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世界最优秀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之父”的最高成就世界名著、不朽经典、流传百年、长销不衰。
本合集所选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作为凡尔纳最著名的三部科幻小说佳作,代表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长销书,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们还分别被改编成戏剧、电影,从而产生了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超值白金版)/世界文学经典名著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凡尔纳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最优秀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之父”的最高成就世界名著、不朽经典、流传百年、长销不衰。 本合集所选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作为凡尔纳最著名的三部科幻小说佳作,代表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长销书,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们还分别被改编成戏剧、电影,从而产生了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内容推荐 本书是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三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合集,代表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最高成就。 《海底两万里》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结果被“怪物”俘获。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尼摩艇长邀请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三人找到机会回到陆上,将他们所知道的秘密公诸于众。 《神秘岛》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5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中途遭遇风暴被抛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他们团结互助,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在小岛上顽强生存下来。而每当遇到困难与危险的时候,总有一个神秘人物伸出援助之手。最后他们终于登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子指挥的邓肯号游船,重返祖国怀抱。 《八十天环游地球》写的是主人公福克先生与人打赌,要在八十天之内环游地球。为了赢得这次打赌,他争分夺秒地赶路。在路上,福克先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波折,终于在离约定期限只差几秒钟时赶到伦敦的目的地,而且还收获了爱情。 本书译者均是国内享有盛誉的著名翻译家,译本质量一流,是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代表了该名著往我国的翻译水平和译者的创作水平。另外,文中配以和情节紧密相关的插图,和文字形成了互补、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为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目录 海底两万里 第一部分 一 飞逝的巨礁 二 赞成与反对 三 随先生尊便 四 内德·兰德 五 向冒险迎去 六 全速前进 七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八 动中之动 九 内德·兰德的怒火 十 海洋人 十一 鹦鹉螺号 十二 一切都用电 十三 几组数字 十四 黑潮 十五 一封邀请信 十六 漫步海底平原 十七 海底森林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里 十九 瓦尼可罗群岛 二十 托雷斯海峡 二十一 陆上几日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闪电 二十三 强制性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一 印度洋 二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三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四 红海 五 阿拉伯隧道 六 希腊群岛 七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八 维哥湾 九 失踪的大陆 十 海底煤矿 十一 马尾藻海 十二 抹香鲸和长须鲸 十三 大冰盖 十四 南极 十五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十六 缺氧 十七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十八 章鱼 十九 墨西哥湾暖流 二十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二十一 大屠杀 二十二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二十三 尾声 神秘岛 第一部 空中遇难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部 被遗弃的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三部 林肯岛的秘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八十天环游地球 第一章 菲利亚·福格和“万事达”谈妥了互为主仆 第二章 “万事达”深信他终于如愿以偿 第三章 菲利亚·福格与人打的一个赌将会让他付出巨大代价 第四章 菲利亚·福格把他的仆人“万事达”惊得目瞪口呆 第五章 一种新股票在伦敦市场上出现 第六章 菲克斯警探理所当然急不可耐 第七章 光查护照再次证明无济于事 第八章 “万事达”也许有点饶舌 第九章 菲利亚·福格一路顺利地穿越了红海和印度洋 第十章 “万事达”狼狈不堪地摆脱了困境 第十一章 菲利亚·福格以惊人的价钱买下了一头大象 第十二章 菲利亚·福格一行冒险穿越印度密林 第十三章 “万事达”再次证实好运总朝大胆的人微笑 第十四章 菲利亚·福格沿恒河谷下行,但无心赏其美景 第十五章 钱袋里又减少了几千英镑 第十六章 菲克斯对别人跟他说的事假装糊涂 第十七章 从新加坡到香港旅途中的是是非非 第十八章 菲利亚·福格、“万事达”和菲克斯各忙各事 第十九章 “万事达”竭力维护自己的主人 第二十章 菲克斯同菲利亚·福格短兵相接 第二十一章 “坦卡代尔号”船主险些失掉200英镑的奖金 第二十二章 “万事达”明白了,即使走到天边,兜里也得装点 第二十三章 “万事达”的鼻子变得异常的长 第二十四章 横渡太平洋 第二十五章 选举日,旧金山之一瞥 第二十六章 他们乘坐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快车 第二十七章 “万事达”坐在时速20英里的火车上,聆听有关摩门教的讲座 第二十八章 没人愿意听“万事达”讲的一番道理 第二十九章 就数“联合铁路公司”的铁路上事故多 第三十章 菲利亚·福格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 第三十一章 菲克斯警探很关心菲利亚·福格的利益 第三十二章 菲利亚·福格与厄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第三十三章 菲利亚·福格处惊不乱 第三十四章 “万事达”说了一句从未有人说过的俏皮话 第三十五章 “万事达”立即执行主人的命令 第三十六章 “福格股票”在市面上又成了抢手货 第三十七章 菲利亚·福格除了幸福而外,在这次环游地球中什么也没得到 试读章节 一八八六年出了一件怪异的大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想必没人会忘记得了的。