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存的逻辑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宗承灏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宗承灏再掀文化历史波澜!

于帝王官吏、商界帮匪、平头百姓间的纠缠与博弈中看中国历史的《生存的逻辑》!

不论是高阶还是草根,不论是混官场还是混社会,懂规则、会生存,才能风生水起,屹立不倒。

生存的逻辑,不是简单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运用到极致,虾米也能逆袭,吃掉大鱼。

内容推荐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宗承灏再掀文化历史波澜!

《生存的逻辑》——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

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

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

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

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

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

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于帝王官吏、商界帮匪、平头百姓间的纠缠与博弈中看中国历史的《生存的逻辑》!

目录

白骨堆不起清明世界

1.一件贪污案引发大清洗

2.来自民间的总动员

权力的遮羞布

1.海瑞的反伤害能力

2.抬着棺材骂皇帝

3.百姓权利代言人

与民争利的大时代

1.皇权的亲密敌人

2.官商的“权力互动”

权利的金元格局

1.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

2.谁在操控金元博弈

3.盛宣怀的狡兔三窟

权力值考量

1.督抚的道德风险

2.洋人也怕陋规

3.火耗的火力值

4.利益的逆向选择

血酬阶层

1.江湖有码头

2.弱国强社会

3.官匪的默契度

京官的权力路径

1.“京”字招牌的硬度

2.“穷”京官的灰色收入

3.翰林的权力管道

库丁的私活

1.吃的是风险

2.贼偷贼惦记

联庄会的坐庄

1.以利益为中心

2.带头大哥的风险值

3.闯关游戏

酷吏:权力清道夫

1.武则天的网

2.施恶白皮书

3.兔死狗烹定律

试读章节

大明隆庆三年(1569年),南京街头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气氛,豪门权贵忙着把自家红色的宅门涂抹成黑色,平时在街上飞扬跋扈的地痞流氓也都不见了踪影,就连一向趾高气扬的监督皇家织造的太监违规乘坐的八抬大轿也换成了四抬小轿,一些平常恶名昭彰的官吏更是主动请求免职。

究竟是谁能够拥有如此大的威慑力,让平日里繁华的南京城突然变得如此异常?老百姓心中狐疑,私底下纷纷猜测:是当今天子驾临,还是周边县城的土匪来袭?当谜底揭晓,他们无不额手称庆,原来是当朝著名廉吏海瑞大人要来巡视。

这时候海瑞的名声早已传遍全国,他初入官场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取消了自己辖区内官吏们捞取油水的“常例”,随后又在担任户部主事期间拿出誓死的决心(买上棺材)与嘉靖皇帝直接叫板。这些几近疯狂的举动让海瑞早已成为官场同僚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最让南京城的豪门权贵们忌惮的还是海瑞的清廉,那种像是天生与富人贪官有仇的态度让他们忐忑不安。排列古往今来的官场精英人物,海瑞绝对算是清官中的VIP。作为古代官员无法超越的道德标杆,海瑞符合民间对于一个清官的种种诉求。海瑞以一己之道德所长,试图补救帝国在官家制度和技术上的漏洞。自洪武开国到海瑞出任巡抚,帝国的钟摆已经整整摇动了两百年,这时候,由朱元璋引领的以武治贪的酷烈之风已经渐渐趋于转向理性的道德面,帝国权力系统中的吏员早已将自己的权力触角伸展到各个角落。

洪武时期,全国上下只有八千名官员,现在已经滚雪球式地发展到了两万人;当年朱元璋为了防止胥吏和官员祸害百姓,规定胥吏们不许下乡,如今这项禁令早已经取消,曾经被取缔的那些常例陋规又渐渐成为官场上的显规则。

一个地方县令,其家中的生活费用、招待客人的酒食、馈送上司的礼物,也都在地方上摊派。对于貌似合法非合法的收入,朝廷也是听之任之却又遮遮掩掩。在各地区之间,官员捞取的灰色收入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个富裕的县,税收上稍加几分,县令就可以大捞特捞,而在一个贫穷的县要征收同样的数字,则已是极为暴虐的苛政了。

帝国有一千多个县,而建立在县制之上的官僚系统基本上都是在常例的支持下运转。没有这些收入,官员们根本连最起码的生活都失去保障,更谈不上维系自己权力的运转和人情社会的关系网。所以说,这时候的常例已经成为国家机器运转的润滑剂,这种情形使得文官集团看重的操守,也变得毫无意义。

