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的是牛津英语字典(OED)主编莫瑞与个人志愿者迈纳医生之间的传奇经历。迈纳医生,在OED总共18万条引语中,独自贡献了一万多余引文,可称盖世奇才,因而在莫瑞去急切拜访他时,便有了这样一幕场景:当他来到一个房间里,一个人很威严地从桌后站起来,莫瑞以为他便是迈纳医生时,对方令人吃惊地回答说:他是疯人院院长,迈纳医生正是他的一位病人。小说便以如掾之笔,很有OED风格章法,还原了那段疯子迈纳与教授莫瑞之间的奇异故事。这其中见到了最卓绝的意志与激情,还有天才辉映生光。看过让人对OED这部奇书心驰神往,这正是天才与疯狂相聚首的后果。
疯狂,暴力,神秘的专注,奇特的学问,惊人的喜剧结局
狄更斯的伦敦,佛罗里达的彭沙可拉湾,亭可马里海滩,美国内战战场
始于1857年的《牛津英语词典》(OED)的编纂,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智力工程之一。詹姆斯?默里博士领导下的编委会,在收集定义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叫W.C.迈纳的医生独自贡献了一万多条引语。当编委会决定向他致敬时,一个惊人的事实曝光了:原来迈纳医生,是一个美国内战的老兵,也是一个因为患精神病犯杀人罪而被禁闭在精神病院的病人……
前言
第一章 兰贝斯沼地的死寂之夜
第二章 教牛学拉丁语的人
第三章 战争的疯狂
第四章 搜集大地的女儿
第五章 构想中的大词典
第六章 二号楼病房的学者
第七章 载入词表
第八章 Annulated,Art,Brick-tea,Buckwheat
第九章 才士相会
第十章 狠心的一割
第十一章 只留下纪念碑
后记
作者附言
致谢
深入阅读的参考书
谋杀案的审判在4月初举行,直到那时,迈纳医生的病情才全部大白于天下。当时案件属于萨里郡管辖,不属于伦敦;在金斯顿巡回法庭的大法官面前出席作证的有几十人,其中三个人谈了对这个可悲的军官所知的一切情况,使法庭大吃一惊。
一开始,伦敦警方就承认对迈纳已经多少有所了解,在谋杀案发生前就知道有个不安定分子生活在人群中。一位苏格兰场的警探,名叫威廉森,作证说迈纳三个月前曾到警察局来过,申诉一些人夜里进入他的房间,想毒死他。迈纳认为这些人是芬尼亚勇士团(爱尔兰民族主义激进派)的会员,他们千方百计要闯入他的屋内,从窗户溜进来,躲藏在房梁上。
威廉森说,迈纳好几次前来诉说这些事;圣诞节前不久,迈纳还说动了他家乡纽黑文市的警察局长给伦敦警察厅写了一封信,强调了迈纳感到恐惧。在迈纳医生搬到坦尼生街以后,他还与威廉森保持着联系——1872年1月12日,他写信说有人想毒害他,恐怕芬尼亚勇士团的人要杀死他,而假装出他是自杀的样子。
今天人们也许会认为,这是典型的呼救行为。可是威廉森警官却感到很不耐烦,没有做任何事,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在工作日志中轻蔑地记录下:迈纳发疯了——这还是第一次用“发疯”两个字来形容这个不幸的芙国人。
然MY-来了一个证人。他提供的情况,是迈纳医生被关押在马贩子巷牢房以后的种种表现,十分引人好奇。
证人名叫威廉·丹尼斯。他的职业在现代人的记忆中已不复存在了——当时称为“伯利恒看守”,通常是伦敦的伯利恒精神病院雇佣来照料精神病人的。由于伯利恒精神病院这个可怕的名称,今天bedlam这个词便有了精神病院的含义。丹尼斯的职责是在夜间看守精神病的罪犯,防止他们自杀以逃避法律追究,等等。他于2月中旬被调遣到马贩子巷监狱来值夜班看管犯人,看守迈纳已经二十四个夜晚了。
丹尼斯告诉陪审团说,他在狱中所见所闻非常奇怪,令人不安。每天早上迈纳医生醒来之后,总要责怪丹尼斯收了什么人的钱,故意在迈纳睡眠时打扰他。然后,他就吐口水,一口气吐几十次,好像要把别人放进他嘴里的什么东西吐干净。他还要从床上跳起来,伸手到床下面乱摸,坚持说有人躲在床下想害他。丹尼斯向自己的上级——监狱医官报告说,他可以肯定威廉·迈纳是发疯了。
