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皮流水/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点评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高洪波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西皮流水》由高洪波著,雷达、徐坤等人点评。高洪波的散文读来轻松、幽默、富于情趣,有开朗、乐观、豁达的气息。读高洪波的散文,你会觉得散文的疆界在尽情地扩张,限制的堤坝在不断地溃塌,许多熟视无睹的事象和细节,从未想到写进文章的物事,他却偏能化为文章,拓出一片新的风景。

内容推荐

《西皮流水》由高洪波著,雷达、徐坤等人点评,收录了高洪波的多篇优秀散文,通过介绍京剧、美食,通过街头小巷的所见所闻,为我们描绘出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生活。游走于北京老胡同,偶尔“冷不丁亮出一嗓子西皮流水”唱戏“做乐”,做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躲在“前脸”的片檐下听雨水叮咚……

《西皮流水》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平静的心态。语言朴实却又不乏风趣,平淡却透着一股清新,通过记录日常的琐碎点滴,道出了其中不平常的感悟和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散文《西皮流水》还入选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目录

第一辑 西皮流水

 小街

 钓者

 聚散偶得

 卡拉0K之夜

 西皮流水

 寻找鲁园春

 闲话京味儿

 胡同味儿

 柏油马路

 断层上的抒情

 燕园散记

 逛论

 网海

 身边的警方

 身边的案例

第二辑 泥泞的舞蹈

 送別

 共鸣

 贮云

 小路

 快乐是财富

 铅字的联想

 偶然的风景

 泥泞的舞蹈

 床说

 冒险的乐趣

第三辑 好男儿

 岁月与空间

 未必末日

 理解

 时间断想录

 听琴

 雨中

 强强,你好

 小鞋

 歪打正着

 女性世界

 好男儿

 知音解

第四辑 品尝质朴

 收好你的钥匙

 心情

 品尝质朴

 海梦

 远方的朋友

 生活意象

 笔记

 稿费

 写书的喜与忧

 读闲书

 书中自有……

点评

 我心目中的高洪波

 赤子之心

 激情与闲适中的生命变奏

试读章节

小街

自打电影《小街》面世以来,我相信很少有人再乐意写这类题目的文章了。

其实电影归电影,散文归散文,谁也挨不着谁。我住的地方就在南小街里面,一条叫做“小羊宜宾”的胡同。这条胡同听说原来的名字颇欠雅驯,叫“羊尾巴”,也不知何年何月改成现今的名字,取的是谐音。照字义上解释很有些牵强,小羊是家畜,宜宾乃四川产五粮液的所在,把它们硬捏在一处,当我们胡同的符号标志,滑稽是不是?可你不这么写地址,那信可就成了盲信,退;你要不这么问路呢,活该你满大街转悠。

小羊宜宾胡同挺平实普通,跟北京大多数的小街一样,一色的灰墙灰瓦。只不过现今时兴盖高楼,它又傍着顶阔气的国际饭店,不能不赶赶时髦,于是小胡同里也凭空兀立起几幢十几层的高楼,我家就在这其中一幢高楼的十三层。

搬到小羊宜宾胡同已一年多了。记得前年(1991年)的7月15日,请北京有名的利康搬家公司帮我挪窝儿。满车是大包小捆的书,还赶上阴天下雨,小羊宜宾胡同湿淋淋地迎接了我,不过有一个好处:凉快。

搬来后开始熟悉周围情况,渐渐地,我发现这地方可不简单,好像处处有文物价值。

先是到小胡同里的副食店买醋,发现副食店对面围墙上有一黑色大理石匾,仔细一看,敢情这竟是当年“五四”时期“火烧赵家楼”的旧址。遥想七十年前热血青年们在此处逞血气之勇的雄姿,把我愧得不行,打了醋赶紧溜开。

从赵家楼胡同向西走,是我骑车上班的必经之路,胡同名日“赵堂子”,不知为什么都冠以一个《百家姓》上的首姓,或许多少年前这胡同的主人真和宋朝天子有瓜葛亦未可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话可真不假,就在赵堂子胡同中间,有座大门洞,旁边墙上又镌一白色石板,上面是“朱启钤故宅”。初见到朱启钤的名字,由于孤陋寡闻,甚感生疏。后来偶然在一则报纸的补白里见到介绍,方知此公乃民国初年的名人,好像是副总理以上的官员。归来后查一本《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没有朱启钤的名字,想必是二流名人,不够上辞典的资格吧!

