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作家而言,作品的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读杨永康的散文,你会惊奇地发现,人总是处于无法克制的冲动、欲望、欺骗、烦恼、困惑、寂寞、孤独、恐惧、压力、痛苦和绝望的处境,他的散文集《再往前走》,对这种处境有着独具特色的观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再往前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杨永康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许多作家而言,作品的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读杨永康的散文,你会惊奇地发现,人总是处于无法克制的冲动、欲望、欺骗、烦恼、困惑、寂寞、孤独、恐惧、压力、痛苦和绝望的处境,他的散文集《再往前走》,对这种处境有着独具特色的观察。 内容推荐 《露在外面,许多年》、《找不见的人》、《身体里的弹弓》、《谁偷了村里的玉米》、《叔叔如此落寞》、《千万别碰上伊万》、《自鸣钟》、《陌生人》、《夏天的身体让我吃惊》、《世界上最小的口袋》、《满世界找你》、《暖风吹动裙裾》、《看见卡车》、》、《坐下来你会喜欢车站》、《跑了很久》、《所有人》、《小小苦难》……本书是甘肃文学院荣誉作家杨永康先生的散文集。 目录 散文卷 露在外面,许多年 找不见的人 身体里的弹弓 谁偷了村里的玉米 叔叔如此落寞 千万别碰上伊万 自鸣钟 陌生人 夏天的身体让我吃惊 少年少年 世界上最小的口袋 满世界找你 暖风吹动裙裾 看见卡车 坐下来你会喜欢车站 跑了很久 所有人 今夜有一点点忧伤 小小苦难 美好的气息将我笼罩 一点点弥漫 吃了一惊 把自己永远留在那儿 杜仲被雪覆盖 第七页回家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多么好的下午 再往前走 阴影里舞蹈轻 生命中的细节与秘密 天国里的杂质与暖昧 爱整个世界及你的左肩 费恩汉姆花园 有多少东西让人心碎 虚弱 睡吧,床 谁也碰不到谁,永远 一个黑,另一个同样的黑 怦然心动 鲁一变,至于齐 周身俱暖 至死晏如 何时封笔为完人 窘迫的史家 注定的无奈与寂寞 忧伤的花朵 爱情与寒冷 可遇难求 聊复尔尔 乡下牛粪 可疑的细碎的 第三街呼喊第四街奔跑 “嘭”的一声碎了 穿过歌剧院 火车开往巴黎 重回“莫斯科” 火车梦样穿过身体 咖啡馆渐次消失 散文问答录 世界的形态就是一个典型的散文形态 文学是幼稚的产物 作家不愿意冷漠,文学也不愿意冷漠 中国的文学传统是中断的 一开始就无意义 散文的高度不能一降再降了 文学的魅力正在它的多种可能性 文学因“坏”而生动 作家的作用 中国的散文还很农业 生活中的卡夫卡并不比他的读者更不幸 杨沐散文中的“破”与“裂” 女人需要施以援手的时候男人也正好需要施以援手 文学做不到拯救但可以做到很近很近 有假的梦想吗? 一开始就是个人的 散文只有一个初衷 散文的完全自由有赖于“个人”的觉醒与发现 散文伎俩一二三四五六 五四救不了时下散文与新散文 梦与现实场景 关于新散文们 出现多次就意味深长了 散文孤独我孤独 凡求热的文字总有冷下来的时候 想象的浸润 散文的本质就是记忆被记忆 文字愈傲慢愈好 为所欲为就是暴徒 表达的实质就是对必然性的表达 散文的深刻只能是感受的深刻 信仰史(代后记) 试读章节 许多年都露在外面,故乡的外面,童年的外面。一开始是三五个,有时候是一大群,弯着腰,手里拿着镰刀。随风缓缓移动,随云缓缓移动,随羊群缓缓移动。很多情况下我们看不见那种移动,只能看见空旷。 空旷的春天,空旷的故乡。一个上午未必能碰到一个影子。有时候会碰到一只惊慌的兔子,一晃就不见了,一转眼就消失了。稍稍定定神,就会看见遍地的青草,满目的青草,童年的青草。