从警察审问记录中,tgiiE实了迈纳犯罪具有空想的动机,也进一步表明了他特有的精神不稳定状态。迈纳告诉审问者说,每天晚上他睡眠时,不认识的人(常是下等人,爱尔兰人)就要钻进他房间里来。这些人侮辱他,虐待他,其方式简直无法形容。自从这些夜间来客折磨他的时候起,好几个月以来,他要把他的科尔特式左轮手枪放在枕头下才睡觉,枪里装了五颗子弹。
出事那个晚上,他突然惊醒,觉得有一个人站在床那头的阴影中。他伸手到枕头下面去摸枪,那个人便拔脚跑了,一直跑下楼到了房外。迈纳尽快追上去,看见一个人在贝尔维德雷路上奔跑,就断定他是闯入者。他朝这个人怒喊,然后开了四枪,最后打中了他,躺在地面不动了,这个人也就无法伤害自己了。
法庭沉默地听了这一切。女房东不断摇头。她早就说过,任何人没有钥匙是进不了他的房间的。何况大家睡觉都很警觉,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人闯进来。
法庭接着又听取了被捕人的同父异母兄弟乔治·迈纳的证词,以便作最后结论。乔治说,在纽黑文的老家中,如果有哥哥威廉在,那便是一场梦魇。每天早上他都要指责人们想在晚上闯进他的房间骚扰他,他受到了故意的迫害。有坏人向他嘴里塞金属的饼干,上面涂了毒药。家里的人和另外一些人串通一气,那些人白天躲在楼顶,夜里下楼来整他。他认为一切都是对他的惩罚,只因为他在军队里被迫做过一件事。他说只有到欧洲去才能躲避这些魔鬼。他要去旅游,画画儿,过一个正派文化人的生活——那时这些迫害者便会在夜间消失得不见踪影了。
法庭在忧郁的沉默中听了这些话,而迈纳医生则坐在被告席上双眉紧锁,面带羞惭。美国总领事为被告聘请的律师只说了一句话:很明显,当事人有精神病,因此陪审团应该把他当精神病人对待。
主审法官点头表示同意。审判这个案件的时间不长,但使人感到遗憾和不舒服。被告是个有教养有文化的人,一个外国人,也是爱国志士,他和被告席上经常见到的坏人完全不相同。然而不论被告的地位和境况如何,法律必须按公正准确的原则施行。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案子的判决是势所必至,无可更改的了。
三十年来,审理这类案件的指导原则是麦克诺顿判例。麦克诺顿于1843年枪杀了罗伯特·皮尔爵士的秘书,但是被判无罪,原因是他已经疯狂,无法分清是非。这个以责任定罪而非以行为定罪的原则,也适用于本案,法官对陪审团这样说。如果陪审团相信被告精神不健全而在幻觉中杀害了乔治·梅里特的话,那么陪审团就应该按常规体现英国司法中特殊宽大的精神。他们应该以精神失常为由认定威廉·切斯特·迈纳无罪,而让法官按需要和慎重的原则来实行监护看管的措施。
而陪审团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们没有讨论就一致同意了,时间是1872年4月6日下午。他们认为迈纳医生在法律上无罪,尽管大家(包括迈纳自己)都知道他杀了人。然后,主审法官对他宣布了惟一的判决——这类判决到今天还在使用,从语言上看颇有迷人的魅力,实际的含义却十分可怕。
“迈纳医生,你将受到安全的监护看管,直到女王陛下乐意变更之时为止。”法官的这个判决,包含着许多无法想像的,完全出乎意料的言外之意。它所引发的后果,直到今天还在英国文坛上激荡、回响。
内政部得到法院判决的通知以后,进一步决定,迈纳医生将关押在英国惩戒体系中新建的供参观的设施里。那是一大片红砖房,周围有高墙和尖栏,位于伯克郡克劳索恩村。考虑到迈纳医生严重的病情,内政部认为他的余生大概将在那里度过了。他应当尽快从萨里郡的临时拘押处转移到布罗德莫刑事精神病院去。
威廉·切斯特·迈纳医生,美国陆军上尉医官,出身于新英格兰古老而备受尊重的家族,一个自负却命运悲惨的人物,从今以后将被正式称为布罗德莫742号,以“法定刑事精神病患者”的身份受到永久的关押。
……
P14-17
Mysterious(misfia·rios),a.[源自拉丁语mysterium MYSTERY1+0us.比较法语mysterieux]
1.充满神秘的;为神秘所笼罩的;人类无法知晓或理解的;无法或难以解释、解决或发现的;来历、性质或目的不明的。
* * *
民间有这样的传说:1896年一个深秋的下午,天气凉爽,薄雾蒙蒙,在伯克郡克劳索恩小村子里,发生过近代文学史上极不寻常的一次谈话。
