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泉主编的《中华智谋大全》中华民族是一个长于思辨、善于筹谋的智慧民族,翻开五千年文明史,你会发现,其中的闪光之处多为先人的智慧谋略。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去用心、斗智、出奇、弄巧,以达到预想的目的。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科技发明到企业经营,从决策应对到说服巧辩,无时无处不展现着智谋的力量。中华智谋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读一些历史或现实中的智谋故事,却可以启发我们的悟性,开拓我们的思维与眼界,进而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增强应变交际能力。
秦泉主编的《中华智谋大全》精心选择了让无数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及企业家玩味无穷、受益无限的三百多个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按时间顺序分成八部分:春秋智谋,战国智谋,秦汉智谋,三国、两晋智谋,隋唐智谋,两宋智谋,元、明智谋,清朝智谋。凡古代优秀的智谋故事无不尽量收录,从多个角度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全貌。《中华智谋大全》你可以领略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深谋远虑,狄仁杰、包拯等的明察秋毫,韩信、诸葛亮等的用兵如神。全书故事丰富精彩,妙趣横生,并配有近两百幅精美绣像,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既可供读者细细研读品味,用以指导人生,亦可供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的乐趣。
攻其弱点,克敌制胜
公元前575年6月,晋楚两国军队因伐郑与救郑在鄢陵相遇。共王担任楚军统帅,司马子反统领中军,右尹公子壬夫率领右军。厉公为晋军主帅,栾书统领中军,士燮作副帅;郁绮统帅上军,苟偃为副帅;韩厥统领下军,新军部分则由郁至统领。
6月30日凌晨,楚军逼近晋军摆开阵势,晋不禁对此心存胆怯。中军统帅栾书说:“楚军军心浮躁,只要我们坚守阵地,三天之后他们必定撤军。一旦他们撤退,我们乘胜追击,那么胜利便属于我们。”邵至则进一步分析了楚军的弱点,他说:“现在楚军有六个空子可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们的令尹和司马不和,互相仇视;楚王的亲兵都是旧家子弟,早已厌于打仗;前来协助的郑军阵容不整;楚国的附从蛮夷小国的队伍列不起阵来;他们打仗的时间是个很大的过失,没有回避月末;士兵在阵中无章法,无组织,无纪律。旧家子弟未必是强兵良将,各军互相观望后顾,不会有斗志,晦日(月末)出兵犯了大忌,这样,克敌制胜,志在必得。”从楚国逃到晋国的苗贲皇还向晋侯谈了楚军的虚实,他告诉晋侯说:“王卒是楚军的核心,我们如果先分兵攻打它的左右军,然后集中三军攻击王卒,击败楚军,指日可待。”晋厉公采纳了这一战术。
战斗一开始,双方便针锋相对,晋厉公的乘车陷在了泥沼里。栾书正要用自己的车去载晋侯,他的儿子栾针对他说,你是主帅,不能离开自己的职责,你专心战斗,君主就交给我了。随即便跳下沼地,奋力托起厉公。这时,晋将魏镝一箭射中楚共王的眼睛,共王气愤极了。立即命令神箭手养南基给自己报仇,养由基名不虚传,一箭击毙魏铸。然而,晋军上下一心,个个奋战,很快把楚军逼迫到危险的地方。栾针夺取了令尹子重的帅旗,楚将公子筏不幸被俘。
战事整整打了一天。晚上,苗贲皇通告晋军说:“现在检查战车,补充兵员,喂饱战马,磨砺武器,排好战阵,各就各位,在休息处吃饭,向上天祷告,以应对明天之形势。”并故意放松对楚国俘虏的看管.让他们逃跑回楚军中传递情报。晋军的部署传到楚共王那儿,他吓得连夜带楚军逃走。晋军进入楚营地,依靠其留下的粮食,度过了三天。
鄢陵之战,晋国获得胜利,全部得归功于晋的精准的策略。在战争开始时,晋中军副帅士燮曾经表露过畏战情绪;阵势刚摆开时,楚军的气势对晋国的压力也十分大;就是在休战的那天晚上,晋军得知楚将子反让军官了解伤亡情况、及时补充步兵和车兵、修理盔甲武器力战到底时,也有些紧张。然而,晋军将领抓住了楚军的弱点,攻其弱点,才最终克敌制胜。而楚国此战以后,便无力征战,化攻为守。
正话反说,一箭双雕
“正话反说”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语,其思想寓意深远。它用于调侃,可以起到活跃气氛,缓和关系等作用;它用于劝谏,则可以使君王自己领悟,减少直言劝谏的冲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晋国的中军司马魏绛,就曾用“正话反说”的谋略一箭三雕:坚持了自己的主张,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又使晋悼公接纳了自己的意见,反省自身。