就会看到露在青草外面、露在童年外面、露在故乡外面的屁股。稍稍前行几步,会看见更多的屁股。很多情况下屁股们都在随风缓缓移动,随云缓缓移动,随羊群缓缓移动。停下来便怒目相向,怒目相向的时候,那些露在外面的屁股,会骤然使风、使云、使羊群的表情变得僵硬,手中的镰刀会攥得很紧很紧。并不率性地扔出去,只是紧紧地攥着。僵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感到手被骤然的僵持、骤然的怒目相向撕裂开来。从不会感到疼。有时候会是另一番景象,一个露在外面的屁股会突然愤怒地扔出自己手中的镰刀,另一个也毫不示弱地扔出自己手中的镰刀。有两把镰刀在头顶飞舞,就会有更多的镰刀在头顶飞舞。奇怪的是最终没有一把镰刀扎在那些露在青草外面、露在童年外面、露在故乡外面的屁股上。有一把最狠的镰刀,绕头三匝,扎在一棵树上。许多年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没有疤痕。因为压根就没有谁真正受伤,包括树,包括童年,包括风,包括云,包括羊群,包括那些露在青草外面、露在童年外面、露在故乡外面的屁股。 夏天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屁股露在外面。一场暴雨过后,雨水四溢。河满了,渠满了,坑坑洼洼都满了。那些躲在彩虹下、屋檐下,被雨水淋湿、被雨水阻隔的屁股,早等得不耐烦了。从彩虹下迫不及待地冲出来,从屋檐下迫不及待地冲出来,从雨水里迫不及待地冲出来,扑通扑通跳进了小河里,跳进了沟渠里,跳进了雨水四溢的坑坑洼洼里。一个猛子扎下去,只有屁股露在外面。满河的屁股,满渠的屁股,满洼的屁股。即便父母找来了,也只能看到满河的屁股、满渠的屁股、满洼的屁股。任凭你叫狗儿也好,叫兔儿也好,叫猫儿也好,叫猪儿也好。那些屁股们就是一声不吭,就是不理不睬。漂亮的姐姐来了也一样。你要扔掉水边那些鞋子,你扔就是了,没有一个屁股会理睬你。你要抱走那些水边的衣服,你尽管抱走好了,没有一个屁股会吭一声的。没有鞋子,可以光着脚丫子回去,扎破了脚,反正心疼的不是那些露在外面的屁股,而是父亲与母亲。没有衣服就光着屁股回去,害羞的不是那些露在外面的屁股,而是漂亮的姐姐。被父母扔掉的鞋子,最终还是被父母拣了回来,被姐姐抱走的衣服最终还是被姐姐抱了回来。整个夏天你都可以看到那些露在外面的屁股。水面静下来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两头来此悠闲喝水的牛。那牛正欲把头伸进水里,猛地瞥见满河的屁股、满渠的屁股、满洼的屁股,惊得闭了眼睛扭头就走,一觉醒来,一睁眼还是满眼屁股。有一只鸟胆子挺大,从一个光滑的屁股跳到另一个光滑的屁股上,实在累得跳不过来,就索性栖息在最迷人的一个屁股上。粗心的人,从远处只能看到一只一动不动的鸟。 秋天的时候,大部分的虫子会安静下来,大部分的屁股也会安静下来。最安静的是秋夜,月儿一点点地升起来,露水一点点进入梦乡,只听得一声吆喝,月光下,会呼啦出现一大群屁股,个个手里都操着明晃晃的家伙。然后就是一片嘈杂声。一只偷食玉米的野物,被追得上气不接下气,栽了一个跟头又一个跟头。实在跑不动了,就冲进一座破庙里。庙里的香火早就断了,黑咕隆咚一片。那些凶神恶煞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的,谅那些穷追不舍的屁股不敢进来。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说睡就睡。那野物睡得正香,只觉得眼前一片光亮,偷偷睁眼一看,周围全是火把。心中先是一惊,很快又定下神来。在劫难逃就在劫难逃,反正是个死,索I生再睡他一觉。睡就伸开胳膊腿来睡,伸开胳睥伸开腿那才叫睡。要睡就香香地睡,要香香地睡就打呼噜,打呼噜那才叫睡得香。一觉好睡,天亮啦。睡醒啦,屁股们!动手吧,屁股们!奇怪,怎么没有动静了?得使劲地喊,动手吧动手吧!不对呀。莫非那些屁股们改变主意了?不会,不会,谁不知道俺的肉香啊。香就香。