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极大的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些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儿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速度极其地快,动力极其地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科学所分类的所有的鲸鱼都要大得多得多。无论是居维叶、拉塞拜德、迪梅里先生,还是卡特尔法热,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的,除非是他们见过它,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按照多次观察所得,平均算来(去除保守的估计,即此物长二百尺,也不按夸张的算法,即这个大家伙宽一海里,长三海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真的是存在的话。 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是无可否认的,而人是一向喜欢听神奇的事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东西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奇谈怪论,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一八六六年七月二十日,加尔各答——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见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哩,可是正在这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然突然地喷出两根水柱,高达五十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要么是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尚不为人知罢了,这种动物能从鼻孑L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 在这同一年的七月二十三日,西印度一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两个相距七百海里的不同地点看到它的,而时间上只是相隔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里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两千海里处,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威治子午线的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不过一百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得有三百五十尺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儿最大的,也从不超过五十六米长,甚至都没见有达到这一长度的。 有关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佩莱尔号的几次最新发现;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与那个怪物擦肩而过;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菲茨一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所测定的精确方向。所有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在那些生性爱说俏皮话的国家,这件事被当成了笑谈,但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人们对这件事就极其关注。 在各个大的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在咖啡馆里,人们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它,在报刊上,人们在嘲讽它,甚至有人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各家小报可算逮着机会了,随心所欲地编出种种离奇的故事来。有些因为编不出新花样,便把极力想象出来的那些巨型怪兽又给刊登了出来,从此报海中的那头白鲸——可怖的“莫比·狄克”,到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应有尽有。有的人甚至把老古董也给搬了出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和普利尼的看法也被引用了,因为他们两位也认为有怪物存在。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游记什么的。最后,还搬出了哈林顿先生的那诚实可信的报告来;据此报告称,他于一八五七年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过一条大蛇,这种巨大无比的蛇直到当时为止,只是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驶经的海面上出现过。 于是乎,在学者圈内和科学杂志上,轻信者与怀疑派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没完没了的论战。大家因“怪物问题”而变得异常激动。信奉科学的记者与相信神灵的记者大打起笔墨官司来,有些记者还因此而动起了手,因为他们从海蛇争起,最后竞发展到人身攻击了。 这场论战持续了半年,双方各不相让。各种小报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矛头指向巴西地理研究所、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研究会、华盛顿史密斯协会等所发表的论文,对《印度群岛报》、穆瓦尼奥神甫的《宇宙》杂志、皮德曼的《消息报》上的辩论文章大加抨击,对法国及其他各国的大报上所登载的文章也进行了无情的批驳。小报的那些才华横溢的作者们故意引用其对手们曾经引用过的林奈的那句话——“大自然不创造蠢才”,其本意是想让当代人不要违背大自然,相信什么大海怪、大海蛇、“莫比·狄克”,以及海员们脑子发热、胡编乱造的东西。最后,一份极具讽刺味的报纸的一篇受到编辑们十分喜爱的文章起了作用,像伊波利特一样,给了那个怪物致命的一击,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结束了这场论战。才智终于战胜了科学。 在一八六七年的头几个月里,怪物的事似乎已经被遗忘了,不会再被人提起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新的情况又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这一次,已经不再是什么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了,而是一个必须加以避免的真真切切的危险。这个问题的性质变了。那怪物在变,变成了小岛、巨岩、暗礁,但却是个能飞逝的难以捉摸的、无法捉住的暗礁。 一八六七年三月五日,蒙特利尔海洋航运公司的莫拉维扬号夜航至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面上,右舷尾部撞上了一块礁石,可任何海图上都没有标明这一带海域有此礁石。当时,莫拉维扬号借着风力并凭借自身那四百马力的动力,正以每小时十三节的速度在行驶。如果不是船体材质坚硬的话,可以肯定,莫拉维扬号必定是连同其从加拿大搭乘的二百三十七名乘客一同沉人海底了。 意外发生在早晨五点前后,天刚破晓。值星的负责海员们立即向船尾跑去。他们仔仔细细地搜索海面,但什么也没发现,只是看到三链远的地方,有一波涛已碎成浪花的大漩涡,犹如平静的洋面受到了猛烈的撞击。出事地点被准确地测定、记录下来,而莫拉维扬号也无任何损坏,便继续航行。它是撞到了一处暗礁呢,还是撞到了遇难船只的残骸?无从得知。但是,等到回到船坞进行检查时,才发现船的一部分龙骨已被撞裂。 这件事本身就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如果不是三个星期后,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故的话,也许这事也就像其他的许多事故一样,被人忘掉了。而这新的一次事故,由于受损船只的国籍以及它所属的那家公司的名望的缘故,才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的。 