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郑小琼诗选/忍冬花诗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郑小琼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郑小琼诗选》是作者的最新作品集,薄薄的,像作者弱小的身影,但我却丝毫不敢小觑它的份量。前面短诗部分显示了她作为诗人的才华和艺术水准,而后面的长诗所展现的勇气和视野,让人大吃一惊: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的立场正在确立。

内容推荐

郑小琼,2007年最受关注的80后诗人,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奖,接着是拒入作协所引起的议论。一个低学历的写作者、流水线工人、打工诗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简历。在某个意义上,郑小琼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揪心的力量。2007年底,与韩寒、邢荣勤、春树等一同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

目录

卷一 一生

 交谈

 碎石场

 蜷缩

 非自由

 草木还保留着旧有……

 一生

 在医院

 白桦树

 六月

 她

 给父亲

 距离

 旧事

 天鹅

 善恶

 图书馆

 飞鸟

 葵花

 相

 病中作

 疾病

 蛾

 铁鸟

 火

 所有

 力量

 语言

 山楂树

 小镇

 九月

 深夜火车

 江南似树

卷二 铁

 光阴

 剧

 声音

 偶遇

 吹过

 厌倦

 爱

 钉

 他们

 色与斑

 深夜三点

 水流

 热爱

 银湖公园

 给许强

 灯光

 五金厂

 风吹

 散步

 机台

 生活

 村庄

 需要

 安慰

 尘世

 给

 河流

 重逢

 走着

 明亮而固执的心

 时光

 三十七岁的女工

 给予

 风中

 风吹

 铁

 火车

试读章节

《交谈》

历史被抽空,安置虚构的情节与片段

我们的忏悔被月光收藏,在秋天

平原的村庄没有风景,像历史般冷峻

那么浩繁的真理,哲学,艺术折磨着我

火车正驰过星星点点的镇子与平原

车窗外,凌晨三点与稀疏的星辰

一些人正走另外一些人的梦中

时间没有动静,它神秘而缄默

在摇晃不定的远方,我想起

那么多被历史磨损的面孔,他们

留下那么点点的碎片,像在旷野

闪忽着的火花,照亮冰冷的被篡改的历史

《碎石场》

岩石并非沉默,但是它坚持沉默的本身

我的想象在孤独中疲倦,它投身深谷

那些以刺进姿势的山峰,正好是一只秃鹰

也许还要借用它有力的翅膀在前牵引

远处,有闪亮的湖泊似大地的镜子

它照耀在树木深处的苔藓与飞鸟

走兽们潮湿的毛发间,露出一双明亮

灿烂的眼睛,噢,我正面对的

是无名山区的黄昏,有炊烟

有朦胧中的光明,峭岩的棺柩

公路跟随河流沿着多石的山冈蜿蜒

拐弯的碎石场上,三个农妇弯腰拾着

石头,夕阳在背后闪耀,原始的金黄

涂在她们佝偻的身上,啊,这无言的

沉默的金黄,在碎石场的河滩

它们有着神话或者史诗的辉煌

啊,时光经过,它不停地将我磨损

在打开车窗的瞬间,有风正吹送

这山区古老而昏暗的贫穷

《蜷缩》

青山在鹧鸪声里蜷缩,颤抖,那些灵魂卷起

肉体的浪波,美沿着真理逶迤,缠绵,

散落山峰处的云朵,黑暗的灰烬,被黎明浸染的

紫罗兰开放,被遗忘的一朵,它们在凋零间蜷缩

一些命运不可思议的形成历史,时间偏向梦中

悲伤寄托扑翅之鸟,在遥远的大海尽头

我梦见的树木披着沉寂的薄霜,铁青色光线间

黑暗扭结缠绕,我走在它们中间,走在悲伤的沉默中

在明亮与阴暗山谷背后,那些朝着风景奔跑的

庞然大物,它们站灰色的世界中,我正经过

那空旷的灰寂,剧痛像鸟一样长鸣不已

《非自由》

这些幽暗的不为人知的力量

它们在暗处,在心灵饱受压抑处

缓缓靠近生长在肉体的枝条

它们的阴影悬挂着,在狭隘中  我的惧怕来自于暗处的巨手

它们不知何时,何地伸出来

在不可能预想的时刻,它似蛛网纠缠着你

我无法说它们的名字,说出它可能的出处

它巨大的暴力在我内心留下深陷

它似巨雷碾过,交谈中

我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从四周压了过啊

幽暗处的洪水

正挤压着我肉体与灵魂

鸟的翅膀与鱼的水域

花朵的香气也被局限

在一张扭曲,变形的门

