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的《悟道》是一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杂文集。他奉行言路宽、文路宽的写作原则,诙谐的语言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启迪。他在《四十不惑》中曾这样写道:“中年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年龄段,和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相比,我们确实丧失了‘风华正茂’的优势。可是我们也拥有他们不曾有的独特经历和深沉。也许他们比我们活得更自在、更浪漫,可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宽厚和平静,用不着嫉妒他们的幸运——回过头想想,我们艰苦奋斗也好,时运不济也好,不正是期盼后人过得幸福自由、时来运转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悟道/宁海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方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方的《悟道》是一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杂文集。他奉行言路宽、文路宽的写作原则,诙谐的语言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启迪。他在《四十不惑》中曾这样写道:“中年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年龄段,和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相比,我们确实丧失了‘风华正茂’的优势。可是我们也拥有他们不曾有的独特经历和深沉。也许他们比我们活得更自在、更浪漫,可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宽厚和平静,用不着嫉妒他们的幸运——回过头想想,我们艰苦奋斗也好,时运不济也好,不正是期盼后人过得幸福自由、时来运转吗?” 内容推荐 宁海县文联编辑出版的《宁海文丛》由5本散文集,3本诗集,1部小说集,1部杂文集组成。这些作品都是10位作家在平日里用心积累和精心创作的得意之作。有的寄情山水,寓意深长;有的抒写人生,趣意盎然。无论是散文、诗歌、小说、杂文,都能语言酣畅、高古奇崛与清新婉丽均兼而有之,可谓群芳吐艳,各展所长。本书是王方的《悟道》。 《悟道》是一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杂文集。 丰富的生活积累,对人生百态的细致观察,精炼的语言铸就了他们作品的鲜明艺术性和思想性,阅读10位作家的作品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会久久留在人们的心田,这是阅读者的快乐,又是创作者的幸福。 目录 总序 生命的痛处 与文化无关的“文化” 习惯羞耻 也谈模式 质疑“廉洁从警”储备金 名与实 办公室的“闲”骚扰 四十不惑 和谐社会需要道德勇气 话说装穷 讲究消费诚信 统帅还须艺术 一地两制 扶困还须“扶志” 报应 勿开历史玩笑 举手之劳见德行 也说大学生失业 惊闻辞典出假 也谈新农村建设标准 出租车调价与利益分配 从保护汉奸旧居说开去 爱心捐款的道德力量 温柔的一刀 由“钟点菜场”想起的 取之有道 由猫及人 宽宏大度亦养生 三问药品降价 退休工人啥级别? 从招牌上的“洋腔”谈起 也说猛人与包围者 还是忙多闲少好 反垄断,更需要反腐败 请口下留情 从国庆长假的排队说起 从“爱屋及乌”说起 企业景观也骄人 说胖道瘦 话说小人 也说赵本山的“农民形象” 中年的面孔无需雕琢 关于雪的思考 感恩与不感恩 规定,也该与时俱进 “贵族食品”还能走多远? 话说月饼过度包装 打破行业垄断的“玻璃门” “猫鼠合作”何时休 有感于王永庆的育子之道 相信热情 虚荣与迷信 乐观,人生的良药 贺卡,还须个性化 最火的考试背后 避免“悔之晚矣” 该放下且放下 归来吧,童真! 名校≠高分 健身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 季羡林与“被流行” 留住城市的根 贵族与贵族学校 丑陋的“钓鱼执法” 和谐,需要一点妥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从“办证请拨×××”说开去 伪书走红的背后 花炮为什么这么贵 另类解读“用工荒” 斑马线上的较量 我们需要宁静 年龄问题是个问题 关于细节的话题 婚姻与环境变化 小灯泡的大道理 该向西部学习什么? 还是需要一点激情 停电想起的那些事儿 从节日市场看消费率 也谈“习惯” 养生还是“殃生”? 争在“评”时?争在平时! 创业不能“赶时髦”,应该学会“钻空子” 从“灶司菩萨”说起 别人的,自己的 生命诚可贵 别“越帮越忙” 寄生在垄断上的高福利应予以剥离 “护考”必要但不可过度 “维护安全”还是滥用职权? 也说“短命路桥” 君子之交 行业与吃香 傻或聪明 掌握在谁手中? 年轻与气盛 也说“啃老” 知足者常乐 由“乌饭馍糍”想起的 后记 试读章节 世界上有道德的人很多,但有道德勇气的人却很少。