P3-4 序言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自然科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幻小说这一文学样式横空出世,为人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并成为最能培养青少年想象力的文学,随之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科幻迷”。说到科幻小说,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奠基人。 儒勒·凡尔纳(1828~1905)出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知名的大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然而小凡尔纳的理想却是到未知的远方去探险。在11岁时,他就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不料其“宏伟”计划被父亲及时察觉,并在轮船抵达下一个港口时赶上了他。在凡尔纳18岁的时候,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到巴黎攻读法律,然而血液中流淌着大海气质的凡尔纳对法律毫无兴趣,却对文学和戏剧情有独钟。这期间,他结识了阅历深广的探险家阿拉戈,于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科学知识,博览群书,为以后的科幻小说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857年,凡尔纳与已有两个女儿的寡妇奥诺里结婚,婚后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这部作品于1863年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而宣告了科幻小说的诞生。此后的四十多年中,凭借在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和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丰富知识积累,以及多年海外旅行的经历,凡尔纳与大出版家赫泽尔合作。以平均每年一部的速度,完成了多达几十部的科幻小说系列,其中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太阳系历险记》等优秀作品。他的作品以天马行空般的思维纵横陆地、海洋和天空,跨越了时空界限,洋溢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宇宙无限奥秘的探索热情,从而确立了其科幻小说奠基者的傲人地位,也使他获得了“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的称号。 凡尔纳仿佛是智慧女神派到人间来预言未来的人,几乎所有20世纪的奇迹都被这位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人物预见到了。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电视,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有声传真”;他在莱特兄弟造出飞机之前半个世纪就已经设想出了直升飞机。还有坦克、潜水艇、导弹、霓虹灯、登月、太空探测……毫无疑问,他是科学幻想之父。他将日后出现的奇迹写得那样详细准确,头头是道,以至于许多学术机构也对他所说的现象进行讨论,数学家们经常花几个星期对他列举的数字进行推算。法国著名的利奥台元帅在一次对下议院的讲话中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这本合集精选了凡尔纳最著名的三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基本代表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发明家、能干的工程师和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等,大多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于一身,具有当时知识分子的一切优秀品质。 《海底两万里》完成于1870年,最能代表凡尔纳小说想象丰富奇特、行文缜密细腻的特点。小说中鹦鹉螺号潜艇载着尼摩艇长、阿罗纳克斯教授等人,在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南极附近海域、大西洋,行程约两万海里,让读者随尼摩艇长等人一道饱览了海底形形色色的生物和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特别是那艘鹦鹉螺号潜艇,它比现实中的潜艇早了几十年,却十足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杰作:它用海浪发电,提供给潜艇热、光、动力;它所需的一切都取自于海洋。它不仅让读者如痴如醉,事实上也给后来的工程师们在制造真实实用的潜艇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彩的海底景观描写中,蕴蓄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科学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海底两万里》刚一发表,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不久,小说被改编成剧本,先后十多次被搬上银幕,风靡全球,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海底两万里”热潮。 《神秘岛》完成于1874年。小说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人物的逼真刻画、幻想和科学的完美结合,更重要的是贯穿于全书之中的人文精神。凡尔纳通过对5名遇难者开垦荒岛、顽强生活的描写,颂扬了他们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临危不惧、抵抗强暴的品质,同时还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及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情绪,从而使小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科幻和历险小说的范畴,上升到了一个更加崇高的境界。《神秘岛》发表后同样引起了轰动,也被改编成剧本,多次被搬上银幕,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和喜爱。 1872年,《巴黎时报》连载了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这部异想天开的作品一经发表就轰动了法国,引得纽约和伦敦的记者每天都要用电报报告虚构的福克先生的所在地,也有许多人争相打赌福克会不会按时赶到伦敦。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左拉在《费加罗报》(文学版)上撰文,大加称赞道:“凡尔纳先生的小说是当今最畅销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等数部小说一下子便各印刷了十多万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人手一册,被放在各个家庭书橱中最显眼的地方……”该书出版后,许多人都想尝试环游地球。第一位是个女性——比斯兰夫人,她于1889年之前,用了79天的时间环游了地球。直到1971年,还有人在按照书中主人公福格先生的路线环游地球,可见此书影响之巨大。 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之一,凡尔纳的作品价值正越来越多地被世人认识,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也受到中国读者的极大欢迎。据《中华读书报》报道,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所组织的网上调查表明,中国科幻爱好者中25%的人阅读的第一本科幻文学作品是《海底两万里》,42%的人接触到的第一位科幻作家是凡尔纳,有37.5%的读者最愿意读凡尔纳的科幻作品。可见凡尔纳及其作品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巨大影响力。本合集将凡尔纳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作品置于一册书中推出,使读者既可以尽情徜徉于凡尔纳所营造的瑰丽多彩、惊险刺激、妙趣横生的科幻世界中,又可参照阅读,对比品味,实为不可多得的珍藏佳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