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日)船井幸雄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间有这样一种人物,人们一接触到他的言行,必会肃然自省。对这种人物产生的共鸣与敬慕之情,能够激励众多有为之士精神振奋,并赋予他们开拓新路的勇气。人就是这样成长进步的。

对我们来说,最确当稳健的人生观,就是能够喜逢可以敬为师表或精神支柱的“人生之师”。只要根据自己的立场学习“人生之师”为人处事的观点、思考方法和人生观,谋求成长,在人生之路上我们就不可能出现大错,偏离正轨。

船井幸雄编著的《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从诸多领域里精选出具备上述境界的“人生之师”和“有德之人”,以期通过他们的人生观,进而探索了我们应当学习什么。

对您来说,阅读本书,必会发现“崭新的自己与崭新的人生观”。

内容推荐

我们遭遇了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迷失其中,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人们疯狂追求财富和利益,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富有,然而,社会却变得越来越糟:

层出不穷的欺诈、为蝇头小利不惜出卖道德、愈演愈烈的金融海啸……

这样获取的物质财富,真的能让人变得“富有”吗?

人的“德”与“格”,究竟应该走向何处?

倡导“遵循自然法则”、影响全球4800家企业的“日本经营指导之神”船井幸雄,在《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中遴选古今30位“有德之人”,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思想、伦理、文艺、科技等诸多领域,以“服从正确的原则,充实生活,卓越经营”理念,将这些对当代人最具参考价值的“人生之师”贯穿始终,一语点破“人德”真意——

