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赚钱是一种信仰(罗斯柴尔德家族历经6代的完美传承)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陈润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时间并不算短的两百多年里,围绕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过。

只有走进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迷宫的大门,我们才会明白他们长盛不衰的秘密和称霸全球的真相,才能探寻支撑他们毕生积累财富、誓死捍卫家业背后的信仰。

政客来来去去,只有罗斯柴尔德是永存的!他在运用什么策略快速积累财富?他的成功如何复制?一切都将不再是秘密!

内容推荐

目前市面上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述其历史,突出传奇性;一类是阴谋论,提醒大家当心这个家族。本书则是第三类,从借鉴其财富智慧的角度出发,解读罗斯柴尔德家族。

现有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系列图书一般以大量考据堆砌而成,可读性略差。本书用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来剖析这个最神秘家族的财富传承之道,不仅有用,而且读起来轻松。

目录

第一章 赚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

 ·我蹲下、跪下,是为了跳得更高

 ·危机的另一面是机会

 ·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收获

 ·吃小亏占大便宜

第二章 信息比黄金更重要

 ·即使是风,也要嗅一嗅它的味道

 ·以世界历史的秘密为消遣内容

 ·谁是苏联间谍

 ·情报是解除风险的最佳密码

 ·不上市是策略

第三章 无兄弟,不经商

 ·企业重于家族

 ·滑铁卢不是内森一个人的凯旋门

 ·父亲的遗产:只要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

 ·巴林银行的经验:罗氏可不是好惹的

 ·如果有人失去理智,其他人必须保持平静

 ·内森的地位不可动摇

 ·公众信托银行是谁的银行

 ·只有团结才能主宰金融市场

第四章 与国王一起散步

 ·红顶商人的生意经

 ·让钥匙人物帮你开门

 ·投资惠灵顿的报酬

 ·政治领袖们背后的“老板”

 ·阻止法国与奥地利开战不是为了和平

 ·凡尔赛和约中的最大赢家

 ·对头衔和勋章的追求

第五章 干活越少,赚钱越多

 ·借别人的鞋子穿比打赤脚更快

 ·借英国之手购买苏伊士运河

 ·“反革命”带来的财富

 ·中国清政府赔款的钱从何处来

 ·死讯与股价暴跌

第六章 保守并不意味着后退,而是·谨慎地向前走

 ·财富隐于酒

 ·古董收藏不只是爱好

 ·房地产投资:人市须谨慎

 ·赞助艺术是买画的幌子

 ·在中国的高速路上急刹车

第七章 与时俱进,才是生存之道

 ·祖训在演变

 ·族内通婚不再禁锢

 ·给媒体的影响力

 ·谁说女人不能经商

 ·跨国合伙同盟体系的终结

第八章 远见与卓识

 ·抢先涉足铁路投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散落的财富分文未丢

 ·风雨中坚守的矿产资源

 ·盛宴与美食

 ·帮人们管理财富是最好的生意

第九章 财富无法复制,信仰可以培养

 ·改变国籍,不变信仰

 ·沉默的议员

 ·以色列的建国者是谁

 ·希特勒是永远的敌人

 ·为保护家族财产不要命的人

 ·阅兵式上的以色列国旗

 ·无法原谅的背教行为

第十章 会享受生活才能创造生活

 ·对园艺的持久热情

 ·狩猎是家族的最爱

 ·对音乐的热情

 ·受惠的大文豪

 ·画家是家族的座上宾

 ·赛马是为了生意

 ·华尔特的鸟类爱好

试读章节

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

“当上帝关上一扇门,他便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仁慈的上帝也为犹太人开了一扇天窗,并因其射人的阳光雨露而枝繁叶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不允许收取利息,因为这是“罪恶的事情”,犹太教是个例外,他们可以向异教徒收取利息。于是,游离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投身贸易结算、黄金保管、高利贷、债券等行业,恐怕在当时连上帝都没料到他们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命脉的主宰。

在今天看来,金融家、银行家们都被戴上富翁、高贵的闪亮光环,华尔街成为众多商学院毕业生心驰神往的天堂。不过在18世纪的德国,这些风光并不属于犹太人,他们只能像“犯罪嫌疑人”一样被监视居住。

第一代罗斯柴尔德就是从娘胎里就带有“嫌疑”的处境中出世的。罗斯柴尔德本非家族姓名,而是“红盾”的德语翻译。或许是为了方便顾客识别,这家犹太人总是在店门口放置一个红色的盾牌,后来人们逐渐称这个家族为“红盾”,翻译成德文就是:罗斯柴尔德。

