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地域辽阔,是一个自然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那里的森林、湖泊、沼泽、海洋里的种种生命现象对我们来说大多是陌生的、新奇的,它们以种种原生态的神秘性吸引我们去观察,去认识,去探知,去研究。那里的作家们以洋溢着诗意的叙事手法把动物传奇呈现给了世人,他们用文学的方式来思考大自然,思考生命把真实的动物世界用生动的艺术语言衍化成为一个个不朽的生命传奇和精彩故事,打造成为文学图书中的常青树。大自然文学是最具恒久阅读魅力的文学,是最具价值的文学。列夫·托尔斯泰著的《特别的邮递员》是《俄罗斯经典文学书系》之一。
列夫·托尔斯泰著的《特别的邮递员》收录了俄罗斯著名作家塞·巴鲁兹金、列夫·托尔斯泰等所写的短篇儿童文学作品,以天鹅、仙鹤、熊、猫、马等动物为主角,讲述了它们或感人、或幽默、或惊险、或忠诚的动人故事。文字鲜活生动,有如一帧帧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描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这是一部难得的俄罗斯儿童文学佳作,也是孩子们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的一扇窗。
狡猾的小东西
我在远东那会儿,总有个念头挥之不去,老想着逮个什么好玩儿的东西给我的几个娃娃做见面礼。老虎嘛,我捉不住的;狗熊,当然也不可能;鲸鱼,这就更别提了。
“您就带只金花鼠回去吧,”一个猎人给我提示说,“我眨眼就能给您逮上一只。金花鼠怪讨人喜欢的,又不淘气,不会给您惹麻烦,您带起来方便。”
猎人就真的给我逮了只金花鼠来。这金花鼠小不点点的,比松鼠的个头儿还小,通身金黄金黄的,只背脊和尾巴上有几条竖纹。头上一对眼睛很显眼,眼珠子骨碌骨碌转个不停,对什么都好奇;耳朵也是,对什么都喜欢听。这简直不是野生小动物,是一样叫人打心底里喜欢的小玩意儿,于是我就唤它“小东西”。
我找来一只小木箱,钻了几个小洞眼儿,再往箱子里撒些麦粒和莓果,就带它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我提上我的小木箱,上车赶往飞机场。图一104飞机到达莫斯科得11个小时的航程。天气很好。今天我的运气准不错!
小东西在飞机上什么响动也没有,我的邻座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么个陌生的乘客在他身边。发动机隆隆响了,随即我们的飞机开始升空,轰隆隆冲入云霄,爬升到云层上方。没事了,没人听见小东西有什么响动。
小东西还是微微骚动了,它把小嘴从木箱的小洞眼里探出来,呼哧呼哧地吸气。显然,它是对自己所在的地方感到新奇呢。
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我们在伊尔库茨克稍事停留,停机又起飞,很快就到了新西比尔斯克。从新西比尔斯克到莫斯科就不远了!
我们的飞机着陆了,快停了。我侧耳倾听小东西的动静,没有听到小东西的声响。刚才还嚼麦粒来着,还从这个小洞跑到那个小洞,随后便什么动静也没有了。
下了飞机,我立即把箱子掰开一条缝,瞅瞅这小东西为什么啥动静都没有了。箱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我想起,我不能打开盖子的.一打开,小东西准会一下蹿出来溜掉。但我想起来迟了,小东西已经跑过机场水泥地,溜进了林子。它跑得那个快,连汽车都休想追上它,更别说我跑步追它了。刹那间,连尾巴尖,连影儿都不见了。
“这就是您把陌生乘客带上飞机的报应!”一个飞行员嘲笑我说。
“这不,我倒霉了。小东西把我给骗了。”我说,“我把它从遥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带到莫斯科,它倒是一下溜了。”
过了一个月。一次,在一个休息日里,我带上我的小女儿到林子里去玩儿。这片林子离机场不远。
我们在林子里走着,边走边采蘑菇。 突然,我的女儿叫起来:
“爸爸!爸爸!看,一只小动物!”
我跑过去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小东西蹲在一根树枝上。它蹲着,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看。
“这是小松鼠,”我的小女儿说,“就是样子比我见过的松鼠要滑稽——通身都是一条一条的黑纹。”
此刻,我已经一点儿也不生它的气了。这不也挺好的吗?我从远东带来的礼物跑进了莫斯科边上的一片林子!我心里寻思着:“这个小东西怎么说都是我的!不然,这莫斯科城边哪儿来的金花鼠呀!”P1-5
大自然文学在俄罗斯
俄罗斯地域辽阔,是一个自然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那里的森林、湖泊、沼泽、海洋里的种种生命现象对我们来说大多是陌生的、新奇的,它们以种种原生态的神秘性吸引我们去观察,去认识,去探知,去研究。那里的作家们以洋溢着诗意的叙事手法把动物传奇呈现给了世人,他们用文学的方式来思考大自然,思考生命,把真实的动物世界用生动的艺术语言衍化成为一个个不朽的生命传奇和精彩故事,打造成为文学图书中的常青树。阅读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同时让我们从中获得生命的启示与教育。这种启示和教育是不可能在校园题材和家庭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事实证明,大自然文学是最具恒久阅读魅力的文学,是最具价值的文学。
大自然文学让我们学会思考生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消除人类对动物的偏见。从而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人与动植物命运休戚相关的大生物圈,是人和动植物一起拥有的生存共同体。由此开始建立起我们现代人崭新的大自然生态伦理观念。
动物的生存环境问题和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问题,在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和城镇化高速推进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而来的,人们对动物的生命也就有了更多的新的理解,动物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日渐成为热门。以动物为描写主体、以动物为本位的这样一种新型文学遂成为文学的一个门类,更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拥有众多热心的读者。
俄罗斯大自然文学作家们的作品超越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层面上的意义。他们的作品激励读者去亲近大地母亲,去和大地和谐相处,去恢复与大自然的亲缘关系,去关注每一株草,每一棵树,每一只禽鸟和野兽,关注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譬如普里什文,他对大自然的理解就同常人很不一样,他说:“我们和整个世界都有血缘关系,我们现在要以关注亲人般的关注热情来恢复这种血缘关系。”他又说:“我们人类的远祖也曾经是有过美丽的翅膀的,能像白色的鸥鸟一样在天空自由地翱翔的,能像鱼一样在大海里畅游的……但是,很可惜,这些本领我们都失去了。”他对大自然万物都是平视的,他把自己与动物、植物放在同一平台上来看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他能听懂树和花说的话,能欣赏树上融落的雪水为他唱的歌……他语重心长地说:“鱼儿需要清洁的水——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水源:森林里,草原上,山峦间,那里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草原和山峦。”“给鱼以最好的水,给鸟以最好的空气,给禽鸟野兽以最好的森林、草原、山峦。人总得有自己的祖邦。而保护好了大自然,就意味着保护好了自己的祖邦。”
高大的松树,清澈的湖泊,连绵的山峦,跳跃的松鼠,胆怯的小鹿,清新的空气里脂香和果香扑面而来。在这种环境中,人的心灵能有一种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获得从未有过的惬意和满足。
飞过天空的野鸭有无形的价值,出没于山间的灰熊有无形的价值,野外的声音、气味和记忆都有无形的价值。
向森林走去,纵然只是向城市中央公园的“绿洲”走去,去看看鸟们筑在树丫间的窝巢,我们都会感觉我们是去朝圣——心灵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