由赵堂子胡同径直穿过南小街,西面的胡同叫东堂子。这胡同再出去可就快到王府井了,你别急着逛闹市,胡同里还有景呢。记得蔡元培蔡老先生吗?北京大学的创始人、大教育家。对,他的故居就在这条胡同头里,不过在“蔡元培故居”的匾旁是一修自行车的标志:车胎。你的自行车捣乱时,在这修车蛮方便。只是蔡先生的故居早变成了居民的大杂院,剩下的只是历史的一缕如烟的记忆而已。

前年我在北京大学当了一名老大学生,正赶上北大九十周年校庆,蔡元培的形象屡屡出现。他几乎可以说是北大民主精神的缔造者,北大之魂!我决计想不到他的故居破败衰落到这般地步,因此每次路过先生故居前就下意识地放慢速度。但我没有勇气下车去院子里觅古,我怕拥挤着的居民投我以白眼。当然,也许有一天赶上自行车出毛病,我会名正言顺地步入蔡先生故居,好好凭吊一番的。

北京的小胡同真不同凡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碰上名人遗迹。一次我穿过府学胡同去看一场电影,突然发现路旁是文天祥祠,还有一次到《北京日报》办事,意外地发现这条胡同里有于谦的祠堂。文天祥和于谦,都属历史上的忠臣,前者还是汉民族的英雄,可就这么偶然地让我给撞上了。

赵堂子胡同经常有一位古稀老人散步,不分刮风下雨,常能见到。老人消瘦,目光炯炯,走起路来若有所思,若猛一叫他,他会悚然一惊,继而拉住你的手说个不停。这老人叫臧克家。

就在这附近的东总布胡同,沈从文、严文井、张光年均曾住过。严文井住在东总布胡同口上的一处大院落里,几年前我访问他时,他的院子里养着几只猫和一只猴子,还有其他一些和童话有关的道具。后来他搬走了,大院子却仍然热闹,只是门洞被一家公司改装成了铺面,不复昔日那古旧破败的景象,显得自负而又时髦。也许众多的小街都面临这种改头换面,北京在变异中让人认不出了。

以前的北京是平面图,小胡同是这平面图上绘出的线条;现在北京朝立体上发展,我住的这十三层楼就是例证。在我写下这篇关于小街的文字时,二环路上璀璨的路灯串成一条珠链,晚风潇潇洒洒来叩访我的书房,使三伏天中的我丝毫没有大汗淋漓的窘状。说“高处不胜寒”,是夸张,但身处小胡同之中而无小胡同之苦倒是确凿的事实。

十三层楼上,不光是凉快,重要的是视野空阔,南望北京站,东眺日坛公园,北观朝阳门建国门立体交叉桥,偶或有鸽子从脚下掠过,使你增添了几分心灵的高度。

然而有蚊子。

不知这蚊子是怎么飞来的,都说蚊子只能飞到五楼,或许它是歇完脚继续飞升?总之,蚊子的光临是一大遗憾,幸亏不多,可能蚊子里也有愚聪之分,能飞到十三层楼的,保险是智商最高的蚊子。

匆匆忙忙开始灭蚊。

灭蚊的药剂还得到小街的日杂商店里去买。你说说,谁能和小街断了缘分?住到一百层的高楼上,你也得下到地面不是?所以我说小街了不起。悠久古老,沉稳麻利,老北京以至整个中国,全亏小街们支撑着。抹去小街,也就等于抹掉了历史;逛逛小街,就是翻阅一部史书典籍,当然,你要用眼用心用脑子,而且还要用——脚后跟。读明白了,保你受用无穷。P2-5

序言

为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给力

王泉根

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阅读运动”正在各地深入展开,特别是在京津沪渝、长三角、珠三角、湘鄂川等地成效尤为显著。

