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徐平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11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长达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序幕,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的13子。为使读者全面了解侵华日军,从而更加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及其侵略罪行,编者编写了这本《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作者徐平)从建制序列、部队编制、主要兵种、高级将领、武器装备、军衔军服、战犯审判等多方面多角度,综合介绍“九一八事变”后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驻扎于中国领土的日本军队。

本书参考了大量日文原版书刊,借鉴了很多国内已出版的相关书籍,并引用了很多相关图片,在此对其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从2010年下半年动笔,因时间仓促,加之有不少数据各种版本文献记载不同,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遗漏,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内容推荐

《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作者徐平)从建制序列、部队编制、主要兵种、高级将领、武器装备、军衔军服、战犯审判、大事记等多方面多角度综合介绍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驻扎于中国领土的日本军队。《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内容全面,不仅包括建制序列、部队编制、主要兵种、高级将领、武器装备、军衔军服,还包括战犯审判、大事记等,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最为全面的介绍侵华日军的图书,可以作为查阅和了解侵华日军概况的工具书。二是图文结合,本书选用了大量珍贵图片,以配合文字来更好地介绍侵华曰军,这些图片有的是当时拍摄的老照片,有的是历史遗址和遗迹的照片,有的是历史复原图片,有的是手工或电脑绘图,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侵华日军。三是史料性强,作者查阅了很多资料,有些资料来源于日文原版书刊,有些借鉴了国内已出版的相关书籍、报刊,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疏理、分析和对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史料性。四是通俗易懂,本书在语言表述上,简洁流畅,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既适合专业人员阅读,也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篇 侵华日军建制序列

 中国驻屯军

 关东军

 华北方面军

 驻蒙兵团

 上海派遣军

 华中方面军、华中派遣军

 中国派遣军

 华南方面军

 台湾军、第十方面军

 中国方面舰队

 相关链接:日军大本营

第二篇 侵华日军部队编制

 分队(班)

 小队(排)

 中队(连)

 大队(营)

 联队(团)

 旅团(旅)

 师团(师)

 军(集团军)

 方面军

 总军

 兵团

 支队

 团

 飞行部队

 相关链接:部队通称号

第三篇 侵华日军主要兵种

 步兵

 骑兵

 炮兵

 工兵

 辎重兵

 宪兵

 坦克兵(战车兵)

 化学兵

 陆军航空兵

 海军陆战队

第四篇 侵华日军高级将领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将

 关东军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

 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大将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大将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大将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

 原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大臣坂垣征四郎大将

 原关东军第五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大将

 原关东军参谋长、日本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大将

 原关东军参谋长木村兵太郎大将

 关东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

 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官阿南睢几大将

 关东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

第五篇 侵华日军武器装备

 “三八大盖”——“三八式”步枪

 “王八盒子”——“十四年式”手枪

 “歪把子”——“十一式”轻机枪

 “九二式”重机枪

 “百式”冲锋枪

 “九七式”手榴弹

 “三十年式”刺刀

 军刀(指挥刀)

 “八九式”掷弹筒

 “九七式”迫击炮

 “九二式”步兵炮

 “四一式”山炮

 “九十式”野炮

 “九五式”轻战车

 “九七式”中战车

 “九二式”重装甲车

 “九五式”铁道装甲车

 “零式”战斗机

 “九五式”战斗机

 “九六式”攻击机

第六篇 侵华日军军旗军衔军服装具

 侵华日军军旗

 侵华日军军衔(阶级)

 侵华日军军服

 侵华日军装具

第七篇 对侵华日军战犯的审判

 东京审判

 南京审判

 上海审判

 广州审判

 汉口审判

 济南审判

 伯力审判

 沈阳审判

 太原审判

第八篇 日本侵华战争大事记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第九篇 附表

 1.侵华日军各方面军一览表

 2.侵华日军各军一览表

 3.侵华日军各师团一览表

 4.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师团分布情况

 5.侵华日军历任最高指挥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6.侵华日军陆海军大将

 7.日本历任陆军大臣(1931—1945年)

 8.日本历任陆军参谋总长(1931—1945年)

 9.侵华日军陆军军衔(阶级)等级表

 10.侵华日军陆军军衔称谓表

 11.侵华日军陆军兵科、各科别阶级、兵科一览表

 12.侵华日军陆军兵器名录

 13.日军侵华战争重要战役(会战)一览表

 14.侵华日军历年伤亡统计

 15.在华毙命的日军将官一览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16.中国战区日军投降分区受降表

 17.中国各地审判日本战犯人数(1946~1949年) 

 18.日本投降后在中国关押受审的侵华日军将官

试读章节

航空兵是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的兵种。具有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能协同地面部队和舰艇部队遂行作战任务,也可单独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军队没有独立的空军,航空兵分属陆、海军建制。

