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帝王传记系列》,以帝王们的一生为主线。从他们的家族渊缘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帝王们一生的沉浮。在打天下与守天下的风云战场中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历史功绩,最大限度地将帝王和他的大臣们一生的传奇人生,不遗余力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完美的历史文化盛宴。
闫林林编著的《努尔哈赤传》妙语如珠,犀利峥嵘,细述每个帝王的政治生活、历史功绩、家庭生活、情感轶事等,充满了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享受中体味人生的变化莫测;在“观看帝王大片”的过程中收取成功的法门秘诀。
“帝王传大系”丛书帝王传立足史料,客观实际,力求深度还原古代帝王的真实人生,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壮美瑰丽的龙脉图腾画卷。
《努尔哈赤传》是该系列之一,由闫林林编著。
《努尔哈赤传》讲述了他是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他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他将一个渔猎游牧、没有文字的马背民族变成了威武之师:他终生未能率领满洲铁骑踏入关内,却给大明王朝敲晌了丧钟:他创建的八旗兵马席卷纵横,所向披靡。
第一章 一代天骄 道英雄出身
提起努尔哈赤,大多数人都会翘着大拇指夸赞他是“一代天骄”,是了不起的大英雄。从他起兵开始到生命结束,其政治军事生涯共44年。历史学家在盘点努尔哈赤的历史贡献,举其大端,主要包括十件,比如统一女真各部落,统一东北地区,制定满族文字,创建八旗制度,促进满族形成,建立后金政权,制定抚蒙政策,推动社会改革,决策迁都沈阳等。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位大英雄的事迹,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一带的广阔地域,就是努尔哈赤先世活动的气势磅礴的舞台。
那个时候,女真部族逐渐发展起来,大体上来说,有三大集团: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其中又有几十个部落,各自为政,并且时不时地相互攻杀。
努尔哈赤的直系祖先,最早的记载是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尔。
努尔哈赤的这位老老爷爷,据说曾经做过元朝末年的万户。万户的官职是世袭的,猛哥帖木尔统领着自己的女真军与其他女真万户一起为元朝把守着北方的大门。到了明朝之后,猛哥帖木尔仍然担任这个职位,但是他为了躲避明朝与被驱逐的蒙古人的战争,就率领部族迁移到图们江下游的斡木河一带更适合游牧与耕种的地方。
明成祖朱棣在得到皇位后整顿边事,派千户王教化等持他的手谕到斡木河去招抚猛哥帖木尔,并表彰他“能够恭听朕命,归心朝廷,朕甚嘉之”。
猛哥帖木尔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一大好的巴结朝廷的机会,跟随着王教化进了当时的京城南京入朝。明成祖“授猛哥帖木尔建州卫都指挥使,赐印信、官袍、金带,赐其妻濮卓、衣服、金银和绮帛”。这样一来,猛哥帖木尔又成了大明的正式官员。所以说努尔哈赤也是簪缨世族出身了!
永乐十年,猛哥帖木尔再一次来朝(这一次是到迁都后的北京),明朝增设建州左卫,敕封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从此,他与明廷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了。永乐二十年,猛哥帖木尔还参加了明成祖反击鞑靼军的亲征,并且立有战功。接连被封为都督佥事、右都督佥事,成为明朝镇守辽东一带的骁将。
猛哥帖木尔对明朝的耿耿忠心,对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后裔们,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努尔哈赤的五世祖是董山(也译作童仑),是猛哥帖木尔的次子。在父亲被“野人”杀害之后,他与他的叔父争夺袭建州卫的官职。明廷为了平息争端,设置了建州右卫。这样,建州女真就有三卫了。他们共处一地,互相联姻,后来成为满洲民族的主体部分。
董山的势力发展很快,大有统一建州三卫之势。在明朝看来,这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明朝对东北女真的政策是:“分其枝,离其势,互令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也就是说,利用他们的矛盾,挑拨离间,好对他们进行统治,以保持中原王朝边境的平安。
对于明朝朝廷的这一手,女真的上层贵族当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于是董山起而反抗了。他以反对明朝政府的压迫为借口,经常出兵辽东地区“犯抢”,掠夺耕牛、马匹、财物和人口,给辽东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这是猛哥帖木尔之后,建州女真头一次和中原明朝发生的冲突。
当然了,明朝朝廷是绝不会让建州女真发展为自己的强敌的。成化三年,明朝朝廷找个理由杀死了董山,又命大臣李秉、赵辅统兵分路并进,对烟突山下的董山屯寨进行了血洗,并且扬言要“捣其巢穴、绝其种类”。这次用兵,共斩、擒建州三卫一万多人,使他们“焚荡殆尽、部落残破”,给建州女真造成几十年平复不了的创伤。
董山被诛之后,明朝朝廷就让他儿子妥罗执掌建州左卫。弘治中又晋升其为一品大都督。他曾经五次进京朝觐。从这事上看,明朝朝廷也够愚蠢的,杀了人家的父亲之后,又让儿子袭了父亲的职,人家怎么可能不记仇呢?但是,这也是那个时候的常理:董山被诛,是他自己有罪,让他的儿子袭职是天皇的恩典,他一家只能感恩戴德。再说,董山一家在建州仍然有很大的势力,也只有他们才可出头收拾残局。
妥罗是一个笨蛋,软弱无能,直到他死也没能把建州恢复到父亲时的兴盛,只有给明廷朝觐纳贡的本领。明朝朝廷当然最喜欢这样的代理人了。
努尔哈赤的高祖叫锡宝齐篇古。他是董山的三子,也就是妥罗的弟弟。他一辈子没做出什么像样的事来,大概和他的兄长一样的无能吧?
