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幼儿园燕东园园长,30年从教经验分享,陪孩子过好幼儿园里的每一天。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童年是幸福的起点,父母怎么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陪孩子走过幼儿园三年:构筑最坚实的安全感》作者杨雪扬拥有二十多年的从教与管理经验,非常了解哪些是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的、家长关心的问题,结合此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直接解答了最让幼儿园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是让父母们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问题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陪孩子走过幼儿园三年(构筑最坚实的安全感) |
分类 | |
作者 | 杨雪扬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北大幼儿园燕东园园长,30年从教经验分享,陪孩子过好幼儿园里的每一天。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童年是幸福的起点,父母怎么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陪孩子走过幼儿园三年:构筑最坚实的安全感》作者杨雪扬拥有二十多年的从教与管理经验,非常了解哪些是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的、家长关心的问题,结合此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直接解答了最让幼儿园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是让父母们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问题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内容推荐 陪伴孩子踏出融入集体生活的第一步,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走进人群。 上幼儿园是孩子真正独立的开始,离开朝夕相处的家人,与陌生的老师、小朋友待上一整天,各种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更多的还是焦虑、不安、牵肠挂肚:幼儿园鱼龙混杂,如何选择?为什么每次送孩子去幼儿园都那么费劲?孩子在幼儿园吃饱没有?如何引导孩子讲述幼儿园的生活?…… 《陪孩子走过幼儿园三年:构筑最坚实的安全感》作者杨雪扬拥有近30年幼儿教育与管理经验,非常了解哪些是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及人园后可能会出现的、家长关心的问题,对症下药,给出科学有效的建议,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园氛围,让孩子快乐度过幼儿园里每一天。 家园合力力更大。家长要做的就是循序渐进、耐心引导,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愉悦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目录 前言 第1章 选择幼儿园,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画中看理念 家近是个宝 老师的笑容是最好的名片 实地观察最重要 第2章 了解幼儿园 幼儿园里学什么 晚一年入园又何妨 一日生活皆教育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第3章 帮孩子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调整作息时间 教会孩子使用大众化的语言 给孩子哭泣的权利 第4章 帮孩子减少分离焦虑 带着“宠物”来入园 家长离园也要讲技巧 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断奶” 分阶段适应入园生活 离园后,家长与孩子谈论有讲究 第5章 亲子交流 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当孩子爱上故事 让孩子在试误中学习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让孩子拥有分配时间的权利 我的妈妈去哪儿了 欣赏孩子 第6章 引导孩子学会与小朋友的沟通 孩子打架之后 当孩子的身边有位“特殊”的朋友 老实的孩子不一定吃亏 第7章 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智慧沟通 罚站 感谢家长的宽容和信任 孩子受伤之后 孩子要升班了 家园合力力更大 信任是沟通的基础 第8章 幼小衔接 家有小孩初成长 生活中的数学 识字与阅读 做作文 试读章节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与入园分离焦虑的强度有一定关系,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在适应幼儿园生活上相对比较困难。 这不难理解,有出差或者野外宿营经历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的人对于这类事情焦虑比较多。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吃饭、喝水、睡觉、上厕所这类事情自己不会料理,他肯定要依赖于家长,因此在适应幼儿园生活方面肯定存在较大困难。 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难。人自出生之日起,所有的生理现象和身体发展都是在为独立生活做准备,换一个角度说,人与生俱来就有独立的意识和需要。 孩子出生后几个月,就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主动认识和探索。反复将妈妈捡起的玩具扔出去,或者一次又一次重复摇动手里的响铃,这是他们在体验自己的存在和能力,在改变物体的位置或让它们发出声音的同时得到极大满足,在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自己的动作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一岁多的时候,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反抗期”。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听话的孩子开始变得似乎不那么听话了。你要喂他吃饭,他偏要自己抓着勺子吃,结果弄得身上地上都是;你帮他拿来玩具,他不干,偏要把玩具放回原位再重新自己拿来;你给他选好了衣服他不穿,非要穿自己选择的衣服。他们喜欢甩开爸爸的双手自己跑,即使跑不稳经常摔倒也乐此不疲。 此时,孩子们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开始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小小的自信心也开始萌芽,这正是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好时机。 把孩子的小手洗干净,给孩子带上围嘴,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边用勺边用手也好,洒得满身满地也罢,你不要认为“让孩子自己吃,还不如喂他,吃得干净而且快”,也不要因为孩子摔了一两只汤勺而批评他,更不要亲自上阵代替孩子包办一切。孩子自己吃饭需要学习和练习,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不要以为孩子做这些事会感到很困难,其实他们是把学习当成游戏,乐在其中。你此时要做的,就是解放自己的双手,用鼓励和赞赏来激励孩子。 解放自己的双手,其背后是解放自己的思想,可惜许多家长都对孩子“放不下”。我曾经在美国的一所幼儿园“见习”过一个星期。幼儿园里最小的孩子不到一岁,最大的五岁左右。幼儿园里没有吃午饭的环节,但上午和下午都会有让孩子自己制作点心和吃点心的环节。从洗手、准备食材到放入烤箱里烘焙、分餐、洗餐具等,完全是孩子自己完成。