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女儿在英国上学这几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建国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女儿在英国上学这几年》编著者刘建国。

年余来,国内孩子正面临着较大的入学升学压力,于是“留学要趁早”观念在一些家长心中蔚为流行。然而,留学国外缺少了家长看护的“降落伞儿童”,能够远离自我伤害等诸多不良现象吗?看上去很美的国外教育体制和文化,家长和孩子又能顺风顺水、顺人意吗?本书记叙了七岁小女孩刘佳佳留学英国的真实故事。为送孩子出国留学或正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一手宝贵经验,也是一部帮家长主动思考孩子出国后可能要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前做好充足心理预案的未雨绸缪之书。

内容推荐

《女儿在英国上学这几年》编著者刘建国。

近年来,国内孩子正面临着较大的入学升学压力,于是“留学要趁早”的观念在一些家长心中蔚然成风。然而,留学国外缺少了家长看护的“降落伞儿童”,能够远离自我伤害、嗜赌、自闭症等诸多不良现象吗?看上去很美的国外教育体制和文化,家长和孩子又能顺风顺水顺人意吗?

《女儿在英国上学这几年》记叙了中国小女孩刘佳佳自七岁起留学英国的真实故事。佳佳到英国留学第一天,连一个英语单词toilet(厕所)都不会说,而高中毕业之际却同时收到来自哈佛、剑桥、耶鲁等九所英美顶级大学以高额奖学金录取的通知书。作为小留学生,佳佳是怎样顽强地冲破了来自跨文化的重重心理困境,较快地适应了国外的教育和风俗,并能心智快速成熟、最终脱颖而出的呢?如面对小学老师妮可丝三番五次的刻意刁难,佳佳努力寻求化解的策略和机智,又如面对学校布置的超级难的家庭作业。佳佳费尽一番周折的奇思妙想,爸爸作为一个旁观者都保持了无比的清醒,如此绝妙的亲子关系和教育艺术都能让读者激赏不已。

本书为送孩子出国留学或正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提供了可借鉴的第一手宝贵经验。也是一部帮助家长预见孩子出国后可能要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前做好充足心理预案的未雨绸缪之书。

目录

引子 

1 初到英伦 

//选择合适的学校 

//让女儿正面知晓家庭的真实状况 

2 步步高的第一年 

//在玩中学的英小学低年级教育 

//应了西方人的墨菲定律 

3 中西文化差异民族定向 

//协调好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关系 

//民族意识培养不可少 

//我们是中国人 

4 命运价值观和信仰 

//在英国申请到住房的好运气 

5 极其不愉快的一年 

//当女儿遭受来自老师的民族歧视 

//让女儿自己处理和老师的关系 

6 克服脆弱和敏感 

//善于接纳孩子 

//适时对孩子说“不要紧” 

7 进军圣保罗女子中学 

//英国公立中学和私立中学录取的异同 

//不遗余力地努力和准备接受可能的失败 

//失败的圣保罗女子中学考试

8选择课外辅导班 

//寻找真正适合的课外辅导老师 

//不对孩子絮叨太多 

9 圣保罗的第一年 

//圣保罗不那么好上

//和女儿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10 青春期的困扰 

//对孩子恰到好处地放手 

//把孩子当老师 

//与孩子保持坦率的交流 

11 生活能力的全面提升 

//不在同一处跌倒第二次 

//包干制理财教育的妙处 

//真正的社交 

12 锻炼吃苦的爱丁堡大公活动 

//享誉国际的爱丁堡大公活动 

//难得的集体主义教育 

13 高处不胜寒 

//为孩子的失败鼓掌 

//帮孩子抖抖思想包袱 

//决战GCSE毕业考试年 

14 分科教育从A-Level始 

//不刻意塑造孩子的未来 

//精彩的大学预科课外活动 

15 批判性思维看世界 

//接受来自孩子的不同观点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16是诱惑还是挑战 

//热闹的美国学院教育展 

//不能错过的英美学生交换访问 

17 进军英美顶尖大学 

//给孩子时间自我调整 

//复杂的美国大学报名要求 

18 征服三大顶尖名校 

//轻松应对剑桥大学三一面试 

//挑战颇有杀气的耶鲁大学面试 

//并非被面试官遗忘的哈佛面试 

19 并非容易的选择 

//咄咄逼人的耶鲁大学 

//感人肺腑的斯坦福大学录取信 

//自信满满的哈佛大学并不掉以轻心 

20 女儿的交友之道

//充满竞争的普薇卡 

//美丽、善良的乌克兰姑娘尤丽安娜 

//天生的物理学家弗朗西斯 

21 再见,圣保罗!

