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的您,一定希望看到孩子功成名就,尽力给予他们所能提供的最佳教育,但孩子的“成功人生”该如何定义?您必须先了解成功的家庭教育开始!本书透过全方位视野,逐一剖析影响孩子未来成功的许多观念与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在千头万绪、五花八门的教育措施当中,掌握最基本的关键点,让孩子从小就能建立正确的成功价值观,一步步走上人生成功的坦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人生宽度 |
分类 | |
作者 | 李新 |
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身为父母的您,一定希望看到孩子功成名就,尽力给予他们所能提供的最佳教育,但孩子的“成功人生”该如何定义?您必须先了解成功的家庭教育开始!本书透过全方位视野,逐一剖析影响孩子未来成功的许多观念与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在千头万绪、五花八门的教育措施当中,掌握最基本的关键点,让孩子从小就能建立正确的成功价值观,一步步走上人生成功的坦途。 内容推荐 本书让父母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而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终身的老师。在长期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态度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所以,父母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将会形成孩子全面发展、积极健康的良好素质,并会为孩子的一生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录 第一章 父母,你的言行决定孩子一生 1.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2.父母的态度会传染给孩子 3.习惯拥有耳濡目染的效果 4.没有平凡的孩子,只有平庸的父母 5.别忽视细节,“蝴蝶效应”难弥补 6.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 7.孩子不是你的翻版,少说“我小时候” 8.“毛病”都是父母惯出来的 9.在孩子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 10.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教育策略 11.给孩子更多空间 12.别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第二章 大胆放手,别把孩子捧在手心里 1.温室里的花朵最脆弱 2.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 3.别让孩子总拄着拐棍 4.让孩子出去“闯一闯” 5.过度担心会让孩子胆怯 6.现在受伤是为了长大不受伤 7.不要拿“地球很危险”欺骗孩子 8.别在孩子面前宣扬“性恶论” 9.你是父母,不是保姆 10.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11.自立才能自强 12.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第三章 赏识孩子。让他更自信 1.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2.孩子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3.孩子最需要父母的认同 4.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5.多给孩子希望,就能多收获希望 6.别在孩子面前垂头丧气 7.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 8.赞美孩子的每次进步 9.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lO.赏识的是努力,不是聪明 11.在别人面前赞扬孩子 12.鼓励的是孩子的自信,不是自傲 第四章 培养兴趣,让孩子的潜能发光 1.不要让孩子变成“书呆子” 2.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3.不要否定孩子的“异想天开” 4.让孩子在动手中掌握技能 5.别把你的惯性思维强加给孩子 6.善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7.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8.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9.让孩子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10.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11.改掉“倒数第一就是笨”的错误观点 第五章 宣讲“道德经”,让孩子拥有完善人格 1.不要做唯利是图的父母 2.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孩子 3.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4.父母经常失信,孩子才会说谎 5.告诉孩子不要推卸责任 6.对孩子宽容,孩子才能豁达 7.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8.别把坏脾气传染给孩子 9.不要助长孩子的捣蛋气焰 10.让孩子学会大度,远离嫉妒 第六章 鼓足勇气,托起孩子的梦想 1.帮孩子温习梦想 2.用自己的进取心影响孩子 3.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4.鞭策孩子,驱除懒惰的坏毛病 5.培养时间意识,让孩子学会惜时 6.让孩子做出时间表 7.催促孩子今日事今日毕 8.不能纵容孩子的半途而废 9.尊重孩子的每个梦想 第七章 汲取知识是基础,荒废学业要不得 1.让家里充满书香气 2.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巧妙地引导,让孩子爱上学习 4.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5.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 6.杜绝孩子的偏科倾向 7.多角度的去激励孩子 8.及时让孩子远离厌学情绪 9.不要只看重孩子的分数 10.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老师 11.鼓励孩子参加学科竞赛 第八章 引入危机感,让孩子在竞争中生存 1.独立是竞争的前提 2.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观念 3.不要轻易给孩子买东西 4.别把慵懒带给孩子 5.不纵容孩子的与世无争 6.不要让孩子不劳而获 7.让孩子用毅力赢得竞争 8.不要忽视情商的竞争 9.竞争失败别忘了鼓励孩子 10.告诉孩子“你能做得更好” 第九章 帮孩子减压。关心不要过线 1.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压力 2.为孩子树立承压的榜样 3.与孩子分担压力 4.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5.