上至皇帝,为了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加收矿税;下到地方的小衙役,通过权力垄断,坐拥上万家资。居官如同市场贸易,办一件事需要多少贿赂,有公开的明码标价。官吏上下其手,腐败的细胞已经渗透到帝国的心脏。  海瑞初入官场担任浙江淳安县令,上任不到十天就革除所有常例。常例是帝国官场上不成文的规例,明朝官员俸禄本来就低,这是官员为获得制度外的收入而形成的“灰界限”,虽然没有红头文件,但人人都心知肚明,人人都墨守成规。海瑞一上来就在“常例”上动起了刀子,直接将地方官吏获取灰色收入的管道截断,把所有的“不合理收费”一刀切,不光是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还包括县丞、主簿、典吏、教谕、师爷、衙役、门子,也就是说,全县大小官吏的全部额外收入都被取消。海瑞这种做法无异于给帝国官场来了一场强地震,权力系统内部从上到下都将目光聚焦到了海瑞这个人身上。

海瑞不光劳别人的筋骨,苦别人的心志,更重要的是他先将自己逼至苦的绝境。他靠着月薪五两银子,居然能够在当时养活一大家人。当然,在这个奇迹背后,生活质量是无法保障的,既然不愿意拿俸禄之外的“常例”,那就要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来贴补家用。

海瑞自己动手在官署后院开辟了一块菜地,里面种上黄瓜、豆角。每天在官府衙门忙完公务,他就会换上粗布衣服,像个农民似的扛上锄头在地里忙活。全家人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一年到头也不沾荤腥。自从海瑞当了官,家庭生活水平反而直线下降,就连那身官服在海瑞身上都穿了六年,四处补丁,看不出颜色,每天烧饭用的柴,都是家里的仆人上山砍的。有一天,海瑞发现仆人砍来的山柴枝叶枯干,不像是新砍的,就把仆人叫来讯问,仆人交代说是街上有人为了巴结他,替他打好背回来的。海瑞立刻叫他把送柴人找来,当场付了五十个铜钱,回头关上院门就把仆人狠狠教训了一顿。

淳安的县丞、主簿们都不愿意与海瑞共事,纷纷要求调离此处,就连那些临时聘用的衙役、门子宁愿失业,也不愿意留在海瑞身边。本来胥吏就没有国家派发的正式工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常例”,如今海瑞将他们的收入渠道堵死,也就等于让他们失业。

身边共事的人能离开的都离开了,忙得海瑞焦头烂额,一年没有几天休息的时间。不光与同事之间出现僵局,就是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上,海瑞也是左支右绌,不按规则来。比如说上司生日、红白喜事,别的官员都奉上成百上千两,他只送上一封贺信;上级官员来检查工作或者路过,海瑞在招待住宿上严格按照洪武年间定下的标准来执行。渐渐地,海瑞的淳安县成了官员们的回避之所,不到逼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上门找不痛快。此时的海瑞就这样成为帝国官场上的“怪物”。

有人说生活中的海瑞没有朋友,道德世界里的独孤求败,一方面是因为他与整个官场为敌;另一方面,在他的价值理念里,能够放下利益与他同行者不多。海瑞骂嘉靖皇帝被逮捕后,户部司务何以尚上疏救援,结果被逮入监狱。海瑞在监狱里没怎么受刑,何以尚却被日夜拷打,遍体鳞伤。后来等海瑞出任吏部右侍郎时,何以尚正巧是他属下,两人相见,海瑞待以长官接见下属之礼。何以尚问:“咱们当年同生共死的交情,难道你不能以客礼相待?”海瑞坚持朝廷礼制就是如此,何以尚和他当场绝交,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不需要朋友的海瑞,好像连家庭生活也不在乎。他的第一个太太过门刚一个月,和婆婆发生了矛盾,海瑞毫不犹豫地休了她。在海瑞53岁的时候,发生了更黑暗的事情。他的妾韩氏忽然上吊自尽,11天后,结发妻子也跟着自杀了。整个事情透着可怕的气味,但没人知道是什么原因。海瑞对此也悲痛不已,他提到此事时,说自己“每一思及,百念灰矣”。P45-47

序言

今人褒贬历史、月旦人物,往往都难以摆脱个人喜好。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主义”倾向过于浓烈,使得个体命运的评判失去了它本应有的多元色彩。尤其那些早已被时间盖棺定论的事,让人难以做到清醒地认识。经常有人跟我交流,你写的是今天,还是昨天或者是将来?我的回答往往会让他们大失所望,谈历史的归历史,谈现实的归现实,这个要分清楚,不能搅合在一起,一锅煮。因为没有谁敢妄言,用一本书就可以秒杀人类历史躯体里所有的生存细胞。我只能说,我用粗鄙不堪的文字描述我所理解的历史、我所理解的生存之道,只是出于个人追求真理的天性,并无更高远的目标。