//英国中学毕业面面观 

22 的教育札记 

23 放飞哈佛

试读章节

在玩中学的英小学低年级教育

暑假一过,佳佳升了一年级。英国的公立小学一般是按年龄分班,所以不存在提前上学、跳级或留级之说。他们认为孩子在自己同年龄组里学习、玩耍,有助于孩子心理和身体的正常发展。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家长倒是很希望孩子提前上学、跳级什么的,使自己的孩子在比自己大的年龄组里参与竞争。家长因此觉得挺荣耀,但依我之见,利未必大于弊。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非常重要,但这并不局限于能背多少首唐诗、认多少个字和做多少道算术题。基于书本的教育只是幼儿教育很小的一部分,玩却是孩子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们是在玩中实践自己的儿童社会的,在这个社会中体力和成熟程度的优势比学习的优势要大得多。那些凭成绩好而与比他们大的孩子为伍的好学生们,往往会由于体力和经验的劣势,而成为追随者并满足于这种地位。他们也许是班上学习的佼佼者,但在他们的儿童世界里,“社会”地位却很低,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容易缺乏领导意识。有些孩子表现出的“超常”智力,其实只不过是家长超前调教的结果而已,这种“抢跑”造成的优势,最迟会在中学毕业之前消耗殆尽。当然,对于真正智力超常的天才,他们必然会脱颖而出。

接手佳佳这个班的是一位新老师,洛玛丝小姐。马布勒佛小学很小,学生少,教学老师是不分科的。除了音乐课由专门的音乐老师教,其他课包括体育课都是由负责这个班的老师一人承担。所以要想当个称职的小学老师并不容易,必须文、理、体育样样行。佳佳的班上只有不到二十个孩子,从外交官的儿子到难民的女儿,各色人等齐全。英国小学很强调班级不能太大,要因人而教,上课很随便,孩子们分组围坐在小方桌旁,听老师讲课。老师讲大课的时间不多,课堂以孩子们的分组活动为主,每一组都有一个学习用品柜,里面装着书籍、彩色纸、画笔、尺子、圆规、胶水、剪子,等等。

洛玛丝小姐个子高高的,头发剪得短短的,运动型身材,很精干。她教学非常认真而且很有一套。她很快注意到,佳佳和另外一个刚从中国香港来的孩子的算术要远远超前于同班的孩子,这大概是我们中国孩子在海外的一个共同优势,不知是得益于家教还是得益于中国语言的结构就是对逻辑思维的一种特殊训练。于是,洛玛丝小姐把佳佳和这个女孩编成一个组,按照她们现有的算术水平教她们,不久一个来自保加利亚的男孩也加入了这个组。这比和那些仍要靠借别人的手指头做加法的孩子一起活动的效果要好多了,佳佳为此特别高兴。在她眼里,学校生活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有趣。

洛玛丝小姐很喜欢体育,她教孩子们玩各种游戏。不久,佳佳学会了翻跟头、打虎跳和倒立。佳佳是个瘦瘦的小姑娘,体形好,身体的柔韧性强,洛玛丝小姐认为她是块学跳舞的料。佳佳自己也非常想学芭蕾。我们又何尝不想,可是一打听,上芭蕾夜校很贵,我们实在负担不起,只好作罢。孩子有许多梦,而以我们当时的经济能力,能给她实现的梦是非常有限的,这是她没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梦之一。直到现在,太太一说起女儿的这个没能实现的梦就充满内疚和遗憾。有意思的是,不止一次,初次见到我太太的来访者都会问她是不是搞舞蹈的。她身段很好,脖子很长,站在那里像只天鹅,是有点舞蹈演员的风度。的确,她很喜欢跳舞,但她不会跳舞。她和我一样,是从一个不允许有梦想、没有真正的音乐和舞蹈的年代走过来的,所以她更想让女儿能有机会学跳舞。

英国公立小学的低年级学习很轻松,没有家庭作业,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在玩中学。每天都有体育课,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运动。英国很重视美育教育,美术和音乐课占的比例比国内大得多。佳佳特别喜欢美术和音乐。她在家经常照着画书临摹,画好了就一本正经地贴在床边墙上。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画画,特别是画马,所以尽我所能给孩子些指导,主要是启迪她的兴趣。有一次,我和佳佳说起小时候学画徐悲鸿的马,讲起徐大师国画中西结合的功底,我不禁滔滔不绝,女儿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她没想到爸爸居然还很有艺术细胞,于是要求我给她画一匹马。我当即用钢笔在废纸上为女儿画了一匹马。画得实在不怎么样,但至少不会被人误认为驴。女儿立刻奉为至宝。多少年以后,太太和我一起收拾她上小学时保存下来的东西时,在她存放画的夹子里,我们又看到了这匹马,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用中文写着:爸爸画的马。

洛玛丝小姐早就注意到佳佳对美术的偏爱和天赋。她更为欣赏的是这小姑娘内在的艺术气质。在家长和老师期末的例行会面中,洛玛丝小姐对佳佳赞不绝口。她告诉我们一件小事英国的纬度高,冬天到下午3点钟放学时已是夕阳西下。有一天放学前,洛玛丝小姐看到佳佳站在楼梯拐角朝西的窗口处呆呆地凝视着远方。

洛玛丝小姐以为小姑娘受了什么委屈,轻声问:“佳佳,你怎么啦?”

佳佳像是沉浸在梦中,嫣然一笑,指着窗外说:“你看,多美!”

顺着佳佳手指的方向,洛玛丝小姐看到的是火红的落日、金灿灿的余晖,的确美极了。

P17-P2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