关注孩子心情变化,未雨绸缪 6.引导孩子自愿说出压力 7.不要侵犯孩子的隐私 8。提防孩子得上自闭症 9.支持孩子的决定 10.孩子厌恶啰嗦的父母 第十章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1.别让孩子看到“贪小便宜”的父母 2.不要助长孩子的攀比心 3.别用金钱埋葬孩子 4.让孩子学会储蓄 5.别给孩子“衣食无忧”的感觉 6.让孩子感受投资的魔力 7.让孩子用好压岁钱 8.教孩子做预算 、9.让孩子从劳动中赚钱 10.即使一分钱也要捡起来 第十一章 别关起孩子的心,让他学会交流 1.多与孩子沟通,孩子才愿与人沟通 2.别把孩子关在家里 3.带孩子出游,让他感受阳光 4.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5.鼓励孩子交朋友 6.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 7.过多干涉,反生叛逆心理 8.让孩子学会倾听 9.教孩子与人为善 10.让孩子学会分享 第十二章 让孩子在挫折中坚强 1.让孩子学会在困难中微笑 2.别让孩子养成怨天尤人的习惯 3.适时助孩子一臂之力 4.为孩子的成功叫好 5.别与孩子一起皱眉头 6.帮孩子分析失败原因 7.禁说“你不行” 8.让孩子回想起自己的愿望 试读章节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质、素养的影响很大。有调查表明,从母亲怀胎开始,亲子间就分享着彼此的意念与心情;出生后更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眼睛一张开便激活录像的功能,巨细靡遗地录下眼前的一切画面,然后分类存盘;孩子的耳朵更是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超级录音笔,凡听过的,必留下痕迹。大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他模仿的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最佳的活教材,我们不用特别教什么,孩子就已经自动在学习。 小杰克是美国一个普通家庭中的一员,这个家庭成员有:杰克、杰克的哥哥、爸爸、妈妈。有一天,一家四口去农场干活,突然,天色大变,马上要下雨了。可一家人只有一件雨披。爸爸马上拿出雨披给妈妈披上,妈妈立即脱下雨披给哥哥披上,哥哥又立即脱下雨披给小杰克披上。小杰克看到发生的一切,觉得很不解。就问爸爸:“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昵?”爸爸说:“因为我比妈妈强壮,所以要把雨披给妈妈;妈妈比哥哥强壮,所以要把雨披给哥哥;哥哥比你强壮,所以要把雨披给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比我们弱小的人。”小杰克听了,立即跑向不远处的一个地方,脱下雨披,盖在了一棵小花的上面。 父母、哥哥的简单举动,父亲的一席话语,就让小杰克学会了拥有爱心、善心。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多么巨大,再来看这样一个画面: 爸爸和女儿坐在公交车上,途中上来一位老奶奶,爸爸连忙起身让座。过了一会儿,一位抱着婴儿的阿姨上车了,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女儿跳下座位说:“阿姨,您坐这儿吧!”看着小婴儿扑闪的眼睛,父女俩会心地笑了。 你看,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爸爸一个平凡的举动,教女儿懂得了要关爱别人,文明礼貌。孩子有模仿的天性,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会做好。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在不经意间,孩子就容易学到一些我们身上不好的东西。 有一则笑话这样讲:一个刚满五岁的小男孩,老9币教识字,教到“中”字时,老师说:“同学们,记住,这是中国的‘中’……”这个小男孩马上举手,认真地对教师说:“老师,不对!爸爸妈妈说是红中的‘中’。” 相信很多人在大笑之后都沉默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啊!我们经常也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自己却将没吃完的食物随手扔掉;给孩子讲“孔融让梨”,自己遇事却斤斤计较;要求孩子尊重父母,自己却不赡养老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沉溺于扑克麻将之中;要求孩子尊重他人,自己却在背后对老师、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样的父母怎么能让孩子信服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首先想到自己给孩子作了什么示范。 总之,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榜样作用。我们的一言一行,即便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会被孩子分毫不差地记在心里,并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孩子面前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希望孩子是个孝顺、勤俭、诚信的人,那么请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到孝敬父母?是否做到勤俭持家?是否做到言而有信?在你做出某一行为之前,请先想想它们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希望为人父母者都能记住这句话,以身作则。 现代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曾经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胡适,在《我的母亲》一书中讲到:自己一生秉性温和,对待世情冷眼旁观,这种个性的形成,与母亲的影响有非常大的关系。 胡适3岁时,父亲就病故了,母亲冯顺弟便成为胡适的“慈母”兼“严父”。胡适的母亲不溺爱孩子,当胡适犯错误时,她总会以严厉的目光望他一眼,胡适回忆道,“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母亲非常尊重孩子,“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母亲虽为乡村女子,却有着仁慈而质朴的品格。胡适父亲去世后,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胡适的母亲非常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由于胡适的母亲比父亲小30岁,与胡适的大嫂、二嫂年龄相仿,父亲去世后,两位嫂子很不服气,处处为难胡适的母亲,她们拿孩子出气,一边打一边故意说些尖刻的话,刺激胡适的母亲。可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从未说一句伤人的话。尽管处事有些“逆来顺受”,但她仍然十分坚持原则,决不接受任何对人格的侮辱。胡适的五叔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没事儿总爱在背后说一些坏话。这些话传到了胡适母亲的耳朵里,她非常生气,当面质问五叔,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胡适的母亲方才罢休。 