出了政治舞台,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关注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写作。不久之后,1883年3月14日,这位共产主义的先驱在疾病和操劳中离开人世。 P3-5 序言 墓志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宝库,它不但可以让人们怀念逝者,也能让人们反思生命。 通常,墓志铭是将逝者的生平、贡献和遗愿进行概括。但是有很多名人在辞世后,人们会在他们的墓碑上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铭文,并伴随那些名人流芳百世。还有很多名人在离世之前,就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将自己对后人的希望寄予其中。这些墓志铭一般都别出心裁,有的简明,有的幽默,还有的能够启示人们。这不仅可以反映逝者的人生态度,更能让人们了解逝者。 英国大诗人雪菜一生留下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但是在30岁的时候死于海难。在他的墓碑上,人们刻上了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名句:“他并没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一次海水的变幻,化成了富丽而珍奇的瑰宝。” 法国16世纪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墓志铭充满了温情浪漫的色彩:“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看到这浪漫的铭文,人们好像就看到了这个浪漫的作家。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墓志铭是:“恕我不起来!”简短诙谐,其中却埋藏着这位硬汉作家的庄重与深沉。 作家赫尔岑在法国尼斯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文字:“他的母亲路易沙·哈格和他的幼子柯立亚乘船遇难淹死在海里;他的夫人娜塔里雅患结核症逝世;他的17岁女儿丽莎自杀死去;他的一对3岁的双生女患白喉死亡。他就只活了58岁!但是苦难并不能把一个人白白毁掉。他留下三十卷文集。他留下许多至今还是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它们在今天还鼓舞着人们前进。”虽然他只活了58岁,而且一生历尽苦难,但是他的著作等身。在读到这墓志铭的时候,人们很难不为他的过早辞世感到惋惜。 生态科学家奥尔科夫斯基的墓碑上铭刻着他自己的至理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世界的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 数学兼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只刻着一个圆柱体和这个圆柱体的内切圆。 37,22,35,R.I.P.——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这三个数字正是她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是她生前爱美的一种表示。 1828年11月21日,舒伯特的葬礼在法尔教堂举行。按照他的遗言,他的哥哥把他的灵柩送到了威灵格墓地,与贝多芬为伴。他的朋友、诗人格里尔帕采尔为舒伯特撰写了墓志铭:“死亡把丰富的宝藏和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当人们来到这座墓前,请你脱帽致敬。” 北师大著名的教授、书法家启功先生在1978年他66虚岁时,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与名,一齐臭!”这里面不但有生平简述,还有对自己的评价,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乐观与豁达。 一个又一个墓志铭,就像给我们筑起了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垂范后世。 虽然这些名人早已化作尘土,但是他们高尚的品格、坎坷的人生和突出的成就,将会永远被后人铭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们的故事耐人寻味,他们的墓志铭或幽默诙谐,或简练深沉,或充满哲理,或仅仅是一个符号、图形,但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本书辑录60位外国名人的墓志铭,通过这些沉睡的文字,追忆他们不同凡响的生命历程,引领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