厚德清心,富而无骄,是为“清富”。磨炼自我心性,追求正确信念;“人德”真意,不是清贫,而是清富。

《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令人生持续增值的人生观(船井幸雄)∥XI

第一章 磨砺自身,成就“大志”∥1

 引言 信念锤炼出伟大“德行”∥3

 第一节 安冈正笃:渊博学识证明严谨智慧与“大德”∥6

一 催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一部奇书∥6

二 男子汉就喜欢男人味∥7

三 战争结束秘史中的“良心至上命令”∥9

四 少年“声望”令学兄与校长钦佩∥11

五 “有情之人”的真价∥13

六 因是专家,不显“要点”∥15

 第二节 中村天风:“真正男子汉”正面否定“终归不可能”∥17

一 人可以实现自我暗示的目标∥17

二 大开眼界的“天风哲学”∥18

三 无数离奇的“武勇故事”∥19

四 首次体验直面“人心”的挫折∥2l

五 苦恼之旅结尾,喜逢“地狱之佛”∥22

六 在通夭世界里解开“心谜”∥24

七 放弃“诸侯生活”,芒履立于大道∥25

八 人生必胜理论∥26

 第三节 铃木大拙:化雁化水95岁“漫长一生”∥28

一 草木“无心地生长”,少年深受启发∥28

二 25岁有“仙风道骨”∥30

三 存善积德∥33

四 幸福在“因果报应”之外∥34

 第四节 贝原益轩的处世哲学:古稀开始服务“世间与他人”∥36

一 人生“三乐”∥36

二 身体独立于“精神的奴隶”之外∥38

三 “爱心学者”的诚朴∥40

 第五节 西乡隆盛:“难对付的男子汉”能干大事∥43

一 男子汉器量宏大,酣睡刺客旁∥43

二 如何回酬“盛情”∥45

三 敌兵记下“西乡遗训”/46

四 “难对付的男子汉”能干大事/48

第二章 厚德必在“实业”上结出硕果∥51

 引言 我的人生须斗争——信念带来胜利∥53

 第一节 涩泽荣一:若图一家之富,会成为与“三井”、“岩崎”齐名的大先驱∥57

一 售出“诚意与智慧”,购入“信赖”∥57

二 置“金钱价值”与“商业道德”于天平两端∥59

三 《论语》灵魂附在算盘上∥6l

 第二节 上杉鹰山:“理与情”超级平衡,人必聚拢∥65

一 “空喊”还是实干,“人格”由此可鉴∥65

二 年方17岁即能明察决断∥67

三 打破陈规,展示“真心”∥69

四 有“低头”度量,“严惩”才被认可∥71

五 挥感谢之泪捣出“刈上年糕”∥73

 第三节 大原孙三郎:“无学大学者”全力追求“人格主义”∥75

一 青春时代曾是恶魔的最佳顾客∥75

二 日本首位不断追求在经营上“刷新人道”的人∥77

三 人才辈出数不胜数的“大原奖学金”∥80

 第四节 松下幸之助:首先缔造“人才”,顺带制造产品∥83

一 “大松下”的“小宝贝”∥83

二 “摔倒了必须再爬起来”,仅此而已∥84

三 严谨自我省察,形成“水道哲学”∥86

四 为“赚钱”理念补充新意∥88

 第五节 土光敏夫:如此“牵引风格”,令人无法不从∥90

一 并非悭吝而是合理,并非“违背常识”而是“打破常规”∥90

二 土光敏夫信奉独特的“重担主义”∥92

三 “大号令”唤醒濒死的“猛犸”∥94

四 “须知干部不是了不起的人,而是辛苦人!”∥95

第三章 历经考验,活出“白玉”人生∥97

 引言 “德”传授做人之“格”∥99

 第一节 泽庵和尚:终生不忘“本分”的意志力∥103

一 大事件威胁庄严的修行生活∥l 03

二 甘于接受蛮横报复,享受苦境∥105

三 “欲望”过盛,难逃苦海∥107

四 面对“诱惑”,贯彻超然主义∥109

 第二节 良宽:不够格“蠢货”村长,沉默指出为人之道∥112

一 如此“大愚”——心灵无限深广的证明∥112

二 “不谙世故”,放弃从政念头∥114

三 标准“高才生”,沦为放浪者∥116

四 沉默中蕴藏感人的魔力∥117

五 良宽的7条“诫语”∥120

 第三节 细川加西亚:“恩宠”之人成为“妇德楷模”∥122

一 为郎君变成“铁夫人”∥122

二 在“时代大潮”中坚韧磨炼心性∥124

三 悲壮之死升华人生价值∥126

 第四节 福泽谕吉:以“实学”回报先父的功劳∥129

一 万延元年《韦伯斯特英语词典》,展示了福泽谕吉的见识高度∥129

二 令历史潮流“壮阔逆转”的名言∥130

三 《每日之教训》是做人的基准点∥132

四 “大智”之举——以神龛护身符当手纸∥134

 第五节 晓乌敏:坐上“开往极乐世界”的列车∥136

一 自由奔放说,成就《珍品堂主人》∥136

二 “愚秃”为近代佛教吹来“新风”∥138

三 放纵爱欲,深化自省∥140

四 从“夭邪鬼病”中解放出来∥141

五 真实人生观十分自然∥142

第四章 心存“一念”,人生获益∥147

 引言 以辛劳锻炼肉体,以“人德”磨炼精神∥149

 第一节 坂村真民:“心中念想,花就开放”——爱与拯救的眼神∥153

一 母亲痛苦时的自强警句∥153

二 酷烈亲身体验,强化生活意志∥155

三 滚雪球般膨胀的劣等感与挫折感∥157

四 俨如水鸟展翅,活出一己人生∥158

五 不入迷途,一路前行∥161

 第二节 武者小路实笃:男子汉激情行动,热望“实现理想国”∥164

一 逼仄黑暗时代里打开“夭窗”∥164

二 “母爱”亦属利己主义,理当排斥∥166

三 从托尔斯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168

四 终将实现的“新村”理想∥170