胡适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母亲卑微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然承认,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的确,父母和家庭对孩子性格和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培养孩子乐观、积极、宽容、健康的人生态度,父母首先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随心所欲,实际上,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方式对孩子是有传染作用的,我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个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父母工作上敬业、上进、负责,办事认真;家庭中尊重孝敬老人;待人上,不以权势取人,热情、大方、真诚、平等,助人为乐;处事上,一视同仁,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种家庭的孩子多半也积极上进、文明礼貌、谦和公正。相反,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生活作风。长期耳濡目染,孩子也大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干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还是育人先育己的道理,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用科学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它差不多是以“遗传”方式传递,传递的内容其实就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小孩如一张白纸,碰到什么就染上什么。染上了之后,就成了习惯,就不容易更改了。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一位喜欢读书的父亲对耳濡目染成习惯深有体会,他这样写道: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儿子的床头摆满了各种书籍,有长篇名著,有时尚美文,有作文选刊,罗贯中、巴金、余秋雨走进了儿子的世界。不管寒冬还是炎夏,不管是忙碌还是空闲,总能看见晚饭后,孩子坐在床上手捧书籍孜孜以求的身影。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无法舍弃的习惯。 孩子热爱读书的习惯从何而来?也许是因为他有一个同样爱书如命的爸爸,读书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手捧一本好书静静阅读品味欣赏,融入书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天地,感受多彩的人生,忘却周围的一切,只有书的宁静和芳香是我的最好享受,最高奖赏。于是,我的房间成了书的天下,我的床头终年不缺的就是书。P3-6 序言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影响力是极大且具支配性的,因为孩子出生后,一直跟父母生活在同样的环境,吃同样的食物,看同样的东西。孩子更会模仿双亲的动作,将父母的话谨记在心,仰赖父母成长。 所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而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终身的老师。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态度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孩子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们的竞争。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做法,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引导孩子成功呢?我们认为,明智的父母应该至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接触真实的世界,为他制定实实在在的目标来避免失败,并使他的自我意识不致受到损害。另一方面。父母还有责任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当然重点应该放在优点上。这样的话,孩子成长时就会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自己还有哪些不足。 明智的父母给孩子创造的环境,要充分提供让他学习的机会,假如这种机会受到限制,他就不能发挥最大潜能。 明智的父母不会按一种固定模式来培养孩子,因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是最令人沮丧的,孩子需要的是鼓励他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他可能会碰到一些他独自一人无法应付的难题,在你帮助他克服这些困难时,他会从中懂得什么是自信和决心。 明智的父母明白,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时机一旦成熟,就应设法刺激并鼓励孩子发挥潜能。因而时机相当重要。不管孩子怎样努力学习,只有他身体心智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他才会学有所获。一旦条件成熟,他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尤其是你鼓励他提高兴趣、加倍努力的时候。 明智的父母,会注意到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经常达到一个暂时性的高峰,在这种时候,很多父母很容易会认为他已达到极限。结果是不再鼓励他,而孩子也不再努力学习,只在原地踏步。其实,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取得进步,你只要稍微为他加加油,他就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明智的父母,另外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善于交际,要处处为别人着想,不要总想着自己。这会让他很容易交上朋友,不致孤单。如果不改正不爱交际的行为,他就永远不会为社会所接受。因此,在他这种行为养成习惯、妨碍他成为周围小朋友中的一员之前,就应改正这种行为。 总之,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而潜能被压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家长教育方法和态度的错误。很多父母都能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都能认识到:让孩子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靠后天的努力和父母的引导;天才不是遗传的,而是教育来的;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是天才,只要父母能用培养天才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就能成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