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礼乐风景》这是胡兰成一展平生所学的经典之作,陈丹青题字,朱天文撰序推荐。
胡兰成之才学不独令张爱玲倾倒,更为一代大儒梁漱溟推重,被梁举荐给毛泽东担任文化比较机构要职。他不独以文字惊艳民国世界,更以思想行事被誉为“天外游龙”和先知。在传统断裂的当下,他的礼乐文章已凸显出特殊价值。
精装修订本,根据原三三书坊旧版重校,新增了不少内容。
这是晨钟之作,大义精微;也是常识之书,是普及文化、艺术的经典之作。当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此书,重建中华文明的自信,必读此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的礼乐风景(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胡兰成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的礼乐风景》这是胡兰成一展平生所学的经典之作,陈丹青题字,朱天文撰序推荐。 胡兰成之才学不独令张爱玲倾倒,更为一代大儒梁漱溟推重,被梁举荐给毛泽东担任文化比较机构要职。他不独以文字惊艳民国世界,更以思想行事被誉为“天外游龙”和先知。在传统断裂的当下,他的礼乐文章已凸显出特殊价值。 精装修订本,根据原三三书坊旧版重校,新增了不少内容。 这是晨钟之作,大义精微;也是常识之书,是普及文化、艺术的经典之作。当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此书,重建中华文明的自信,必读此书。 内容推荐 《中国的礼乐风景》是胡兰成晚年最重要的一部思想美学专著。胡兰成自信中国文明的新生是二战以后世界的转机,中国文明的复兴可救工业产国主义之弊。胡兰成视野浩瀚,思想幽微。本书以“礼”、“乐”为纲,枝蔓到诸如东方(主要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文明制度、易经、宗教、革命、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舞蹈……;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科学、文学、雕塑、绘画、歌剧、古典音乐、摇滚乐……它们各自的式样、行成和演变,以及相互间的影响和交融。这是晨钟之作,大义精微;也是常识之书,是普及文化、艺术的经典之作。胡兰成让我们重新建立华夏民族与中国文明的自尊自信,以传统文明之智慧救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再现新时代的礼乐风景。 目录 再版前言/邾子 序/朱天文 礼教论 统一的生活样式与个性 个人的志气与那时代的民族的志气 时风与见证 天下文明的基地是家庭 凡礼皆因于祭 数尽劫新 再建中国文明的统一生活样式 音乐论 声的究极 物形、物象、物意 一个兴字 正乐器 知与修行 西洋音乐 有一个感字 音乐要开花在礼制的枝条上 悠扬顿挫先在于声韵与音律 复兴中国的乐器、歌喉与舞姿 承传与新作 音乐今在三三青年 宗教论 宗教论 补天遗石(一) 补天遗石(二) 试读章节 统一的生活样式与个性 基本法则:大自然是有意志的,此意志同时亦即是息。有意志故有中心,有中心故有统一,有中心与统一始有个体,白银河系至一粒沙,一一皆有其中心与统一,否则根本不可能有个体。 个体的统一样式因于意志,而个性则因于息,息之动为阴阳,变化无方,故生出个性之异,可以是极微之差,然而是无限的。 