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新世纪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张炜用他的真诚和智慧创造了许多文字的神话,他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他迈着雄健的步伐,从齐鲁大地微笑着走来,献出一片真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张炜散文精选集/中国名家散文精选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炜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新世纪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张炜用他的真诚和智慧创造了许多文字的神话,他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他迈着雄健的步伐,从齐鲁大地微笑着走来,献出一片真情。 内容推荐 在敏感而多思的张炜眼中,文明与时尚的背后正在不断地盛开着使人忽视的恶之花,物欲与技术主义则不断地让人对这个世界丧失了诗性的理解,科学与技术似乎没有与人的道德精神一同强大。 本书精选了他的71篇散文作品,读者可以从作者的散文中体会他极富思想性的文笔,感悟到人生的许多真谛。 目录 中年的阅读 存在与品质 冬天的阅读 爱的浪迹 木车的激情 思念和隐秘 诗人的命数 牵挂 山凹之月 耕作的诗人 误解 梦中的铁路 污浊的旋流 在复旦 忆想那个春天 逼近 艰辛和收获 友谊 我的自语打扰了你 规避和寻找 从高原到天堂 回答自己 簇拥和掩藏的九月 你的生命之光 理解 不倦的水 大地的引力 浪漫的时代 怜悯 你在不为人知的田园中 一个梦想 秭归的精灵 理性与浪漫 稷下之梦 人与事 古河之声 纯粹 从热烈到温煦 在激流中 东方的水潭 土与籽 抚摸 奇遇 奔腾 南方的水 无为而有为之书 无望的爱 炉火 永恒的向上 人的用具 悲观与喜庆之间 世纪梦想 作家的出场方式 从“辞语的冰”到“二元的皮” 秋日随笔二题 寂寞营建 梦一样的莱茵河 你的树 明天的笔 独语 责任、理性和浪漫 焦虑的马拉松 对世界的感情 写作 思想的力量 被误读的困惑 个人岛屿与文学边界 作家在公共领域中的缺席 从国际艺术村谈起 课堂:文学的盛宴 交流的期待和欲望 试读章节 中年的阅读 我们以前不太知道年龄与阅读的关系。比如不到中年,就不知道中年人读什么。当然,有各种各样的中年,各种各样的兴趣。这里只是说了一种。 随着年龄的增长,书会像潮水一样涌来。不能随便歌颂书了,书往往是一些垃圾。清除垃圾很难,但起码可以绕开,绕得越远越好。当然有时候对于某些书的疏离,不只是书本身的问题。而主要是人的问题:作为一个读者,他的心情变了。 人们之间议论起读书,常常只关心读什么,而很少注意到不读什么。从来不读、连眼睛也不转过去的是哪一类书?这种阅读的边界可能更重要一点。 让青少年兴奋的书,中老年不一定看。人一到了中年,心情就多多少少变得苍凉了。中年人的情感既结实又朴素,这就影响到书的选择。有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中年人是很多的,而且他们因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其判断力更加让人重视。他们有可能在深层上左右着阅读的方向和趣味。中年人更愿意看真实事件和场景的记录,比如一些重要人物的传记,一些游历笔记,回忆录和目击记,地理勘察录,探险记等等。在这种阅读中有些特别的快感,那是因为整个过程始终伴随了这样的提醒:这些文字是真实的。 作伪的“实录”也有很多,但它们仍然是以标举真实为前提的。真实的,曾经发生过的,也就具有了极大的参考性,而且比较起来更能刺激联想。人一过中年就越发讨厌杜撰,十分警惕虚构的文字。所以,中年人一般来说对小说和诗之类,是非常挑剔的。如果一本书的前提是虚构,那么它在中年人的面前将接受非常严格的考验。虚即编造,这很容易变得轻浮和廉价。一篇写得疙疙瘩瘩的实录文字,也远比一篇浮华的小说更能吸引人。中年人关心的是:在异地他乡,在另一个时空里,到底实实在在发生过什么? 比较起已经发生的事实,他们不太重视各种各样的假设,哪怕这种假设十分巧妙。 一个从事虚构文字的作者面对一位中年人,往往是很尴尬的。这对创作者甚至显得残酷了一些。虚构一事,很容易变成低一等的工作———这往往也是已届中年的写作者迟来的觉悟。自古以来,文字最重要的价值即是:将发生的一切记下来,忠实,无欺。文字在诞生之初确是担负了忠实记录的职责的,而且毫不含糊。谁如果歪曲了事实,那就等于是对文字本身的侮辱。 对于中年人来说,读与写几乎是同一码事,有相似的意义。中年人对文字的心情比年轻人朴素多了,他们不再有过多的奢求。但是中年人的好奇心不是减少和退化了,而是变得更加深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阅历的读者并不会一味排斥创作,不会一概拒绝虚构。问题是虚构作品怎样抵御其他文字坚实而强大的魅力,这才值得好好探究。 让虚构不那么拙劣,这对于写作者将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想象往往比现实更窘迫,想象的园地比起真实的土壤总是显得过分逼仄了。在科技信息时代,人类某些机能的退化是很快的。比如想像力。现代的想象空间经过了一再压缩,却在这种局促之地拥挤和簇生了一种叫做“小说”的攀援植物。于是,相互投影,因袭,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制,极为无聊的敷衍,也就成为常态。虚构作品要么足以吸引一个阅历深长的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要么就甘心退出这些人的视野。他们所面对的文字,要营造出童话般的神奇,能够撩拨味蕾、牵引思维的触角。他们经验的世界要求射进炫目的灵光,而且还要足够锋利。 语言艺术的冶炼者要有超凡脱俗的趣味,银匠般的耐心,打造极其微妙的细部,以及拥有最为重要的———超人的想像力。他们具备自然而怪异的品质,刺目的个性,柔弱或激烈的情怀。总之要有一个独特的、陌生的、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即便让心灰意冷的男人也驻足不前,流连忘返。这时,虚构作品就会成为纪实文字不能取代之物,它们将使人的灵魂欣悦。 现代的中年人经过了五千年的文明沤制,再加上声光电子的风皲日晒,面部的突出特征是:冷漠。苍老积蓄在内部,难得真正一展笑颜。谁想向他们一示新鲜,那将是难而又难的一件事。一部书,一段文字,只要打上了“虚构”的印记,也就难逃严苛的质检。这大概是许多文字的玩弄者所始料不及的。 一个人在心理上脱离了童稚阶段,精神追求就会转向一些更便捷更实在的方式。他们除了对“真实”产生兴趣,或许还会从文字本身索取快感。但这时的文字必须是真正令人陶醉的,必须确定无疑地升华为“语言艺术”。一种常人所没有的语感,一种被质朴稍稍遮罩了的精到与刻意,一种令人痛快击节的简洁,都能使一个老到的读者为之一振。 从阅读和接受的意义上谈论中年,当然主要是针对了一种心灵指标。毋庸讳言,有人常常要让肤浅和粗陋陪伴一生,他们或许永远也走不到“中年”这条线上。这就是另一种阅读了。谁也无法阻拦一个人去咀嚼破破烂烂的故事,或者紧盯着屏幕上摇摇晃晃的大头。这自然不在讨论之列。 简单一点概括,可以说匆忙的现代并没有排斥阅读,冷漠的心情也不可能完全摒弃文字;只不过读者进一步分化了,其中有一部分极为重要的读者正在作出这样的抉择:或者是真实的记载,或者是绝妙的虚构。对他们来说,时下那些如潮似涌的印刷品,那些一般意义上的文字,都将被搁置,或交给另一些人。 2008年2月2日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