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是梦萦家国(霍英东与改革开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叶曙明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是梦萦家国,乡土岂可遗忘?长江黄河富饶大地,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有过光辉岁月,也曾经历苦难创伤。道路从来是迂回曲折,是非荣辱使人明确方向。祖国富强是众所依归,为安定繁荣各尽所长。”

这是霍英东时常吟唱的一首歌。安定繁荣,他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构筑了一座座桥梁。

本书介绍了霍英东老人的一生。

内容推荐

2006年10月28日晚,霍英东在北京辞世。他赢得了前身后名,我们怎样去理解他呢?

1923年5月出生于香港一户水上人家,原名官泰,祖籍广东番禺。7岁丧父,12岁进香港皇仁英文书院,因抗日战争爆发,读至中三辍学。当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铆工等。据(福布斯)杂志本年三月的估计,其财产达289亿元,在世界富豪榜中排名第181位。他是中国商史新一页的代表人物。他有着传奇的经历,起于寒微,跻身名流;爱财富,却有扶贫济世之心。“最是梦萦家国,乡土岂可遗忘?长江黄河富饶大地,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有过光辉岁月,也曾经历苦难创伤。道路从来是迂回曲折,是非荣辱使人明确方向。祖国富强是众所依归,为安定繁荣各尽所长。”这是否他一生情怀所系?在个人与国冢,财富与社会责任,他用一生绐出了择。

本书介绍了霍英东老人的一生。

目录

序章 敲门者

第一章 乱世浮生

第二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章 在暴风雨中求存

第四章 小球推动大球

第五章 不走回头路

第六章 青山着意化为桥

第七章 力挽狂澜

第八章 明天会更好

第九章 南沙,珠江口的一颗珍珠

第十章 红三角

结束章 魂归故土

试读章节

1841年,中英双方签订《穿鼻草约》,香港成为英国属土。同年6月7日,英国殖民当局宣布香港为自由港,船只可以自由出入,从此,香港正式开埠。但英国政府对《穿鼻草约》并不满足,认为香港不过是一个“杳无人烟的荒芜小岛”,不足以代替通商条约,所以又有后来的《南京条约》。1860年,中英订立《北京条约》,九龙半岛也割让给了英国。1898年,中国又把九龙界限街以北直至深圳河的新界地域,以及235个离岛,统统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

从此,人们便把英国管治的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统称为香港。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杳无人烟的荒芜小岛”,在一个世纪以后,竟会成为熠熠生辉、世界瞩目的东方之珠;在世代以煮盐、耕田、捕鱼、撑艇为业的岛民中,竟会诞生一大批叱咤风云、雄视世界舞台的工商巨人,与全球经济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让人不禁感慨万端,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块风水宝地,怎样的一种天地造化啊!

霍英东出生的年代,正是国民革命在南方兴起之际,政局动荡,人心思乱,民间的情绪,有如蓄势待发的火山。1925年爆发的省港大罢工,风起云涌,长达一年,对香港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省港澳问的水路运输,从汕头至北海,蜿蜒数千里,皆有工人纠察队驻扎,旌旗相望,金鼓之声相闻。香港在严密封锁之下,百物腾贵,猪肉涨至一元余一斤,鸡蛋涨至五角多一个,牛肉几乎绝迹,街市等于虚设。

我们今天已无从确切地了解,当日依靠船运为生的霍家,生计究竟受到怎样的拖累,陷入怎样的困境,我们只知道,霍耀容是一条非常固执与坚强的汉子,他并没有放弃他的破船,他坚持下来了,用一支橹,撑起了一个虽然贫寒,但却整整齐齐的家。就在这一年,霍英东的妹妹出世了。

早年在香港港内驳载运输货品的货艇,最常见的,是一种俗称“金星艇”的木船.用竹及帆布搭成篷顶,载重j四十吨。最初并无起吊功能,所有货物只能靠人力搬运至船E,多数运载米粮杂货。船上有四支橹,没有风时靠人力划桨,有风时则靠桅杆上的风帆航行。艇主一家老少,居于艇的后舱,前舱则给伙计留宿,一艘小小的货艇,便是艇主一家生命财产之所在。