在它低垂的弯拱中

我们每天弯腰躬身活着

《草木还保留着旧有……》

草木还保留着旧有朝代的秩序生长

窗外的河流如秦朝时一样流动

啊,今天却已换走了昨天

它们挤出了时间的皱纹

我的悲伤无法赶上落日

骑马的历史不断更换

我活在其中,却只能旁观

啊,过去从三个方向压了过来

万物有规则的凋零,那么多的大事件

像海浪一样漂移过去

时光染白我对山河的敬畏

我无法原谅自己迟于过去年代

那些激情仍让我内心充满了火焰

《一生》

一些事物在夜幕下蠕动,她的激动

是一朵菊花,开放着杜鹃滴血的声音

她的身体轻盈着,想象幽暗中的花朵

像梦,一朵又一朵盛开,摇曳

啁啾着,一只乌鸦,花布,剪刀

她回想曾经嫁给一个七十年代的裁缝

他绞碎了沙沙远去的时空,向前

她目睹瓷器上灰暗的鱼,向后

有人打开青涩的欲念,有人似松针与瓦砾

雨水开着腐烂的爱情,它的定义

如此窄小,乘坐闷罐车或者夜航船

她穿过六十年代的荨麻地,她看见

公社的木头开始生锈,它的影子

喷涌,街头嘈杂,三棵樟树昏睡

房屋像一个阴影,它巨大的轰鸣

赛过乡下女医生的哭声,她活着

走进了八十年代,返回红漆脱落的

厨房,工厂。想想阳光下诸事物

所有的蔑视与不幸让阳光照耀

想想温暖,文凭,房子与梦幻  她要赶一辆九十年代的火车

太快,她挤不上这趟末班车

她坐在下岗这辆老式车马上

窗外是雨水和她不惑的年龄

这一刻,她开始昏睡,搬迁

上访,等待每月五号的退休金

春天已经来到新世纪的枝头

她打量着那口长满红疹的挂钟

《在医院》

落日照着这个疾病缠身的穷人

我认识他们,来自矮墩墩的山头

他们蹲着

坐着,在医院的门口

他们蛇皮袋子皱褶的衣裳跟长满茧子的手中

带着体温的钞票,他们木讷的眼神

盯着白色的墙壁,充满苏打味的

医院走廊,隔壁的吊针,玻璃瓶

他蹲着,疼痛深入肉体,骨头

生活的内部,她询问

她眼里如同落日的光芒

在走近西山

她坐在医院的落日中,如此宁静

有着至深的畏惧也不能说出

他们相扶着,走出红十字的医院

落日照着她的眼神,他的疾病

在贫穷中,他躺在低矮的木床上

等待疾病吞食他落日般的生命

《白桦树》

这些爱像春天的白桦树,夹着铁片似的

风声,我们熟悉的辽阔的暮色点亮

结满了莽撞果实的少年开始成长

从遥远陆地刮向海洋的沉默如此纯洁

多少爱变得锋利而坚硬,它伤害着

许多羞愧的心,整条河流像天堂锃亮

你看到晦暗的星辰在黑暗的深处闪耀

天空高远湖水苍茫歌声有着多余的伤感

大片水下,白桦树正是她七十年代的回忆

它们站立的姿态挽回多少怀念,手风琴响着

寒冷而冰清的白桦树它不再有雄心与热爱

他们顺从地返回冷火而充满陷阱的大地

白桦树朝着大地伸展,鱼跑过天空

他们的傲慢,朝着黎明弯曲了

白桦树的命运在隐痛中沉默不语

月光打碎了它布满阴影的枝叶

这是黄昏,这是三十年后,她

散步在光秃秃的白桦林,土地很暗

天边很白,她仿佛站在大海的背面

没有一棵白桦树会将她的记忆安放

《六月》

六月高过伸长头颅的夏天  窗前,一株紫桑椹抱紧黎明

枞树的色彩与白露,铁丝上

悬挂屋顶,隔壁的星光与大海

她的牙齿是白桦围成的栅栏

昏暗的灯烧焦了身体里的乐器

平原在血管的铁轨里闪动

凤仙花里开满了绿色的蝉鸣

每种事物因存在并且永恒

被爱或者爱,你看不见

你的心间埋着时代伟大的脚本

大片的天空湛蓝,红杏子开花

乡间二胡的舌头难以表达

月光中的风景,丰收的年成

无非这样,娶一房逃难的媳妇

幽暗的树林间有大片的墓地

紫桐棺木里装下越来越多的名字

她需要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

寻找生活留给她的黑斑,在她

转身,镜子收藏她一生的碎片

《她》

她不再活在自己的疼痛里,像木头

不再活在森林,她把自己锯成椅子

却无法找到坐它的人,在静与光的影中

她的身体开始寂静脆弱的凋零

很快将消逝,她开始迷恋墙样的事物

给她的安定和依靠的沉静,她的渴望

正如奔波的雨滴,如此温柔却不安宁

阳光照着镜子里幻影,那模糊的面容

她开始接受着自己像花一样的衰落

脸上浮出阴沉天气皱巴巴的面目

也许这颗心还不会像植物偏守一方

它注定是一双要行走远方的鞋子

暴雨如此下着,在它灰烬的回声里

她坐在床头侧头看镜中的人与物

回忆导演着的这既非悲剧也非喜剧的人生

她开始厌倦这阴暗而狭长的过程

她听见的月光又苦又涩

对每月按时而来的疼痛充满感激

是它喂养着心里有着的波涛与希望

如今她亲切的忧郁症,让愤怒也毫无用处

P3-13

序言

惠特曼从他的经验主义出发,强调说:“只有二流的诗歌才能马上博得人们的欢心。”人们普遍习惯地把阅读当做一项现成的精神性消费,厌恶咀嚼和思考,因此,一流诗歌的深刻的内涵和独创的艺术,对他们来说,不免觉得生疏,甚至本能地加以排斥。