而正是这很少的有道德勇气的人勇敢地扛起了维护道德的重任。没有道德勇气却认为自己有道德的人充其量是个道德的看客和站脚助威者。 这许许多多的看客和助威者是无助于道德的,在道德与邪恶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因害怕邪恶而远离道德。 邪恶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可这极少数人却构成了让众人惊恐不安的力量。为何多数竞怕少数呢?原因是这少数人都是有邪恶勇气的人,而多数人中的多数是没有道德勇气的人。于是这少数的作恶者才得以耀武扬威,才可以无所顾忌。 邪恶的人也是人,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就是邪恶的,当一个人心中有一点邪恶在作怪时,他想尝试一下,可由于众人的软弱,让他的邪恶轻易成功了也轻易得到了好处,于是他胆子大了起来,而且认为作恶可以多得许多好处,便认真地作恶了。这也可以说是因为许多人没有道德勇气而助长并壮大了邪恶的势力。 我看过一个山村强奸犯的报道,他只是有一次因醉酒在路上调戏了一个女孩,酒醒后害怕极了,整日担心公安局来抓,可很长时间过去了也没事,于是便认为做这种事没人敢报案。从那以后他共强奸了几十人竟无一人报案,可以说是这些胆小怕事者培养了一个社会的大败类。 我们都看过鞍山那位见义勇为的女英雄白雪洁的事迹,可她自己说不想成为英雄,是众人的见义不为使她这个弱女子成了救人的英雄。一个歹徒用刀砍一个8岁的孩子,几十个围观的男人竟无一个上前救助,却让一个弱女子担起了英雄的重担,这是多么可悲呀!要是这几十个男人都伸一把手,那歹徒还敢逞凶吗?那个8岁儿童和白雪洁能伤得那么重吗?是这些人的看客行为助长了恶人的气焰。 宁海有一个工厂领导贪污了许多钱,全厂的干部工人都很气愤,却无一个举报,任这个厂长贪污了上百万元而逍遥法外,最后让一个新人厂的大学生举报了,那贪污者才进了监狱。是这个工厂的众人缺少道德勇气,而让恶人得逞多时。 相信许多人是有正义感的,只是没有道德勇气,这些人从不做坏事,也憎恨邪恶,他们总在口头上咒骂恶人却从不敢与之抗争,他们的正义永远停留在嘴上而与行动无缘。设想一下,要是社会上每个人面对恶人都不敢抗争,那不合理的永远是不合理,不道德的就永远不道德,如此下去恶人越来越多,“道德”已无容身之处,我们还怎么生存下去呢? 我们这个社会并不缺少有道德的人,而是缺少有道德勇气的人。 社会上有许多是法律管辖外的是非问题,这正是道德的管区,这个“管区”秩序的好坏,就是衡量一个社会人文环境好坏的主要标志,若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成为道德的“治安管理员”,成为一个有道德勇气的人,让“道德”真正站起来,那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安宁。 看来,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应该有一点道德勇气,为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做一点清洁工作。P19-21 序言 宁海西晋建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左联作家柔石的家乡,在柔石等宁海先贤的感召和影响下,涌现出了许多中青年作家和文学新人。今年9月28日,是柔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中共宁海县委、宁海县人民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为纪念左联著名作家柔石诞辰110周年,宁海县文联与人民文学杂志社联袂主办首届柔石小说奖,同时宁海县文联又着力推出本土10位中青年作家的文学作品,编辑出版《宁海文丛》,倾力打造宁海文学军团,以秉承柔石精神、繁荣文学事业。 阿门的《中年心迹》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张力,抒写了如诗般的人生履迹,正如“人民文学奖”授奖词所说的:阿门的《中年心迹》谛听内心的声音。他的诗在身体和精神之间、在疼痛和平和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张力,在轻如光线、细如发丝之处,他领会生命的节气和节律。如他的《中年低语》:“……比风更猛的少年,走了/比雨更暴的青年,走了/中年的内心不再有雷电/偶尔的醉意是睡意/是望远镜里的错觉和幻觉/是脱下飞翔的羽毛/习惯了静坐,低语:烟花有多美/中年的寂寞就有多美/几滴雨匆匆赶路/几行诗匆匆写完。” 小乔的《田田一池荷》结构新颖,几个板块下均有一句寓意深长的题记。在第一个版块“至爱亲情”里她就这样写道:“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融进了亲情的一朵浪花,一组旋律,一句叮咛,一声欢笑,一个眼神,一步足印……”在她的散文作品中有咏物、怀旧、叙事、写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作品充满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对生活无限的憧憬,对大自然如此的一往情深。她在《母亲》一文中曾这样叙述道:“病中的母亲心中时时惦记着家人。