吃就吃。还是不见动静。莫非那些屁股们真动了恻隐之心?不会,不会。那野物正想胡思乱想呢,那些屁股们围过来了。总算围过来了,野物长出了一口气。一个屁股在野物身边不怀好意地蹲了下来,手中捧着一碗水,一直送到野物的嘴边。送来俺就喝,不喝白不喝,喝了也白喝。哈,精神多了。水还真是个好东西。该动手了吧屁股们?俺对得起你们,俺问心无愧了。遗憾的是又节外生枝了,一个膀大腰圆的家伙,抱来一大堆玉米棒子,先递过来一个,吃完了,又递过来一个。这家伙心肠不坏。不过也难说,说不定想撑死俺呢。撑死就撑死,总比饿死强。那堆玉米硬是让俺吃了个一干二净。想使劲打个饱嗝,给那些屁股们看看,没有打出来。没有打出来就没有打出来吧,打出来又能怎么样呢?不行,还是打出来好。要打就打漂亮点。要打漂亮就得站起来。说站就站,刚一站起来,那些屁股们就一阵欢呼。有什么好欢呼的。要欢Ⅱ乎都欢呼。野物刚一欢呼,饱嗝就打出来了。只是不够响亮。得打几个像模像样的。后面一个比一个响亮。每打一个,那些屁股们喝彩一声。还想打,一个家伙过来轻轻地拍了一下俺的屁股说,该上路啦。上路就上路,不就是个死嘛,五百年后还是一条好汉。露在庙门外面的一个屁股见野物半信半疑,轻轻拍了一下野物的屁股说:回家吧!那野物这才屁股一扭一溜烟跑了。P1-3 序言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散文也许是最好写也最难写的。好写,是因为它的形式最自由,可长可短,可深可浅,可浓可淡,可繁可简,然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要真把散文写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散文作品虽多,但那种“文辞烂然,甚可观也”的,似乎并不多见。有的号为“美文”,究其实,却是既无格调,亦无情采。有的标榜“大散文”,但左看右看,所见无非一个“小”字,说来说去,总离不开一个“我”——把自己那点烂事,那点小得意或小失意,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实在令人不耐。在我看来,当下散文写作的问题,从内在的价值层面看,是缺乏意义感和大境界,从外部形式看,是缺乏优美的语言和成熟的写作技巧一一光看那词汇的贫乏,语式的呆板,修辞的笨拙,就可以发现问题有多么严重了。 对散文写作的现状,杨永康显然也属于“不满党”的一分子。他在《谁也碰不到谁,永远》中,提出了“新散文”的概念。论散文而求其“新”,也说不上是什么新鲜的话头。杨永康对什么是“新散文”,并没有太多的理论阐释。最核心的一句话,一言以蔽之,还是那句“写出真情实感来”的老话儿。关于散文,“宣言书”:“世界的形态就是一个典型的散文形态。”命题很大,但论析粗疏,判断含混,给人一种不得要领的印象。“文学是幼稚的产物”是他的另外一个很大胆很有气魄的命题,强调的是作者“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以便放下所有的“担当”和负累,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获得“最需要的纯净与纯粹”,因此,他渴望文学的“幼稚期”的来临。也许是担心“幼稚”沦为空洞和无知,杨永康又把“现实”拉来帮忙:“有现实的支撑,才不致使我说的幼稚变成孩子式的幼稚。”在散文写作上,杨永康显然是一个感性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文学可爱就可爱在性情上。”他在文学上所追求的似乎就是顺情而发的自由,就是“从心所欲”的境界,所以,他说,“文学只需要一颗心”,而且,特别说明,他所说的是“敏感的心”。他不仅不是理,而且还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针对有人的散文之难在于它要讲道理,杨永康断然表示了期期以为不可的反对意见:“散文干吗要讲道理?散文本身是不讲道理的。