那是公元前570年,晋国在曲梁举行军事检阅。悼公的弟弟扬干,仗恃哥呵为非作歹,违犯军纪,其乘坐的车子扰乱了前往参加阅兵盟会军队的队列。中军司马不畏权贵,横眉冷对,杀了扬干的战车御士,以儆效尤,杀一儆百。晋悼公得知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他对中军尉的助手羊舌赤说:“会合诸侯,举行阅兵,本来是光荣和荣耀的事情。可是,我的弟弟却受到惩罚,这是多么大的耻辱。魏绛,你,难逃其死。”羊舌赤回答说:“魏绛是一个忠厚之人,对人没有二心,事奉主公办事不逃避任何危难,一定会勇于承担罪责。他肯定会自动前来请罪的,何必劳主公下令呢?”果然,话音刚落,魏绛就到了。 原来,魏绛听到悼公对自己杀了其弟扬干的车夫很生气,知道自己有性命之忧,于是就想了一条脱身之计。他先写了一封给悼公的信,持此信负荆请罪。只见他来到悼公的驻地,把信交给悼公的侍卫,接着,表示要以死谢罪。站在一旁的士鲂、张老连忙制止他。悼公打开魏绛的信,信中写道:“当初您任用我,担任司马。我听说军队服从纪律叫做武.参军后宁死不违军纪叫做敬。主公会合诸侯,我必定克守军规军纪。主公的部队不守军纪,军中官吏不执军法,此罪难辞其咎。我正因为怕犯下这一大罪,才敢连累扬干。当然,我也有罪过,我对下属有失训教。在维护军纪时,对扬干的仆人用了刑,是我军法不严的结果。我罪过深重,不容宽恕,请把我交给司法官处死。”魏绛把扬干违犯军纪和对扬于仆人用刑都说成是自己的过错,实际上是正话反说。这一说果然使悼公深为感动。悼公读完信后,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就跑出来见魏绛,并对他说:“我原先所说袒护扬干的话,是兄弟之情所致。你对扬干仆人的治罪,是按军法办事。我对弟弟没有管教好,使他犯了军纪,是我的过错,你要是自杀,就是加重我的过错,请你一定不要自杀。”
随后,悼公设宴招待魏绛,由于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提升他作了新军副帅。P21-P22
一个不读历史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永远是肤浅的。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其中的闪光之处多为先人的智慧谋略。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长于计谋的智慧民族,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从古至今,无论统军作战还是治国兴邦,无论科技发明还是企业经营,无论是决策应对还是说服巧辩,无时无处不展现着智谋的力量。中华智谋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我们的祖先从自身的生存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这些生存智谋,其精髓不仅适用于当时那个时代,也一直成为后人的智慧宝库。我们应当承认,祖先的这些生存智谋,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引领着我们的思想。几千年来,人们之所以能从这些智谋中获取到神秘制胜的力量,是因为祖先的智慧魅力对后人的支配力量是无法撼动的。智谋是智慧之光,是人类宝贵的智力遗产。一切智谋故事或道理,对我们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启发我们的悟性,开拓我们的思维与眼界。智谋如果用于语言,可以说是最直接的表现。一句包含智慧的话有时可以重于九鼎,有时可以抵挡千军万马,有时可以收复失地,有时可以力挽狂澜……智谋用于处世,可以说是智谋运用的最高境界,与人共处于世,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要顺应时势,依情况的需要去做事,既能做到明智审慎,又能做到掌握最为实用的处世艺术,从而成为人际战场上最精明的操控者。历史给我们一个观察的至高点,智谋给我们一条思维的途径。让我们珍惜这种人类共同的财富,学会正确地取用。
这本《中华智谋大全》从运用智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这一独特视角人手,精心选择了让无数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及企业家玩味无穷、受益无限的三百多个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按时间顺序分成八部分:春秋智谋,战国智谋,秦汉智谋,三国、两晋智谋,隋唐智谋,两宋智谋,元、明智谋,清朝智谋。凡古代优秀的智谋故事无不尽量收录,从多个角度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全貌。在这本大全集中,你可以领略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深谋远虑,狄仁杰、包拯等的明察秋毫,韩信、诸葛亮等的用兵如神。全书故事丰富精彩,妙趣横生,并配有近两百幅精美绣像,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既可供读者细细研读品味,用以指导人生,亦可供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