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是一部描写在抗日时期,在广大的革命根据地中由共产党人领导的一支特殊的游击小分队以打击日伪军的交通线为目的而与日伪势力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
《铁道游击队》出版50多年来翻译成10种文字畅销1000万册。
本书由刘真骅改编,并且精选韩和平、丁斌曾合作获奖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精美插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道游击队/儿童文学经典名家插画本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刘知侠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是一部描写在抗日时期,在广大的革命根据地中由共产党人领导的一支特殊的游击小分队以打击日伪军的交通线为目的而与日伪势力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 《铁道游击队》出版50多年来翻译成10种文字畅销1000万册。 本书由刘真骅改编,并且精选韩和平、丁斌曾合作获奖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精美插图。 内容推荐 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刘知侠著的《铁道游击队》影响至今。该小说曾改编成剧本,搬上电影电视荧屏,还被绘制成连环画;并入选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和教育部推荐书目。《铁道游击队》共发行了300余万册,并译成英、俄、法、德、朝、越等8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 《铁道游击队》为什么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用原铁道游击队长枪三中队指导员张静波的话说,是因为“铁道游击队的壮丽史诗,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碑,是抗日军民万众一心用血肉之躯铸成的一座无形的丰碑”。以这些文艺作品为载体,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老的传奇! 本书由刘真骅改编,并且精选韩和平、丁斌曾合作获奖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精美插图。 目录 夜谈敌情 飞车搞机枪 血染洋行 票车上的战斗 敌伪顽夹击 反复辟斗争 巧打岗村 苗庄血战 湖上神兵 三路出击 掩护过路 抗日胜利 《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节选)——和英雄人物在一起 试读章节 刘洪自小生长在矿坑和铁道边上,父亲是木匠,他四五岁时就死了父母,靠姐姐抚养。姐夫是个老实的扳闸工人,经常带他到铁道边的闸屋子去值班。 时间长了,他不但能听出窗外跑的火车是货车还是客车,是载重车还是空皮车,而且从车轮的轧轧声响上,还能判断出火车飞跑的速度。 十来岁的时候,刘洪已经像个大孩子一样,提着饭盒,给值班的姐夫送饭了,有时他也会提着篮子跟一群穷孩子在铁道旁和矿坑周围,捡煤焦砟了。 有一次送完饭,他看到从站里开出一趟货车,走得很慢,他偷偷地抓住把手,跳到一节车的脚蹬上,让火车带了他半里路。车一离站速度就加快了,他心慌想跳下来,可是当他一离脚蹬板,便像一个棉球似的被抛出去,顺着路基的斜坡滚了好远。当他吃力地站起来,膀子在痛,手和头都被斜坡的石头擦伤了。以后,他还是偷偷地扒车,慢慢摸着车的脾气了,他已练到能在半里路外上下车不翻筋斗了。 童年时代在铁路旁度过了,到十六岁那年,为了生活,刘洪提着矿石灯到矿坑里去做挖煤工人。他和王强在一个井洞里干活,他们成了好朋友。他性情直爽,个性倔强,好打抱不平,在矿井里常和领工把头打架,没干两年就被开除。他已经十八九岁了,还能再靠姐姐养活吗?没办法,饥饿时,便爬上火车扒下一麻袋煤,换烧饼吃,他就这样吃上两条线了。 现在,刘洪在小屋子里,来回走着,苦苦思索怎样搞到武器。由于铁闷子车不好上,他忽然联想到这铁闷子是挂在客票车上的,他眼睛一亮,拍了一下大腿说:“先扒上客票车,再过渡到铁闷子!”这个问题解决了,他感到说不出的高兴。 他出门去找彭亮、林忠、鲁汉、小坡去了。 晚上,在枣庄站西半里路,扬旗(注:是车站外边的号志,上边装有红绿灯,如果扬旗不发绿灯,火车就不能进站)外边,刘洪在路基斜坡上的一丛黑黑的小树丛里蹲下,耳朵听到远处一阵汽笛响,车站上一片嘈杂声,机车上的探照灯射过来,灰黑的路基上像披上了一层茫茫的白霜。他知道是客车进站了,再停五分钟,火车就开过来了。 他不自觉地摸摸怀里揣着的上了膛的手枪,由于紧张,心里一阵跳动。平时他扒车都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情跳上去的,那是搞粮食、煤炭,搞到搞不到跳下去就算了。这一次扒车和过去完全不同,要搞敌人的武器。他是以一种完成军事任务的严肃心情来看待这次扒车的。 他像小老虎一样蹲在树棵子里,好像在等待着一声令下,就冲出去和敌人搏斗。 “呜——”一声冗长的汽笛吼叫,车站上开动的机车咝咝喳喳地喘着气。接着铁轨发出低低的轧轧的声响,那是远处的列车开动了。隆隆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地面也开始抖动。火车带着一阵巨大的轰隆声风驰电掣般冲过来,机车喷出的一团白雾,罩住了小树丛,接着是震耳的机器摩擦声。从车底卷出的疾风,吹得树丛在旋转,像要被拔起来似的。 