挂红盾的年轻人名叫梅耶·阿姆谢尔·鲍尔,在有“罗斯柴尔德”这个姓氏之前,这是他唯一的名字。如同曹雪芹这类后天成名的人一样,没有人能准确说出梅耶的出生年月,只能模糊却不无严谨地记载为1743年或1744年,而关于其父母、祖父母及先辈的记载就更少了。西方人认为死亡和纳税是人一生中难以避免的两件事,可梅耶的先辈们连这两件事都无据可查地“避免”了。

不过,有一些事实是确凿的。当时德国正处在战争的阴霾中,隔三差五的暴动已是家常便饭,真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在战火中,高墙内的犹太人依然过着死水般的日子,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梅耶·阿姆谢尔·鲍尔应该很少愿意主动回忆灰暗的童年:那是一条突兀地孤立于城墙与沟渠之间的黑暗小巷,大约12英尺宽(大概3米半的样子)。房屋在这片棚户区里挤成一团,而居住者又将低矮的房屋填充得不留余地。污水和脏臭的怪味整日弥漫,长年居住的人嗅觉早已迟钝。这块城中村是受保护的,犹太人为此必须按法律规定交纳人头税以及各种人口与财产保险,甚至连结婚人数都严格把关:犹太家族成员限制为500人以内,一年只允许12人结婚;如果某个家族人丁衰落有断掉香火的危机,才稍稍允许放宽限制。他们不准在夜晚、星期天或节假日走出居住地,不许住公共旅店,不能在城市的街道和广场散步……

梅耶的父亲是个追求学问的小生意人,总喜欢抽时间研究犹太法典,儿子完成小学学业后就被父亲送到希伯来语学校学习。在梅耶9岁那年,家里遭遇一场重大变故,父亲因为生意红火引起同行妒忌被诬陷,并在随后的法庭诉讼中落败而被判200盾的处罚。典当家产后只凑够一半,父亲不得已又借了100盾的高利贷才交上罚款。饱受不公正待遇的父亲老泪纵横地说:“我们犹太人命太苦了,失败时被人唾弃,成功时又遭人嫉恨,得不到任何保护,生命如草芥。有时候我真想一死了之,只有死,才能让我从现在所受的痛苦中解脱!”

也许那时梅耶就暗自下定决心要学好法律,将来为更多的犹太人提供“保护”。不过他的学业很快被迫中断。1755年,父亲真的“从痛苦中解脱”了,第二年,母亲也随之而去,他们都死于瘟疫。那年,梅耶刚刚12岁,在亲戚的鼓励和资助下到汉诺威的欧本海默家族银行当银行学徒。因为父亲在世时对梅耶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在借贷等商业知识、货币兑换生意方面悉心调教,他干得很出色。

聪明才智的树根是不会被环境的积雪压垮的,一旦有机会它还是要发芽。后来,梅耶果然创造了奇迹:在西方,从学步孩童到耄耋老人,没有人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

以冯仑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喜欢用“野蛮生长”这个词来诠释在夹缝中创业的挣扎与艰辛,这是一种本能的向上的力量。不过与梅耶·阿姆谢尔·鲍尔相比,冯仑们显然要幸运得多,在“被保护”的牢笼中,“野蛮”是一个奢侈的词语,能够“生长”就是最大的幸运。

不过,无论以何种方式,他们都在生长,因为在他们内心都有一种对财富的本能渴望,尽管诞生在一个富豪的家庭,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但我们能够选择自己——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

我蹲下、跪下,是为了跳得更高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地活着,尽管吸收雨露阳光却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因为人们根本没有看到你。第二种是像树一样成长,即使被人踩进泥土也依然能够吸收其中的养分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十年、二十年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这是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渲染过无数遍的励志桥段。如果非要为这段哲理性十足的文字找出生动形象的脚注,梅耶·’阿姆谢尔·鲍尔的成长故事最贴切不过。

梅耶·阿姆谢尔·鲍尔在奥本海默银行当了四年听差之后已经被提升为办事员。如果他愿意再当十年办事员、然后再当十年信贷员的话,他有可能在第三个十年升为首席会计师,这样他也许能在60岁时成为银行的合伙人。面对比公务员的职务升迁还稳当的铁饭碗,梅耶却选择了放弃,“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任何人都不可靠”是犹太人从小就铭记的信条,他不愿在汉诺威做一名看起来衣食无忧的打工仔,而是选择回法兰克福自主创业。

不过梅耶选择的行业着实令人跌破眼镜——捡破烂。当时德国兵荒马乱,回到老家的梅耶一时找不到好的生财之道,就加入到拾荒者的行列,到垃圾堆里捡有钱人不要的衣服洗净后再低价转卖给穷人,并逐渐由“破烂王”转行为二手服装店老板。