 第三节 仓田百三:“百合”与“莲花”美妙协调∥172

一 拼搏一载,拿到“出人头地通行证”∥172

二 人生毁灭的危机——爱与性的纠葛∥174

三 背负“三重苦恼”,险些轻生殒命∥176

四 建在心中的寺院——《出家及其弟子》∥177

 第四节 高村光太郎:极度“纯粹”,催人挥泪∥180

一 夫妇互信互爱,填平赤贫生活罅隙∥180

二 巴黎留学——挫折感伴随艺术家灵魂∥181

三 坚守执著,敢当“出头鸟”∥184

四 化苦恼为奋进的动力∥186

 第五节 内村鉴三:严格自律,一生忠于神与自己∥188

一 基督教嫁接“武士道”∥188

二 婚后生活击垮了内村鉴三∥190

三 美国生活的“成功故事”与新苦恼∥191

四 “每日掘出根来,自身难以成长”∥193

五 15载后,证明“预言”准确∥194

六 “最谦虚的人”是最伟大的人∥196

第五章 “人德”力量,令好梦成真∥199

 引言 您能否成为“达蒙”∥201

 第一节 田中正造:公牛抛弃一切,挑战“暴风雨”∥205

一 化做狂人,拼死上诉∥205

二 一己特长——“始终不懈”精神重于学问∥207

三 请听“死亡土地”的呐喊∥209

四 “走向暴风雨的公牛”,愤怒且温厚∥210

 第二节 宫泽贤治:决计“我当修罗”,度过此生∥213

一 少年令父亲哀叹“毫无奔头”∥213

二 10岁少年分担“他人痛苦”∥215

三 “殊死奋斗的生涯”预兆∥217

四 为弟子赢顿奔走∥219

五 “不计个人的得失”理念贯彻终生∥222

 第三节 津田梅子:7岁赴美留学,开女性“黎明”先河∥223

一 慨解私囊,授课著名∥223

二 亲身展示严肃的善恶观∥225

三 使命感——将一己丰富经验献给所有女性∥228

四 不懈努力,美梦不可止于美梦∥229

 第四节 二宫尊德:遵从“天道”,弘扬“人道”∥232

一 如此“魄力与骨气”,才是最大“人德”∥232

二 将贫困当做“修炼身心的良药”∥233

三 二宫尊德认定的“天道”与“人道”∥235

四 强调“限度”,人心明畅∥237

五 “‘德’源自勤苦”∥238

 第五节 新渡户稻造:“国际人”活在东方信念与精神中∥241

一 致信养父,立誓“三绝”∥241

二 虔诚基督教徒,拒不接近教会∥244

三 热望自己成为“太平洋上的桥梁”∥244

四 3个美梦在“理想学校”化做现实∥246

五 坚守信念,为一诺奋斗终生∥248

主要参考文献∥251

译后记∥255

试读章节

五 “有情之人”的真价

学者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基本上都是将致密的知识与思考组合起来,然后表达己见。八代大将恐是输给了这种致密的思考。安冈正笃的语言表达和专著,严密得甚至显得有些絮叨,引经据典,并附以详细明确的丰富注释。

恰恰由于这种学者的丰赡秉赋,人们有时误解安冈正笃,往往容易认为他过于理性,是个薄情之人。实际上,曾有一位评论家这样评断:“安冈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理性之士。”可是,稔知安冈正笃品性的人,都一致否定了这一观点,然后品评道:“安冈是一位有情之人。”

升入东京大学之后,安冈正笃就在大学内部著名杂志《帝国文学》上发表了回忆“一高”毕业时的文章。文章开头,安冈正笃这样写道:

“我们都是喜欢怀旧的人。一旦无法忍受现实的丑恶与百无聊赖的心境,便开始追求理想之光。此后,我们心灵深处的恋旧之情,常常俨如暮潮一般升涨……惜别之际,人们静静地、哀痛地噙泪说道:‘感到十分寂寥,心里空荡荡的。”’

这里可以说,与所谓“硬派”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之柔情,从哀伤敏感的青年笔端流淌出来了。哀伤敏感的柔情,是安冈正笃情感的基础。不过,据说若干年过后,安冈正笃觉得这个开头写得“太稚嫩,不如意”,于是删掉了。

提及安冈正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位纯粹的“颇有骨气的保守主义者”。然而,安冈正笃并非一位固执于意识形态之人。他始终是一位严肃冷静地凝视、探究人的“真情”之人。

针对日本军队侵略中国,安冈正笃做出了严厉批判。对军部的方针与军人的姿态,安冈正笃有一双严厉批判的眼睛。在上海的某一夜,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军人们设宴款待安冈正笃,当时的日军在中国战线日益泥淖化,军人们也备感心绪不畅,焦虑得坐立不安。

宴饮正酣之际,一个陆军武官喝醉了,扯开了破锣一般的嗓子,唱了起来:

为夫君盛开的樱花呀,

当暴风雨刮到皇国的时候,

飘落吧!夫君当英勇把血洒。

总之,歌词大意是,妻子对丈夫说道:“夫君,请你为国家英勇战死吧,这就是我的心愿。”在这个武官看来,安冈正笃当然会喜欢这段歌词。他好像是作出了这样的猜想。

可是,听了这支歌后,安冈正笃表示出意外的反应:“这支歌宣扬的思想是错误的。”他接着又说道:

“这支歌,唱出的并不是人的真实心情。发自一片真心叮嘱丈夫‘你必须死后再回来’,天下哪里会有这样的老婆?!如若你老婆对你说出这样的话,你真的会很高兴吗?这支歌是违背人情的。”

在台湾,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日本海军军人招待安冈正笃的宴会上,应武官的要求,宴会上的台湾女子唱起了情深意长的台湾民谣。于是,武官命令道:

“别唱这种软绵绵的歌!换唱日本歌!”