刘洪挺挺地像铁人一样蹲在那里,眼睛直盯着驰过的车皮,一节、两节、三节……当后边只有三四节车的时候,他拨开树丛,蹿上路基,迎着疾风,靠近铁轨下边的石子。只剩两节车了,他闪过第二节客车的首部,眼盯着过来的尾部的上车把子。当这弓形黄铜把子刚要到他身边,他抢上一步,一把抓住,紧跟着几步,身子像一只瓶子样挂上去。当飞动的车身和疾风迫使他的身子向后飘起的时候,他急迈右腿,往前一踏,右脚落在脚踏板上,身子才算恢复了平衡。 P20-23 后记 《铁道游击队》刨作经过(节选)——和英雄人物在一起 《铁道游击队》出版以后,曾接到不少读者来信,给了我许多鼓励,有的读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有许多青年读者来信问一些问题,比如:《铁道游击队》是否真人真事?这些英雄人物的下落和近况怎样?作者怎样写了这本书?作者和书中人物的关系等等。 《铁道游击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出的。远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确有这样一支游击队,开始在临(城)枣(庄)支线,以后发展到津浦干线上活动。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很多惊人的英雄斗争事迹。当时,我和他们在同一个地区工作和作战,对他们比较了解和熟悉。后来为了写作这本书,我和他们又曾在一块生活过,直到现在,我和其中几个主要干部还有联系。 回忆和他们相处的日子,是使我永远难以忘怀的。由于他们的热情、豪迈,我们很快就成了不分彼此的亲密战友和同志。在这段期间,我又系统地研究了他们的斗争和生活。我和他们短枪队的“老哥们”做过长久的深谈,我走遍了他们所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也曾到铁路两侧、微山湖边的人民群众里,去了解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怎样得到人民的支持,并在人民中间留下多么深的影响。人民把他们杀敌的故事,加上神奇的色彩在描绘着。 我为铁道游击队的战斗事迹所感动。我敬爱这些杀敌英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访问了甲级战斗英雄徐广田,想把他们在铁路线上打鬼子的战斗业绩写出来。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和徐广田渐渐熟了。他有着热情豪爽的性格,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他二十三四岁,中等身材,穿着便衣,脸微黄,说话时面带微笑,慢声慢语,眼睛也常眯缝着,看上去像个腼腆的姑娘,可是一旦眼睛瞪起来,却充满了杀机。他是铁道游击队中出名的杀敌英雄。他和我谈了许多他个人和整个铁道游击队的带传奇性的战斗故事。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多少还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在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如“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票车上的战斗”“搞布车”“打岗村”以及“微山湖化装突围”等。由于他们的豪侠的性格和神奇的战斗,我准备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学形式来写,也就是用章回体来表现铁道游击队的战斗事迹。 总之,我到铁道游击队去深入生活,收获是很丰富的,我记了两大本材料。我结识了大队和长、短枪分队的各色英雄人物。他们对我都很热情,我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谈他们所从事的斗争。不仅和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活着的人谈,而且对于那些在铁路线上艰苦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干部和队员,从旁人口中也做了详细的了解。 从他们大家所提供的材料看,他们原来的大队长洪振海,确实是个坚如钢铁的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他有许多惊人的成绩,铁道游击队不少出色的战斗,都是他领导干出来的。他扒车技术最高,特别快车也能上去,飞车搞机枪就是他干的。老洪作战绝顶勇敢,对朋友豪爽义气,所以在队上有极高的威信。他的性子特别暴躁,遇有不顺意的事,往往暴跳如雷。铁道游击队有句口头禅:“洪队长讲话,连撅带骂。”老洪发起脾气来是很厉害的,可是这些在对敌斗争中舍生忘死的英雄,对他们的大队长却俯首帖耳,一点不敢顶撞。因为他们服自己的队长,知道他发过脾气以后,还会像亲兄弟一样对待他们。我也了解到会开机车的,在铁道线上的对敌斗争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曹得清(彭亮的原型),还有他的弟弟曹得全,是铁道游击队中最活泼的青年队员,以及短枪队最早的骨干队员李远生等一批人。他们在铁道游击队对敌人进行的战斗中,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铁道游击队在八年抗战中的伤亡名单,可以看出他们在铁路线上创造的震惊敌伪的英雄业绩,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付出了大量血的代价才获得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