日本陆军航空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41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陆军临时编组了一支气球队,在攻占旅顺的战斗中,对俄军阵地进行了空中侦察。这支临时气球队一直到战争结束后,1907年10月9日改名为陆军气球队,成为常备航空部队,主要任务为观测、侦察及通信等。

1909年,日本正式开始研究包括飞机在内的航空问题。1910年12月19日,日本陆军飞机第一次升空,开创了日军飞行的记录。1911年4月;日本陆军在所泽建立第一座飞机工厂,也成为日本航空的发源地。1912年,日本陆军开始招募和培训飞行军官,这标志着日本陆军空中力量的正式诞生。同年6月,日本海军成立航空委员会,揭开了日本海军航空兵发展的序幕。到1914年3月,日本海军航空兵已经拥有10架水上飞机和20名飞行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8月19日,日本为了攻击驻中国青岛的德军并占领山东省,派出5万陆军参战。其中,陆军航空队派出5架飞机、1只气球,部队编制348人。另外,海军航空队派出4架飞机,部队编制52人。从9月底至11月7日拿下青岛这段期间,陆海军临时航空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空兵在首次支援陆军作战中取得的成果,很大地提高了日本军界对航空兵作用地位的认识。此后,日军航空兵的规模不断扩大。1915年12月,日本陆军建立了航空大队,由2个飞机中队、1个气球中队和材料仓库组成,总定员1385人。次年4月,成立了陆军航空部,隶属陆军大臣;同时,筹建陆军飞行学校。1924年9月,日本海军建立了第一个航空队。1928年,日本海军编成以航母和舰载机组成的第一航空战队。

日本陆军在大正末年开始提倡与海军航空部队合并,设置独立的日本空军,因遭到海军的反对而没有实现,结果将目标改为在陆军内部设置半独立的航空部队。

1930年,日本飞机产量已达到445架;1936年,猛增到1181架。为日本陆海军航空兵扩充实力打下了基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没有航空部队。9月19日,驻平壤的日本陆军飞行第六联队一部进行紧急动员,迅速派往中国东北,配合关东军侵占东北的军事行动。10月间,日本关东军所属陆军航空兵出动侦察机、战斗机对锦州进行侦察、轰炸。11月中旬,关东军飞行队成立,包括2个侦察机中队、2个战斗机中队、1个轻型轰炸机中队(到1933年发展为9个中队)。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时,日本海军出动2艘航母,以舰载机支援陆上作战。2月中旬,陆军派出飞行第二大队(2个侦察机中队)和独立飞行第三中队(战斗机)抵达上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1934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已拥有35个飞行中队,在用法上主要受法国航空兵的影响,以支援地面作战为重点。在扩充航空部队中的最大问题是培养驾驶员、整备员以及通信员等航空要员。日本在昭和八年(1933年)实行少年飞行兵制度,从次年3月起开始进行教育。1937年10月,在所泽地方设士官学校分校,以承担大量培养航空士官候补生之责。同年12月,在村山地方新设立了东京陆军航空学校。1938年12月,该校改名为陆军航空士官学校,与陆军士官学校相分离而独立存在。为了统辖大量复杂的航空要员之教育,设置了直隶天皇的陆军航空总监,首任航空总监为东条英机中将。

所泽的飞机场,最初是日本所泽陆军航空飞行学校及日本东京大学、临时军用气球研究会共同使用的飞机场。许多飞行员都是出身自陆军飞行学校的毕业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泽成为日本陆军航空整备及陆军航空学校,负责训练陆军各型军机的整备人员及飞行员,而停放的军机大多为日本陆军一式(隼)、二式乙型(钟馗)、四式(疾风)战斗机及二式甲型双座战斗机(屠龙。)等,直到二战结束后则被美军接管。

为提高航空兵实际空战的技战术水平,日本定期组织陆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部队举行特技、编队、空中格斗、射击等技术竞赛,并通过竞赛选出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在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4位飞行员获此殊荣,被日本军界称为日本航空兵“四大天王”,分别是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三轮宽少佐和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山下七郎大尉、潮田良平大尉和南乡茂章大尉。这4个人的飞行作战技能,代表了当时日军航空兵部队的最高水平。但是,这“四大天王”均丧命于中国战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其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部队为支援其地面部队的侵略作战行动,也自空中发动了对中国的疯狂进攻。1937年至194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共发动空袭12144次,投弹21.3万多枚,造成了中国军民76万多人伤亡。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年轻的中国空军共出动战斗机18509架次,轰炸机2604架次,作战4027次,空战击落日机568架,炸毁地面日机599架,共计1167架。不但打破了日本吞并中国的黄粱美梦,而且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被中国空军击毙的日军飞行员中,有号称“四大天王”的四名最优秀的飞行员。“四大天王”的毙命对日军航空队的士气打击极大,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亲自参加了南乡茂章的追悼会,当众痛哭流涕。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组织关系有较多变动:

昭和十年(1935年)新成立飞行团司令部,以担当飞行部队集结使用之组织工作。在第二年,新设立了航空兵团司令部。兵团司令官由天皇亲自任命陆军大将或中将担任,负责统辖全国的飞行部队。首任航空兵团长为第一个飞上日本天空的德川好敏中将。P144-146

序言

日本法西斯军队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处于幕府时代后期的日本在亚洲最早引进西方军制。1868—1873年,日本明治天皇推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其中,改革军制是明治政府军事改革的首要任务。日本仿照西方列强,组建了三个洋式兵队,包括步、骑、炮兵共计13625人,并模仿西洋兵制,实行将校等级制度。1870年12月,明治政府下令统一军制,规定陆军学法国,海军学英国。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军队逐渐成为当时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日本也一跃成为当时列强中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

日本是世界近代最贪婪的国家之一。1868年,明治政府就制定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侵略政策。之后,日本军队开始参与了近代历史上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攫取了不少利益。在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中,日本开始在别国领土上及被其控制的地区驻扎军队。如:1895年后在中国台湾组建日本台湾军;1901年后在中国京津地区驻扎日本清国驻屯军;1915年在朝鲜组建日本朝鲜军;1919年在中国东北组建日本关东军。这些部队在当时被称为日军在其本土以外驻扎的“四大兵团”,而这四大兵团有三个是驻扎于中国领土上。1927年,田中义一首相的“田中奏折”,又进一步提出所谓的“新大陆政策”,鼓吹“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并提出以铁血手段,分步侵占中国台湾、朝鲜、“满蒙”和中国其他地区的计划,揭开了日本历史上血腥的一页。1931年日寇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制造事端。此后,不断在华北等地滋事,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自甲午战争以来逐步付诸实现,至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日本通过数次战争已侵占了中国的台湾诸岛、东北地区、热河省和冀东地区,还在中国天津地区驻有华北驻屯军,在上海、青岛等地驻有海军陆战队部队。1937年7月7日,日本终于策动“七七事变”,发起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占领东南亚多个国家以及太平洋许多岛屿。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军兵力不断增加。日军1931年只有30.8万人.1936年则增至50万人。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日军总兵力108万人,其中陆军95万人,海军13万人(日本航空部队分属于陆海军建制,无独立军种)。1941年日本发动“大东亚圣战”(太平洋战争)后,日军总兵力达242万人,其中陆军210万人,海军32万人。1945年战争结束前,日军总兵力达到战时最高峰,为826万人,其中陆军640万人,海军186万人。日军在战争中相继投入了将近600万兵力,其中有275万官兵丧生。

在中、美、苏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下,日军节节败退,一蹶不振,但日本仍准备作垂死顽抗。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先后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两市被夷为平地。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9日发动进攻,迅速粉碎了侵占中国东北十四年的关东军。同时以中国为主的各占领区军民发动反攻,推翻日本军事统治,解放国土。面对这样的打击,四面楚歌的日本军国主义者终于丧失了顽抗的意志,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彻底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历史。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1945年二战结束时就被以美国为首的盟军解除了武装,可以说日本军队真正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截至1946年春,13本本土的390万军队已完全解除武装,海外的400万军队已陆续开始遣返,并解散了所有的军事机构。如同对待另一个战争祸首德国一样,盟军不允许它存在任何名义的武装力量。日本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  但随着“冷战”的开始和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虑,要求日本以“维护社会治安”为名成立“警察预备队”,1954年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陆、海、空自卫队,并成立了统帅指挥机构防卫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公布了《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简称“防卫法”)。至此,日本的武装力量又以“自卫队”的名义死灰复燃。尽管日本重建的武装力量名义上不叫军队,而称“自卫队”,但根据“防卫二法”所规定的性质,它实际上就是日本国家的正规军队。近几年来,其军费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日本自卫队的整体实力已超出“自卫”的需要,正在向军事大国加快发展。如果说战后日本曾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的话,那么,它在军事力量的迅速膨胀上,也正在创造一个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奇迹”。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日本政府更是通过了向海外派兵提案。这就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已不仅仅是阴魂不散,而是大有起死回生之势。对此,中国人民一定要高度警惕!亚洲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定要高度警惕!

2011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长达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序幕,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的日子。为使读者全面了解侵华日军,从而更加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及其侵略罪行,我们编写了这本《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本书从建制序列、部队编制、主要兵种、高级将领、武器装备、军衔军服、战犯审判等多方面多角度,综合介绍“九一八事变”后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驻扎于中国领土的日本军队。

本书参考了大量日文原版书刊,借鉴了很多国内已出版的相关书籍,并引用了很多相关图片,在此对其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从2010年下半年动笔,因时间仓促,加之有不少数据各种版本文献记载不同,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遗漏,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2012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