年龄大的孩子做,然后和弟弟妹妹及老师们一起吃。老师很少亲自动手帮助孩子。作为幼儿园老师,我知道,孩子们这样独立,一定是家长和老师具有同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实现的,那就是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最终将孩子培养成独立的人。 孩子的潜力巨大且惊人,家长只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学习和锻炼,孩子一定会不断有惊喜回报给家长。 我有一位朋友,她女儿一岁半就会自己剥鸡蛋,两岁就会使用筷子夹菜,而且非常灵活精准。这位朋友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自己吃饭、穿衣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到独立看书、思考和解决问题,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想。所以她的女儿一直非常独立,自小学到大学,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或者与同学、老师交往等事情让父母操过心。 孩子都有一段要求独立的心理发展过程,但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或地面、动作太慢等原因,抹杀了孩子自己做事的积极性。孩子在家长的保护和代替下形成依赖性,进而逐渐适应这种依赖,离不开这种依赖,而家长也从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我们遇到过很多由于家长包办代替过多而变得非常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有个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看着老师给的带皮鸡蛋感到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样子和在家里吃过的鸡蛋很像,但在家里吃的那个是白白的、软软的,幼儿园里的这个怎么硬硬的,也不白?有很多孩子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不喂就一口都不吃。有的孩子穿衣服时,老师帮着穿,他都不会配合着抬起胳膊。有的孩子每次大小便都是家长提醒并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根本没有主动意识和相关能力,在幼儿园里,他们甚至一边走着一边就拉了尿了,自己却完全意识不到。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老师一定会给予更多照顾,但什么都等着老师帮助,总不如孩子自己会做。有些家长担心,如果自己的孩子生活能力强,老师会不会就不关注他了。其实对于生活能力强的孩子,老师不仅不会忽视他,反而会更加鼓励和支持他,留给孩子的是更多的游戏、探索、与人交往的时间和机会。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有效减轻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而且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孩子乐观、坚强、自立、自尊、积极、主动的个性,以及善于观察和学习、做事不怕困难、有持久性、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都会得到培养和锻炼,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P35-39 序言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有机会和家长就幼儿教育的相关问题深入交流和沟通,我了解家长们所关心的、所焦虑的、所希望的…… 每一次沟通之后,绝大部分家长都会放下来时的担心和紧张,换一份释然离开,我呢,也有一点点小小的满足。这种情况很多年一直重复着。 忽然有一天,记忆中是2011年,一位家长在和我沟通之后,非常认真地建议:“杨老师,您有这么丰富的经验,为什么不写一本书呢?要知道能找您沟通的家长对于众多家长来讲毕竟是极少数!”当时我想都没想就摇头道:“写书?我可不行。” 之后,这位热心的家长又与我交流过几次,甚至连书名都替我想好了:“就叫《陪孩子走过幼儿园三年》吧,因为刘老师(刘称莲老师,我的朋友,也是我曾经所带孩子的家长)已经写过《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现在您何不将幼儿园这部分写了,让‘陪孩子走过……’系列更加完整呢!” 尽管如此,我仍没有认真想过要写这本书,因为写书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年轻的爸爸妈妈找到我,咨询孩子入园以及成长中遇到的其他一些问题。虽然他们的孩子还有一年才到入园年龄,虽然爸爸经常看看远处以尽量显出男人的镇定,但我仍能够从他们的表情、语气,尤其是妈妈不时闪现的泪光中,感到他们的紧张和迷茫,特别是对一年后孩子入园的不安和焦虑。 那次谈话后,我忽然有一种冲动,也许我真的应该写一本书,也许这本书真的可以帮助到一些家长。又或许它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如果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家长放松心情,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快乐,如果它可以使社会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度有那么一点点的增强,也算是我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为社会所尽的一份责任吧。 2013年的暑假和2014年的寒假,我开始付诸行动。现在想来,我庆幸自己最终做出这个决定。因为幼儿教育是我所钟爱的事业,在这片热土上,我辛勤耕耘了近30年。我爱孩子们,我爱我的事业,我应该为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再做一些事情。 我是幸运的,有数不清的孩子们陪伴,让我生活在纯真的世界中:我是幸运的,有众多家长的陪伴,让我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是幸运的,有爱我的家人、朋友和老师的陪伴,让我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感恩我爱的、爱我的以及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书评(媒体评论)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和班上的小朋友常把班主任杨雪扬叫作“杨妈妈”。遇到杨老师偶尔请假,有的孩子甚至会想念到掉泪,可见杨老师是带着妈妈般的爱来做老师。书中写的那些故事,正是杨老师用心带孩子的结晶,相信更多的家庭会从中受益,更好地培养孩子。作为家长,我对杨老师怀有深深的敬意。 ——家庭教育专家 刘称莲 杨雪杨在我所教学生中出类拔萃,她在《陪孩子走过幼儿园三年》中讲的每个案例、每个道理都紧紧抓住我的心,我被她多年辛勤耕耘积累的精神财富感动,含着泪读完。书中从选择幼儿园开始,直至幼小衔接,对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家长的疑惑,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学前教育的高水平理解及对孩子的挚爱。这本接地气的指导用书,相信会让众多家庭和幼教专业的学生从中受益。 ——北京市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办公室主任 杨美古 杨雪扬老师出书了,将会有更多小朋友分享到这位大眼睛老师带来的快乐。回忆童年,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美丽的杨老师。岁月匆匆,曾经才不过三五岁的我们已经年过三十,身边的同龄人也逐渐成为三五岁孩子的父母。是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再次回到幼儿园,再当几天杨老师的“小朋友”,去学习如何照顾身边的小朋友,这一课对于已经做父母或者打算做父母的人来说,都要努力学上一辈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记者、旅行专栏撰稿人 王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