1929年,霍英东6岁,到了启蒙年龄了。霍耀容把他送到隔壁一家卜卜斋(幼童学堂)拜师。香港在开埠前,只有蒙馆私塾,没有正规学校。直到开埠以后,才陆续开办一些官私立学校,但私塾依然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童子入学,都要先择个吉日,延师点书开笔。按乡间的老黄历,农历闰年双春“水心开”为拜帅启蒙的吉日,寅卯之时为吉时。1928年是戊辰年,闰年双春,因此,大致可以推断,霍英东拜师的时间,应在1929年1月9目前后。

天还没亮,霍耀容打着灯笼,带着霍英东到蒙馆,摆上一些葱和棋子饼,谒圣拜师。山蒙师用朱笔在《三字经》中圈点“人之初,性本善”、“幼而学,壮而行”等几段,加以讲解,然后手把手写下来,边写边说些飞黄腾达、大富大贵的吉利话,最后由家长送上贽敬,拜师仪式就算告成。按私塾规矩,霍英东要连上三天学,待过了农历新年以后,才算正式人塾读书。1929年的农历新年是2月10日。准确地说来,霍英东入塾时,还没满六岁。

在私塾里,霍英东学的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明心宝鉴》一类红皮书。现代人往往看不起它们,视为“封建糟粕”,但它们却启蒙了一代代的中国人,“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中国人的道德精神,就是从这里振出,而成就天心、人性、人格、人文的一贯之道。

霍英东承认,当年从卜卜斋学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一类传统文化,对他一生,都有着深刻影响。

好不容易熬过了动荡的1920年代,局势渐渐平静下来。霍家的驳船,依旧每天出海运货;霍英东依旧每天在卜卜斋读书写字,在海边挖蚝,日子一天天沉闷地流逝。上天没有给他们作出任何暗示,一场可怕的灾难,已经盯上这户水上人家了,它正在天空集结着、酝酿着,将要把这个整整齐齐的家,彻底打碎。用不了多久,霍英东就会明白,沉闷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啊。

1930年8月,台风袭港。

对水上人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台风更可怕的天灾了。当年香港建了三个避风塘,专门给艇家躲避台风的,一个在铜锣湾,一个在筲箕湾,还有一个在九龙油麻地。然而,这天当八号风球升起时,霍英东的母亲刘氏和叔父,带着他的两个哥哥,正住海上运货,来不及躲入避风塘。海面风云突变,豪雨如注,太平洋的狂风巨浪,宛如万马奔腾,向海岸扑来。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大风卷起的海水,像瀑布似地灌进这条小船的舱里,他们的船刹那间便解体。

两个哥哥就像木屑一样被卷人海里,连一声绝望的呼救都没来得及发出,便被茫茫怒海吞没,永远地消失了。刘氏抱着断橹,存滔天巨浪中,挣扎沉浮,随波逐流。当她被救回岸上时,已经昏迷不醒,奄奄一息了。

霍耀容这个坚强的汉子,终于被摧垮了。他本来就患有淋巴腺癌,颈部严再=溃烂,无钱医治,已成膏盲之疾。虽然意志过人,但上天要加害于他,伸手就可以把他剪除,夺去他的爱子,毁坏他的船只;他的眼前不再有光亮,白昼如同夜晚;他的衰病残躯,承受无可承受的痛苦。上天要夺取的,谁能阻挡,谁敢过问?就这样,在经受了50多天丧子之痛的煎熬后,霍耀容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一年,霍英东七岁,丧父,丧兄,家破人亡。人生至此,天道宁沦。那一份无与伦比的震惊与悲伤感受,义岂是外人所能体会?