听闻此言,安冈正笃庇护女子,说道:

“不用。这是一支好歌。你别介意,继续唱吧!”

这些逸事中存在的事实证明,不能简单轻率地将安冈正笃简单地说成“他是保守的思想家,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军国主义者”。恰恰相反,安冈正笃曾是一个被东条英机视为“需要注意的人物”。

通过上述逸事,我们可以理解,安冈正笃的人性精神支柱是“人情”与“人性的温柔”。而从安冈正笃的这种姿态中汩汩流淌出来的,正是他的“人情”与“人性的温柔”。安冈正笃标举出做人的第一要素,就是“德性”,他还举出了“人须爱人”这一要素。由此也可充分理解安冈正笃的为人。这里,安冈正笃对日本军人的批判,其主旨也就等于是对当时的风潮表示了严厉的批判。当时的军人排斥“温柔”,视“温柔”为“软弱”。六因是专家,不显“要点”

安冈正笃的这种批判精神,表现在置身军国主义时代,他能够勇敢地强调:为人的根本精神,理当是丰赡而温柔的。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以朝鲜战争为契机,完成了经济复兴,这倒是不错的,但其后的日本只重视经济成长,令安冈正笃很早就感到担忧。他在一次讲演中这样说道:

“生活变得富裕的同时,现在人们在精神方面的欠缺,越来越强烈地发挥着不良作用。”

确实,对当时的日本来说,经济复兴是首要主题。但是,安冈及时敲响了警钟:

“如果永远仅仅被目前的经济课题束缚,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失败!”

然后,他引用中国古典“四书”之一《大学》中的“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句名言,来强调自己的观点。要想发展经济,此时必须首先正心。安冈的上述指摘,对当代日本人犹然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此外,安冈正笃终生强调的事情之一,就是“一个人切勿过于专业化,因为它会导致人的视野狭窄!”许多政治家和财经界人士,之所以向安冈正笃恳求心灵的安适与事业的指针,就是因为他们都仅是各领域的专家,他们察觉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受到眼前事务的束缚,最终导致视野狭窄,思维过程中存在忽略要点的危险性。为了做一个人格进一步完善的人,他们需要吸收安冈正笃的“人德”与智慧。

品味雅正的安冈正笃提倡的“思索原理”之一,就是“不要为眼前事务所束缚”这一教导。

P13-16

序言

令人生持续增值的人生观

船井幸雄

世间有这样一种人物,人们一接触到他的言行,必会肃然自省。对这类人物产生共鸣与敬慕之情,能够激励众多有为之士精神振奋,并赋予有为之士以开拓新路的勇气。人就是这样成长进步的。

对我们来说,最确实稳健的人生观,就是能够喜逢可以敬为师表或精神支柱的“人生师表”。只要根据自己的立场,学习师长的那种为人处事的观点、思考方法和人生观,谋求成长,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就不可能出现大错,偏离正轨。

无论东方西方,也不论古代当代,为什么每当耳闻这种“人生师表”的事迹,或者读到这种“人生师表”写的书籍,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自省?这是因为,人们会由此发现自己被包容在如此本然的大“德”之中。

本书从诸多领域里精选出具备上述境界的“人生师表”和“有德之人”,以期通过他们的人生观,进而探索我们应当学习什么。

人们称做“衣食饱暖”的时代,已经到来很久了。但就其实质而言,确实可谓寒酸至极。这并非仅仅针对社会经济而言,更是针对构建社会经济的人心而言。说实在话,撰写本书之目的,就锁定在这里。

可以说,当代是一个不可预料的现象层出不穷的时代。事实上,世界最近十余年来,形势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一切现象对普通人而言,均属出乎意料。

日本国内亦复如此。日本出现过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接踵而至的就是地价暴跌和日元急剧升值等现象。对此,几乎所有人都不曾有所预料。

在这般不透明的混沌时代,在这难以预料的事物层出不穷的时候,也就是时代根基不断发生大变动的时候,面对新事物,传统思维难以彻底理解,难于完全对应。

事实上,我们可以认定,现在的社会形势,也许可以说相当于猛然进入明治维新,或昭和二十年(1945年)战争刚结束的那种时代,或者说,相当于猛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巨变超过了前两个时代。