谈话的一方,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詹姆斯·默里博士(DrJames Murray),《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主编。当天,他从牛津动身,坐火车走了五十英里去会见一位名叫W.C.迈纳(W.C.Minor)医生的神秘人物。牛津大词典的编纂,靠的是几千位志愿供稿人的辛勤劳动,迈纳医生便是其中贡献最大的志愿供稿人之一。
近二十年来,双方书信不断,探讨英语词典编纂学中许多复杂细致的问题,但二人从未谋面。迈纳医生似乎从来不愿,或不能离开克劳索恩的家到牛津来。他无法作任何解释,除了表示歉意之外,就没有别的话了。
默里博士则是重任在身,无法离开他编词典的总部——著名的牛津“缮写室”。然而他早就期盼着见一见这位神秘莫测的帮手,向他当面道谢。尤其是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期,词典进展顺利,完成接近一半,官方把许多荣誉授予词典的编纂者,这时默里的愿望就更强烈了。他要保证每一位参加者的宝贵贡献都得到表彰,哪怕是迈纳医生这样性情羞怯的人也应当包括在内。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拜访。
* * *
他下定决心之后,便打电报告知对方,说他最方便的办法是坐火车到达克劳索恩车站(当时名叫惠灵顿学院车站,因为这所著名的男童学校就在村里),时间是11月某个星期三下午两点。迈纳医生回电报说欢迎他去访问。他从牛津出发后,一路上天气不错,火车也准点,预兆都很好。
在火车站前,等着一辆擦得光亮的活顶四轮马车和一位穿制服的车夫。默里上车以后,车子在伯克郡郊区的小路上橐橐前进。二十分钟左右,马车转到一条杨树夹道的大路上,终于停在一所森严的红砖大楼前。一位神情庄重的仆人把词典主编引到楼上,走进一间图书满架的工作室。室内有一张桃花心木的大办公桌,桌后站着一个人,一看便知是重要人物。默里博士严肃地鞠了一躬,便开始了早已练习多次的简短致辞:
“先生,您下午好!我是伦敦语文学会的詹姆斯·默里博士,《牛津英语词典》的主编。终于能够见到您,是我莫大的荣幸和愉快。先生,您想必就是多年来最勤奋支援我的W.C.迈纳医生吧?”
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双方都感到有点尴尬。一只大挂钟在滴答作响。大厅里有轻轻的脚步声。远处一串钥匙发出叮当响声。办公桌后面那个人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
“很遗憾,先生,我并不是您想见的人。事情和您所想的完全不一样。我是布罗德莫刑事精神病院的院长。迈纳医生是住在这里,但他是被收容的病人;已经在此二十多年了,他是我们这里住院最久的病人。”
* * *
有关这个案件的政府档案是保密的,已经封存了一百多年。然而,最近我获准阅读了这些材料。下面便是材料所透露的奇怪、悲惨而又令人振奋的故事。
Memorial(mamorial),a.sb[来自古法语memorial(现代法语memorial)=西班牙语,葡萄牙语naemorial,意大利语memoriale,源自拉丁语memorialis形容词(中性memoriale在晚期拉丁语中作名词)。memoria MEMORY。]A.形容词
1.纪念某人或某事的;
3.纪念某人、某物或某事的物品,如纪念碑等。
* * *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美国军人的故事。他参加创建世界上最伟大的词典的过程是独特动人的,值得赞美和纪念的,同时也是不幸和悲惨的。然而,人们很容易忘记,是什么情况使得威廉·切斯特·迈纳能够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贡献给《牛津英语词典》的创建,那就是因为他犯了可怕的、难以饶恕的杀人罪。