在“二手市场”的所有店铺中,梅耶发现就古董店生意火爆,尤其是一些破衣烂衫的流浪小孩总是进进出出,进出门时总是一副兴高采烈的表情。中国人投资有句行话叫“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可到这边怎么行不通了呢?通过长期观察,梅耶终于刺探到对方的商业机密:

统一之前的德国是由300多个小公国组成,各自发行不同的货币,这类似于秦始皇统一之前“战国七雄”的社会状况。各国的贵族们为了炫耀或攀比,千方百计搜罗各国勋章、,货币用以收藏,商人们也因此看到投资价值,交易市场就此形成。在古董店穿梭的那些流浪小孩是从垃圾堆捡来旧钱币、旧勋章然后卖出,他们并不知道其收藏价值,能换点小钱就十分高兴了,古董商从中赚取的高额利润是卖二手服装的梅耶无法相比的。

从此,梅耶又干起捡破烂的老本行,只是这回改成了找旧钱币、旧勋章,他甚至为此将库存的二手服装低价处理了。与那些在垃圾堆里盲目找寻的人不同,由于梅耶曾在银行当过学徒,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不少的钱币知识,因此他基本对各国的货币了如指掌,被常人当作垃圾处理的不起眼的“辅币”,梅耶都视为至宝,被人捡走他也会低价将其收购过来,直接将生意做到垃圾堆上。白天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忙碌不停,晚上还要将收集的旧钱币、旧勋章分类整理,清洗打磨,再将光彩照人的成套收藏品卖给古董店,收入十分可观。

不过请不要忘记当时犹太人在德国的地位,纵使在商业上有所起色他们依然摆脱不了弱势群体被歧视的身份。对于梅耶来说,比垃圾堆弥漫的臭气令他更难忍受的是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他和同胞们在失去尊严和没有平等的日子中苦苦煎熬。

有一天,梅耶碰到了三个社会闲散人员,他们显然是想在这位犹太人身上找乐子,找回被社会践踏得完全扭曲的面子。在梅耶的耳旁,三个流氓声色俱厉地不断重复一句话:“犹太人,履行你的义务……”  在当时的社会礼仪中,犹太人只要听到这样的“问候”就必须向对方脱帽行礼,不管是面对三岁小孩的童言无忌还是地痞们的故意找茬。尊严是犹太人从娘胎里就被剥夺的奢侈品,梅耶只得照办,向三个流氓一次次地鞠躬致敬,对方像复读机一样不断重复“问候”,梅耶就得像鸡啄米一样不断点头弯腰致敬。

围观的人群为这样的街头闹剧不断喝彩,叫好声不绝于耳:

“让犹太人再鞠个躬!再鞠一个!”

“叫他老实点,不听话就揍他!”

梅耶没有丝毫反抗之意,他全部照做,还满脸微笑。三个流氓都折腾累了,其中的头目又有新花样,他将右脚伸到梅耶面前说:“今天大爷高兴,就不为难你了。不过,我的鞋子有些脏了,你马上给我擦干净!不然……”

还没等他说完,梅耶已经蹲下身子掏出手帕认真擦鞋,看热闹的人本打算离开,见这阵势又哄笑起来,好戏显然还没完。流氓头目似乎受到鼓励,一脚把梅耶踹倒在地,并且大声吼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蹲着给我擦鞋,你给我跪着擦!”梅耶赶紧爬起来,然后双膝跪下,替他继续擦鞋,直到将一双鞋擦得干干净净。

流氓头目终于开口了:“今天算你走运,你可以滚了!”骂完他还不忘朝梅耶身上啐一口痰。

梅耶依然满脸露出恭敬的微笑,向三个流氓各自鞠躬,然后抹掉痰迹,拍掉膝盖上的灰尘,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一样继续赶路,这段经历简直就是汉朝名将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翻版。当别人问梅耶为何要忍气吞声这么做时,他一脸平静地说:“我蹲下、跪下,是为了能跳得更高!”