在当今时代,我们已经知道,为了享受充实的生活,为了卓越地经营公司,人们或者正确理解时代潮流,适应潮流;或者服从人正确的生活原则,二者必取其一。

人生观和公司经营方法,如果能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无疑,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那有诸多困难。总之,如果至少能服从上述二者当中的一个条件去生活,人就可以充实地生活;如果至少能服从上述二者当中的一个条件去经营公司,就可以经营得十分卓越。对这一点,根据我迄今的经验,可以这样断言。

然而,像现在这样的时代,正确理解时代潮流,并且能正确适应,若非一个具备相当水准的高人,委实难以做到。

这样一来,像现在这个时代,只有服从人正确的生活原则,才能充实地生活,并且能够卓越地经营公司。除此以外,别无良策。一个人要想了解作为人的正确生活原则,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去了解已经正确生活过的人的一生经历。也就是说,首先遴选出众多被公认为人生观正确的人物,再从这些人物中归纳出共性,加以规则化,然后可以向他们学习。

根据这种要旨,换言之,即根据“对当代人最具参考价值的人物”这一要意,宏观看来,从日本发生大变革的江户时代到当代的这一时期内,非常充实地生活、受到众人景仰的人物,即所谓在人格、见识、人生观方面卓尔不群的人物,为数众多。笔者将他们遴选出来,按照笔者个人的审美尺度,试图对其加以分析。

本书根据上述条件,精选出合乎条件的30位人物,对他们进行重点阐释。面对这些人物,笔者再度感受到的,仍是一个具有共性的关键词——“人德”。他们都正确地生活过,身上流溢着“人德”的魅力。因而再度令我感到,一个人正确地生活,会有利于世间,有益于他人,不久,该人的事迹便会广为众人知晓,受到人们的敬慕和称誉。而广受众人仰慕称颂之源头,就出自“人德”。

世间有一概念,日“有德之人”。笔者通过撰写本书,进一步明确理解了所谓“有德之人”究竟是何种人物。这里可以明确地称他们是“生活态度符合天地自然之理的人,是流溢着‘人德’魅力的人”。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当洋溢“人德”的魅力。而且唯有秉持这种人生观,人生才绝不至于陷入不幸。考虑到“德”的本质是厚富,故而“有德之人”并不“清贫”,当称其为“清富”才为恰当。这是笔者通过撰述本书得出的结论。得出这个结论的端由,以及为了这个结论而涉及的具体人物的人生观,在本书中皆有充分的阐述。

笔者撰写本书,受益甚丰,深感幸运。笔者深望读者能够将书中人物正派充实的人生观作为自己学习的样板,还冀望读者能够强化自身的“人德”魅力。

在如今这个大变革的时代,笔者热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掌握卓越的人生观与卓越的公司经营方法,取得人生的胜利。

是为前言。

后记

应中信出版社汪正球先生委托,自着手翻译船井幸雄先生力作《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始,多少天来,除了给研究生授课和指导毕业论文之外,几乎推辞了一切可以推辞的事务,日以继夜,埋头键耕,未敢怠慢,力求又好又快。今日蒇事,感慨良多。

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船井幸雄先生,独抒己见:“‘德’的本质是厚富,因此,‘有德之人并不‘清贫’,当是‘清富’。”他依据这一理念,撰就了这样一本滋润心田的好书。

《清富思想》共计5章,每章5节,一节重点阐述一位人物,计25位人物,再加上每章“引言”里涉论的人物,总数在30位以上了。这些人物有针对性地选自江户时代至当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妇女问题、保健养生、宗教、思想、伦理、文艺、科技等诸多领域。作者将“人德”理念作为一条纵线,将众多“对当代人最具参考价值的人物”有机地贯穿起来。任何人均能从本书中汲取到有益于自己“人德”完善的清洁营养。

《诗经·小雅·鹤鸣》书云:“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我由衷认同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中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船井幸雄先生本来是以广大日本人为对象,撰写了《清富思想》,但毋庸讳言,此书对广大中国人的“人德”完善,也同样甚有裨益。

此书的可取之处是,作者对所述人物不夸张,不拔高,让一系列活生生事例说话,情感朴素真挚,读来真切感人。书中人物坚守“人德”,不故弄玄虚发表豪言壮语,拒绝煞有介事卖弄口是心非空洞虚假的大道理,拒不作秀,反对包装,厌恶炒作,他们实实在在为人,认认真真做事,视尽职尽责为做人的本分。

