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全景再现20世纪初那场血泪与生死交织的空前军事浩劫。不仅分析战争形势和战略战术,介绍战役经过、主要将领、武器装备,更论及历史谜团和一战趣闻等,辅以百余幅珍贵照片,尽量还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来面目,生动述说这段血与泪、罪与罚、生与死交织的悲剧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哈佛历史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崔佳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全景再现20世纪初那场血泪与生死交织的空前军事浩劫。不仅分析战争形势和战略战术,介绍战役经过、主要将领、武器装备,更论及历史谜团和一战趣闻等,辅以百余幅珍贵照片,尽量还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来面目,生动述说这段血与泪、罪与罚、生与死交织的悲剧历史。 内容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大战之一,那血雨腥风的战场,那惨无人道的杀戮,那血肉横飞的场景,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又让人惊心动魄、唏嘘不已,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从一个个硝烟弥漫的战争故事中,让你品读一战的著名战役,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目录 第一篇 “一战”拉开序幕 普法战争埋下“一战”的种子 动荡的巴尔干,欧洲的火药桶 战争序幕拉开 第二篇 西线战场 激战列日要塞与马恩河 比利时小镇伊普尔的化学战 凡尔登决战,残酷的“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与阿拉斯攻势 尼韦尔攻势,法军的大灾难 帕斯尚尔战役,胜得很惨烈 康布雷战役:坦克部队的出现 鲁登道夫破产的“米夏埃尔”攻势 亚眠之战,德军的“ 黑日”来临 默兹-阿戈讷战役 圣米耶勒战役:美军首次单独作战 第三篇 东线战场 坦能堡会战,俄国的噩梦 布鲁西洛夫攻势,同盟国覆灭开始 加利西亚战役 罗兹战役,俄军未能进入西里西亚 俄国克伦斯基攻势 第四篇 其他战线 烧到非洲的战火 罗马尼亚战争,令人反思 意大利“背叛”,卡波雷托灾难 青岛战役,日军打败德军 达达尼尔海峡之战 耶路撒冷之战,英国唯一大胜 艾比伦的美吉多战役 第五篇 海战与空战 英法海军地中海之战 土耳其与俄国的索切角海战 德国斯佩舰队猎杀英国舰队 马尔维纳斯群岛海战 日德兰大海战,“一战”最大的海战 无限制潜艇战——恐怖的水下幽灵 “一战”时,航母参加的两次海战 空中作战,开始改变战争面貌 空战格斗,战争从平面到立体 第六篇 大幕落下 战争最后结束的日子 凡尔赛体系,埋下仇恨的种子 试读章节 德军又发动毒气战 24日凌晨3点,德军在进攻比利时军队的交接点斯丁斯屈特,结果遭遇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德军大败而归。这时,德军单凭步兵是无法穿越运河防线向纵深发展了。德军只得于凌晨4点,再次发动猛烈的毒气攻势。这次遭受毒气战的是守卫缺口的加拿大的军队。 面对铺天盖地飘来的毒气,没有配发防毒面具的加拿大军只得利用起手帕、毛巾、和子弹带,再用战壕中能找到的水来浸湿这些东西,然后捂住口鼻以保护自己。如此简陋的防护,对于加拿大军队来说,效果非常差,很多加拿大士兵都中毒了,他们开始窒息,许多人倒下去,脸色十分痛苦,喘不过气来。他们的眼睛、鼻子和喉咙都感到烫痛,好像是被酸性物质烧灼了似的。 虽然加拿大军队拼死抵抗,但无奈毒气太厉害,很多加拿大士兵死在了战壕里。他们都没有放下手中的枪,保持了一名军人的气节。最终,加拿大军队建立起的薄弱防线被德军突破了。 英军的防线也面临德军毒气的袭击,最开始,英军还能坚持下来,但最终,英军因为伤亡过大,被德军突破了一个缺口,渐渐地,这个缺口变宽了。到了下午时分,德军突破了英军的防线。 德军一直向前推进,英军和加拿大军也一直退后集结,准备反击德军。德军穿越圣于连之后,他们发现面临的形势一下子变得危急起来。原来,英军的两个营在加拿大炮兵的炮火掩护下,突然间向德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德军被打得猝不及防,伤亡惨重,不得不原路返回,返回圣于连。加拿大炮兵在这次反击中非常及时,他们为了配合英军的行动,连瞄准器都没来得及戴就开始发射炮弹。 德军的这次败退虽然规模小,但对德军的军心打击是很大了,熄灭了他们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扩大战果的企图。 此刻的英法比联军的情况也不好,反击得力的英军指挥官因为不知道战局的整体情况,因为他们与德军在伊普尔防线的道路互相交叉,所以英军经常与德军进行遭遇,发生小规漠交火。而英法比联军的各师团旅,其中包括加拿大军、英国正规军、本土防卫军,甚至法军阿尔及利亚旅,这些部队混杂在一起,却无法接收上级的指示,只能拥挤在伊普尔防线。简而言之,英法比联军伊普尔防线乱成一锅粥。而德军却利用其强大的军事优势挤压着这些联军,把伊普尔防线挤压成一条只有5千米宽、10千米长的长舌形地形。聪军并没有溃逃,他们虽然挤压在一起,但不忘坚守阵地。只是部队如此集中,更容易被德军炮火袭击。就这样,联军在德军的炮火中,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联军只有大规模的撤退,或许是避免伤亡的最好选择。但伊普尔防线对法国人非常重要,法军是不希望联军从伊普尔防线撤退的。 法军的福熙开始许诺,他们已经新成立了两个法国师,这两个法国师很快就会开到伊普尔防线收复失土。为了使联军相信,他们还做了保证,鼓励联军一定要坚守伊普尔防线,等待法军前来增援。 法军的一个新的正规旅的确在25日的早晨从南线调到了伊普尔防线上来,但是,这支法军部队不了解战场情况,来到圣于连附近地区后,在不了解对面德军情况下,盲目攻击,结果遭到驻守在圣于连德军机关枪的大面积扫射,这支法军部队2400人就这样被机关枪射中阵亡。而剩下的法军士兵一下子丧失了战争的勇气,纷纷投降。法军俘虏的人数众多。 当天晚上,坚守伊普尔防线的加拿大军队遭到德国人的进攻,又失去了5000人,他们最后不得不撤退,并最终转为了预备队。这些阵亡的加拿大勇士都是英雄,他们手持步枪,勇敢地对抗德军的毒气侵害。 伊普尔的战事又进行了一个月,这期间德军丢掉了很多扩大战果的机会,只是中规中矩地步步紧逼,而英军面对德军的毒气战也一筹莫展,只能毫无章法地还击。 