他留下了一个儿子,叫福满。这使他在大清的历史上堂皇地记了一笔。因为福满是努尔哈赤的曾祖,后来,清朝尊他为兴祖直皇帝。
福满有六个儿子。长德世库,次刘阐,三索长阿,四觉昌安,五包朗阿,六宝实。称为六贝勒。四贝勒觉昌安,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他们六人环卫而居,最远的也不过二十里。董山之后,干出点名堂来的,也就是这个觉昌安了。历史上说他“英勇善战、素多才智”,后来被清朝尊为景祖翼皇帝。他袭了位后,把都督府设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境)。他率领兄弟子侄打败了相临的强悍寨主硕色纳、加虎等,收服了五岭以东、苏克素浒河以西二百里内的诸部落,势力日渐强盛起来。
觉昌安接受他的祖爷——董山的教训,明白如果想扬名立万、扩大版图,就必须与大明王朝搞好关系不可。于是,他费尽心思地与明朝的官员相互勾结,并且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觉昌安有五个儿子。大儿子礼敦,二儿子额尔兖,三儿子界堪,四儿子塔克世,五儿子塔察篇古。而塔克世也是“一世才俊”,十分受他的父亲的赏识。他帮着觉昌安做了很多大事,被认定为觉昌安的接班人。最重要的是他就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后来被清朝尊为显祖宣皇帝。P1-3
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占据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历史的发展。皇帝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这套《帝王传记系列》,以帝王们的一生为主线。从他们的家族渊缘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帝王们一生的沉浮。在打天下与守天下的风云战场中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历史功绩,最大限度地将帝王和他的大臣们一生的传奇人生,不遗余力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完美的历史文化盛宴。
尽管这些曾经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帝王们,已成过眼烟云,但又有谁能够遗忘他们站在历史之巅所承受与经历的一切?
恍然间,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的雄伟身姿;大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从“市井无赖”到“真龙天子”的大变身;汉武帝刘彻雄赳赳地将中华帝国带上顶峰的威风场景;光武帝刘秀吞血碎齿战八方,于乱世中成就霸业的冲天豪情;乱世枭雄曹操耍尽“奸计”,玩转三国的高超智慧;亡国之君隋炀帝的骄纵狂妄;唐高祖李渊率众起义、揭竿而起,建立唐王朝的惊天伟业;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狠辣果断;一代女皇武则天勇于创造命运的步步惊心;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聪明睿智;元世祖忽必烈以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英雄豪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创铁血王朝的钢铁毅力;“草根帝”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辛酸血泪;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辟锦绣前程的创业史;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夺取江山的谋略手段;少年天子顺治为爱妃做到极致的痴心情意;清军入关的第二位皇帝康熙除权臣,平叛逆,锐意改革的天才谋略;最富争议的皇帝雍正的精彩人生;乾隆皇帝钟情于香妃的风流韵事;慈禧太后将清朝操纵于鼓掌之间的惊天手段……
我们无法否认,在浩瀚无边的中国历史长河之中,帝王始终是核心人物,或直接或间接地掌控着历史的舰舵,所以,了解他们的传奇人生,研究他们的功过是非,仍然可以让读者借鉴与警醒!
然而,刻板的阅读模式使得纸媒每年都在流逝受众,基于此,我们决定利用小说的形式去呈现帝王的传奇,语言风格也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这套书在编排体例上突破了以往同类书严肃、枯燥、干巴巴的“讲授”形式,以更加细腻、更加精练、更加活泼幽默诙谐的语言,用一种立体的方式将一个帝王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展现在广大的读者面前。
全书妙语如珠,犀利峥嵘,细述每个帝王的政治生活、历史功绩、家庭生活、情感轶事等,充满了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享受中体味人生的变化莫测;在“观看帝王大片”的过程中收取成功的法门秘诀。
为了保证书稿的质量,编辑工作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与文献,并且专门请教了很多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不过,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本套图书或许还存在着些许错误,敬请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