我的少年时代,学博人正的家严,教给我一句日文惯用语“人の振りを见て我か振り直せ”(以人为镜,矫正自己)。如今,我在翻译《清富思想》过程中,心灵着实被书中人物那种朴质清洁的“人德”境界深深打动了。

譬如,令美国总统肯尼迪敬佩的政治家上杉鹰山,能完成藩国振兴大业,靠的是拒绝空喊,竭力实干,靠的是日常生活中流露的“人德”力量与良知。而田中正造为了使人民免遭“矿毒”危害,宁肯辞去众议院议员的职务,犯颜直谏,为民请命,死而后已。其清洁“人德”,何其震撼人心!当年我在东瀛攻读博士课程时,研究与“足尾铜山矿毒事件”相关的知名人物——志贺直哉,进而论及田中正造。因此,其“直接上诉文”原文,全文复印,收入我的博士论文之中。每当披阅这份“直接上诉文”,都令我十分敬佩田中正造脱俗的人格与超凡的勇气。顺笔提及,田中正造的人格特质,与严格的“人德”家教密不可分。

大原孙三郎、松下幸之助、土光敏夫等大实业家,之所以在经济领域业绩卓著,众人钦慕,仰赖的是“厚德载商”和“以人为本的经营方针”。松下幸之助坚信:“纵使有了精神的安定,倘若物质匮乏,会导致连维持生命都很困难;纵令物质丰富,倘无精神上的‘安心立命’之感,人也不会有‘做人的价值’与做人的幸福。物质与精神二者并存,俨如车之两轮。”这是一种清洁高尚的经商思想境界。试想,一个毫无“人德”与“本分”意识之人涉足商界,单谋一攫千金,会给国民带来何等恐}布的危害?现实中骇人听闻的惨例,俯拾皆是。

大原孙三郎的故乡在冈山县仓敷市,我留学冈山大学时,去仓敷不啻去自家后院,著名的“大原美术馆”就坐落在仓敷市的“美观地区”。访问仓敷之际,我深切感到,当地人对“人格主义者”大原孙三郎有着发自肺腑的敬仰之情。而感动了大原孙三郎的高尚人物,则是冈山市孤儿院院长石井十次(1865~1914)。石井十次是日本孤儿院的创始者,为收容孤儿和孤儿教育问题,他费尽心血,始终如一,默默实干,终其一生,被后人敬慕为“冈山四圣人”之一。大原孙三郎熟谙“金钱的用法”,长期为石井十次的慈善事业提供巨额援助。1894年,石井十次在九州岛宫崎县茶臼原创建了孤儿院附属“开垦农场”,1911年,干余人规模的大型孤儿院也由冈山迁至此地。1998年4月18日,我与佐藤实、富山明俊、吉田武明3位益友驱车违赴宫崎县,考察了建在这所孤儿院旧址上的纪念馆,静悄悄细看馆藏宝贵资料,我由衷敬佩终生不事张扬的石井十次真挚的博爱精神,那种震撼人心的善举,绝非一个“窄爱”之人能干出来的呀!

在教育领域,津田梅子、新渡户稻造、宫泽贤治的言行,实在启人深省。津田梅子认为:“真正的教育,纵然没有十分气派的校舍或设备,照样可以运行。有比物质设备更重要的要素,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教师的人品、才气与激情,再加上学生的研究精神。”中国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889~1962)明示过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二者理念,异曲同工。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座学术昆仑——梁启超,发表演讲时,诗书满腹,纵横捭阖,信手拈来。讲到动情处,悲从中来,竟然失声痛哭。其激情与文采深深感染了学生,唯这般大学者才堪称大师。西谚云:“要接受那些受过良好教育之人的教育”。可见,大学有大师,当属头等大事。

2008年,我赴北海道大学从事校际学术交流,信步于大学古木参天的宽阔校园里,触景生情,想起了此校名人克拉克、新渡户稻造、内村鉴三和有岛武郎。克拉克强调的教育理念,就是素质教育,他要求学生须养成绅士风度。对克拉克的教育理念深有共鸣的新渡户稻造,实施理想主义与博爱主义教育,将教育的重点放到清洁人格培养方面。而非智育一侧。