天气渐渐热起来了,该换换被子、整理整理衣柜了;那双给4岁的外甥女做的才绣了一半的小布鞋,等身子骨好点儿时该把它做完……”平凡的小事,朴实的语言,闪烁着慈祥而无私的母爱之光。 南溪生的《南辕北辙》注重意境,结构严谨,文笔老辣,语言精准。他的《宁海赋》:“……夫宁海者,负山面海,中有沃野,素称鱼米之乡。其民奋勤,其产阜殷。有稻麦豆棉之类,有竹木茶桑之属。缑乡佳茗,《茶经》失于载登,而享誉宇内;宁海八鲜,《尔雅》昧于记注,却蜚声海外……文人魂魄,一脉相承。敦古处今,源远流长。传之近代,秀才锡桐振臂反教而应者云集,书生柔石投身革命而以笔作刀……潘天寿,妙手丹青,骨力雄强,独步近代画坛;潘公凯,静水深流,气势磅礴……” 王方的《悟道》是一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杂文集。他奉行言路宽、文路宽的写作原则,诙谐的语言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启迪。他在《四十不惑》中曾这样写道:“中年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年龄段,和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相比,我们确实丧失了‘风华正茂’的优势。可是我们也拥有他们不曾有的独特经历和深沉。也许他们比我们活得更自在、更浪漫,可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宽厚和平静,用不着嫉妒他们的幸运——回过头想想,我们艰苦奋斗也好,时运不济也好,不正是期盼后人过得幸福自由、时来运转吗?” 林备军的《第三首诗》视野宽阔,平凡的生活如点滴浪花,均被诗人收人笔下,他以有情之眼摄取无情之物,整部作品贯穿着诗人自己的独特思考,只要静静的品味就能深深感到诗人内心的怦动。如他的《飞雪》:“午夜的飞雪/亲吻大地/纷纷扬扬/是相遇的喧嚣,也是宿命的清冷/打开窗户让风扑面而来/我用孤单的胸膛/迎接雪中的一片飞叶/生命从此多了一抹晶莹的光。” 张忌,曾荣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是我县一位富有潜质的青年作家,他的中篇小说集《海云》,人物塑造丰满生动,故事错落有致,典型细节的描述及富有个性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赏心悦目,阅读后往往令人遐想万千。他在《海云》这篇小说中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动作的刻画非常到位:“海云一个人坐在冰冷的台阶上,她忽然觉得自己的耳朵有些疼。刚才秀姑又拧她耳朵了。海云咬着牙,忽然伸手用力拧了一下自己的耳朵。海云觉得自己的耳朵太嫩,太怕疼了,要知道秀姑的手以前经常纳鞋底,力气很大的,所以秀姑一拧她的耳朵,她就要疼。如果她能够经常用力地拧拧自己耳朵,以后秀姑的手再拧自己,兴许就不疼了……” 周晓绒的《独坐》文字优美,情真意切,朴素自然,文如其人。她在《梅下读词》中以梅花为线,把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那种如梅花一样气度的仰慕和赞叹。“……没有林逋独隐孤山,终身梅妻鹤子的痴情;没有姜夔梅边吹笛,唤起玉人的才情;没有李清照酒醒熏破春梦,梅花鬓上残的豪情。于我,能在梅花树下读点词,无异于锦上绣凤凰,好得有点奢侈了。” 袁伟望的《记得香花山》字里行间洋溢着乡土情结,朴实厚道贯穿着作品始终,也折射出人生的本真。他在《记得香花山》一文中这样写道:“……香花山真是长街人心目中最富人性温暖的景致……记得香花山,记得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记得香花山,记得对人世的温暖与温情的期盼;记得香花山,记得满心满怀。记得了,就别忘了,在香花山漫山映山红开的时候,在香花山漫山野菊花开的时候,相约着曾经的生活曾经的友人再次登临。” 郑士渊的《石头的盛宴》是对人生之旅的感悟,他对石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诠释,用诗歌的语言抒发了现实生活严肃的话题,有效地把诗人的责任和现实的关系有机统一。他在《挖掘机飞起来》这首诗歌中这样叙述:“沉重的挖掘机插上苏米一26直升机的翅膀/中俄人民团结抢险的故事比神话还要生动/从唐家山下来的水鬼惊呆了/愿意接受历史的审判/挖掘机伸出有力的手臂轻轻地划出一条泄洪口/指明堰塞湖水鬼的出路/想闹事的水鬼们乖乖离去……” 赵安炉的《草堂心语》展示了作者涌动的情思,敏锐的笔触,不羁的激情和跋涉的足印。这既是人生的感悟,又是生活的内心语言。他在《乌镇写意》中写道:“……在江南的水乡中,有许多像乌镇这样的古镇,美丽宁静地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江南大地上。如果把西塘比作一位美丽、婉约、浪漫多情的江南女子,那么,乌镇就是一个忧郁、儒雅、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了……”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上告诫作家:“我们将继续坚守文学理想,秉持作家的良知,勤奋耕耘,不断锤炼,追求艺术的完美。创新,是所有作家的不懈追求。