霍父去世,对于霍家来说,仿佛天塌了下来。一门孤寡,无依无靠,霍英东成了唯一的男丁。哀伤的刘氏带着三个子女,迁到湾仔石水渠街一幢旧唐楼里,租了一小块地方,勉强安顿下米。

狭窄的街内,唐楼环栉。霍英东生活过的石水渠街,至今仍有一幢外墙漆成蓝色的“蓝屋”唐楼,刚落成时,楼下是“华陀庙”;1950年代,霍英东重返故地时,庙宇已被黄飞鸿徒弟林世荣俘儿开办的武馆所取代;至1960年代,则成为“林镇显跌打医馆”。这些地方,一砖一石,莫不留下霍英东童年生活的痕迹。P10-12

序言

南海沧溟孕育了广东开拓、进取、开放、创新的海洋文化精神,在这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曾经先后涌现出像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勇立历史潮头的寻梦人,他们不甘民族沉沦,为强国富民进行了苦苦的求索,在近代中国掀起变革图强的惊天巨浪。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0世纪70年代,中国再一次将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梦首先赋予了这一片火热的土地。

1978年12月18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50号文件,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创办经济特区。广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按照中央提出的“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要求,以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先后创办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大胆引进外资,积极开展城市流通体制、价格体制、所有制结构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兴办“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建立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放地带,迅速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第一轮热潮。

1992年初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南下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对广东的改革开放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国人的姓“社”姓“资”问题,强调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刻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广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入了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时期。

2000年春天,江泽民同志视察广东,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勉励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东按照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不断增创体制、产业、科技、开放、环境新优势,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着力提升科技综合竞争实力,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2003年4月,就在广东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情系人民健康,亲临一线视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寄望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认真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大力推进社会和民生建设,全面转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30年春风化雨,30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广东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是广东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30年,是广东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成效显著的30年,是广东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的30年,是广东逐步走向科学发展、社会日趋和谐稳定的30年。广东的GDP已经由1978年的185.8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万亿元,增长了37倍。目前,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外贸出口占全国的1/3,税收占全国总额的1/7,累计吸收外资总额占全国的1/4。经济规模先后赶超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成为中国内地名副其实的第一经济大省。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综合试验场,各个领域探索出来的成功做法,不断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示范和经验。广东产品行销全国,以“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为标志的“广货”席卷大江南北。广东屡开风气之先,成为传送新观念、新事物、新潮流的“南风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进程。

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生动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雄辩地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30年凤凰涅槃,30年破蛹化蝶。广东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启示。一是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引领改革开放,注重创新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将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二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实效着眼谋划改革和发展大计,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三是必须坚持依靠群众搞改革,注重吸取人民群众的改革智慧,尊重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首创精神。四是必须坚持服从全局利益和发挥地方优势相结合,注重发挥中央和地方在改革和发展中的积极性。五是必须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注重改革和开放相互推动。六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与稳步发展相结合,注重把改革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重要启示,深刻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极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广东改革开放的先锋实践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岭南文化最鲜活的一部分。

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3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厚重的思想解放史。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得益于思想解放的先行。从杀出血路创办经济特区,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党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号角一次次在南粤大地首先吹响,一次次引领广东率先改革、率先发展。进入2008年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旗又一次率先在南粤大地上高高举起。广东要开创未来,仍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要继续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勇破阻碍广东发展的观念和误区,大胆创新科学发展的思想和举措;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探索创新;要以宽松的政策支持干事创业者,以宽厚的心态理解干事创业者,以宽容的精神善待干事创业者,形成干事、创业、敢想、敢试、敢负责的社会氛围。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广东曾有的改革开放先发优势已不复存在,广东和全国各地一起,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广东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又要从世界发展的宏观视野来审视广东的过去和现在,增强忧患意识,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的未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面向世界的眼光、主动服务全国的意识,在开创我国科学发展新局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先行一步,继续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

温故知新,鉴往知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省内各出版社全力以赴、辛勤工作,集中推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的专题出版物,内容涉及30年来改革开放风云人物、重大事件、经济变化、政治革新、文化演进、社会变迁和未来发展等,多形式、多层面记录和再现改革开放的历史,多学科、多视角分析和探索广东改革开放的动因、价值和特点,对帮助广东干部、群众全面客观了解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认识这场大变革大开放的历史地位,重塑改革的锐气,在新的起点上再创广东辉煌,将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靠改革开放赢得今天的发展,也必将靠改革开放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08年10月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4: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