这一点实在发人深思。我国的应试教育弊端日益明显,危险信号迭出,道德大滑坡冲破底线,势如雪崩,“去人德化”、“去人格化”的价值观,形成“浊流”,非人道惨例,触目惊心。多少年来,教育偏重实用与口号,忽视人格培养,导致心口不一,实用至上,虚假盛行,现今又面临市场经济的衍生物“以金为本”人生价值观占据上风,人的精神污染严重。因此,纵令受教育者知识再多,终而成器,却难以为人。如此这般,其后果何等可怖,不言自明。

宫泽贤治在日本的人气,之所以久旺不衰,缘由就在于他供奉“人德”,博爱之心不掺假。当年游学东瀛,我的一位老师伊藤真一郎教授,就是研究宫泽贤治的大家,那时我与异国同窗万所君两个博士生,在伊藤教授温馨的研究室里,聆听讲授宫泽贤治的文学生涯与人格境界,心灵不断得到洗濯净化。伊藤教授撰写的关于宫泽贤治的论文,由我翻译,载于中国学术杂志《日本研究》,影响颇佳。如今翻译宫泽贤治这一节,往事重现,甚感亲切。

由宫泽贤治的仁爱精神,进而想及日本友人福尾邦成先生。福尾先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仁人君子,其正直善良纯然发自灵魂。福尾先生热心于赞助专心课读、成绩优异的中国留学生。秋阳果杲一日,我赴冈山县和气郡和气町福富,拜访仁慈的福尾先生。我俩坐在小山丘清爽林中,惬意闲聊。福尾先生眺望对面山脚的豪华墓地,感叹道:“人死了,耗巨资建那般超豪华坟墓,实在荒唐。生前将那笔巨资赞助勤奋有为的青年学子,活着该多有意义呀!”福尾先生的这般境界,强烈撼动了我的心灵。

家喻户晓的二宫尊德,在日本民众眼中,与他人生的辉煌业绩相比,倒是分外看重他不屈服于贫寒、奋发图强的精神。当年我赴冈山县浅口郡里庄町,参观日本著名物理学家仁科芳雄(1890~1951)的纪念馆,馆内就立有少年二宫尊德铜像,身背一捆柴薪,手捧书本,如饥似渴苦读,憨态可掬,纯厚可爱。我的一个中国留学生同学,自幼嗜学如命。“文革”期间身处惨烈逆境,却不放弃追求,逆流而动,清苦生活中靠异常劬勤与惊人的毅力,“偷窃”各门学识,长年笃学不倦。“阴霾”消散天晴明,他一鸣惊人,考入大学,继而出国深造,学有所成。日本人知晓他的这般艰苦卓绝苦学经历后,啧啧赞叹他是“中国的二宫尊德”。

当年家严对我讲过“囊萤映雪”的典故。《晋书·车胤传》书云:“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孙氏世录》书云:“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应当承认,车胤、孙康与二宫尊德的刻苦求知精神,今天仍不过时。

此书中分3节详述“白桦派”三位骁将——武者小路实笃、仓田酉三、高村光太郎。白桦派研究是我博士论文《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桦派成员主要由标准的“富二代”或“官二代”构成。但难能可贵的是,富贵没断送这群贵族子弟的追求,他们拒绝堕落,坚守真诚,人富志富,礼赞人性,强调“人德”,疾呼以人为本,人格禁得起金钱的考验。他们以真诚的人道主义思想透视生活,文艺主旋律是对生命、善与爱的歌咏。他们言出行随,付诸实践。武者小路实笃为了人类美好理想,排除万难,创建“新村”,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我于1998年4月18日遵赴九州岛宫崎县儿汤郡木城村,考察了武者小路于1918年11月14日创立的“人间天国”——“新村”。2010年,我利用在明治大学讲学的良机,在契友饭田和人博士陪同下,于7月10日前往琦玉县入间郡毛吕山町,访问了1939年创建于此地的“新村”,款步村内,感触良深。武者小路的那种激情与实践,富于人性和前瞻性。武者小路此举的价值,正如船井幸雄先生所云:“虽然‘新村’建设运动的理想不可能立即实现,但或迟或早,人类必须实现那样的理想社会。”