因为文学本身是不讲道理的,一讲道理就不是文学了。”杨永康这里显然没有仔细区分“当是”和“所是”两类文学。事实上,他谈论的是他自己喜欢的文学和散文,即文学的“当是”状态,但是,他却将自己对文学的个人趣味,当做了普遍标准,从而把“不讲道理”当做所有文学共有的本质,这就使他的判断因为越出边界而失去了有效性。可以看出,在散文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上,杨永康具有一种极强的自我意识和逆向思维的习惯,但是,要强调批评的“具体性”和“针对性”,要有清醒的边界意识,否则就会使探求真理的严密思维,沦为妄下雌黄的话语游戏。文学固然要有自由,但它在享受自由之前,必须先学会服从纪律的制约一一自由是从不自由开始的。 杨永康的随想式的“语丝”多有令人耳目醒豁的妙论。在《真正的大师都是不自信的》里,以卡夫卡为例,说明了虔诚的“不自信’’的难得和可贵。他批评“满纸谎言”,呼吁“中国需要一种真诚的文学范式”。杨永康是一个勤于读书,勤于思考的人。他很善于调动自己通过读书获得的理论和经验,来反驳当下的一些偏狭的文学观点。例如,有人过分强调“真实”,他却认为“想象的浸润”也是十分必要的。他借用卢里亚和威尔赖特的观点很好地阐释了自己的判断。 更多的时候,杨永康是通过写作行为来显示自己的散文主张的。他说:“我的文字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调动起来才动手,差不多是一气呵成的。”在他的具有先锋气质和探索精神的文章里,他把“自由”当做写作的灵魂,几乎摆脱了一切固有的观念和技巧的束缚。例如,在《可疑的,细碎的》这组文章里,他的想象力如此活跃,他的文势如此劲健,以至于他几乎很少考虑读者已经形成的阅读习惯,很少考虑读者可能会有的阅读障碍。杨永康在与“友人”的对话里,说自己的写作是“为所欲为”的:“别人笔下不可能的东西,在我笔下都是可能的,这就是为所欲为。”他在散文写作上有时的确是自由的。他把小说叙事的意识流技巧借了过来,通过跳跃性极强的心理活动叙写,进行快捷的意象转换。在《可疑的,细碎的》里,一开始写了“凯姆”的倾诉,随后又转换到与老比的老婆“真正的德国女人”的“聊天”,随后转换到对“父亲”的怀念,随后转换到“小布丹”的吵架,最后又写到了“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与他相关的一些事象。在《安安静静许多年》里,情形亦复如此。作者所写的仍然是“我”的内心想象:由“硬币”,而“小刀”,而“电话本”,而“玫瑰”,而“罗比”,而“背影”。那么,这些纷乱的意象背后,到底包含着什么共同的题旨呢?似乎一下子很难说得清楚。相比而言,《跑了很久》就比较容易理解。“一想起明天就是自己的生日,我就开始在房间里跑。”作者接着写了“我”在跑的过程中与送牛奶的中年男子,与看大门的李大爷,与送鲜花的漂亮女孩,与自己的儿子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我们似乎看见了一个人孤独而封闭的内心,看见了他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艰难——杨永康似乎在借此揭示生活的某种难以把握的性质。 除了那些索解不易的哲理性散文,杨永康还写了一些记事写人的散文。在这些追忆往事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浮世绘,可以看见人们在那个时代所承受的痛苦和屈辱。杨永康的叙述语气里,包含着冷静而有力的反讽。例如,在《叔叔如此落寞》里,我和叔叔关于“解放台湾”的对话,令人忍俊不禁;《千万别碰上伊万》则批判了那个时代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如何毁灭了两个纯真的孩子,读来令人心情沉重;《自鸣钟》则以充满悬念的叙述,揭示了严重的饥饿带给人们的痛苦;《陌生人》的描写和叙述,简洁、利落,很机智,也很见功力,把狂悖的“个人崇拜”带来的恐怖和灾难写得令人毛骨悚然;《谁偷了村里的玉米》也是一篇读过之后令人久久难以平静的悲惨故事:村里的一个地主成分的知识分子不堪“批斗”的羞辱自杀了,他的像《孔雀东南飞》中的罗敷一样漂亮的妻子随即疯了,学校里的老师同情这个可怜的“地主婆”,偷地里的玉米来帮她渡过难关。