西方圣经有言:“如果别人打你的左脸,那么就将右脸伸过去。”老子的《道德经》有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种胸襟和忍耐力一般人很难具备。东西方的至理名言后来演变成一句话:“世界不是掌握在嘲笑者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遭到别人嘲笑、怀疑却依然能在困境中不断前进的人手中。”

懂得用梦想驾驭个性和冲动是一种智慧。罗斯柴尔德家族从第一代起就擅长克制和忍耐,而“我蹲下、跪下,是为了能跳得更高”这句朴素却意味深长的话也一直传承至今。

P2-7

序言

我们都被福布斯排行榜骗了

“在尊贵平凡的排序上,财富一直是最重要的指标,而且正日渐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你想证明自己,就必须参与这个游戏。如果你不参与,那么你就注定沦为次等。”

这是经济学大师梭罗对于“财富”二字一针见血的描述,不管你是否愿意,无论是亿万富豪还是平民布衣,无论是贵商巨贾还是贩夫走卒,都情不自禁地怀揣财富梦想,有意无意地关注财富故事。于是,每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就会吸引亿万人的眼球。

2010年3月中旬,美国《福布斯》杂志富豪榜的最新榜单“千呼万唤始出来”。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以535亿美元身家成为新科首富,比尔·盖茨以530亿美元屈居次席,其后为沃伦·巴菲特、穆克什·安巴尼、拉克希米·米塔尔等富豪榜上的常客。

在海内外媒体疯狂炒作下,世界首富的帽子总是在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这些妇孺皆知的巨贾间轮流传递,如果你对此信以为真的话,那就被彻底愚弄了。所谓“大道无形”,真正的超级富豪从未公之于众,他们总是隐藏在商业舞台最深处,甚至连全球主流媒体都已沦为他们财富游戏的工具,被严密把控。

比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更富有的人是谁?谁是隐藏在财富盛宴背后真正的霸主?他到底在做什么生意?运用什么策略快速累积财富?他的成功如何复制?硕大的问号像夜幕下矗立的灯塔,指引千万追寻者争先恐后地拍响财富殿堂的门环。

答案是罗斯柴尔德,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财富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究竟有多少财富?至今仍无人能说出准确答案,人们只知道在1850年左右这个家族就已拥有60亿美元财富,如果以6%的回报率计算,到16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资产至少超过50万亿美元,这几乎是美国全年GDP的4倍,是2010年世界首富的近1000倍。

或许今天“罗斯柴尔德”这五个字不再像100多年前那样如雷贯耳,毕竟家族成员早已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而且他们总是躲在金融大鳄或银行财阀身后操控全球经济,越发神秘莫测。然而,关于罗斯柴尔德的传奇仍在延续,各界学者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描述众说纷纭,千姿百态。

历史学家说,19世纪时欧洲有六大势力,前五位分别是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第六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此后,“第六帝国”成为罗斯柴尔德的另一种称呼。

政治学家说,在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政治格局中,“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然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控制全球经济命脉近两个世纪,他们是“货币战争”最早的策划者和实施者。

经济学家说,罗斯柴尔德家族鼎盛时所掌控的财富占当时全球财富的一半,他们不但控制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债的发行权,而且每天黄金交易的开盘价也由他们确定。证券业、房地产业、珠宝和艺术品业各自l/3的财富由他们掌控,只给别人留了10%的财富。

生物学家说,有一种鸟,头顶的凤冠绚丽斑斓,尾部的翎毛乌黑油亮,更神奇的是无论雌鸟还是雄鸟都能孵化幼雏,而据说全世界目睹过其风姿的人不超过一百位。鸟类学家给它取的名字是罗斯柴尔德,据说已濒临灭绝,十分珍稀。更有意思的是,与这种鸟拥有共同名字的生物还包括:58种鸟、18种哺乳动物(包括巴林戈长颈鹿)、14种植物(包括一种罕见的拖鞋兰和一种火焰百合)、3种鱼、3种蜘蛛和两种爬行动物。

美食家说,有一种由蜜饯、白兰地和香草制成的苏芙喱,以及一种由明虾、白兰地和奶酪放在面包上烤制而成的开胃酥名叫罗斯柴尔德。不仅如此,事实上在以色列以罗斯柴尔德命名的城镇和街道不计其数,南极洲有座岛也名叫罗斯柴尔德,甚至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在《犹太人幽默集》里,几乎在所有有西方人的地方,都经常会有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出现。

即便将所有关于罗斯柴尔德的故事和评论汇总起来,甚至连八卦逸闻都不放过,也不足以准确描述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庞大的金融帝国控制全球经济的真相。对于从事任何学术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如果从未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音乐系的学生不知道贝多芬、物理系的学生不知道爱因斯坦、化学系的学生不知道诺贝尔那样孤陋寡闻,不可思议。而对于金融或经济从业者来说,一旦风闻罗斯柴尔德家族有风吹草动,他们的每一根毫毛都会在第一时间竖起,甚至难以呼吸。

