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生越瘦,产后瘦身秘密大公开
产后肥胖的魔咒,一直是有些女性不愿意生小孩或是只肯生一个孩子的原因。
每次我在公开场合说,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大家看我手臂纤细,小腹平坦,腰臀有曲线,都不敢相信。难道女人生孩子当了妈之后,一定会手臂变粗壮,小腹突出,坐着就挤出好几层游泳圈,骨盆变宽,屁股变大?
我是个高龄妈咪,36岁时怀第一胎,生第一胎之前的体重是53千克,产后3个月就回到53千克,产后半年更瘦到了50千克。
38岁时又怀了第二胎,怀孕之前的体重是50千克,这次产后瘦身更有经验和心得,产后6周就回到50千克,产后半年更瘦到47千克,现在我的孩子分别是3岁和5岁,我仍然维持47千克的体重没有反弹。
大多数妈咪是生第一胎胖5千克,生第二胎再胖5千克,当妈之后和生孩子之前的体重相差10千克左右。而我则是每生一胎就瘦3千克,生两胎总共瘦了6千克,很多婆婆、妈妈问我是如何做到的?我是天生的瘦子吗?并不是,我25岁时体重曾高达70千克。我可是有计划地在怀孕时就控制体重,产后坐月子时就开始瘦身。
我两胎怀孕时,增加的体重都控制在12~15千克,两个孩子也没有因此营养不良,女儿出生时6斤4两,儿子更大,出生时7斤2两,而且都是没有黄疸的健康宝宝。
并且,也没有因为产后瘦身就没有乳汁,两胎我都喂哺母乳3个月,后来因为看诊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挤母乳,导致乳量逐渐减少,才停止哺乳。
很多婆婆和妈妈担心孕妇太瘦会影响胎儿健康,也担心孕妇坐月子时,为了赶快瘦身,不当节食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及乳汁分泌,因此,从怀孕时就开始让孕妇进补,坐月子时更是补上加补。事实上,这些进补观念有其时代背景,以现代社会状况来看,有对有错,必须理清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
现代人其实不需“一人吃、两人补”
传统观念认为怀孕的时候“一人吃,两人补”,为了维持母亲与胎儿的健康,必须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与补品。那是因为过去农业社会,女人的地位低,经常营养不良;现代女性普遍营养充足,过度进补造成怀孕期间体重过重,反而容易导致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等问题,增加生产时的风险,也影响胎儿健康。
我经常提醒怀孕的妈咪,“怀孕的前5个月增加的体重,就是产后留在身上的体重。”因此怀孕初期,营养补充的大原则是“重质不重量”,怀孕初期有反胃或是孕吐现象,就不要勉强自己吃,选择吃得下、富含铁质及B族维生素的食物,像我若是反胃没食欲,会喝一杯脱脂牛奶。
摄取富含铁质的食物,像是红肉(牛肉、羊肉、猪肉)及深色的蔬菜水果,包括菠菜、芥蓝、花椰菜(菜花)、菜豆、红凤菜(别名:红菜、木耳菜)、海带、紫菜、黑木耳、葡萄、樱桃等。
摄取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像是全谷类(燕麦、糙米)、肉类(鸡肉、鱼肉)、酵母、乳制品(如低脂牛奶)等。
怀孕七个月之后,体重明显地快速增加,但仍要控制在一周增加0.5千克以内。所以,我怀孕后并没有放任体重增加,仍然维持每天早晨起床量体重的习惯。若是体重一周增加超过2千克,而饮食量又没有增加,则要注意:是否出现妊娠水肿。
我很自豪两次怀孕的过程中,除了肚子变大外,手脚四肢还是很纤细,脸也没有肿起来,到快要生产前贴出我准备请假坐月子的公告,很多病人才知道我怀孕。
为了预防发生妊娠水肿,怀孕后期的早餐我会吃红豆牛奶或是红豆糙米粥,如果水肿情况较严重,则加入健脾祛湿的中药材,如茯苓、白术、黄芪等。我选择红豆,是因为红豆性味甘平,有健脾护胃,消肿祛湿的功效;薏仁和绿豆虽然也有助消肿,但是医界对于孕期食用薏仁的争议很大,而绿豆性偏凉,若是有上火情况(嘴破、长痘痘等),也可选择绿豆。
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