故统一的样式是同,个性的变化是异,如同异之理,则可以统一天下,为文物制度的造形。 中国文明是乐以为同,礼以为异,以对应大自然的生命法则。而西洋社会法律以为同,个人主义以为异,此是不知生命的法则,故西洋的霸权妨碍他国,其制度文物妨碍个性。 西洋式的住一律的公寓住宅,吃一律的罐头食品,穿一律的既制衣服,那是雷同,而非一统。他们的“my home”、“my car”、“my place”,则是各个,而不是异。人世最大的同是尊王,最大的异是男女之别,而西洋社会于权利之外无尊,男女于生理之外无别。所以西洋的东西都是不体己的,靠不住的。要体己大自然,才也于人体己,是创造生命的,才靠得住。西洋人不能,故他们在政治上以独裁为统一,以民主为个性,殊不知都不是那么一回事。 本来同异之理,知其一则知其二,若一不知则两不知,但中国现在是把原来的生活的统一样式破坏之惟恐不尽,新样式如迷你裙与牛仔裤都只是一年生的草,算不得数的,所以要先从再建统一的生活样式来做起。 先讲衣冠的样式。 中国明朝的衣冠就很好,现在平剧里的衣装好看,就是用明朝的。到清朝改了穿旗袍,则差多了。但女人尚多少保持明朝的衣裙式样,张爱玲就喜穿那样的衫袄。又如照片上李鸿章的长女穿的短衫长裤也很好看。朝失道,求诸野,至今宁是要借和服来说明比较方便。 中国与日本向来都是有统一的衣裳式样,一行几百年,使人不厌,统一的式样而不妨碍人的个性,如和服的特点:一、它不像西服的把折痕来固定,而是随着人的行动而棱皱起伏,是生命的波痕。二、和服的裁制最自然大方,不费心机。三、和服是穿的人可以充分表现其人格,穿西装容易,穿和服要有品气很难。 为什么可以如此,因为制和服者会得了一个无字,老子说“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妙”,和服的妙处即在于一个无字,只看它穿在身上,若实若虚,不像西服的贴紧合身,没有一点空间。西服像积木,体格的尺寸稍有变改即不能斗合,和服则母女可以相传,因为和服即是有生命的,是有生命的东西所以能与人随和,竟是从尺寸也可以解放。 和服的美是生出来的,静止美与行动美合为一段风流。和服的季节感觉绝非西服的时装可比,因为和服自身是有生命的,所以最有季节感。我们就是要根据一个无字与生命的造形原理,来再制定汉衣冠,当然不是一定要恢复汉朝的或明朝的式样。 说到冠,日本明治时代创立美术学校的冈仓天心是个不世出的大天才、先知先觉者,他戴的冠却是定做了明朝的格式的。鞋子也是中国的与日本的原来的履与屐美,不分左右脚,式样有一定,很大气、安定,广东木屐求巧就不安定,皮鞋的形制求巧,求巧就小气了。 规定的统一服式反为可以容你发挥个性,你别出心裁的洋服反为把你的个性限制到很小很小。一时代的统一服式有一时代的大的美,而今人的时装则美得藐小,零零落落。中国东西的造形都有一个原则,像规与矩、围棋与筷子的简单,而让使用者可以变化无穷,衣裳冠履亦是如此。朝廷亦是为政以简。所以衣裳冠履之制关系一个民族的德性,而且关系历史上的盛衰。P3-5 序言 翻出往日的邮件,忽而记起那时深夜不寐的情状。六七年前,与胡纪元、杜至伟、朱天文诸先生频繁通信,围绕着胡兰成著作出版一事。而除了胡纪元先生返老还童般的热心,似乎谁都没把此事太当真。从酝酿《中国的礼乐风景》简体初版至今已逾五年,其间曲折,非经亲历,实难想象。今欲再版,当更可喜。 《中国的礼乐风景》一书是胡兰成在大挫折中写成的。如其向学生告白:“我每身处绝境,当大困难时,便即刻静下来写书,只觉天地皆正,惟有我今所事的是真的,此外死生成败皆无所谓,一切忧虑皆尽,亦可说是超过了死生成败。自《山河岁月》《今生今世》到最近的《复兴礼教论》皆是如此写成的。”《复兴礼教论》即《中国的礼乐风景》开篇《礼教论》。