儿童阅读有多种方法,如经典阅读、亲子阅读、分级阅读、班级阅读等。儿童阅读的工具与手段也有多种多样,除了我们久已习惯的纸媒图书,现在还有点读笔、手机、IP网络、手持阅读器等。但无论采用哪种阅读方法与工具,其核心与实质还是“内容为主,品质第一”。因而“绿色阅读”是各地开展儿童阅读活动所坚守和倡扬的理念。就当前儿童阅读运动的整体态势和亟待改进的问题而言,我认为必须强调品质阅读、分级阅读与民族阅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任何阅读都必须坚持品质第一,只有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品质上乘、提升读者精气神、凝聚民族真善美力量的图书,才是我们应当首选的、阅读的。否则如果一味沉溺于那些低俗、粗鄙,如同自来水龙头哗哗流淌只能吸引眼球而不能打动心灵的东西,那实在是生命的浪费与糟践。儿童阅读尤其应当强调品质与绿色,让幼小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沐浴在阳光、绿荫与蓬勃向上的生命气场中。

儿童阅读又必须从儿童的接受心理和阅读兴趣出发,从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因而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分级阅读。分级就是分年龄。阅读规律表明:年龄越小,群体性的阅读差异性就越大,如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在阅读兴趣、理解接受能力方面就有很大差别。一般而言,进入高中以后,群体性的阅读差异性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个体之间的差异则会突显出来。因而成年人的阅读不存在“分级”。分级阅读是贯彻“什么年龄的孩子看什么书”这一儿童阅读黄金定律的有效途径。

中国儿童阅读的重心自然应当是中国的、民族的、原创的,而不能一味只吃引进泊来的洋快餐、洋面包。世界各国的优质文化资源包括儿童文学,当然是儿童阅读的重要内容,但现在有一种倾向需要讨论:无论是儿童阅读书目的推荐,‘还是“嘉宾讲座”,往往只有欧关日韩的、洋腔洋调的,似乎五千年中华文明产生不了中国孩子所需要的读物。而实际上,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从叶圣陶、冰心、张天翼到曹文轩、秦文君、杨红樱,我们民族的原创的优质儿童文学,早已成为润泽化育数代中国孩子的精神食粮。这一不争的事实,用不着再作任何论证。

正是本着品质阅读、分级阅读、民族阅读的理念,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在儿童文学作家和评论家的大力支持与推荐下,精选精编了这套《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点评书系》。显然,这是一套为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量身打造与给力的优质读本。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汇聚,名作荟萃,名声远播。这里的“名家”是双重的,既有百年中国儿重文学五代作家的整体阵容与代表性人物,也有文学界、儿童文学评论界的名家发声与点评成果。无论是作品与评论,都是从时间的维度、审美的维度、思想的维度、语言的维度出发的,从品质阅读、绿色阅读、生命阅读着眼的,同时又充分关注到了幼年/童年/少年三个年龄阶段的阅读分类,小说、童话、散文、诗歌、幼儿文学等多种文体的品种整合,既有精品原作的重塑新生,又有原创新作的首次亮相。可以说,提供精品、解析精品、建立自己的精品体系,正是这套书系的最大愿景。

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从道义上讲,所有的大人都不会对孩子使坏,更何况是为儿童服务的精神产品。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与审美追求是导人向上、引人向善、育人向关。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品质的力量在于精神高度的提升。相信这套《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点评书系》必将成为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的重要推手与优选资源,成为凝聚起民族下一代向上向善向美的一种品类与力量。

2012年5月17日下午4点18分

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书评(媒体评论)

读洪波的散文,你会觉得散文的疆界在尽情地扩张,限制的堤坝在不断地溃塌,许多熟视无睹的事象和细节,从未想到写进文章的物事,他却偏能化为文章,拓出一片新的风景。

——雷达

儿童文学界几位年轻朋友都爱称洪波老师为“任性的大男孩”,说他“天真纯朴,而且内心清澈阳光”。写童书之于他,绝无牵强之迹,而是浑然天成,充满生趣与快慰。

——徐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