可能有人从亿万册的书海里淘出眼前这本书,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或许是封面上的“生存”二字吸引了你:活着多难,生存不易。那么人类的生存有逻辑可言吗?我看这是一道伪命题。如果历史的功能只能从这个角度来衡量、去挖掘,那么这本书就会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连最基本的可读性都会失去。

中国人早就习惯了在“历史”这个词的后面加上一个缀词,那就是“教训”,就好像历史生来就是一个好为人师的老学究,喜欢板起面孔教训人,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是让人类感到讽刺的是,由于自身的健忘和野心家们的篡改,我们不但记不起这一条又一条的教训,就连历史最初的记忆也会一并丧失。尽管人性古今一致,可是每个人的生存基因中都同样有着非常顽强的自我毁灭因子,既无法从历史借镜,也难以做到自我修正与克制。

历史的借镜经过时间的层层打磨早已变得暗淡无光,可人类生存过程中所呈现的起伏、纠缠、挣扎、谋略、大道、利益……它们就像是一张张面孔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千变万化。它使我们清楚,自己从怎样的原点出发,穿越过怎样的千山万水,又会奔赴怎样的未知方向。如果没有历史,人类的生存就会如同风雨飘摇的一叶扁舟,茫茫无所归依,即使有了此岸,也难以抵达彼岸。从这个角度认知,历史的功能不同于一本“个人生存手册”,因为里面没有我们需要的那些必备程序。它不会指导你怎样开机、怎样操作、怎样修复、怎样去更换新电池……但它依然是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

历史给我们今天的书写者提供了太多推测、辨识以及断定的可能性,这种近乎不由分说的“讼棍式”的思维,难免会让那些试图了解历史的人感觉到不舒服。在人云亦云、酣畅淋漓的谩骂过后,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君王有君王的理想,官员有官员的抱负,军阀有军阀的野心。他们身怀利器,他们发动战争,他们玩弄权术。那些被人为解读了千万遍的中国式逻辑,最后还是通过各种方式抵达“利益”的彼岸。尽管这话听起来不是那么舒服,可它却又真实得如同一块冰冷的铁,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温度。就连一国总理也难免会感叹:触动利益,比触动人的灵魂还难。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利益”这个词包含了太多人类语言难以言及的内涵,在道德伦理、法律、经济等多个层面上,它无处不在,又无所不包。利益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世上所有事物中,没有哪一件比利益更加古怪、更加微妙。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人们行事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自己的利益,但问题是怎么衡量呢?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有各种丰富的利益关系,各种利益关系再通过利益本身组成有机整体,变成利益体系,人类的利益体系是社会的元规则。

有人在史料里看到的是国家和制度离不开暴力的支撑,于是就认定暴力是生存的元规则。有人在其中发现国有国法、帮有帮规、盗亦有道,暴力群体内部也有契约需要遵守,而非暴力决定一切,从这一点上看,生存的逻辑就成了个人应该遵守的生存秩序。还有人认为决定历史演变的是生命个体的信仰,只有信仰才是人类生存的主流价值观。

一个社会只有惩罚是不行的,任何残暴的社会都不会长久,原因在于只有惩罚是形成不了价值体系的。人类从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起步,然后进入群体暴力的时代,人人冲着效忠皇帝而来,人人又奔着利益而去。说到底这还是一个生存和生存体系的问题,生存是更本元的因素,暴力利益的最大化也要通过生存体系来完成。中国历史转来转去,皇帝用枪杆子捍卫自己的生存利益,官员用权力维护自己的生存利益,而草民无所依傍,逼急了只能用暴力去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或许正因为如此,唯暴力论在中国一直大有市场。那些无道君王和铁血军阀都认定一个真理:只要有枪杆子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错,但是要维护一个政权却不能仅仅依靠枪杆子,穷兵黩武治天下的王朝在中国基本上没有超过二代的,一个长命王朝一定要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体系。暴力只不过是维持这个生存体系的手段,因此暴力更多地体现在生存体系博弈的战争层面上。

女儿经常说:爸爸,带我玩,不要写了,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呢?是啊!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书写者而言,文字对于个体的生存的确是没有用的,顶多就是赏花买酒的碎银子;而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他不能以有用或者没用来衡量自己付出的时间代价,他应该把自己的情怀隐藏于文本背后,在保证文字独立性的同时,也要坚持个人的人文诉求,如此,思想与文字两方面都可以幸存,否则的话,只会落下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在人类绵延的历史进程中,我就像是一个痴迷的寻宝人,在历史的瓦砾中寻寻觅觅,翻翻捡捡。对于今天的我们,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从中读出人性的幽暗与光辉,读出现实问题之所在,引领我们走出一个时代的迷宫。

2013年3月19日宗承灏于淮南家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