他在亡命与被台湾当局驱逐的双重打击后,所忧患的仍是故国的文化建设。其忧患中的自省与写作是自觉觉他,是自我修养与民族品格的合一。 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的两年里,胡兰成虽于事功(政、教)未能取得预想的成果,反而落得不堪,但经此一劫之后搬至朱家隔壁,教授朱氏姐妹读书写字,著《禅是一枝花》,讲《易经》,与三三青年结下一段情分,却开出了硕果,所谓“世缘深处仙缘新”。一九七六年十一月返日本,他拟翌年春节后返台,继续指点年轻人读书,讵料遭当局所拒而不得回台湾,时有日本友人建议胡先生加入日本国籍,以日本护照赴台,而胡先生仍不欲如此(早在一九五○年代他初亡日本时,就已拒绝加入日本国籍),他以为,持“中华民国”护照而不能回“中华民国”,岂不可笑?自此,他再也没能回台湾,乃持续与朱西宁、仙枝、朱天文诸君书信往返。 后来在朱先生指导下兴起的三三,胡先生无疑是其中的精神导师。从前在日本屡有天下英雄会的创想,并一度践行之,谈世界维新,革命理想,也办刊物。三三的出现,在胡兰成可谓旧梦复燃。蒋介石去世后,台湾政局与社会形势陷入迷茫之中,而大陆也迷梦未醒。胡兰成感叹:“我们中国自民国以来,因为思想的错误,导致千万人丧命,又有上亿人陷于悲惨绝地。”并且说:“不愁敌人无可乘之机,只愁我们没有以礼乐建国平天下的思想。一为此,他一心想把自己平生所学托之于人,以充实三三青年思想理论的学问基础。年逾古稀,他的内心却仍激情澎湃,写信总是如写论文,洋洋洒洒一页又一页。这一年间,他连续写下了《宗教论》《礼教论》(也叫《复兴礼教论》或《礼乐风景篇》)《音乐论》三个长篇巨论。及至《教育论》而未尝起笔。 这三篇论文渐次发表在了《三三辑刊》。隔年九月,新成立的三三书坊以《中国礼乐》为书名将之结集出版,分列为礼教论、音乐论、宗教论(含补天遗石二篇)三论,署名李磬。这就是《中国的礼乐风景》一书的最初版。十余年后的一九九一年,朱天文编订胡兰成文集(全集),对《中国礼乐》一书有所调整,将宗教论置于全书首篇,并略改篇名为宗教篇、礼制篇、音乐篇,取宗教论中的《补天遗石一》为自序,且将书名改为《中国的礼乐风景》,由远流出版社出版。这就是远流版《中国的礼乐风景》。因远流版胡兰成文集作为“三三丛刊”,由朱天文编定,故也有人将此视作三三版。六年前,我与胡纪元先生酝酿在大陆出版胡兰成著作时,手头别无他书,参照的正是远流版。今精装再版,恢复三三书坊旧版体例与内容,惟书名仍沿用《中国的礼乐风景》。此特向读者告白。 四月里行走在日本的街市,陪行的阎兄屡屡赞叹,说这才是礼乐之国。阎兄旅居日本十余年,对日本的国家秩序有一种发白内心的认同与欢喜。而我,却心里总有种淡淡的不平。古人云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已。这是个人要有的品性,也是一个民族所需之修行。我乃想到胡兰成当年正是困顿于日本写下的一篇篇关乎中国礼乐之学的文章。而当时,两岸皆已崇尚西风。中国的礼乐风景于他,毋宁是追忆与新的设想。虽在异国而不自卑,所安心者在其内在的不扫斯文之礼仪,在其对中国文明的自信与自尊。 所谓“礼乐是人世的风景,乐是风,礼是景致”,这景致亦当是人世的秩序。风随时变,景随人换。近世以来,时风巨变,人世的秩序也为之一新。生活秩序的大变,将我们推向现代化与高科技的前沿,也带来了苦难与忧患。而眼下,上至当轴,下至民间庶人,又都对传统文化忽然起了一番好意。不论当下潮思如何,皆当力求复归于吾本来民族之自尊与文化之自信,如此方可更开向于世界,再现新时代的礼乐风景。而胡兰成先生著《中国的礼乐风景》,于此时此地的我们,是深可有所启发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