作者以一种近乎浪漫的方式强化了作品中人物的仁慈和善良:他反复写到了“地主婆”的那件美丽的“旗袍”。这个意象赋予这篇作品深刻的伦理精神和丰富的诗意。 总之,在我看来,杨永康的散文理念虽然具有怀疑和突破的勇气,但大多还处于探索的过程,尚不具备成熟的理论形态。他的先锋性质的散文写作有新意,但还须继续往上提升。那些真正以朴实的方式追忆辛酸往事的作品,则显示着他的散文写作的成绩。 祝愿他的理论探索有更大的突破! 祝愿他的创作实践有更多的收获! 谨序。 2008年2月10日,北京 后记 我的朋友M,是个有信仰的人,建筑工人。许多年前,开始研究格瓦拉的革命史,后来又开始研究我散文的信仰史与热爱史。还是好好享清福吧!革命尚未成功!你总不会把我当作革命者吧?只有少数人理解革命的真正含义。羞愧羞愧。好多革命者都这样。包括格瓦拉吗?包括格瓦拉。M与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背已经很驼了,有一天我去买面粉,碰上了他,他也在买面粉。我说:又涨价了。他说:关于你的散文,同志们比较一致的的看法是,引起注意在2002年,标志性的作品是……我说:你可真是个革命者!他严肃地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信仰坚定的革命者。我说,现在最需要的是面粉!连你也这样说?许多革命者都这样说呢!现在最需要的是革命者与信仰者!可是,你的背已经很驼了。他愤怒地吼叫道:信仰的背没有驼! 他是对的,信仰的背并没有驼。2002,2003,2004年我有幸碰到许多位这样的文字信仰者。 …… 《再往前走》是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忘不了《中华散文》的刘会军老师,张晴大姐,《散文》的刘洁老师,《美文》的穆涛老师,《海燕》的古耜老师及所有支持过我的期刊与编辑。感谢他们一开始就包容了我的文字。对作者来说最幸运的莫过于包容。他们都是我文字在全国的推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彭金山老师,兰州市文联的阳飚兄,飞天杂志的马青山兄,甘肃社科院的马步升兄,甘肃文学院的高凯兄,甘肃省作家协会的柏原主席,甘肃文化出版社的车满宝兄,及老领导梁文峰李文华夫妇等,则是我的文字在甘肃的主要推广人。习习每次电话总忘不了对沮丧的我说:永康我们写我们的。李晓虹、格致、人邻、刘青汉、刘永丽等使我对文字长期保持纯洁的信念。峻毅在成书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劳动,是朋友们公认的好大姐。涂国文兄在书的制作中做出了不懈无私兄弟般的努力,弋舟兄百忙中为我设计了封面,孙林先生与他的走过地球摄影工作室,几年来一直在无偿跟踪拍摄我。还有那些陌生的热爱者、追随者,陌生的朋友。没有他们的支持,同样没有我的今天。 面粉又涨价了。我又想起了我的朋友M。他说得对,信仰的背并没有驼。问题是即便信仰的背没有驼,散文前景会更光明么?可预见的是:一、散文会继续在传统与现代的泥沼里左冲右突,烦了“自己”见过的,又不能接受“自己”没有见过的;二、散文会继续在淑女与风尘女子间彷徨徘徊,既不甘心前者,也不愿意后者;三、散文会继续在农业情感里陶醉;四、散文会继续诗意泛滥;五、散文会继续蔑视想象;六、散文会继续遭局内人局外人斫伤暗算;七、散文会继续边缘化;八、散文会继续孤独继续悲壮,一跃成为人类最孤独最悲壮的行当。 作为作者还能怎么样呢?继续信仰?抑或继续沮丧? 是为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