诗歌一要诚实,二要热情,三要文采。其实,这些同样地为其他的文类所需,只是叙事性作品尚可凭藉故事的链环紧扣读者,通过满足窥私欲,以减少对知识与趣味之外的期待,从而掩盖其根本性的缺失。而诗歌不然。诗歌是赤裸裸的,连文采也是构成诗性本质的一部分,并非附加的藻饰。从远古的年代起,我们的诗人即已学会拍马,撒娇,逢场作戏;在我们的诗歌遗产中,便有了大量的应制诗、酬唱诗、神仙诗、节庆诗,看题目做诗,等等。无庸置疑的是,存在着一个僵化的、隐瞒的、闲逸的、淫靡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得到滋养和维系,即使由旧诗而人新诗,从现代及于后现代,日日竞逐新奇,只要精神如故,就不能说诗歌的历史面貌已然改变。

“人间要好诗”。无论妙手偶得,或是耽于经营,都有可能产生好诗。但是,当得起一流的诗歌,往往更容易看出诗与诗人的关系;诗人藉此显示了生命的深度,以及非凡的素质,其中包括艺术气质、知识修养、道德感,等等。这些主体性因素,决定了诗歌的品质。只有一流的诗人,才配写出一流的诗歌,而一流的诗歌绝不可能出自末流诗人之手。惠特曼评论说:“人人都写诗,但是连一个诗人都没有。”其实,这就是诗人大于诗的观点。

真正的诗人具有热爱人类自由的天陸,因此,对于人类的生存处境,便不能不有所萦怀。其中,他们最不能忍受的是专制和奴役,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的不幸,使他们深感苦痛,但因此,也就容易趋向爱的反面,激起憎恨和反抗。鲁迅鼓吹的“摩罗诗人”,如拜伦雪莱等,就是这样的诗人。也有诗人因出身优渥而尊奉泛爱论者,虽然反对革命暴力,却也并不讴歌罪恶统治。个别诗人的活动极其有限,所爱也仅及于自己、爱人或上帝,如狄金森;但是诗中充分地表现了人性之美,诗人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

自然,所有这些都必须被赋予诗的形式,缺乏个性化的形式,不足以称第一流的诗歌。而且,形式从分行、修辞、节奏和韵律,一直到风格的确立,都有一种近于暧昧的元素,气息或氛围缠绕、弥漫、浸淫其间。大约这就是生命和生命感觉的外化。诗歌是一种生命现象,而生命是神秘的。倘若诗行与诗行之间特别的直白畅达,犹如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人行道,那么,它有可能是合格的宣传品,但绝非一流的诗歌。

基于这种诗观,《忍冬花诗丛》惟在当今中国的诗坛中寻找自己的目标:优秀的诗歌和诗人。忍冬,属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灌木,非经名园培植,而长于田野榛莽间。叶对生,呈卵形,有柔毛。夏季开花,初开为白色,稍后转黄,黄白间错,故有“金银花”之称。花清香而苦涩,阴干可人药;藤茎亦可人药,“凌冬不凋”,故名忍冬。以忍冬邀集诗人,取其性质相近之故耳。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郑小琼的诗歌是有着不寻常的美学意义的话,那么她为这时代提供的最具有隐喻的扩张意义的,就是这以“铁”为关键词和标志的冷硬的工业时代的新美学。

——张清华

她近年来的诗歌,既是对数量庞大、声音微弱的无名生活的艰难指认,也是对自我世界和工业制度的深刻反省。她在与底层现实短兵相接的写作中,通过自身卑微的经验以及对这种经验的忠直塑造,分离生活的苦,陈述正直的良心,并在一种痛彻心腑的书写中,为漂泊无依的灵魂得不到根本的抚慰而深怀悲悯。

——谢有顺

郑小琼的大情绪是一般女性所装容不了的,她为当代民生、民意、民权在独立思考在独立分析,在独立地去接受生命赋予的苦难,她的诗句打破习惯性交配或现代诗已成惯例的意象,融意义与意象于混沌间。

——海上

她更深刻体验的生命疼痛呈现为一种“南方经验”,真实地告知了当下的、中国的、底层群体的生存本相。

——杨克

郑小琼的诗句中总蕴含着地下岩浆般的爆发力,叙述凝重、细腻、尖锐、粗粝,像手术刀或显微镜,让我们看清生活的真实本质。

——郁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