中国文学的创新风范,在于文学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不断开拓,也在于文学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在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精神的感召下,宁海广大作家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把创作理念始终扎根于宁海这块土壤上,为时代放歌,为群众抒怀。 这次宁海县文联编辑出版的《宁海文丛》由5本散文集,3本诗集,1部小说集,1部杂文集组成。这些作品都是10位作家在平日里用心积累和精心创作的得意之作。有的寄情山水,寓意深长;有的抒写人生,趣意盎然。无论是散文、诗歌、小说、杂文,都能语言酣畅、高古奇崛与清新婉丽均兼而有之,可谓群芳吐艳,各展所长。 《宁海文丛》在纪念柔石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展现了宁海文脉传承、文学事业繁荣昌盛的一个侧面。这10部作品写实、写意、写人、写景、抒情、叙事、状物、议论等手法多样、视野宽广。作品富有激情,充满朝气,蕴含人生启迪,并且满怀着忘不了、折不断的乡土情,给人一种热爱故土、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群中青年作家是宁海作家协会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他们在县文联的组织领导下,积极配合我县中心工作,充分发展各自的文学创作优势,为繁荣和发展我县的文学事业,默默耕耘、竭尽全力。无论在姹紫嫣红的东山桃园,在硕果累累的一市白枇杷村,在茶香飘溢的桑洲品茶会,还是在县重点工程的建设工地,在偏僻的小山村均有他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身影。 丰富的生活积累,对人生百态的细致观察,精炼的语言铸就了他们作品的鲜明艺术性和思想性,阅读10位作家的作品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会久久留在人们的心田,这是阅读者的快乐,又是创作者的幸福。 是为序。 后记 说来惭愧,我虽然大半辈子以文字为业,却至今没有出过一本书。这本《悟道》,是我的第一本作品集,当然倍感欣慰。 为什么呢?一来,我从小以为,出书是很“结滚”的事,自己那点墨水,还不够格;二来,现在出书,相当多一部分,要拉赞助,还要自己包销。我这人最好“万事不求人”,碰到这档子事,自然缩手缩脚。就想:与其增加文字垃圾有损环保,还要求奶奶告爷爷贴面孔,还不如干脆不出什么书,无“书”一身轻,也不错。 打小,我就对鲁迅的杂文分外崇拜。年轻时,也划拉过几篇散文。及至四十以后,自觉不惑了,少了愤青感,多了平和心,才开始尝试写一些杂文——不过,写杂文的要求很高,我的一些作品,离杂文,还有不少距离。 历年来,我尝试着发表一些言论。为了多写稿、写好稿,也逼着自己勤于思考、博览群书。因为写言论就是提观点、摆事实,讲究的是广度和深度。见报后,有一些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当然也有一些引来了批评声,主要是埋怨我“斗志消退”——文章不像以前那样辛辣了。对此,我以为表扬使我心热,批评让我脸红,但两者都有温度,纯粹是读者关爱使然。我将一并视为鼓励和鞭策,并在以后的创作中视如圭臬。 我唯一引以自慰的,是这些文字,每一个都是我的原创。这些文字的手稿,现在全部存于单位档案室。某一天如鄙人成名成家了,也是珍贵的文物哩! 本书汇集了我2004年以后创作的部分言论,是从30万字中遴选出来的。由于时间紧迫,未免存弊。好在文字这东西见仁见智,可能我认为是得意之作的,有人却视如敝屣;而我认为是垃圾稿的呢,偏有人引为知己。如此,也只能这样了,有缺陷才是真实的世界嘛! 我原来的书名是《感觉与思考》,县文联领导审核后,建议我以《悟道》为题,初时我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道”是很神圣的东西,不是有古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吗?我哪有什么道!后来一想,“道”也可以理解为“说”,悟道也就是“我有感悟了,向大家说说”,既平等又轻松,于是欣然。 古人讲知识分子有三个境界:立德、立言、立功。立德不需要什么客观条件,自己注意道德修为就可以做到,立功则需要“贵人相助”,并有许多限制条件。我一把年纪了,立功已无可能,立德则自认为问心无愧,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就是多在立言上下工夫——既然今天开了一个头,就顺其自然摸索着走下去罢。 感恩乡贤柔石烈士,是他的文脉浸润,使家乡文风璀璨,并使我这个身无长物的书生,借此拥有了谋生的工具。 感恩我碰上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好时光,县文联领导践行中央精神,为我们这些无名小辈成书,省却了自己出书的诸多烦恼。 当然,最需要感恩的,是所有欣赏或批评我的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王方 2012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