武者小路还大胆提出了一个诚实理念,即母爱是典型的“有私”,是生物的普遍本能(譬如中国谚语“虎毒不食子”),属于利己主义范畴,对母爱不必过度炒作拔高。此论确有道理。“儿行千里母担忧”,那是因为“担忧”的仅仅是自己的儿子,是标准的最小范围“窄爱”,绝非博爱。若“他人之儿行千里母担忧”,才是高尚的博爱。一个进步的社会不能仅止于倡导“窄爱”,尤当高扬博爱。所以,对利己主义的母爱,武者小路深感不悦。他认为母爱应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子女的爱,亦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船井幸雄先生活用古希腊时代描写“诚信”故事,证明《论语·里仁篇》中“德不孤,必有邻”这种理念并非东方人的专利,西方人亦然,此论确当。勇士佩提阿斯与他的挚友达蒙,这两个杰出的有“德”之人,为忠于诚信,不惜生命,强烈打动了暴君狄奥尼斯的心,也热望做他俩的心友。德国诗人席勒(1759~1805)袭取这个故事,写出著名诗篇《人质》;日本作家太宰治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永载史册的名篇《快跑,梅洛斯!》。髫龀时代,家严给我讲过达蒙与佩提阿斯感人肺腑的“诚信”故事,同时还给我讲过中国汉初季布的人格,以及“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典故。可见,诚信是人类共同尊崇的“人德”。

一言以蔽之,《清富思想》堪称一本展卷有益的高品味好书,在倡扬以德治国的今天,它俨然域外吹来的一缕清风,会给崇拜“人德”之人郁热烦躁的心房,送来舒爽与安恬。

厚恩,是不能忘却的。我与日文结缘,能有今日能力,首先得益于学识渊博、尊崇人格的家严指教。家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博爱主义者,他热衷于向一切热爱知识的青少年无偿讲授知识,传播清洁的人格思想。对登门求学的众学子,家严从来分文不取,以授业解惑为人生至乐,将有志青年相继送进了国内外高等学府。家严终生精神至上,是典型的“清富”思想者。拙译《清富思想》不日付梓,我想,长眠地下的家严,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的。

“五四”青年节是个难忘的好日子。攻读博士课程期间一个5月4日,广岛小雨渑轻尘,淅淅沥沥,滋滋润润,有情有韵,俨然在写清逸的抒情诗。广岛的清澈母亲河——103公里太田川,两岸草树野花,鲜翠水嫩,绿肥红瘦,美色撩人。冈山契友山田泉驾驶一辆崭新乌亮的日产大吉普,风驰电掣自远方来,容光焕发,莅临一条大河畔清静寒舍“八叠书屋”。顿时,蓬荜增辉,喜气洋洋。透朗契友带来了冈山佳酿与温室葡萄。众所周知,日本一流葡萄产于冈山。我品味佳酿,吃甜葡萄,契友沏一杯热咖啡当酒,惬意交谈“人格”价值,海阔天空探讨白桦派的仁爱思想对“五四”新文学的积极影响;滔滔不绝谈论名人二宫尊德、贝原益轩、新渡户稻造、大原孙三郎、土光敏夫、铃木大拙等名人超凡的人格境界……室外春雨潇潇,室内交谈迭起高潮。那种舒朗的环境与心情,永远不会化做飘散的云烟。

又一年“五四”青年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叶翠花香。我和神采奕奕的好友罗君、大杨、小杨4人,由祖国各地欣喜会合于北大,以自由谈形式举办了“小组学术交流会”,人人激情鼓荡,讨论田中正造与日本环境保护的历史渊源,品议良宽与泽庵淡泊名利的清洁“人德”观,剖析志贺直哉与武者小路的“人格论”,界定中村天风“浪子回头”的人生价值……“言霏霏而无瑕,目陵瞍而有光”。恬静户外,明媚春光下,一棵婆娑挺拔白杨,随风摇曳秀气的枝叶,不时轻拂着明洁玻璃窗,诗情画韵,朗润飘逸。心绪喜悦之余,快然去品酌首善之区的上品琼浆玉液。那般轻松畅快激动人心的开明文化感,纵然要忘,却终生也忘不了。

今天是“五四”运动92周年纪念日,窗前湖畔的金柳,是艳阳下的新娘,飘荡着蓬勃朝气。在这明媚吉日良辰,净化心灵的好书《清富思想》译竣,多日积累的疲乏遽然泛了上来。然而,这是心神充实的疲极,深感分外欣慰。

译者坚信,谁人读此书,均只有受益,绝无后悔。谓余不信,就请拨冗静心披阅。

刘立善

2011年5月4日,记于沈阳“湖畔绰然书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