4月26日,英军将领史密斯·多林率领英军第2军团,再一次对德军发动了反击,但作战没有什么成效,却伤亡惨重,印度拉合尔师与落森伯兰本土旅的4000名士兵就这样白白地牺牲掉了。史密斯·多林这才发现,他们这种消极的打法,是非常徒劳的,而且是无法获得胜利。反击失败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7日,史密斯·多林向参谋总长罗伯逊写信,要求上级长官要了解伊普尔防线的真实情况,他在信中说:“为法军收复失地,英军牺牲如此多的士兵,我怀疑这是否值得,除非法军能取得一次大捷,让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的努力。”同时,他建议联军从伊普尔防线撤退,放手德军占领伊普尔地区,而且他认为联军只需撤退到伊普尔防线附近的平直的防线上即可。但是参谋总长罗伯逊没有同意史密斯·多林的建议,只给了史密斯·多林一通电话,在电话里,罗伯逊不认为伊普尔防线的形势像史密斯·多林信中说的那么糟糕,实际上,史密斯·多林在信中只是保守地描述伊普尔防线的糟糕形势,伊普尔防线真实情况更加糟糕。 P33-34 序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在“一战”中,爆发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人物,它们都永恒地镌刻在人类战争历史上。 阅读这本《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将带你回到100年前“刀光剑影”的战争中。 1914年夏季,“一战”爆发,德国随即入侵中立国卢森堡,未经宣战,即进攻比利时。但德军在企图攻占比利时列日炮台时,遭到比利时守军的顽强抵抗。在付出伤亡万人的代价后,德国侵占了比利时全境,并把在比利时参战的法军驱逐回法国境内。然后,德军分五路向法国北部进攻,德法双方的军队此后一直在法国凡尔登地区呈对峙态势,由此形成西线战场。 在西线战场发生的战役中,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是西线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在此次战役中,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在索姆河区域与德军艰苦作战,双方阵亡共130万人,此次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 如果在西线战场找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战,发生在亚眠以东的亚眠会战首当其冲。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大的坦克战,英法联军以4万多人的代价,歼灭和俘虏德军7万多人,给予德军沉重打击,使德军的整个防线动荡,德军士气低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是仅次于西线战场的另一个主要战场,主要是沙俄军队和德国、奥匈帝国联军在作战。 东线战场总体上说比较沉闷,但不乏经典战役。坦能堡会战就是爆发在东线战场上的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最终以德军压倒性战胜俄军而结束。德国在这场战役中,采用的军事艺术可圈可点,其特点是:战略上以内线作战攻其要害,战术上采取击溃两翼再合围中央主力。 布鲁西洛夫攻势也是东线战场上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此役开始于1916年6月4日,8月初结束。这是俄国发动的,针对东线上的同盟国德国和奥匈帝国联军的战役。布鲁西洛夫攻势开创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军事战术,这在人类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一战”的其他战线,还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役。 在巴尔干,爆发了罗马尼亚战役。这段短暂的战争,给世人一个可以引以为鉴的教训,即军队的数量不如组织人员的素质重要,优秀的组织工作加上能干的指挥官,就会降低对方“数量优势”的价值。 在中东,爆发了达达尼尔海峡之战,这是英法联军依据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提出的达达尼尔计划而发动的战役,旨在夺取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在这次战役中,土耳其在德国顾问指导下,以老旧的武器,成功地阻挡住了英国的坚船利炮。水雷在这次海战中大放异彩,英法联合舰队的很多战舰都被土耳其布下的水雷所击沉,最后只得仓皇撤退。此次战役让英法联军损伤惨重,但在1917年,艾伦比指挥巴格达的英国部队为英法联军报了一箭之仇。 那是1917年的夺取耶路撒冷之战,英国毫不费力地打败了土耳其军队,夺取了千年古城耶路撒冷,大大提高了英军的士气,并成功地将土耳其从中欧强国俱乐部中踢走。 “一战”中发生了多次海战,但真正称得上大规模的主力舰队决战的,当数“日德兰大海战”。海战中最值得一提是,在1917年年初,德国恢复了无限制潜艇战对付英国,此后德国潜艇多次击伤、击沉美国的海上运输船,导致德美关系恶化,德国由此引火上身,最终使美国做出对德宣战的决定。 空战方面,“一战”初期,飞机虽参与了作战,但都不能称为空军,直到英国空军对德国飞艇的猎杀,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空中作战的开始,后来发展起来的空战格斗,使战争从平面走向立体。由此之后的战斗中,交战双方都出现了空战英雄。 1918年,随着协约国节节胜利,德国由于内外交因,不得不提出“结束战争”的建议。最终,交战双方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战后双方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又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当时的法国元帅斐迪南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针对《凡尔赛和约》说出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果然在20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斐迪南的话被最终应验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