受害人乔治·梅里特是个无辜的普通工人,从威尔特郡来的农家子弟。他到伦敦来谋生,但被枪杀了,留下怀孕的妻子伊丽莎和七个幼小的孩子。全家人的生活极端贫困,在维多利亚都城最艰难困苦的地区勉强维持着一种农村人的体面。梅里特被杀害后,全家境况雪上加霜,日子就更艰难了。
整个伦敦都受到这个杀人事件的震动,人们募捐筹款来帮助受害人的遗孀和子女。尤其是美国人,他们由于自己的同胞犯了罪而震惊,在美国总领事的发起之下纷纷集资救济。兰贝斯各教区的牧师也联合起来发动基督徒捐款。伦敦各界为募捐举行了许多义演,其中有一台演出“品味特别高级”,节目包括朗费罗诗歌朗诵以及《奥赛罗》的选段等,在赫库勒斯俱乐部举行。而葬礼本身则非常隆重,可以和任何盛大活动比美。
乔治·梅里特本人是福莱斯特共济会的成员。这一类共济会组织在英国一度非常流行。在没有政府或私人的济贫基金的情况下,共济会创建了互助养老金,或给劳动阶层以经济资助。梅里特被害的那天晚上,他去接班的那个工人也是福莱斯特共济会的成员。这就更加重了共济会的责任,要为死者举办一个像样的丧礼。
送葬的行列长达半英里。走在最前面的是福莱斯特共济会的乐队,奏着《扫罗》歌剧中的丧礼进行曲,后面是几十个举着共济会旗帜的人,然后是死者的灵柩车和四辆载着家属的黑色马车。伊丽莎。梅里特坐在前面的一辆车上,怀抱着最小的婴儿低声啜泣。马车后面跟着酿酒厂的工人,最后是几千名普通市民,大家在手臂或帽子上佩戴着黑纱。
整个下午,送葬队伍从兰贝斯出发慢慢曲折前进,经过悲剧发生的贝尔维德雷路,经过伯利恒精神病医院,走进广大的图丁墓园。乔治·梅里特就安葬在那里。
他的墓地可能有过标志,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文献记载乔治·梅里特安眠的地方,只剩下一小片褪了颜色的草地,被包围在许许多多华贵的新墓碑中间。
我们已经知道,威廉·迈纳在清醒的时候对他疯狂行为的后果感到震骇和悔恨。他在布罗德莫的病房里曾设法把钱寄给梅里特的家属以减轻他们的困难。他的继母朱迪丝也捐款帮助过死者的孩子。事故发生七年之后,当迈纳写信给伊丽莎表示悔恨时,伊丽莎宽恕了他,而且作出了不寻常的决定,到布罗德莫去看望他。此后几个月,她不断到克劳索恩来,为迈纳捎来他喜爱的书籍。然而,她始终没有从悲痛的打击下真正恢复过来:不久以后她染上了嗜酒的毛病,死于肝功能衰竭。
她的两个儿子也死得非常奇怪。第二个儿子乔治收到朱迪丝的赠款后去了摩纳哥,在赌场赢了一大笔钱,就住在那里了。他自称“蒙特卡洛之王”,但不久之后便贫病交加,死于法国南部。乔治的弟弟弗雷德里克在伦敦开枪自杀身亡,原因始终未完全弄清。迈纳的两个弟弟也是自杀死亡的。这些事实给我们的故事增加了难以言喻的悲痛。
然而,我们这个奇怪故事的主要悲剧人物还是大家记忆最模糊的人,也就是1872年2月的一个星期六晚上在兰贝斯潮湿而寒冷的石路上被枪击死去的人。
这个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命运悲惨地连结在一起。要说公众对他们立过什么纪念碑,那也是十分悭吝,不成模样的。威廉‘迈纳在纽黑文墓地有一个简朴的小墓碑,周围全是破房子和废弃物。乔治·梅里特则什么都没有,只在伦敦南部的大墓园中占有一小片灰色的草地。然而迈纳编过大词典是一项有利条件,人们可以说词典就是他的永久纪念。他杀死的那个人,却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充当纪念物。乔治-梅里特已经成为被完全忘却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百二十五年之后,这本小书要在首页上写上奉献给他的词语。这本书是个小小的纪念品,献给威尔特郡和兰贝斯的乔治·梅里特。如果没有他的过早死亡,就不会有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就不会有我们讲述的整个故事。
《纽约时报》排行榜第1名
《泰晤士报》排行榜第1名
维多利亚时代煤气灯下恐怖小说的开局……既有好故事的迷人魅力,又有历史著作所应当具备的丰富知识。
——《沙龙》
以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精神创造的生动寓言。
——《华尔街日报》