在时间并不算短的200多年里,围绕罗斯柴尔德家族功过成败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过,阴谋论者谴责他们是历次重大战争和经济危机的操控者与受益者,是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嗜血魔头”,励志专家歌颂他们是白手起家创业、富过八代守业、与时俱进兴业的优秀企业家典范,是犹太人商业智慧与政治、资源完美融合的榜样。可是,如果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缺乏全面、深入了解的话,作出任何结论都显得草率甚至荒谬,与事实相去甚远。

只有走进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迷宫的大门,我们才会明白他们长盛不衰的秘密和称霸全球的真相,才能探寻支撑他们毕生积累财富、誓死捍卫家业背后的信仰。事实上,在阅读过程中你会惊奇并欣喜地发现:罗斯柴尔德的家族史就是一部世界金融发展史,甚至能从中清晰地看到近代战争烟火、政治风云、经济变局背后的内幕瓜葛,预判未来的商业趋势和经济走向。

财富的种子已悄悄萌芽,在文字的滋养下野蛮生长。

……

罗斯柴尔德的中国意义

这个威震全球的财富家族长期被遮蔽在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外,直到2007年,罗斯柴尔德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在一部名为《货币战争》的财经读物中若隐若现,并日渐演进成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

少有人知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在100多年前就与中国有过交道,在罗斯柴尔德公司北京办事处,至今还保存着清末重臣李鸿章的亲笔信,足见交情不浅。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罗斯柴尔德重新研究中国市场,并在北京、上海、中国香港设立办事处或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客户既有国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有民企小肥羊、阿里巴巴。他们持有青岛银行4.98%的股份,并以1.5亿元成为中海基金第三大股东,还与中信华东集团合资成立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业公司。作为财务顾问,他们曾参与中国联通收购中国网通、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南京汽车和上海汽车的合并等并购项目。2010年3月28日,在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签约仪式上,“汽车疯子”李书福春风满面,无名英雄罗斯柴尔德却以特别顾问团队的身份甘居幕后。

大卫·罗斯柴尔德希望将欧洲的成功模式植入中国,金融巨鳄已从大洋彼岸潜人长江,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明智的做法不是退避三舍、提防戒备,而是虚心请教、拜师学艺。在这位有着260年商战经验的“世外高人”面前,我们都是“无名小辈”。

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横扫过后,雷曼兄弟倒闭,AIG(美国国际集团)濒临破产,在金融市场纵横捭阖上百年的各路诸侯已病人膏肓,罗斯柴尔德家族却安然无恙。大卫·罗斯柴尔德说:“当一切市场向上的时候,当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当利率很低的时候,大家都会被冲晕头脑,但是天气晴朗之后总会有暴风雨。”而罗斯柴尔德避险的诀窍是,始终坚守核心价值观念,帮别人管理财富,自己不会冒太大的市场风险。

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家与政治的边界一直是经久不息的话题。罗斯柴尔德家族始终与政府保持紧密联系,并非靠灰色交易或商业贿赂之类见不得光的方式拉关系,尽管他们也与政府做生意、提供咨询,却从未抛开商业规则行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精密完备的信息渠道,罗斯柴尔德很容易掌握政府想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大公司准备干什么,这样就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虽然官场和市场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政府政绩与企业业绩在根本利益上其实是高度一致的。

“富不过三代”一直是中国家族企业无法破除的魔咒,许多创始人往往在错选接班人的悔恨中抑郁而终。美国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曾指出:“伟大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打人市场;他们并非致力于高瞻远瞩领袖的人格特质,而是致力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的组织特质,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这段充满指导性的文字简直就是罗斯柴尔德长盛不衰的经t验总结,与卓越超群的领导才华相比,他们更重视家族理念的传承。

除了以上令中国企业家最头疼的三大难题外,罗斯柴尔德的财富字典里必定还包括诚信、坚韧、勤奋等“道”的层面的启发,以及投资、管理、人才、信息等“术”的层面的总结。这些显然无法用堆积如山的金钱、趾高气扬的尊贵、翻云覆雨的权力来简单概括,透过财富表象背后折射出的人性真、善、美的光辉,我们将到达生命的另一重境界。

有一位罗斯柴尔德刚到巴黎工作时青涩稚嫩,当别人自我介绍时都得意于王子、公爵的光艳头衔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你只能坐一张凳子,公爵也好,男爵也好,你能一个人坐上两张凳子吗?不可能。”尽管罗斯‘柴尔德以诸如“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这类露骨的祖训来表达对财富的狂热,但他们内心深处很清楚,权势和财富都不是罗斯柴尔德引得万人景仰的资本。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金融家而言,尤其是对于成千上万怀抱财富梦想的读者来说,从罗斯柴尔德的故事中喷薄出的进取精神和财富观念才是弥足珍贵的收获,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4: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